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007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枣强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科第一次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个1.5分,总计共6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

A.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2.“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这一主张来自()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

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4.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

……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5.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

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6.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

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

“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B.“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7.梁任公曰:

“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下,行民本之精神。

”秦汉以后,“行民本之精神”主要得益于()

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C.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8.据了解,近来三年我国都可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2013年4月26日,我国可见月偏食;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我国连续两年可见月全食。

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体现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是()

A.佛家B.儒家

C.道家D.法家

10.孟子说: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11.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南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反映了()

A.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D.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12.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言论()

A.认为

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

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用

1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14.“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5.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16.明李贽说: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主旨是()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17.《二程全书·遗书二上》云:

“真知与常知异。

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

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尤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18.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D.“格物致知”与“发明人之本心”的矛盾

1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有感于此,顾炎武()

A.发奋研读孔孟之书B.号召人们多学程朱理学

C.抨击封建专制种种弊端D.深入实践求真知

20.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

21.“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幅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

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A.朱熹B.程颐C.李贽D.陆九渊

2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3.“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

2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

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5.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

思想学说

C.“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26.某思想家主张: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

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C.“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7.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28.下列史实与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A.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成新书写材料——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

C.东晋的《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

D.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印成100部《旌德县志》——中国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29.《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30.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1.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

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32.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对图6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

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

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33.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画作相符的是()

A.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C.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D.“钩勒工细”,“尽其精微”

34.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

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35.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戏曲B.小说C.说书D.绘画

36.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依据下图情景,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古代市民物质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37.“豆棚茅舍,邻里聚谈,

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引自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这说明戏曲具有()

A.休闲娱乐功能B.政治统治功能

C.社会教化功能D.史学研究功能

38.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

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39.《春秋繁露》中写道:

“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40.下列各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理解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任御史时,认为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不合适,反复进谏,宋仁宗最终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市民经济生活状况

北宋崛起一种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C

朱熹: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朱熹之“理”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甲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宋朝时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是传播文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41题22分,第42题18分,总计40分)

4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4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2分)概括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6分)

4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

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8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

他的学术实践在当

时有何意义?

(4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

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