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223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docx

江苏省中080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0806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

  目  录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一章 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三)战略目标

  第二章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四)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五)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科学性

  (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八)提升基础教育公平程度

  (九)完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章 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十一)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

  (十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十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十四)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第四章 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十五)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十六)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十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八)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十九)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发展能力

  (二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第五章 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二十一)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二十二)健全终身教育学习网络

  (二十三)大力开发终身教育资源

  (二十四)完善终身教育工作机制

  第六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十五)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二十六)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十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十八)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二十九)形成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合力

  第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

  (三十一)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三十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十三)加强教育教学专家培养

  (三十四)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三十五)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第八章 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

  (三十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三十七)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三十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九)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四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第九章 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四十一)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四十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四十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四十四)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

  (四十五)提升对外教育服务能力

  第十章提高教育发展的保障能力

  (四十六)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四十七)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四十八)保障教育投入稳步增长

  (四十九)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五十)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

强省必先强教,实现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决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公平得到较好维护,“学有所教”目标基本实现,公民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素质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需要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依靠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依靠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依靠教育推动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依靠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依靠教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更为重要。

全省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优先发展摆上突出战略位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着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国民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完善的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增创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优势,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章 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推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为抓手,着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精力、更大的投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育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促进公平。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教育体系,公共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完善并落实困难群体就学扶持政策,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创新。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方式和教育评价制度。

鼓励基层和学校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质量。

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从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转变。

  服务社会。

坚持“三个面向”,瞄准世界教育先进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完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三)战略目标

  适应“两个率先”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

  实现更高标准的普及教育。

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以上。

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全省常住人口、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位居全国前列,人人都有机会终身接受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

  提供更为丰富的优质教育。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大,符合省定优秀标准的学校达80%以上,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占全国的比例达10%以上。

学生、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建成更加先进的教育设施。

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信息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

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全省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

覆盖所有学校、便利全体学生和公民学习的先进信息技术设施和应用体系不断健全,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

  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

办学体制逐步优化,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政府依法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公共教育投入机制更趋完善。

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教育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实施更有成效的社会服务。

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协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

  表一:

2020年江苏教育发展(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

1、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

98%以上

2、义务教育巩固率

99%以上

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5%以上

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0%以上

5、留学生占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比例

5%以上

6、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

80%以上

7、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70%以上

90%以上

8、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60%以上

9、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

90%以上

10、达到省定优秀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

80%以上

11、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

15年以上

12、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其中:

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12.2年

25.8%

13、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90%以上

14、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

90%以上

15、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高于中央

核定比例

   第二章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四)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基础教育公平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差距明显缩小,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五)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科学性。

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全面普及学前教育,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

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逐步提高覆盖率。

  强化政府职责。

根据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提高政府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就近入园入托。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新增幼儿园应以政府举办为主。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切实改善办园条件。

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健全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逐步提高幼儿园公办教师比例,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到2012年,全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并达到省优质园标准,村级幼儿园都要建成合格幼儿园。

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城乡居民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给予财政补助。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县、乡(街道)共管”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到2015年,省优质幼儿园达70%以上。

  提高保教质量。

普及科学保教方法,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评价,防止小学化倾向。

强化保健教师、保育员、营养员的培养培训。

加强对幼儿健康水平的监测和评估。

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保教合作,提供多样化、有特色、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指导与服务。

  (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2012年、其他地区2015年左右全面达到优质均衡,区域内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完善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县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努力扩大并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城市支援农村的工作机制。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制度,实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教师制度,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

义务教育阶段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逐步减少“择校”现象。

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确保义务教育全面覆盖。

  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的区域布局。

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推进小班化教学,小学每班35人、初中每班40人以下。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建设。

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的比例达50%以上,2020年达90%以上。

  (七)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实施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加大学科、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努力做到高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每班班额45人以下,并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

到2015年,全省建成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项目500个。

  坚持优质发展。

树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观,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到2015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达到优质高中办学标准。

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所左右国家示范高中、200所省级示范高中、300所省特色高中,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名校。

  坚持特色发展。

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学校根据普高教育性质和任务,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

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

  (八)提升基础教育公平程度。

健全各类学校助学体系,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着力扩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校际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高水平普及特殊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到2015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其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比例达50%以上,2020年达95%以上。

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合理调整特殊教育学校布局,使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都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负责、公办为主,确保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满足随迁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的需求,允许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或普通高考。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和规范校车接送范围,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

建立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体系。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

扩大普通高中学生政府奖学金的资助比例,2015年平均资助面达到15%。

  (九)完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科学实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加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加强基础教育评价、监测工作。

创新评价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制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建立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反馈、指导和服务功能。

健全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和校长听课、评课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查与指导。

  坚持科研兴教,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学科研网络,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大力推行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及教师培训提高搭建有效平台。

  第三章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每个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都能获得合适有用的教育与培训。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

  (十一)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

优化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

引导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支持学校设置职业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或方向。

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

拓展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功能和对象,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

组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

加强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发挥园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聚发展的优势,推进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

加强职业教育南北合作、东西部合作、城市与农村合作及国际合作,推进区域共同发展。

  加强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建设。

以省辖市为单位整体规划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布局调整,2012年前取消不合格职业学校及其办学点、办班点。

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到2012年,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全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全面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选择150个中职示范专业创建“国家示范专业点”。

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研究,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

推进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开发11个专业大类100种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教材,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

实施技工院校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创建工程、高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和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到2020年,建成50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成40所省级以上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5个全国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建成20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0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和300门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十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完善职业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制度和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建设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行业企业特色的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指标。

支持省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成立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构建开放、多元、动态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培养创业创新创优人才。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完善创新竞赛制度。

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

到2012年所有职业院校均建有学生创业基地和项目,省重点建设50个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园)。

选拔培养一大批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高技能标兵、学生创新和创业标兵。

遴选40所新兴工业园区职业学校,按照园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园区企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教材和人才培养模式。

  (十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衔接沟通、层次齐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1年起在全省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学习的制度。

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业绩,作为进入高一层次院校学习的入学条件之一,在工作岗位贡献突出者可免试入学。

扩大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规模,探索五年制高职和高级技工教育发展之路。

  拓宽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渠道,积极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应用人才培养,完善五年制高职专升本制度,进一步扩大以公办计划为主的专升本招生规模,拓宽高职教育人才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渠道。

  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融合,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课程和师资向普通中学开放,开发中学生职业技术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