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171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1.土地的概念

1)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

2)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

3)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还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成果

4)立体的广义的土地概念可近似于环境、资源、国土

2.土地的功能

1)养育功能2)承载功能3)仓储功能4)景观功能

3.土地的特性

1)土地的物质自然性2)土地的数量有限性

3)土地的沃度差异性4)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5)土地位置的空间性6)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4.土地利用的概念

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

5.土地利用途径

1)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

2)从土地利用深度挖潜

6.土地利用规划

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实质:

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的过程

目的:

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的利益

职责:

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

记叙土地规划最早的是汉代的《尔雅》

7.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1)首要任务:

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2)核心内容: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3)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8.土地利用规划分类

1)按对象不同划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按范围划分:

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3)按任务划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9.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3)土地供给与需求量预测

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化

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或重点用地项目布局

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

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9)农业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1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2)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

10.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11.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理论为地租和地价理论

级差地租:

利用较好生产条件土地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的差别性

级差地租Ⅰ:

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

级差地租Ⅱ: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别而形成的

土地价格:

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12.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4)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13、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

4)逐级控制原则5)动态平衡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

实质:

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

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本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

15.土地资源配置

对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门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

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要素:

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

1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1)整体性2)长期性3)战略性4)控制性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1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土地供给量预测

3)土地需求量预测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6)土地利用分区

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19.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3个方面,12项指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尼系数和贫困人口比重、收入水平、营养水平、居住水平、恩格尔系数和文化用品及文化教育、生活服务支出比重、平均期望寿命、中学入学率

20.土地需求量预测

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21.人口预测

1)人口自然增长法

2)劳动平衡法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

2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

掌握1)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2)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4)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5)土地利用的效果

6)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

1)土地资源数量分析2)土地资源质量分析

3)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4)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5)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由土地开发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果3方面30项指标组成

土地开发程度: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

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

土地集约经营程度:

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土地产出总值/土地投入总值

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数/人口总数

24.土地质量

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

25.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

评价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在一定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能的能力

26.土地人口承载力

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指一定地区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7.土地需求量预测

1)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耕地需求量、果园用地需求量、副业用地需求量、渔业用地需求量、林地需求量

2)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指标概算法、需求推算法、两区累加法)、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

28.土地供给

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包括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29.土地供给总量

规划区域内人类利用的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之和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8大类

30.土地供需分析

在土地供给量与土地需求量预测和估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两者之间的数量比较借以评价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和供需平衡状况。

31.土地利用结构

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可解决的两个问题: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32.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规划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原则2)统筹兼顾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4)三效益(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原则

5)公众参与原则

方案编制方法:

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规划期内增加的耕地面积包括新垦荒地面积、工矿废弃地、旧废基地重新变为耕地的复垦面积。

规划期内减少的耕地面积包括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退耕还牧、还林、还园的耕地面积。

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土地利用分区在规划区域内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土地利用类型允许在规划区域内重复出现

34.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聚类法

35.用地配置可分为农业用地配置和建设用地配置

1)农业用地配置:

蔬菜地配置、大田作物用地配置、林业用地配置、人工饲料地配置、副业用地配置

2)建设用地配置

A.居民点用地选址B.工业用地选址C.公路选线D.渠道配置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6.居民点

城市、城镇、乡村的总称,是人们聚居和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资料集中配置的场所

37.我国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20万人)

城镇分县城和集镇;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村落

38.集镇:

我国集镇包括建制镇和场(乡)镇,是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服务中心。

39.城镇化的表现

1)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

2)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

3)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40.城镇化的特点:

世界性、区域性、连续性

41.城镇化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加以量度

42.城镇体系:

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城镇体系的特征:

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43.居民点规模:

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辐射规模

1)居民点人口规模:

三种计算标准:

城市非农人口数量、城市行政辖区人口数量、城市建成区人口数量

2)居民点用地规模:

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用地规模、城市行政辖区用地规模

44.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1)卫星式:

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重点卫星城和一般城镇

2)带状式:

大小居民点分布呈带状。

最主要的是沿着铁路干线、大型河流或国家级公路而设立。

3)多边形式:

4)自由式:

“一去二三里,沿途四五家,店铺六七座,遍地住人家”

45.耕地规划

耕地组织形式:

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

田块的长度一般在500-800m或更长

田块规模大致为10-13.33hm2

耕作田块的外形:

1)田块最好是长方形、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

2)田块的两个长边要呈平行和直线

3)不能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田块的短边设计得过斜

4)不能把田块设计成形状不规整的三角形和多边形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46.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47.基本农田保护区: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48.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专项与总体的关系。

49.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规划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综合协调的原则

3)双轨并行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控制指标由省、市、县、乡逐级下达,以乡(镇)行政辖区为基本核定单位。

4)区划完整性的原则

为便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档和管理,完善和巩固地籍管理体系,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不宜打破村级行政界线。

50.土地整理: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

51.土地整理的范畴

1)农地整理:

农田整治、农地改造、地块调整、土地结构调整、宜农荒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2)市地整理

52.土地整理的规划程序

1)选择土地整理单元2)编制土地整理规划

3)审批土地整理实施4)组织土地整理实施

5)土地整理成果验收

53.土地复垦:

凡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政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称做土地复垦。

54.复垦规划的原则

1)复垦因因地制宜,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协调发展

2)废弃地复垦要和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并结合生产情况逐年实施

3)复垦规划要与城镇、道路水利等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

4)复垦要与矿区和邻近企业的排矿、排土、排灰、排渣等统一规划

55.土地整治

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

56.土地整治类型:

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泽地、风沙地、红黄壤低产地和海涂整治

57.GIS:

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58.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1)土地利用规划图:

居民点规划图、各类工程规划设计图,如渠道纵横断面图、道路断面图、水工建筑物设计图,以及单项规划图,如林业规划图、作物布局图、水土保持规划图。

2)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

包括基本情况、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管理体制、土地利用结构和居民点的布局,各业生产用地的划分及其内部规划,水利、道路、林带等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基本建设投资,以及规划实施与经济效益概算等

3)技术和法律文件及其他调查资料:

包括上级有关指示,如发展方向、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以及规划方案的审查决议、有关重要会议记录、协议、调查资料与图表,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

4)施工图和实施计划:

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现场铺图所需绘制的施工图件,执行规划方案的总安排和逐年实施计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监测体系。

59.土地利用计划的类型

1)按计划时效分为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

中期计划:

一般是五年计划

年度计划:

以一年为期,是中期计划的具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