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新人教版0001.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新人教版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新人教版000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练习新人教版0001
第九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1.(2016•高考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
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亓誉主曲右区&V-J001™
甲乙丙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
选B。
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而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甲到丙时期太阳辐
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
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2〜3题。
2OOT
—尊禺线(m)
---愉彌
③1000-20(»^
®距■令300-BOO年
—坷卿
图i大津市零离线和专降岸线分布图
2•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
3•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解析:
第2题,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
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位置,人口密度大,城
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答案:
2.B3.C
4•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
A.开罗B.上海
C.开普敦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雨热不同期,
月气温在0C以上,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第
D.悉尼
7月份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大,且最冷
5题,开罗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
润气候。
答案:
4.A5.C
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
图乙气帧统计图
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析:
分析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包括冬夏季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包括
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
与Q城相比,B城夏季气温低,
冬季气温高,因而气温年较差小;B城的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较小(B城降水不如Q城集中)。
由B城的地理坐标可知,B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Q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可见,导致B、Q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答案:
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西名校联考)图I、图H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C累积积温为4
500C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
读图回答1〜2题。
1.I960—2010年中国》10C累积积温为4500C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A.整体向南迁移B.整体向东迁移
C.波动向西北迁移D.波动向东南迁移
2.图示时间段,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A.天山雪线上升
B.黄河汛期延长
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
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
解析:
第1题,读图I和图n可以发现中国》10C累积积温为4500C等值线波动向
西北迁移。
第2题,中国》10C累积积温为4500C等值线向西北迁移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可知天山雪线上升。
答案:
1.C2.A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C,等温距为4C)。
据此完成3〜4题。
no9—
L/JI
-24-
:
:
吐'
]月聊甜铁
11
i1r
j\
7月專洞线
J」厂
J—/、
3.图中①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
)
A.8C
B.12C
C.16C
D.20C
4.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热力性质
C.地形
D.冬季风的影响
解析:
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
该地位于南美洲。
①地位于
1月闭合等温
规律可以推断①地1月温度的范围是20〜24C;再根据图中7月等温线的分布可推知①地
7月温度的范围是8〜12C。
由此可以计算出①地1月、7月的温差范围是8〜16C,结合选项可知可能为12C。
第4题,由图中河流分布可知,②地位于河谷地区,由于河谷地势低,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地区,等温线向温度低的南部凸出。
答案:
3.B4.C
下面甲图为回归线附近某岛屿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域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变化
图),乙图为该岛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图中曲线①②③所代表的气象要素分别是()
A.气温、光照、降水B.降水、光照、气温
C.光照、降水、气温D.降水、气温、光照
6•导致②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地势高B.东坡受暖流影响
解析:
第5题,台湾岛中部为山脉,海拔较两侧高,气温较两侧低,故③曲线表示气温;该岛屿东部受东南季风及东北信风影响,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西部丰富,故①曲线表示降水;台湾岛西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东部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故②曲线表示光照。
第6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②气象要素为光照。
光照的强弱与
当地的天气状况关系密切,若多晴朗天气,则光照强烈,若多阴雨天气,则光照较弱。
答案:
5.B6.D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较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
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
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
下图为北极年均海冰范围(106kmi)与年平
均CO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读图完成7〜8题。
U5O53.1.11」
Iii11I
1()15
19721977
19S71992199720023M72012(年)
7•图示期间,北极年均海冰范围()
A.逐年减小
B.与年平均CQ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C.减小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CQ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均海冰范围呈波动减小趋势,非逐年
减小,A错。
北极年均海冰范围2007-2012年先增大后减小,C错;北极年均海冰范围波动减小,年平均CQ浓度呈增加趋势,二者大体呈负相关,故选B。
第8题,北极的气温变化
是全球平均的2倍,主要是海冰减少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上冰面
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
答案:
7.B8.A
(2018•重庆模拟)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
状况。
读图回答9〜11题。
^1211IA98765432J6123456789IQIIfl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存在()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10.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1.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
A.惠灵顿一②B.巴黎一③
C.威尼斯一④D.开普敦一⑤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
候;⑤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三种气候类型。
第10题,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第11题,惠灵顿、巴
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⑤;开普敦属地中海气候,对应③或④;威尼斯属纬度较高的地
中海气候,对应④。
答案:
9.B10.B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佛山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
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
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
下图为我国1970-2002年变化图。
(1)图中反映出我国多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的地区?
(6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
试说明理由。
(6分)
⑷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哪些?
(至少列举3点)(6分)
解析:
(1)直接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然后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气温距平差异两方面叙
述。
(2)从题目材料可知北方地区更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
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而近50年西部降水增多,热量更加充分,所以粮食会增
产。
(4)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
答案:
(1)图中反映出多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
原因:
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运功能受影响等。
13.(2018•开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
r\
1—
V
1酸仔一
£
南回口迓〜
\\
r
东胫1就尸
bN
\\东经
rp
乙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分)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分)
(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
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8分)
解析:
(1)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2)结合B国阴影区域
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3)结合气压带和风
带的季节移动分析1月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
(4)图
示两国都是海洋大国,全球变暖将对其沿海低地造成威胁。
从生产活动、技术、生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措施。
答案:
(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
冬季日本海
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2)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
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
西
北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降水较多。
(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