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553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学前儿童发展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题:

学前儿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  )特征。

A.直观行动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2.研究表明,(  )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A.1—2

B.2—3

C.4—5

D.6—7

3.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岁能够正确判别前后。

A.3

B.4

C.5

D.6

4.以下哪一项不是产生佝偻病的原因?

(  )

A.维生素D不足

B.日照不足

C.婴儿哺乳量过多

D.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5.学前儿童的骨骼特点是(  )。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大,弹性小

B.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大,弹性小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小,弹性大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小,弹性大

6.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

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7.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  )。

A.弱

B.强

C.一般

D.不确定

8.(  )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A.先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9.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10.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  )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A.5

B.6

C.7

D.8

11.(  )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着的区别。

A.随意性

B.为游戏而游戏

C.目的明确

D.游戏时间长

12.在西方教育史上,(  )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卢梭

13.幼儿的发音水平在整个幼儿期是逐步提高的,(  )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在正确教育的条件下,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

A.3

B.4

C.5

D.6

14.俄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A.别茨考伊

B.乌申斯基

C.马卡连柯

D.克鲁普斯卡娅

15.中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岁以前的幼儿阶段,以后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则微乎其微。

A.6

B.5

C.4

D.3

16.幼儿的思维是(  )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性

17.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18.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幼儿的(  ),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

A.心理发展特征

B.身体发展特征

C.性格特征

D.最近发展区

1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0.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时期为(  )。

A.关键期

B.转折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21.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  )分钟。

A.4—5

B.5—6

C.6—7

D.2—3

22.学前儿童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如新生儿出血需要8—10分钟才能凝固,幼儿需要(  )分钟。

A.3—4

B.4—6

C.6—7

D.7—9

23.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

A.生活习惯与能力

B.保护自身安全

C.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

24.(  )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A.科学

B.艺术

C.文学

D.健康

25.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26.(  )岁时幼儿能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

A.3

B.4

C.5

D.6

27.(  )是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啼哭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28.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的幼儿。

A.抑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

29.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占体重的比例相对小于成人

B.心排血量较大

C.心率快

D.心率慢

30.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  )厘米。

A.300

B.270

C.210

D.240

31.健康是指人(  )的健全状态。

A.心理与社会适应

B.心理适应

C.身体与心理适应

D.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

32.(  )、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A.心理发展

B.情绪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思维发展

33.先拿出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

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守恒性

D.自我中心化

34.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形式运算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35.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3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37.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38.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

A.言语性攻击

B.生理性攻击

C.主动性攻击

D.反应性攻击

39.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简述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3.简述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

4.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简述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

1.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有人说,遗传了这么好的素质,以后一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还是要看教育;爸爸妈妈说环境和遗传对孩子的影响大约一半一半吧。

请简要评析题中每个人的观点。

2.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

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

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和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

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

妈妈说:

“天黑了,该睡觉了。

”“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

”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孩子一起到大街上,孩子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凹凹凸凸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撤一饭桌,然后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

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是个4岁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老师很喜欢他。

可令老师不解的是,小明很多事情都能做好,就是算数不好,经常要想一会儿才能回答。

如果让小明算一下3加4等于几,他会感到很困难,但如果问他3个桃子加上4个桃子是几个桃子,他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

遇到类似的算数问题,小明都是这样,老师认为这样不好,便要求小明要经常思考再得出答案,可小明却做不到。

老师为此感到很苦恼。

请回答:

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吗?

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老师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C

[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

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2.[参考答案]C

[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已有研究表明,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参考答案]B

[解析]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

4.[参考答案]C

[解析]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3)生长速度快;(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婴幼儿哺乳过量可能导致婴幼儿肥胖。

5.[参考答案]D

[解析]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骨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较少的无机物。

由于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而无机物赋予骨骼硬度,所以,学前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

6.[参考答案]B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它是针对美国幼教界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7.[参考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

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8.[参考答案]A

[解析]先天遗传因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性疾病对生长发育也有影响。

9.[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A项错误;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B项错误;环境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C。

10.[参考答案]C

[解析]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与此同时,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

11.[参考答案]B

[解析]为游戏而游戏,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着的区别。

幼儿游戏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活动,不能强制,没有外加的目的.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按照自己的体力和能力选择进行的自愿自主的活动。

12.[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

13.[参考答案]B

[解析]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发音能力迅速加强,4岁以上幼儿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发音。

因此,4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14.[参考答案]B

[解析]在乌中斯基的教育着作中,《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年)一文占有重要地位。

此文是针对当时俄国主张抄袭其他民族教育制度的西欧派以及抱残守缺的“国粹”派(斯拉夫派)而提出来的。

在此文中,乌申斯基将民族性理解为每个民族由其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特点,主张以教育的民族性原则为教育学体系的基础,指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的特征是具有本民族特色,不盲目抄袭(但不排斥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将祖国语言置于教学的基础,教育权应还之于民等。

教育的民族性思想也贯穿在乌申斯基的其他着作中,并成为乌申斯基最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之一。

15.[参考答案]A

[解析]中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6岁以前的幼儿阶段.以后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则微乎其微。

16.[参考答案]B

[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

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形象性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

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

17.[参考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幼儿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在掌握了有关的词后,幼儿开始知道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然后发展到会像其他人那样叫自己的名字。

这时幼儿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别人也叫相同的名字时就会感到困惑。

幼儿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词“我”是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别人动自己的东西。

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学会较为准确地使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时可以说幼儿的自我意识就产生了。

18.[参考答案]D

[解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19.[参考答案]A

[解析]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20.[参考答案]D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教育学上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强调,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的目标难度要适当,既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即设置的目标要处在最近发展区内。

21.[参考答案]A

[解析]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损伤。

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4—5分钟。

鼓励学前儿童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

22.[参考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血液中含水分及浆液较多,而凝血物质及盐类较缺乏,因此,学前儿童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

需要4—6分钟。

23.[参考答案]D

[解析]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包括体育锻炼、生活习惯、饮食与营养、安全自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24.[参考答案]B

[解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显露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参考答案]D

[解析]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

26.[参考答案]B

[解析]4岁时幼儿能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

幼儿在学习语音时,成人应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关心。

27.[参考答案]D

[解析]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28.[参考答案]A

[解析]疑虑、孤僻是抑郁质幼儿的特点,题干所述是针对这类幼儿的教育措施。

29.[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心脏占体重的比例相对大于成人。

新生儿心脏约占体重的0.8%,成人为0.5%。

A项错误。

学前儿童心排血量较少。

这是因为学前儿童心肌纤维细,弹性纤维少,心脏的收缩力差,脉搏输出量少,负荷力较差。

因此不宜做时间较长或剧烈的运动。

B项错误。

由于学前儿童心排血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要,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D项错误,故C项正确。

30.[参考答案]C

[解析]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210厘米;5—6岁为270厘米;6—7岁则为300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敏度在不断提高。

31.[参考答案]D

[解析]健康不仅能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

32.[参考答案]C

[解析]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让幼儿“学会做人”的教育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

完善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33.[参考答案]B

[解析]先拿出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不守恒性。

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4.[参考答案]B

[解析]3—6、7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即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

35.[参考答案]B

[解析]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这主要是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直观动作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更多依赖于感知动作的概括。

两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3岁以后,幼儿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时幼儿主要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到5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思维则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36.[参考答案]D

[解析]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37.[参考答案]B

[解析]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其中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大约5岁左右,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

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

38.[参考答案]B

[解析]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生理性攻击。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

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9.[参考答案]D

[解析]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不准确的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参考答案]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着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3.[参考答案]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外部性。

即随外部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减弱或者加剧。

(2)激动、冲动性。

即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马上会暴跳如雷。

(3)暂时性。

即指某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即使大人不管他,到一定时间后,这种情绪也会变化的。

(4)与生理需要有关。

特别是在婴儿时期更为明显,饥饿与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哭,吃奶时就会笑。

4.[参考答案]

(1)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最初只是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幼儿本身。

(2)学步儿(1—2岁)的游戏中包括了大量的、模式化的社会性交往,学步儿游戏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幼儿相互模仿对方的动作。

(3)2岁以后,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

最初他们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

5.[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

(1)判断形式间接化;

(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题干中三个人的观点都不全面,第一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遗传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第二个人的看法只关注到了教育而忽视了遗传的作用,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宝宝的爸爸妈妈关于环境和遗传对孩子影响一半一半的观点也是片面的,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是一半一半的关系。

(1)遗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2)遗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前提。

(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4)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具体表现在:

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心理成熟;遗传素质及其以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要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做具体和综合的分析。

2.[参考答案]

(1)孩子的行为举止说明:

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比如:

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有了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已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