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380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docx

爱心慰老服务项目书

 

2016年度

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征集表

 

项目名称:

XX社区“爱心慰老”项目书

申请单位:

乐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负责人:

申请日期:

 

填表说明

1.本表由XX民政局统一印制。

2.本表由项目申报单位负责填写。

填写容必须客观真实、完整明确,全面反映申请单位及申请项目的真实情况。

申请单位栏加盖单位公章。

3.请直接填写有关容或者在相应选项上打“√”;有“其他”的项目请具体注明。

4.表中栏目如不够填写,可另附加页。

加页需紧接着该栏目之后,并在右上角注明何栏目加页。

5.没有的事项填写“无”或“零”。

6.申请表一式三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7.本表可用A4纸双面打印。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组织名称

(全称)

乐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组织类别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

登记机关(全称)

乐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登记时间

2013年11月

登记编号

(统一代码)

川成民证字第号

登记地址

高新区

法人代表

廖铮

法人代表

学历及专业

硕士管理学

开户银行

XX银行XX支行

开户名称

账号

工作人员情况:

(说明人数)

专职人员:

4人;兼职人员:

5人;专业社会工作者:

2人;志愿者:

10人

近2年年检情况:

(在相应方框打“√”)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未参加未成立

2014年√□□□□

2015年√□□□□

组织宗旨、业务围、近年主要工作情况介绍:

乐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2013年在市注册的民办非公益组织,业务围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城乡社区发展与互动、组织各类社工文化活动等。

团队成员从2008年地震后即致力于社会服务,在灾后能力建设、社会关系重建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机构负责人在“512”地震后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参与社工工作,承担过多次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工作,项目团队曾完成南都公益基金会5.12灾后重建资助项目的灾区合作社能力建设项目,策划并执行了2011年度锦江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工作。

2014年420芦山地震后,参与“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行动”,在芦山县、天全县均开展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在天全县乐坝村开展的灾区灾后重建留守儿童“乐行成长计划”公益项目也和公益组织服务园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乐能和市很多社会工作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保持联系和沟通。

2015年由乐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起的“益美乡村·味在黎明”公益众筹联合帮扶示项目,慈善总会作为资源平台牵头协调各方资源,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提供帮扶资金,中小企业家协会、好搭档精英俱乐部通力协助,老房子等餐饮企业技术帮扶,通过众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在芦山黎明村支持自主创业的村民,并通过项目正式推动成立了本地社会组织——芦山县益美黎明社区发展中心,在促进芦山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点燃大众自主创业的热情的同时,也发展社区公益,营造社区和睦与共同发展的氛围,助推省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日报、省人民政府政务等都刊登了项目相关报道——精准扶贫从众筹“菜谱”开始。

二、申请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XX社区“爱心慰老”项目

服务区域

XX县XX镇XX社区

项目周期

2016年月日至2017年月日

申请类别

□帮困服务类☑助老服务类□助残服务类

□青少年服务类□社区融合类□其他社区公益服务类

具体服务针对人群

XX社区老年人群

一、项目服务方案阐述(不少于2000字)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一)XX社区老人现状

社区老人基本情况:

总数867人。

老龄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应对老龄化的特殊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社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空巢老人,他们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庭,相对晚年难免比较孤独,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拥有充足的精神粮食支撑自己晚年生活。

专业的社工组织、社工可以运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去为老人开展服务,以此填补老人的这种精神空缺,做好临终关怀服务,让老人愉快的享受自己最后的时光。

(二)老年人现状需求评估

社区常想为老人多开展一些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让老人乐享晚年,幸福晚年,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然而,社区的老人们恰恰又非常需要通过这种休闲娱乐活动达到精神慰藉,社区老年人在情感、休闲娱乐等方面有迫切的需求。

所以迫切需要打造适合居家养老“融合”、“愉快”、“幸福”的文化氛围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并在专业的社会组织引导下,解决这一系列需求。

具体如下:

1、情感需求

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着人生最后也是最重大的一次转型,没有父母依靠、亲友陆续离世、离开工作岗位、身体开始衰弱、直属亲戚忙于各自的家庭和工作无暇同他们有太多的照顾和情感交流等等。

在最需要得到关怀照顾的时候,他们却常常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照顾,社会往往也开始排斥老人。

处在这些情况下,老人普遍面临情感空虚、心十分寂寞,需要精神慰藉。

良好的情感状态对老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老年人经常遇到退休综合征、孤独、抑郁等系列问题。

因此在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后,能够为老人做更准确的评估,并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和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情感上的一些问题,让老年人之间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情感支撑系统,并通过一系列专业工作技巧和方法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解决他们的心理疑惑,从而让老人在社区中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2、休闲娱乐需求

老年人由于身体衰弱和老化,他们的身体机能处于极具下降的状态。

这就导致他们必须学习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并且通过专业社工开展专业的娱乐活动,能大大满足老人们的娱乐需求,并且促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结成新的人际关系群体,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支持网络。

老人普遍有怀旧的心理情结,他们对传统的文化有特殊的情谊。

因此社工会设计很多适合老年人那个年代的节目和活动,让他们缅怀过去的生活,从而达到充实现在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对社区的归属感的目的。

(二)方案设计理念

1、社区照顾理论

社区照顾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概念和策略,经过多年的提倡和推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它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平台,整合社会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敬老慰老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使社区老年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同时“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通常是由各方面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与正式的群体(组织)相配合,在院舍或更大的平台上,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家的环境而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照顾过程。

2、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

社会撤离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不可避免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会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的脱离社会;而活动理论则刚好相反,认为活动能力比较高的老年人比活动能力比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3、社会互动理论

齐美尔、马克思·韦伯等人的社会互动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它认为:

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按照特定规则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

社会互动是在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由此可见,社会互动需具备三个因素,一是应用两个以上主体,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个,互动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之间都是可以发生的;二是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比如肢体语言、服饰、眼神等,只有这样互动才有可依靠的媒介,互动才能发生;三是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思,而且能积极回应,互动才能持续、有效的产生。

社工通过组织和引导各种积极的互动环节,让社区居民彼此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让他们在这些互动中满足各种角色的需要,并在互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节日举行大型的联谊活动,如中秋联欢会、老年人运动会活动、新春联谊会等为院老人提供更加广阔的沟通与互动的平台,在互动中完成老年人之间及与其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并在互动中,促使老年人之间积极分享意见、观点、想法等,让他们产生感情的共鸣,在社工的引导下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感恩他人。

专业社会工作者还通过合作和交换等积极互动形式的设计,让老年人在活动中获得认同和支持,进而形成积极的生活和人生态度.

4、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老年人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社区养老中对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能够很好的满足,心家园社工机构的入驻还可以在老人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这两方面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满足。

由于在该社区中老年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会有不同的需求,心家园团队支持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将为老人提供各种适合他们需要的专业服务,满足他们对情感、休闲娱乐的需求,进而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搭建更多他们与老年群体和谐友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和幸福晚年的目的。

(三)目的、目标

目的:

提高老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

目标:

1、满足社区中特殊群体如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关怀、休闲娱乐活动、社工支持的“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确保他们“融合”、“友好”、“充实”的晚年生活。

2、通过老年志愿服务的开展,推动全社区志愿服务意识,改善社区服务环境,构建互助、和谐的新型养老公寓。

3、为老人培养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老有所事、老有所乐并在特殊节假日举行大型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为他们搭建舞台展现自我,满足院民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现。

(四)实施计划

1.项目启动阶段安排(含时间、服务容等)

阶段

时间

服务容

项目启动

2016年8月

项目宣传

2.项目中期阶段安排(含时间、服务容等)

中期时间段:

2016年9月——2017年7月

具体安排:

(1)身体方面——心健康(每月一次)

第一、开展社区健康照护,建立完善的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心理咨询,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是院舍服务的一项重要容。

居家养老中心依托社区卫生中心在社区中定期举办医疗保健讲座,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增加老年人对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他救等知识。

(2)心理方面——(心支持)

第一、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每两月一次)

主讲人:

著名心理咨询师

对象:

社区老年居民

主题:

活出生命的质量——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认识心身疾病——维护心身健康

第二、老年人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两月一次)

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身体、心理、社会及家庭角色地位等方面经历着重大的转变。

他们面临这些转变往往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因而会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症状。

并且随着身体的日益衰老与伴侣和朋友的离世,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会日益的增加。

因此加强对老人的心理辅导服务,能够帮助他们重新调试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让他们能够有个幸福的晚年。

经过之前对养老项目实践的总结,大多数老年人的问题是相似的,因此我们对老人们的心理服务以团体活动为主要方式,个案咨询为辅。

此外,通过团体活动还可甄别出有心理和精神障碍的个体,中心社工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设个案服务,问题严重者可以转介至精神卫生医院。

团体活动的参与者除了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之外,还邀请部分社区志愿者,协助老人理解和完成活动,给予老人们足够的尊重与信心。

辅导老师:

著名心理咨询师

(3)志愿者服务——心陪伴(每周一次)

社工团队积极在院舍中及高校、社会团体建立志愿者队伍(包含老人、青年、儿童),同时以社工为中介,依托逐步扩大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