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表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3788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功效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药功效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药功效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药功效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药功效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功效表格.docx

《中药功效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功效表格.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功效表格.docx

中药功效表格

各类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以发散风寒、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用于外感表证的药物,又名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1.风寒表证(外感风寒、恶寒无汗)麻黄汤(阳虚外感、发热恶寒无汗)麻黄附子细辛汤

2.咳嗽气喘(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杏仁、甘草三拗汤(寒痰停饮、痰多清稀)细辛、干姜、半夏、小青龙汤(肺热、高热喘急)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甘石汤

3.风水水肿风邪表证、肺失宣降甘草麻黄汤

麻黄

味微苦

辛、温,归肺、膀胱经

利水消肿、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桂枝

味甘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降冲气

1.风寒表证(外感表证、表虚有汗)配白芍桂枝汤(外感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麻黄汤

2.寒凝血滞(风寒湿痹、肩臂疼痛)配附子桂枝附子汤(营血不足所致痹痛)黄芪、白芍、黄芪桂枝五物汤(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虚寒、皖腹冷痛)白芍、饴糖小建中汤(寒凝血滞等妇科疾病)当归、吴茱萸温经汤

3.痰饮、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痰饮眩晕心悸咳嗽)茯临床应用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苓、白术苓桂术甘汤(膀胱气化失司的水肿、小便不利)茯苓、猪苓、泽泻五苓散

4.心悸、奔逐(心阳不振、心悸动)炙甘草、人参、麦冬炙甘草汤(阴寒内盛、引动冲气)重用本品桂枝加桂汤

桂枝

紫苏叶

辛、温,归肺、脾经

行气和胃

解表散寒、解鱼蟹毒

1.风寒表证(风寒表证而兼气滞、恶心呕吐)香附、陈皮香苏散(兼咳喘痰多者)杏仁、桔梗杏苏散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中焦气郁之胸皖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与砂仁丁香温中止呕同用、偏热者,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治胎气上逆、胸闷呕吐)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同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半夏、厚朴、茯苓等理气化痰散结药同用,半夏厚朴汤

3.鱼蟹毒之腹痛吐泻与生姜广藿香煎服

生姜

(姜六药:

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汁、生姜皮)

归胃经

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1.风寒感冒轻证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重症与其他解表药同用如桂枝汤

2.胃寒呕吐(胃寒呕吐)配半夏小半夏汤(寒犯中焦之胃脘冷痛)高良姜胡椒等温里散寒药配伍(脾胃虚寒)人参白术等补脾气药同用(胃热呕吐)与黄连竹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3.寒痰咳嗽(风寒客肺、恶寒头痛)麻黄杏仁同用三拗汤或者杏苏二陈汤

4.解毒作用用于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中毒及鱼蟹中毒生姜汁或煎汤内服。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香薷

辛、微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吐泻者)与厚朴扁豆配伍香薷散(暑季饮冷不洁、脾胃受伤的吐泻腹痛)与佩兰、藿香等化湿解暑药同用(暑温初起、复感风寒、头痛无汗、口渴面赤)与金银花连翘、厚朴新加香薷饮

2.水肿,小便不利香薷丸(阳气被遏的水肿小便不利)白术益母草等药配伍。

荆芥

辛、微温归肺、肝经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1.外感表证风寒感冒与防风羌活独活荆防败毒散

2.风疹瘙痒、麻疹不透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防风

味甘

性辛、温归膀胱经

止痉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1.外感表证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羌活

味苦、归肾经

散寒

1.风寒感冒、头痛项强

2.风湿痹痛、肩背疼痛

藁本

辛、温,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湿痹痛

白芷

辛、温,归大肠、肺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2.鼻塞,鼻渊

3.寒湿带下

4.疮痈肿痛

5.燥湿除痒,祛斑除臭

细辛

有小毒,归心、肾经煎服1-3克散剂每次服0.5-1克

辛、温,归肺经

温肺化饮

解表散寒,宜通鼻窍,祛风止痛

1.风寒感冒,阳虚外感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鼻衄

4.痰饮喘咳

苍耳子

味苦,有毒煎服3-10克或入丸散

除湿

1.风寒头痛

2.鼻渊

3.风湿痹痛

葱白

辛、温。

归肺、胃经

发汗通阳

解表散寒

1.风寒感冒轻证

2.阴盛格阳证

3.外敷散结通络下乳,兼有解毒散结,治疮痈肿毒

辛夷

宜通鼻窍

1.风寒头痛

2.鼻渊

葱白

辛、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风寒感冒轻证

2.阴盛格阳证

3.外敷散结通络下乳,兼有解毒散结,治疮痈肿毒

胡荽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1.麻疹不透

2.胃寒实滞

柽柳

辛、平。

归肺、胃、心经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1.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2.风寒湿痹

3.宣肺止咳,治外邪闭肺,肺失宣降的喘咳。

偏风寒与麻黄紫苏同用偏风热与桑叶薄荷同用

鹅不食草

辛、温,归肺经

发散风寒,宜通鼻窍,化痰止咳

1.风寒头痛,鼻渊鼻塞

2.寒痰咳喘

3.解毒消肿治各种肿毒与穿山甲,当归尾捣烂搅汁服,药渣敷患处。

治牛皮癣,蛇伤,鸡眼等鲜品捣烂外敷。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薄荷(体虚多汗少用)

凉,归肝经

辛,归肺经

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头痛目赤,喉痹口疮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气郁滞,胸胁胀闷

牛蒡子

苦、寒。

归胃经

宣肺解毒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臃肿疮毒,痄腮丹毒

蝉蜕

甘、寒,归肝肺经

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息风解痉,退翳

疏散风热,明目

1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劲风抽搐,破伤风证

桑叶

味苦

清肺润燥,清肝

1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3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第一节发散风热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菊花

味甘,归肺经

辛、苦、微寒,归肝经

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疏风退热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4.疮痈肿毒

蔓荆子

归膀胱,胃经

清利头目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2.目赤肿痛,牙龈肿痛

3.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与羌活、独活、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

柴胡

归胆,肺经

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感冒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胸胁胀痛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升麻

辛,微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风热头痛,麻疹不透

2.齿痛口疮,咽喉肿痛

3.中气下陷,脏器脱垂

葛根

甘、辛、凉。

归脾、胃、肺经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1.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2.热病口渴,内热消渴

3.麻疹不透

4.热痢,泄泻

5.通经活络,解毒

第一节发散风热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淡豆豉

苦,辛,凉。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宜发郁热

1.外感表证,寒热头痛

2.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浮萍

辛、寒,归肺经

宣散风热、透疹,利尿

1.风热感冒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水肿尿少

木贼

甘、苦、平,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热

1.风热目赤,迎风流泪

2.便血痔血

第二章

清热药: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石膏

生品辛,煅石膏辛、涩

甘、寒,归肺、胃经

除烦止渴、煅石膏:

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清热泻火

1.气分实热证

2.肺热喘咳

3.胃火牙痛

4.疮疡不敛、湿疹

5.止血,外伤出血

知母

味苦归肾经

生津润燥,退虚热

1.气分实热证

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阴虚消渴

4.骨蒸潮热

5.肠燥便秘

芦根

甘,归肺、胃经

除烦、止呕、利尿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天花粉

苦,微寒

消肿排脓

1.热病烦渴,热病消渴

2.肺热咳嗽或燥咳

3.疮疡肿毒

淡竹叶

甘、淡

寒、归心经

利尿通淋、止渴

清热泻火、除烦

1.热病烦渴

口舌生疮

栀子

凉血解毒、利湿,外用消肿解毒。

焦栀子:

凉血止血

1.热病心烦

2.湿热黄疸

3.淋证涩痛

4.火毒疮疡

熊胆

归胆、心经

苦、寒,归肝经

清肝解毒、息风止痉

清热明目

1.惊痫抽搐

2.肝热目赤

3.热毒疮痈

4.黄疸、小儿疳疾

夏枯草

辛、归胆经

散结消肿、泻火

1.目赤肿痛、头晕目眩

2.瘰疬、

决明子

甘、咸,归大肠经

润肠通便

1.目赤肿痛,畏光多泪

2.头痛,眩晕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黄芩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苦,寒

泻火、止血、安胎

清热燥湿、解毒

1.湿温暑湿,湿热痞满

2.肺热咳嗽

3.高热烦渴,寒热往来

4.臃肿疮毒,咽喉肿痛

5.血热出血

黄连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泻火

1.湿热痞满,泄痢

2.热病高热

3.心烦不寐,胃热呕吐

4.痈肿疖疮,目赤

5.消渴

6.湿疹,湿疮

黄柏

归肾、膀胱经

泻火除蒸、疗疮

1.湿热泄痢,黄疸尿赤

2.肝火目赤,耳鸣耳聋

3.惊风抽搐

龙胆

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

2.肝火目赤,耳聋耳鸣

3.惊风抽搐

苦参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湿热泄痢、便血、黄疸

2.湿疹湿疮、皮肤瘙痒

3.淋证涩痛,小便不利

白鲜皮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湿热疮毒,湿疹,疥廯

2.湿热黄疸

3.风湿热痹

椿皮

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1.湿热泄痢、久泻久利

2.赤白带下

3.崩漏、便血

4.杀虫内服蛔虫腹痛,外洗疥廯瘙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金银花

甘,归胃经

寒,归肺、心经

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1.疮痈疔疖

2.风热表证,温热病

3.咽喉疼痛

4.热毒痢疾

连翘

苦、微辛,归小肠经

消肿散结

1.疮痈肿毒,瘰疬结核

2.风热表证,温热病

大青叶

大寒,归心、肺、胃经

味苦

消斑

清热解毒、凉血

1.疮痈,丹毒,口疮,咽痛

风热表证,温热病

板蓝根

寒,归心、胃经

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咽痛或身发斑疹

2.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青黛

咸、寒,归肝、肺经

消斑,泻火定惊

1.痄腮,喉痹,疮痈,丹毒

2.热毒发斑,吐血,衄血

3.肝热惊痫

4.咳嗽痰血

蒲公英

甘,归胃经

苦、寒,归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热毒疮痈

2.热淋

紫花地丁

归心经

利尿通淋

1.热毒疮痈

2.毒蛇咬伤

射干

苦、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痰

利咽

1.咽喉肿痛

2.痰壅咳喘

山豆根

苦、寒、有毒,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

1.咽喉肿痛

2.牙龈肿痛

3.肺热咳嗽、湿热黄疸

马勃

辛、平

清肺、止血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绵马贯众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

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1.风热表证、温热病

2.血热出血

3.杀虫(肠道寄生虫病,须大量使用,但会损伤视神经引起失明,不宜使用)

三丫苦

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1.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2.外感疫气诸证

3.风湿痹痛

重楼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1.热毒疮痈,毒蛇咬伤

2.小儿惊风

3.跌打损伤

木芙蓉叶

辛、凉,归心、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臃肿疮毒,丹毒,烧烫伤,跌打损伤

野菊花

苦、辛、微寒,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1.疮痈疖肿、咽喉肿痛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四季青

苦、涩、寒,归肺、心经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

1.水火烫伤、下肢溃疡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3.外伤出血

鱼腥草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肺热咳嗽

2.热毒疮痈

3.热淋

金荞麦

微辛、涩、凉,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1.肺痈吐脓、疮痈疔疥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穿心莲

苦、寒,归肺、心、大肠、膀胱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温病初起、肺热咳嗽

2.臃肿疮毒、毒蛇咬伤

3.湿热泄痢、湿疹瘙痒、热淋

半边莲

辛、平,归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1.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2.鼓胀水肿

山慈菇

辛、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1.痈疽疔毒、发背恶疮

2.症瘕痞块

漏芦

苦、寒,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经通脉

1.热毒疮痈、乳痈

2.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3.湿痹拘挛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1.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2.湿热淋证

大血藤

苦、平,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1.热毒肠痈、疮痈肿毒

2.跌打损伤、经行腹痛

败酱草

辛、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肠痈、肺痈、皮肤疮痈

2.产后瘀阻腹痛

土茯苓

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1.梅毒

2.热淋

白蔹

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1.热毒疮痈

2.水火烫伤

白头翁

苦、寒,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

2.秦皮配伍煎汤洗外阴

马齿苋

酸、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热毒血痢

2.疮痈肿毒

3.崩漏便血

4.热淋、血淋

鸦胆子

苦、寒、有小毒,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1.热毒血痢、休息痢

2.疟疾

3.鸡眼、赘疣

秦皮

苦、涩、寒,归大肠、肝、胆经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1.湿热或热毒痢疾,湿热带下

2.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地锦草

苦、辛、平,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

1.热毒或湿热痢疾

2.热毒疮痈、毒蛇咬伤

3.出血症

朱砂根

微苦、辛、平,归肺、肝经

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1.咽喉肿痛

2.风湿痹痛

木蝴蝶

苦、甘、凉,归肺、肝经

清热利咽、舒肝和胃

1.咽喉肿痛

2.肝胃气痛

土牛膝

苦、酸、平,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1.咽喉肿痛

2.痛经经闭,风湿痹痛

3.热淋

胖大海

甘、寒,归肺、大肠经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1.咽喉肿痛

2.肠燥便秘

肿节风

辛、苦、平、有小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1.血热斑疹

2.风湿痹痛

3.跌打损伤

4.清热解毒而利咽止泻

拳参

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1.疮痈瘰疬、毒蛇咬伤

2.湿热泄痢

3.血热出血

4.热病神昏

绿豆

甘、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1.疮痈肿毒

2.药食中毒

3.暑热烦渴尿赤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地黄

寒,归心、肝经

甘、苦,归肾经

生津

清热泻火、滋阴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玄参

咸、微寒,归肺、胃经

解毒散结、泻火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3.目赤肿痛、瘰疬、白喉、疮痈肿毒

牡丹皮

辛,归心、肾经

苦、微寒,归肝经

活血

清热凉血、散瘀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2.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赤芍

止痛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2.经闭痛经、徵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紫草

甘、咸、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1.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水牛角

苦、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

2.发疹发斑、吐血衄血

第五节清虚热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青蒿

苦、辛,归胆经

寒,归肝经

清虚热、除骨蒸、截疟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2.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3.疟疾寒热

地骨皮

甘,归肺、肾经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1.阴虚发热、骨蒸盗汗

2.咯血衄血

3.肺热咳嗽

4.内热消渴

白薇

苦、咸,归胃、肾经

清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阴虚发热、产后血虚发热

2.热淋、血淋

3.痈疽肿毒

4.肺热咳嗽

胡黄连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1.骨蒸潮热

2.小儿疳热

3.湿热泄痢

银柴胡

甘、微寒,归肝、胃经

清虚热、除疳热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小儿疳热

第三章泻下药

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里实积滞证的药物

第一节攻下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大黄

归肝、心包经

苦、寒,归胃、大肠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1.积滞便秘

2.目赤咽肿

3.血热吐衄

4.热毒疮肿

5.血瘀诸证

6.黄疸、淋证

芒硝

泻下通便、润燥攻坚、清火消肿

1.积滞便秘

2.口疮、咽痛、目赤、疮痈肿痛

番泻叶

苦、寒,归大肠经

泄热行滞、利水

通便

1.热结便秘

2.腹水肿胀

芦荟

归肝、胃经

泻下、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1.热结便秘

2.烦躁惊痫

3.小儿疳积

4.烫伤

第二节润下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火麻仁

性平、归脾、胃经

甘,归大肠经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火麻仁兼能补虚,津血不足用之效佳)

郁李仁

性辛、平、味苦,归脾、小肠经

下气利水

1.肠燥便秘

2.水肿腹满

(长于治气滞津少肠燥便秘,又治水肿、脚气兼便秘者)

松子仁

性温,归肝、肺经

润肺止咳

1.肠燥便秘

2.肺燥干咳、痰少粘稠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甘遂

0.5~1.5g

寒、归大肠经

苦,有毒。

归肺、肾经

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

1.水肿,鼓胀,胸协停饮

2.风痰癫痫

京大戟

1.5~3g

寒、归脾经

消肿散结

1.水肿,胸腹积水,痰饮停聚

2.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芫花

1.5~3g

辛、温。

归脾经

外用杀虫疗疮

1.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

2.疥廯秃疮、痈肿、冻疮

巴豆

0.1~0.3g

热,有大毒。

归胃经

辛、归大肠经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1.寒积便秘,乳食停滞

2.腹水鼓胀,二便不通

3.喉风,喉痹

4.痈疽,疥廯,恶疮

千金子

1~2g

温,有毒。

归肝、肾经

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廯蚀疣

1.水肿、鼓胀

2.徵瘕、经闭

牵牛子

3~6g

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通便

1.水肿胀满,二便不通

2.痰壅喘咳

商路

3~9g

归脾经

逐水消肿、外用解毒散结

1.水肿胀满,二便不通

2.疮痈肿毒

第四章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症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独活

威灵仙

木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