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3670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 9.docx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练精选9

训练四 文言翻译

练前提醒

文言文翻译须“四看”: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

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

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3.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一句之中的结构作用,也有数句之间的关联作用,有的还表示一定的意义和语气,需要因词而译,因句而译,因境而译。

4.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必须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如何翻译。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

尚书令晏从弟也。

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

衣服床筵,穷治素净。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

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

“卿可数诣王思远。

(节选自《南齐书·王思远传》,有删改)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5分)

译文:

(2)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5分)

译文:

答案 

(1)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2)(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办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辟”“见”“礼遇”;关键虚词有“为”;文言句式有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

(2)句:

关键实词有“垢秽”“方便”“楚”;关键虚词有“乃”。

参考译文

王思远,是琅邪临沂人。

是尚书令王晏的堂弟。

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刘景素被杀后,手下的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手在他墓旁种植松柏。

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

刘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

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

衣服床席之类,极其素净。

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先暗作观察。

(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办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

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两个仆人用笤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

皇上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放、不受拘束,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

“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几次。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

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

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

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

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

(5分)

译文: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

(5分)

译文:

答案 

(1)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借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

(2)曾公遭到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治”“能”“帅”“党”;关键虚词有“以”。

(2)句:

关键实词有“诬”“以为”“退”;关键虚词有“为”;文言句式有省略句“退而贫”。

参考译文

公名叫易占,字不疑,姓曾,是建昌南丰人。

开始时曾公凭借文章闻名,等到为官做事,又更加有名。

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借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

如皋这一年饥荒严重,曾公努力向州里请求救济,并且越过大海购买米粮,救活了几万人。

曾公遭到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

而曾公所写的十几万字的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下的事,古往今来存亡治乱的原因,至于他被冤屈并且陷入困窘,他却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字。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大历十四年,(崔宁)改兼朔方节度,朱泚乱,帝出居奉天,宁后数日至,帝喜甚。

宁谓所亲曰:

“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因潸然涕下。

初,命陆贽草制,贽索宁与泚书,将坐其事。

杞复云:

“书已亡。

”宁死,籍没其家,中外冤之,帝乃归其资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5分)

译文:

(2)宁死,籍没其家,中外冤之,帝乃归其资云。

(5分)

译文:

答案 

(1)皇上聪慧英明,接受好意见如同转动规器一样顺畅,只是被卢杞迷惑才到了这个地步啊。

(2)崔宁死后,登记抄没了他的家产,朝廷内外都认为他冤枉,皇帝就归还了他的家产。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聪明”;关键虚词有“但”;文言句式有被动句“为卢杞所惑”。

(2)句:

关键实词有“籍没”“中外”“冤”。

参考译文

大历十四年,崔宁改任朔方节度,朱泚反叛,皇帝出逃并居住在奉天,崔宁几天后就来了,皇帝很高兴。

崔宁对亲近的人说:

“皇上聪慧英明,接受好意见如同转动规器一样顺畅,只是被卢杞迷惑才到了这个地步啊。

”因此流下了眼泪。

一开始,命陆贽起草宣布崔宁罪状的诏令,陆贽向卢杞索要崔宁给朱泚的信,准备给这件事定罪。

卢杞回复说:

“信已经丢失了。

”崔宁死后,登记抄没了他的家产,朝廷内外都认为他冤枉,皇帝就归还了他的家产。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陈佑,字庆甫,赵州宁晋人。

中统元年,真除佑为总管。

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佑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

尝上书世祖,言树太平之本有三:

一曰太子国本,建立宜早;二曰中书政本,责成宜专;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

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1)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佑独以清慎见称。

(5分)

译文:

(2)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

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5分)

译文:

答案 

(1)当时州县的官吏因为(朝廷)没有给予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佑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2)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举荐人才应慎重。

这些事情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施行,但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清慎”;关键虚词有“以”;文言句式有被动句“见称”。

(2)句:

关键实词有“治”“审”“称”。

参考译文

陈佑,字庆甫,是赵州宁晋人。

中统元年,实授陈佑总管一职。

当时州县的官吏因为(朝廷)没有给予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佑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在任八年,始终像刚到的时候一样。

(他)曾经上书世祖,说创立太平盛世的“根本”有三条:

一是太子是国家的根本,立太子应趁早;二是中书省是行政的根本,应要求(中书省)专心完成政务;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举荐人才应慎重。

这些事情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施行,但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先是,曲环死,吴少诚与全谅谋袭陈、许,使数辈仍在馆。

弘(韩弘)始得帅,欲以忠自表于众,即驱出少诚使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败之。

弘察军中素恣横者刘锷等三百人,一日,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

自是讫弘去,无一敢肆者。

李师古屯曾州,以谋郑、滑,或告:

“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

”弘曰:

“师来不除道也。

”师古情得,乃引去。

累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

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三》,有删改)

(1)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

(5分)

译文:

(2)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

(5分)

译文:

答案 

(1)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了他们,流血染红了道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

(2)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数”“丹”“自如”;文言句式有省略句“数其罪斩之牙门”。

(2)句:

关键实词有“等”“诒”“耻”;关键虚词有“以”。

参考译文

在这之前,陈许节度使曲环去世,淮西节度使吴少诚试图和宣武节度使刘全谅谋划着偷袭陈州、许州,(吴少诚派出的)几个使者一直住在驿馆里。

韩弘刚刚获得统帅职位,想在众人面前用忠诚来自我表白,于是就把吴少诚的使者驱赶出去斩首,然后选拔精锐军士三千人,会合各路大军攻打吴少诚,并且击败了吴少诚。

韩弘观察到军队里一向放纵骄横的人就是刘锷等三百人,有一天,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了他们,流血染红了道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

从这以后直到韩弘离任,军中没有一人敢于放纵。

李师古率军驻扎在曾州,想凭借这种形势谋取郑州、滑州,有人前来报告:

“李师古在修理道路了,大军将要来到,请您防备他。

”韩弘说:

“军队前来就不会修路。

”李师古得到这情报后,就带领军队离开了。

韩弘累积战功被授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

唐宪宗当时正在淮西调遣军队作战,需要依靠韩弘的重要作用,于是重新授予韩弘检校司徒官职,位次在王锷之上。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

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

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

(节选自《魏书·曹洪传》,有删改)

(1)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5分)

译文:

(2)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5分)

译文:

答案 

(1)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开到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

(2)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起”“至”;文言句式有被动句“为卓将徐荣所败”。

(2)句:

关键实词有“步”“循”“济”;关键虚词有“遂”;文言句式有省略句“遂步从到汴水”。

参考译文

曹洪字子廉,是太祖的堂弟。

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开到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

太祖失去了战马,敌兵追赶得很急,曹洪下马,把自己的战马给太祖,太祖推辞不要,曹洪说:

“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可以没有您。

”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

扬州刺史陈温向来与曹洪交好,曹洪带着自己的一千多家兵,跟着陈温招募兵士,在庐江招到两千上甲兵,向东到丹杨又招到几千人,与太祖在龙亢会合。

太祖征讨徐州,张邈背叛太祖把整个兖州拱手献给了吕布。

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

“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节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5分)

译文:

(2)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5分)

译文:

答案 

(1)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现在我保护并培养天子到今天这地步,你认为怎么样?

(2)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关将领中有人借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虽然皇帝下诏不批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语”“预”“殆”;关键虚词有“以为”;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语迪曰”。

(2)句:

关键实词有“或”“壮”;关键虚词有“然”;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诏不许”。

参考译文

宋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被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李迪任河南府知府。

李迪进京朝见皇上,当时章献太后垂帘摄政,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现在我保护并培养天子到今天这地步,你认为怎么样?

”李迪回答说:

“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美好的德行,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巡视境内各地,通过祭祀名山为皇上祈福,宋仁宗对辅臣说:

“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不要让他前往。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关将领中有人借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虽然皇帝下诏不批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8.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

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

“此非凡儿。

”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

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

“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王岱宗,今其时也。

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

”太祖笑曰:

“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

”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

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淑与濬书曰:

“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节选自《宋书·袁淑传》,有删改)

(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5分)

译文:

(2)太祖笑曰:

“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

”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

(5分)

译文:

答案 

(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2)太祖笑着说:

“这是盛德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

”袁淑喜欢说夸大虚妄、不合实际的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章句”“属文”“遒”。

(2)句:

关键实词有“当”“憙”“夸诞”;文言句式有被动句“为……所”。

参考译文

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

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

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元嘉二十六年,这年秋季,朝廷大举北伐,袁淑陪伴侍奉皇帝时不慌不忙地说:

“(您)现今应当临视中岳,攻打赵、魏,到泰山封禅,现在正当时。

我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愿意献上《封禅书》一篇。

”太祖笑着说:

“这是盛德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

”袁淑喜欢说夸大虚妄、不合实际的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

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

袁淑给刘濬写信说:

“我从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听说,七年当中,一次送给,一次又把它夺回去,即便是义士,也会遭受非议。

9.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

“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

“辽抚谁可者?

”学曾思良久,曰:

“张学颜可。

”拱喜曰:

“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节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5分)

译文:

(2)拱喜曰:

“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5分)

译文:

答案 

(1)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2)高拱高兴地说:

“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张学颜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解析 第

(1)句:

关键实词有“卓荦倜傥”“利器”“见”;文言句式有宾语前置句“未之识”。

(2)句:

关键实词有“得”“上”;关键虚词有“以”;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参考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是肥乡人。

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任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

“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道:

“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

”魏学曾思考很久,说:

“张学颜可以。

”高拱高兴地说:

“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张学颜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

“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节选自《论衡·儒增》,有删改)

(1)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5分)

译文:

(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5分)

译文:

答案 

(1)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每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2)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解析 第

(1)句翻译时,地名(凉州)、事物名(木鸢)不用翻译;“浮图”可译为现代名称;“以”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2)句人名、地名可保留不译;句中省略的内容应补译出来;“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参考译文

鲁般,是肃州敦煌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心思精巧,善于创造。

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每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不久,他的妻子怀孕了,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

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了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

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

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会,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了三年。

占卜术士说:

“(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

”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

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