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统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454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统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统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统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统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统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统计.docx

《第三单元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统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统计.docx

第三单元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

第1节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一课时:

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横向条形统计图,。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并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师:

夏天到了,超市的王经理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你有什么好办法?

(统计)

2.观察:

(1)出示空白的统计图(方格纸),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没画出横轴和纵轴)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3)出示四种饮料的销售信息,说说根据统计表,如何完成这份统计图?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二)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

1.思考:

(1)本次统计的结果王经理想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放入超市门口的宣传栏里,但宣传栏里只剩下了这样长长的一条地方了,按刚才大家说的画法,发现地方不够了,你有什么办法吗?

(2)怎么设计横向条形统计图呢?

横轴、纵轴都表示什么?

请小组同学一起进行讨论。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1)A种饮料卖出了多少瓶,应该怎样画呢?

和老师一起完成A种饮料的画法。

(2)请同学们接着把它画完。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你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5.小结:

我们一起制作了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轴与纵轴位置进行交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

大家看,这样看起来版面设计的就比较合理、美观了!

6.思考:

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

为什么?

7.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我们了解了情况,为我们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

这个过程就是: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拓展延伸

1.课本40页第1题

出示图片:

这是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出示文字:

鸵鸟最快每小时能跑64千米。

同学们认真观察。

思考:

(1)怎样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它慢?

(2)如果它们比赛,谁会跑第一,谁会跑第二?

(3)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这是我校三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把它制作成一幅横向条形统计图。

三年级视力情况统计表

边缘视力

视力低下

视力正常

84

123

150

思考:

(1)根据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一组学生,你想跟他们说些什么?

(3)出示关于我国学生视力的调查资料。

据统计,当前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其中小学生为40%,初中生达到60%,高中生达到70%,人数为世界第一。

3.总结:

统计图可以向我们提供信息,帮助我们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单位量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够完成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

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够通过分析进行选择、做出判断。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通过我们的努力,近年来北京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出示图片)

(二)自主探究,制作条形统计图。

1.空气质量一般分为五级,只有在空气质量是一级和二级的时候,人们可以正常活动,三级以上都属于污染。

课件出示:

北京市近年来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统计表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3天

224天

229天

229天

234天

2.观察数据特点,讨论每个格代表多少合适?

每格代表2:

怎么样?

课件演示

特点:

太密了,看起来比较乱,但是却能比较精确地反映数据。

3.每格代表100:

课件演示

特点:

看起来简单多了,但是又不够精确,看不出差别。

4.讨论:

你认为该怎么画?

为什么?

结论:

可以直接从200开始数,然后10天表示一格。

师:

观察一下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折线怎么来的?

5.动画演示画图的过程,确定好每个数据到哪。

总结这样作图的好处。

小结:

画图简洁、又能比较精确地反映数据。

6.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

通过认真观察统计图中的数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北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三)练习

1.完成教材40页第2题

 

(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

你认为应怎样购买?

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2.师:

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的一方面。

例如节约用水,其实在我们每天洗脸、洗手的过程中,都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

课件出示一张关于水龙头在不同的状态下一个小时水流量的情况统计图。

(1)通过观察统计图,请你估计一下如果全开的情况一个小时要流失多少水?

(2)就在我们把用水当作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的时候,中国的西部,还有成千上万的人这样生存着(出示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四)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

它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两种条形统计图。

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具体情境制作适合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教学重点:

根据具体情境制作适合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东东和毛毛分别对三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制作了条形统计图。

 

(1)请你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横向条形统计图在制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结合这两幅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4)眼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你们能说说怎样保护视力吗?

(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看书姿势、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注意休息等)

小结:

统计图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按照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

 

2.学校游泳队正在招收队员,三

(1)班的五名同学进行了一次50米蛙泳的比赛,请你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完成统计图。

(2)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单位长的?

小结:

我们可以根据李明(王鹏)的成绩和起始格的长度90秒,求出上方四格每格代表10秒;也可以根据李明和王鹏两人的游泳成绩相差20秒,两个条形相差2格,求出每格代表10秒。

(3)从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为什么呢?

(二)总结提炼。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两种条形统计图?

2.根据刚才的练习说一说,这两种条形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合适?

小结:

如果版面不够用,为了布局合理、美观我们可以将统计图设计成横向条形统计图;当数据比较大,都在一定数值以上,而各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又非常小时我们可以设计成起始格和其他格单位长不同的统计图。

(三)联系生活、加强理解。

1.下面是三

(2)班四个小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统计图,请你观察图表,回答下面问题:

 

(1)第()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最多,第(

 

(1)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最少。

(2)一格代表()瓶。

(3)四个小队一共收集了()瓶。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超市的王经理统计了两种饼干在同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如下图所示:

 

思考:

(1)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售量最大?

(2)分析一下乙种饼干的销售量越来越大的原因。

(4)激趣结束。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它形式的统计图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教学后记:

 

第2节认识平均数

第一课时: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的作用。

2.通过动手参与、观察分析、小组交流等实践活动,用直观的方式、从多种角度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圆片、计算器、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

你们都喜欢球类运动吗?

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拍球比赛,男女生分为两队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商量出比赛规则:

1.男女生每队选出四名选手计时比赛。

2.再选出一些同学来当裁判,数拍球的个数。

3.学生参与比赛,老师负责记录。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比赛开始,每人拍5秒钟,裁判汇报成绩,老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

统计比赛结果:

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9个,17个,21个,23个;

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个,18个,15个,23个。

师:

怎样比出哪队获胜了呢?

快算一算。

(1)学生快速算出每队总成绩。

老师宣布:

通过比总数,男生80个,女生76个,男生获胜。

(2)师:

女生队你们不要气馁,现在我来加入你们队好吗?

老师现场拍球5秒种,使女生拍球总数增加了29个。

算出现在女生队的总成绩为105个,老师宣布女生队获胜。

(3)学生感觉不公平,说一说为什么?

生:

参赛人数不同不能用比总数的方法找到冠军。

小结:

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吗?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

平均数

怎样求平均数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

  

  

  

   

  

  

  

  

  

  

  

  

  

  

  

  

  

  

 

(2)老师摆了几行?

每行有几瓶?

想一想怎样移动能使每行同样多?

小组合作,用你手中的圆片摆一摆。

(3)小组展示摆的方法。

(4)他们摆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小结:

都采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

(5)现在每行几个?

这个5表示什么?

小结:

5就是3,4,6,7这4个数的平均数。

(6)你还能用其它的方法找到平均数吗?

学生汇报:

(3+4+6+7)÷4

(7)说说列式的道理?

小结方法:

先求出几个数的和,再平均分找到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3)平均数的运用。

现在我们回到比赛成绩中算算究竟哪个队拍球水平高?

(1)女队的平均数是21个,男队是20个,女生队获胜了。

(2)这个21个代表什么呢?

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是21个呢?

引导学生理解:

21是女生队排球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数,是把拍的多的匀给了拍的少的,它能够反映出这一组数的总体水平。

(三)深入理解,加强认识。

老师这里有两条信息,你能根据哪组信息判断出哪个班的成绩更好一些?

为什么?

第一组:

三年级

(1)班王刚期末考试成绩是96分。

三年级

(2)班小力考试成绩是99分。

第二组:

三年级

(1)班期末考试平均分是98分。

三年级

(2)班期末考试平均分是97分。

2.说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通过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3.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解释下面这句话。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说一说你的理解?

90分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是一个虚拟的数。

假如每人同样多,每人得90分。

2.想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平均数?

小结;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体会它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应用,体会作用。

1.欢乐队和开心队正在进行篮球比赛,同学们正在谈论两个队的身高情况。

 

(1)我们先来看看欢乐队和开

 

(2)观察统计表,看看谁最高?

谁最矮?

同学们说说,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呢?

小结:

要比较两个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看清楚。

所以可以求出各队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4)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既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呢?

小结:

我们可以先观察数的特点,数比较集中的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比较大又分散的就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简便的方法就好。

3.计算求出两个队的平均身高,学生汇报。

(148+142+139+141+140)÷5=142(厘米)

(144+146+142+145+143)÷5=144(厘米)

4.比较。

小结: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平均数确实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联系实际,拓展练习。

1.下面是三

(1)班第5小队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统计图。

你知道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吗?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你估计一下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有没有什么范围?

(3)动手算一算,看一看你们估计的准吗?

小结:

平均数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三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用两天时间修完。

第一小队修了118米,第二小队修了137米,第三小队修了105米。

(1)平均每队修多少米?

(2)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选一选,哪个算式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A:

(118+137+105)÷2

B:

(118+137+105)÷3

C:

(118+137+105)÷6

问:

为什么这么选择?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3.小美家有5口人,6月份收入如下:

家庭成员

爷爷

爸爸

妈妈

收入/元

1500

3200

2800

想一想,小美家这个月平均每人收入多少钱?

(1500+3200+2800)÷5,为什么要除以5呢?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