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2415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师大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docx

徐师大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背景

欧洲近代史是从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序幕的。

1649年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到了1660年,王党分子利用内讧,迎回了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王政复辟时期;然而到了1688年,资产阶级又从荷兰请来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将他捧上了台,从而结束了专制独裁的君主制度。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所谓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从此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确立。

法国16世纪末结束胡格诺战争之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从1624年黎希留当上首相、1643年马扎兰当上首相到路易十四亲政,法国在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了鼎盛时期。

王权采取了两面政策:

对资产阶级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赢得了资产阶级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任命大贵族担任最高军职和神职,取得政策上的平衡。

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和英法比起来则落后的多,主要原因是反动势力占据上风,残酷镇压进步势力。

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古典主义和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珍奇、奇妙,不合规则的意思,尤指畸形的珍珠。

最初见于建筑,后波及文艺。

文学上的巴罗克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花团锦簇的风格。

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常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辞藻,冷僻的典故,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

但是,巴罗克文学的情况非常复杂,最初人们认为它表现了一种没落、消沉、颓废的情趣,对之贬抑;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才渐渐有了比较公允的看法,认为巴罗克文学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创始人马里诺具有传奇色彩:

年轻时不从父命学习法律而被逐出家门;后来因诱拐妇女罪被捕入狱;两年后因伪造证件再次被捕。

他的代表作是长诗《阿多尼斯》叙述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之间的爱情:

战神玛尔斯处于嫉妒,怂恿一头野猪将他撞死维纳斯为情人举行隆重葬礼,为表心迹将自己的心变作一朵美丽的鲜花。

特点:

使用隐喻、夸张和怪诞的文字游戏,写得铿锵有力,目的是刺激人的感官,使人惊诧不已。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贡哥拉派。

贡哥拉,对欧洲美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是《孤独》,描写了一个理想社会:

一个失恋的青年因船只搁浅而到了一个“福地”,这里的人们过着恬静的田园牧歌似的集体生活,他们欢快地举行婚礼,和谐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与宫廷的尔虞我诈、利欲熏心形成鲜明的对照。

特点:

使用复杂的隐喻和影射,运用新颖的形象和鲜明奇特的比喻,晦涩费解。

在英国则有“玄学派”,代表是约翰·多恩,好用奇喻,如把一对情人比喻为圆规的两只脚,一只脚“在中心坐定,如果另一只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细听,待到另只脚归返,它就直立。

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

卡尔德隆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人生如梦》,讲的是波兰王子塞希斯蒙多因为星象学家预言他长大后将成为残暴不仁的君主,一出生便被父亲囚禁在塔楼,与世隔绝。

后来当他长大了,为了最后确定他是否能做继承人,他的父亲令人用麻醉药使他昏睡之后带进宫里,王子醒来后看见从未见过的人间豪华,以为自己是在梦中。

国王把真实身世告诉他之后,他很不高兴,野性大发,把仆人扔进海里,还企图对看守他的大臣的女儿施暴。

国王见此情景,认定预言已被验证,就把他再度麻醉后送进塔里,并决心传位给外甥——莫斯科大公,安排他娶公主。

但这个决定遭到不愿外国人来统治的波兰人民的坚决反抗,他们拥戴王子为国王。

王子塞希斯蒙多此时又以为自己是在梦中。

经百姓劝说他同意率领他们攻打王宫,战败了父王和莫斯科大公,登上了王位,娶了公主表妹。

到最后新国王仍然认为这是一场梦,担心“会在奢望中醒来”,会再度被送进牢房。

剧本表现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认为“整个人生只是一场幻梦”,“一阵风吹来将化为灰烬”;但同时作者又一再重复,即使是在做梦也应好好地干一场。

(矛盾啊!

在消极的基调中掺进了积极的因素)

德国具有巴罗克文学色彩的作家是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他的代表作是《痴儿西木传》。

它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位老人回忆的口吻叙述了一个年轻人在30年战争中的经历。

主人公开始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始,单纯幼稚,对世界一无无知,后来经过在社会中混迹,从而看透了世界,最后与世界告别:

隐居山林,皈依上帝。

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是古典主义,它产生于17初的法国,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是因为它在创作理论和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作品多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和传说中汲取创作素材。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

当时的王权是进步的代表,古典主义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因此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结合得非常紧密。

古典主义作品很多直接歌颂国王的贤明,对于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活动加以抨击,表现出拥护君主专制王权的鲜明政治倾向性。

2、注重理性。

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说:

“首先须爱理性:

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唯理主义)。

笛卡儿的名言:

“我思故我在”。

他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可靠;他肯定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

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和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

3、模仿古代,重视格律。

古典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指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思潮或流派,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古典主义提出了戏剧创作的规则“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必须保持“整一”:

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在一昼夜之内。

“三一律”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英国文学

清教徒,是指17世纪时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加尔文派的积极分子,要求清理、整顿教会,因此有“清教徒”之称。

他们提倡节俭、克制、辛勤的生活,反对任何世俗的享乐;极力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烈反对旧宗教的奢侈和豪华。

他们视男女拥抱或跳舞为淫荡之举,演戏和游乐为罪恶的行为。

本·琼生,是莎士比亚时代和稍后的重要作家,他的重要作品有《福尔蓬涅》、《炼金术士》等。

前者可成为英语中最杰出的讽刺喜剧之一:

威尼斯的贵族富翁福尔蓬涅贪得无厌,设计诈骗钱财,他佯装重病垂危而后继无人,唆使仆人散步流言,说谁能只能、赠送他最珍贵如意的礼物就把万贯家财遗赠给他。

于是一批妄想发财的熟人竞相献媚邀宠,有的献上重礼讨他欢心,有的甚至奉上妻子供他取乐。

这些人经过了一番丑恶的表演之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复辟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是约翰·德莱顿(1631—1700),实际上他是一位在英国具有很大影响的作家、评论家。

他的《论戏剧诗》是一篇重要的论著:

文中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四位对话者将当时文坛上的各种热点问题提了出来,却并不急于下结论让对话者们各抒己见,深入探讨。

一位认为前一代的戏剧比当代好;一位推崇古代戏剧;一位认为法国戏剧优于英国戏剧;另一位则为英国戏剧辩护。

这场热烈的对话透漏出了作者的文学主张:

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提倡创新;既要借鉴外国文学,又要珍视本国的成就;既要遵守古典文学的创作规则,又要根据实际需要允许突破。

他的讽刺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讽刺辉格党人阴谋拥立查理二世的私生子为王位继承人,写的诙谐生动。

他的颂诗写得也很不错;他还写过不少“英雄剧”,描写贵妇人和骑士的爱情纠葛,歌颂过时的理想,美化宫廷生活。

约翰·班扬(1628——1688)《天路历程》,作品采用梦境寓意的手法,广泛地描写了英国当时的现实生活。

作者在户外睡着后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见到一个名叫“基督徒”的人,从“将亡城”逃出,往郇山走去,路中遇到“失望”沼泽等艰难险阻,制服了恶魔阿波龙,抵达“名利场”,遭到逮捕,审判他们的是恨善法官;后来基督徒逃了出来,却又被“绝望”所俘虏,幽闭在“疑惑”的城堡里,后来又逃脱出来,最后到了“愉快山”上,遥望天都,进入了“天国城”,享受永恒不朽的生命。

基督徒一路上遭遇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遇到的种种危险无不反映出现实生活里人们要经受的精神考验。

比如:

他在路上遇到“圆通”先生和“固执”先生,听他们争论不休,以至无法专心赶路而掉入了“消沉沼泽”。

《天路历程》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反映的人生真理,所描写的人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从善斗恶的精神旅程。

(名利场中一切都可以买卖,包括荣誉、头衔、王位、欲望、快乐、生命等等,而欺骗、无赖等都属正常。

受审时,证人分别是嫉妒、拍马、迷信等人。

)据说,从它出版之时到18世纪,英国普通百姓家中必备两册书,一是《圣经》,另一就是《天路历程》。

法国文学

法国是古典主义的诞生地,也是古典主义取得最大成就的地方,产生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

 

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人物是皮埃尔·高乃依和让·拉辛。

皮(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做过律师,喜欢诗歌,最后成为了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是《熙德》:

名门出身的罗狄克和施曼娜相爱,即将订婚。

但的不幸是,一天,他们的父亲即杰葛和高迈斯发生了争吵,后者在盛怒中大了前者一记耳光。

为了维护家门声誉,罗狄克不得不和高迈斯决斗,并在决斗中杀死了他。

施曼娜内心也充满了斗争,但在责任和荣誉感的压迫下,她只得请求国王为她雪耻,惩处罗狄克。

而罗狄克则决心一死,以向施曼娜谢罪并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

正当此时,摩尔人入侵,罗狄克率众奋勇迎敌而获胜,成为“民族英雄”,并被尊称为“熙德”。

施曼娜虽然心里为罗狄克高兴,但仍不得不要求国王为她报仇。

最后,国王劝导她以国事为重,并设法成全了他们的婚姻。

在这出悲剧中,高乃依集中表现了荣誉、义务与情感的冲突。

剧中男女主人公面对爱情与荣誉、义务的冲突,都陷入了矛盾,内心都起了激烈的冲突。

例如剧中罗狄克有一段独白道: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

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

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但最后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他们都选择了为父报仇。

只是后来由于罗狄克杀敌有功,国王出面干预,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王权力高于一切的原则下,这一对矛盾才最终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中的诗句极为优美,流畅雄壮,以至于形成了法语中“美得像熙德”这样一个成语。

高乃依的风格是庄严崇高。

让·拉辛(1639——1699)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顶峰,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安德洛玛克》讲述的是:

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的妻子安德洛玛克在城邦被攻陷后,成了爱庇尔王庇吕斯的女奴。

庇吕斯爱上了安德洛玛克,为了娶她,而不与未婚妻爱尔米奥娜成亲。

希腊特使奥莱斯特传令庇吕斯交出安德洛玛克的儿子,以绝后患。

庇吕斯以此要挟安德洛玛克。

安德洛玛克为了保全儿子,被迫应允,但准备在庇吕斯宣誓保证儿子的安全后自杀。

奥莱斯特是爱尔米奥娜原先的恋人,她因嫉恨便唆使有意于她的奥莱斯特去刺杀国王庇吕斯。

在庇吕斯被杀后她却因后悔而自杀。

奥莱斯特也因此而发了疯。

悲剧展示了为满足情欲而置国家利益、义务于不顾的贵族阶级,谴责了他们的荒淫无耻、情欲横流:

他们都因把个人感情放于责任之上,丧失了理性而走向毁灭;唯有安德洛玛克忠于祖国,忠于丈夫,机智勇敢,富有高度理性。

《费得尔》也是取材于希腊故事。

雅典小城特里吉恩传出消息,国王忒修斯在旅途中身亡,王后费得尔听从了侍女的话,向国王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吐露了埋藏在心底数年的爱慕之情,王子大惊。

此时希波吕托斯正与阿利西娅相爱,于是两人约定一同出走。

忒修斯忽然回到特里吉恩,费得尔遭到王子的拒绝本已羞愧难当,现在忒修斯的突然出现,更令她不知所措,张皇中她竟同意了侍女的主意,向忒修斯反诬王子对她不轨。

忒修斯震怒。

费得尔不忍,欲告实情却又得知王子与阿利西娅相爱,嫉妒心使她改变了主意。

于是忒修斯呼唤海神惩罚儿子。

费得尔服毒,在临终前向忒修斯吐露了真情。

忒修斯想收回对神明的请求为时已晚,大臣报告说:

希波吕托斯驾车经过海边时,海中突然出现怪兽,马惊车翻,王子摔死在崖下。

这出悲剧非常动人,其中的心理描写特别杰出。

剧作的主人公费得尔应该说并不是一个完全有罪的人,她虽然有着罪恶(危险)的激情,但并不是听之任之,她也曾奋力地挣扎,努力地摆脱,但一切都是枉然。

剧本对她既怜悯自己又鄙夷自己的那种尴尬而又痛苦的心态,做了细致、深刻地描绘。

拉辛的风格是细腻优雅,长于心理分析。

其实剧本中说她之所以有这种乱伦的情感,是因为维纳斯为报复她的母亲而令她产生的。

造化弄人。

把二者比较一下,高乃依写崇高的感情和理性,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拉辛则更多地挖掘人性的弱点,写情欲造成的悲剧;高乃依描写意志坚强的理想人物,拉辛写有缺点的人物。

相比之下,拉辛的悲剧更深沉,更具有悲剧性。

让·拉封丹(1621——1695)法国杰出的寓言诗人,他的《寓言诗》是法国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名著,共12卷,240多首,将寓言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三大寓言作家之一。

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古典主义的理论家,著作《诗的艺术》是古典主义的法典。

其中,他推崇理性:

“首先须爱理性:

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其次,他主张把古希腊罗马文学看作永恒的典范;还把文学体裁分为高级和低级,高级的是史诗和悲剧,低级的是寓言和闹剧等。

 

第二节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诗人之一(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宾塞、华滋华斯等)。

弥尔顿既可称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位巨匠,又可被看做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先辈;他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间的一座桥梁。

一、生平和创作

弥尔顿,英文名为JohnMilton,生于1608年,逝世于1674年;他的生平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前期(1608——1639)这一时期,弥尔顿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游历,可以称为弥尔顿的学习、游历期。

弥尔顿自幼勤奋好学,从十二岁起,就经常开夜车,很少在夜半以前休息。

因此他博览群书,可以称之为当时欧洲最博学的人之一。

1638年,弥尔顿游历欧洲大陆,但在翌年(第二年)当他得知英国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时,他说:

“正当祖国的同胞为争取自由而作战时,我却逍遥于国外,这是可耻的。

”于是毅然终止远游而回国。

弥尔顿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中、短篇诗歌,著名的如《圣诞清晨歌》、《快乐的人》、《沉思的人》、《黎西达斯》等,及假面诗剧《科马斯》。

(二)中期(1639——1660)这是弥尔顿从事政治活动的时期。

可以说弥尔顿把自己大半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革命事业。

为此他在这一时期写了大量的政论散文,与敌人进行论辩。

著名的如:

《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声辩》等等。

《论出版自由》可以说是弥尔顿最著名、最具说服力的政论散文,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文中,弥尔顿提出,书:

“并非完全死物,而是含有生命,可以与著书人一样积极行动”,并说道:

“剿灭一本好书,同杀死一个人,性质没有两样,杀人是杀掉,源于上帝形象的理性生物;剿灭一本好书,则是杀死理性本身,杀死上帝的形象本身。

(三)晚期(1660——1674)这是弥尔顿创作三大诗作的时期。

这一时期王政复辟,他们对革命党人采取了严酷的报复行为,弥尔顿一度被捕入狱,虽幸免死刑,但财产没收、书籍焚毁,行动受到监视;加以双目失明、女儿违拗,处境极端困难。

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弥尔顿战胜种种困难,以口授的方式完成了辉煌的三大诗作:

《失乐园》、《复乐园》(ParadiseRegained)、《斗士参孙》(SamsonAgonistes),从而为自己奠定了在文学上史不朽的地位。

1674年11月8日弥尔顿病逝于伦敦。

纵观弥尔顿的一生,可以说是斗士的一生、巨人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二、代表作

《失乐园》

《失乐园》,ParadiseLost,是弥尔顿的代表作,共12卷,一万多行,完成于1665年,是一部辉煌的史诗。

(一)、内容思想

1、取材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

《旧约·创世纪》记载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违反上帝禁令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实,而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

《新约·启示录》则记载了撒旦反叛上帝的神话。

撒旦原是上帝的天使长,因不满上帝的统治,起而反抗。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把二者融合了起来,从而创作了这部杰作。

2、长诗内容

《失乐园》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一天,天神(指上帝)宣布神子的诞生,并立神子为诸神之长,统摄天国的政事。

正在天庭歌舞庆祝之际,撒旦心怀不满,便和最亲近的部下别西卜暗中商量,召集号称千百万天使军的三分之一起而反叛。

但神军已有准备,撒旦反叛失败,遂坠入地狱火湖之中。

但撒旦并不屈服,而是重整旗鼓,在地狱里大兴土木,筑起巍峨的“万魔殿”,另立王国。

魔众在万魔殿中开会商讨对策,最后决定运用计策去引诱上帝新创造的族类——人类,走他们的路,以壮大自己而孤立上帝。

但由谁去冒险完成这个任务呢?

大家都不愿去或不敢去,于是撒旦挺身而出,独自一人冒险去远征。

凭着智巧,撒旦冲出地狱的大门,飞越混沌界,找到了新造的地上乐园。

一天,夏娃正在伊甸园中独自劳动,撒旦见机潜入蛇身,用花言巧语诱使夏娃摘食了禁果。

夏娃食后眼睛变得明亮,又劝亚当取食,亚当知道夏娃已闯了大祸,但不忍让她独自受罚,便也吃了禁果,愿与她同命运。

撒旦计骗成功,得意洋洋地回到万魔殿,正准备接受诸魔的赞誉,却忽然被上帝变成了蛇。

亚当和夏娃则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他们回顾乐园,不由地滴下了眼泪,但很快他们就拭掉了。

整个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二人手携着手,踏上了孤寂的前程。

线索从上面的叙述来看,整首长诗可分为两条线索,或者说是两条主线。

一条是撒旦反抗上帝,战败而失去天上乐园;一条是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违反上帝禁令,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实而失去地上乐园。

这两条线索的融合点便是撒旦引诱夏娃摘食智慧树(也可称为知识树)上的果实(这一情节)。

3、思想或主题

《失乐园》所反映的思想是复杂的,有些甚至到现在尚未定论;但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两个:

(1)表现了敢于与权威抗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这主要是从撒旦身上体现出来。

撒旦原是上帝的天使长,因不满上帝的统治,起而反抗;虽然战败了却并不屈服,而是重整旗鼓继续抗争。

利用这一情节,弥尔顿曲折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英国的革命精神。

(2)指出人类的进化必须依靠劳动和知识。

在长诗中,亚当、夏娃之所以被逐出伊甸园,正是因为他们品尝了“知识树”上的果实;而在他们失去乐园之后,上帝又告戒亚当说:

“你必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这正说明了人类的进化必须依靠劳动和知识。

同时长诗亦指出:

虽然人类因其始祖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但在经历了漫长的磨难之后,人类终将恢复乐园。

(二)人物形象

长诗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

亚当、夏娃、撒旦。

亚当的主要品格是勇敢刚毅,而又忠于(矢志)爱情。

当他得知夏娃吃了禁果而闯了下大祸时,便也吃下禁果,甘与她同命运;并说道:

“劳动养活自己有什么不好呢?

懒惰是更坏的事”、“我将从此出发饱求知识,满载而归。

”显示了他刚毅勇敢的品质。

夏娃,温柔多情,而又端庄坚强。

当他们吃了禁果而将被逐出伊甸园时,夏娃说道:

“只管带我走吧,

我不会拖延的;与你同行,

等于留在乐园,无你而住此地,

则如孤身飘零;你对我是

天底下的一切事物,一切地方。

何其深情而又坚强!

当然,长诗中最鲜明的形象是撒旦。

他桀骜不驯,而又有勇有谋,虽被打败,却不屈不挠。

在战败被上帝打入地狱时,他毅然对同伴们说:

“我们损失了什么?

并非什么都丢光:

不屈的意志,

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

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

还有什么比这更难战胜的呢?

”、

“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

”这时的撒旦显然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革命者形象。

但撒旦的形象又是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

在后面的章节中,撒旦的形象逐渐变得矮小,到了第五卷末,与其说他是起义者的首领,倒不如说他是反革命复辟的魁首。

这应该说是弥尔顿的一个局限。

(三)艺术特色

1、《失乐园》首要的艺术特色是雄浑宏伟的风格。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结构宏伟。

长诗共一万多行,12卷,涉及天堂、地狱,人间乐园,以及人的诞生、创世纪……可谓规模恢弘。

(2)、场面宏伟。

长诗中很多场面宏伟阔大,如魔军与天使军在天廷大战,漫天的刀光剑影,犹如大雪在天空纷飞,双方拔山互掷,地动天摇……撒旦被打入地狱之后,他对手下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说,诗中这样描写道:

“他说完了;立刻就有千万把

闪着寒光的宝剑从伟岸的腰间

拔出,响应他的话语;

霎时间,那刀光剑影照彻了

地狱的每一个角落:

个个怒气冲天,

瞠视着那至高者,手中的武器

猛敲铿锵的盾牌,发出战斗的喧响。

挑战的吼声,响彻天穹。

何等气势恢弘!

再如,诗中写女魔和她的儿子在混沌的深渊筑起一座大石桥,这座大桥长不知其有几千万里,远非彩虹所可比拟,用以连接地狱和人间、天堂。

(3)、语言、诗体。

史诗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诗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并且诗中有许多跨行的长句,表现出了一种澎湃的激情。

2、巧妙隐蔽的讽喻。

《失乐园》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写成,在敌人严密的监视下,作者只能用隐蔽的讽喻,来表达自己满腔的革命热情。

如第七卷中,诗人说道:

“尤拉尼亚呀,愿你继续眷顾我的歌,

为我寻找适当的听众,哪怕不多。

但要远远地驱逐野蛮的嗓音,

驱逐巴科斯和他那些纵酒之徒。

这里的“歌”其实并不仅是指表面上的诗歌,而是指作者发出的“革命的呼喊”;而“野蛮的嗓音”和“纵酒之徒”,实际上是指复辟王朝治下下劣的文风和御用文人等。

诸如此类的句子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失乐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从而成为欧洲文学史屈指可数的几大史诗之一。

(荷马史诗,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等)

但这并不是说《失乐园》完美无缺,它自有它的局限。

如前面提到的撒旦的形象前后有些矛盾,就是一个。

但瑕不掩瑜,总体上来说,《失乐园》无愧为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1、抑扬格,也叫短长格,指一个短音节(如在古典诗歌中)或一个非重读音节(如在英语中)之后跟着一个长音节或重读音节的音步。

如unite,repeat,impose……

2、抑抑扬格则是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和一个重读音节组成的音步。

3、音步:

meter,指诗歌里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组成的一定格式(诗格),如上述的抑扬格、抑抑扬格等。

4、讽喻:

简言之,即含有讽刺性的比喻。

5、theGardenofEdenAdamEve

第三节莫里哀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也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喜剧家之一。

一、生平和创作

莫里哀生于1622年,出身于富商家庭,但自幼喜欢戏剧,年青时曾创办剧团,但因演出失败而解散;后来在外省过了近13年的流浪演出生涯,渐渐有了名气。

1658年回到巴黎,从此定居巴黎,直至1673年逝世。

莫里哀集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他经常登台演出,逝世的当天他还抱病坚持演出,回到家里便咯血不止而与世长辞。

从思想内容上看,莫里哀的喜剧主要可分为两类:

一是抨击封建贵族和僧侣;一是嘲笑讽刺资产阶级的恶习。

前者如《恨世者》、《堂·璜》等;后者如《悭吝人》、《乔治·唐丹》等。

《夫人学堂》(《太太学堂》)是莫里哀第一部大型喜剧,它的演出标志着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

阿诺夫想娶一个百依百顺、绝对服从的妻子,于是他乡下一穷人家要了一个叫阿妮斯的4岁女孩,送进修道院,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养到了17岁;出来的时候成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