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1841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28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docx

建德海螺5000吨窑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旨在标准中控操作员操作,统一操作思想,精心操作,不断试探总结,达到系统稳固的目的。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集团5000t/d熟料生产线中控窑操作,即从均化库底到熟料库顶。

3引用标准

《工艺设备性能参数》、《工艺规程》、《设备说明书》等

4操作指导思想

树立平安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试探总结,在实际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操纵等技术手腕,整定出系统最正确运行操作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长期平安运转和文明生产。

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煤磨、发电操作员相互和谐,紧密配合,三班操作员必需常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达到三班保一窑的目的。

为了维持整个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固,必需坚持前后兼顾,全面平稳的原那么。

应优化和调整风、煤、料、窑速以排除系统热工波动。

同时窑炉兼顾,既要维持窑的烧结能力,又要保证预热器系统和分解炉的预热分解能力,把握窑炉合理的用煤、用风量,来稳固系统热工制度,提高熟料质量,维持结粒均齐,避免过烧或欠烧。

燃料完全燃烧,幸免产生CO和系统局部高温,避免五级筒溜子及分解炉与窑尾烟室间的缩口结皮、堵塞。

正确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用风量,以避免堆“雪人”并提高二、三次风温及熟料冷却成效。

坚持以耐火材料运行周期决定窑运行周期的指导思想,增强耐火材料运行治理,增强操作中运行监控与保护。

5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要紧性能参数

工艺简介

均化库的生料通过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进入喂料缓冲仓,入窑生料均从喂料缓冲仓卸出,经气动截止阀、电动流量阀,经冲击固体流量计计量后至喂料斜槽再经斗提提升至预热器顶斜槽经分料阀分料喂入预热器内。

在预热器A列、B列中,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互换,在达到A列、B列四级筒后进入分解炉内进行煅烧,入炉生料通过充分混合与分解,然后进入五级旋风预热器进行料气分离,入窑煅烧,熟料经篦冷机急冷后进入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由裙板输送机输送到熟料库。

主机设备性能参数

5.2.1入窑斗提(1428)

型号:

H-GBW1000×98000

用途:

生料入预热器

头尾轮中心高:

98m

输送物料:

生料

物料容重:

m3

物料水分:

<1%

物料温度:

正常:

80℃最大:

120℃

输送能力:

正常:

380t/h、最大:

450t/h

电机功率:

160kW

5.2.1.1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各部份螺栓、壳体是不是组装到位、有无松动及漏缝;

b)确认斗提内部有无异物、积料、积水;

c)确认胶带接头连接情形是不是完好及传动张紧链的张紧度是不是适度;

d)确认各部润滑油是不是符合要求;

e)确认传动及防倒转装置是不是完好;

f)确认液偶是不是完好;

g)确认下游设备是不是运行正常;

h)检查斗提爱惜装置是不是完好。

5.2.1.2运行中的检查

a)检查各部份螺栓、壳体是不是有漏灰漏风现象;

b)检查运行中皮带的跑偏情形;

c)检查各部润滑情形是不是正常及设备各部温升情形;

d)检查斗提运行中是不是平稳有无异样振动声音;

e)检查入斗提物料温度(发电回灰温度偏高);

f)检查电机运转是不是异音、振动、温度情形。

5.2.2预热器(1501):

一级筒

二级筒

三级筒

四级筒

五级筒

内径×柱体高(m)

ф×

ф×

ф×

ф×

ф×

数量

4套

2套

2套

2套

2套

材质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Q235A

内筒规格

(内径×高)(m)

ф×

ф×

ф×

ф×

ф×

材质

16Mn

1Cr18Ni9Ti

ZG40Cr25Ni20

ZG40Cr25Ni20

ZG40Cr25Ni20

下料溜管(mm)

ф710×6

ф900×6

ф900×6

ф900×6

ф900×6

材质

1Cr18Ni9Ti

1Cr18Ni9Ti

0Cr23Ni13

ZG1Cr25Ni20

ZG1Cr25Ni20

5.2.2.1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系统各溜子翻板阀轴承是不是补加黄油,翻板动作是不是灵活;

b)确认各级旋风筒及溜管内有无异物,系统的耐火砖是不是完好;

c)关闭所有的人孔门及检查孔,并进行投球确认系统畅通无阻;

d)点火升温,应将预热器各级下料溜子翻板用铁丝吊起;

e)在窑开始投料前应将各级溜子上的翻板阀挡板放下;并再次投球,确认系统畅通;

f)确认供料系统设备是不是正常。

5.2.2.2运转中的检查

a)系统各溜子翻板阀动作是不是灵活,配重是不是调整在适合位置;

b)检查所有的检查孔及人孔门是不是有漏气跑灰现象,并进行堵漏处置;

c)检查系统空气炮的气源压力(≥4.5kg)及转换开关是不是转到工作状态,气源阀是不是打开及运行是不是正常;

d)注意观看各级旋风筒差压转变,避免堵塞;

g)观看预热器外壳体温度转变,看是不是有局部耐火材料脱落现象;

h)按期对预热器打扫孔进行清理;

i)常常检查预热器各点监控温度及负压是不是正常。

5.2.3分解炉(1507)

目前集团内5000t/d生产线共有三种分解炉型式:

a)南京院设计的NST—I型喷旋式管道分解炉,生料通过四级筒两根下料溜管入炉,无辅助燃烧器。

如铜陵二线、宁国三线等。

b)天津院设计的TDF型分解炉,生料通过四级筒下料溜管后,通过度料阀按必然比例一分为二的双溜管入分解炉,分解炉双侧配有两根三通道辅助燃烧器。

如池州一二线、枞阳三线等。

c)成都院设计的CDC型分解炉,生料通过四级筒下料溜管后,通过度料阀一分为二的双溜管入上升烟道和分解炉,分解炉锥部配有四根三通道辅助燃烧器。

设备名称:

NST-I分解炉

规格:

ф(内径)×31×

容积:

分解炉主截面风速:

8m/s

气体停留时刻:

压力损失:

400Pa

喷煤嘴数量:

2套

5.2.3.1开机前检查

a)检查耐火衬料是不是完好;

b)检查分解炉内的积料情形,依照需要进行打扫;

c)检查分解炉喷煤嘴烧损、磨损情形,结碳需要进行打扫;

d)检查分解炉三次风入口积料情形;

e)校正分解炉三次风挡板实际开度与中控对应关系;

f)所有的人孔门是不是关闭。

5.2.3.2运转中的检查

a)检查系统是不是有漏风、漏灰现象;

b)观看分解炉缩口结皮情形,依照需要进行打扫;

c)检查分解炉喷煤管工作是不是正常,管道是不是漏气;

d)检查分解炉各差压是不是正常;

e)检查分解炉炉壁、炉中及锥部温度是不是正常;

f)假设锥部设有空气炮,需检查其运行是不是正常;

g)出口温度及负压是不是正常。

5.2.4回转窑(1511)

5.2.4.1设备规格、型号

规格:

Φ×74m(胴体内径×长度)

型式:

单传动、单液压挡轮

窑支承:

3档

斜度:

4%(正弦)

转速:

主传动:

~4r/min

辅助传动:

r/h

功率:

主传动:

630kW/660V

窑头密封装置:

弹簧钢片片式密封

窑尾密封装置:

配重压紧端面

5.2.4.2开机前的预备

窑体:

a)确认窑出入口处密封护板及窑口护铁的安装螺栓是不是松动;

b)确认窑体上人孔门是不是关好,止松螺母是不是拧紧;

c)窑内耐火衬料是不是符合砌筑要求。

轮带:

a)确认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无异物;

b)确认轮带与垫板间是不是加足石墨锂基脂;

c)确认轮带与托轮接触面之间有无异物;

d)确认轮带与托轮在旋转时是不是碰着其它物体。

托轮:

a)确认各部螺母有无松动;

b)确认石墨块是不是装好,托轮轴温检测装置是不是完好;

c)确认润滑油位及淋油槽是不是正常,冷却水阀是不是打开。

窑罩:

a)确认耐火材料是不是符合砌筑要求,燃烧器入窑孔周围密封是不是添加;

b)确认窑罩灰斗是不是有积料,应排空维持畅通;

c)窑罩是不是与旋转部件磨擦。

传动:

a)确认大牙轮与小齿轮的磨损与接合情形;

b)小齿轮轴承润滑油路是不是畅通;

c)齿面润滑是不是正常;

d)液压挡轮是不是正常。

5.2.4.3运转中的检查

a)注意窑体各部温度转变,并做好记录;

b)检查大牙轮与小齿轮的啮合和润滑情形,运行是不是平稳有无异样振动;

c)注意窑轮带与托轮在整个宽度的相接触;

d)确认轮带与窑体是不是维持直角状态;

e)检查托轮轴温及温升情形,并做好记录;

f)检查托轮轴润滑油的油质、油量、渗漏等情形;

g)冷却水是不是常开;

h)窑尾、窑头密封装置的旋转是不是与固定部份之间有无接触及异样响声;

i)主电机有无异音、异味、异样振动,冷却风机是不是正常,主电机碳刷是不是打火;

j)主减速器油位、油质、油泵压力、油温是不是正常;

k)窑罩灰斗是不是堵料;

l)确认各挡轮带滑移量是不是在可控范围(5-10mm),当滑移量<3mm开启轮带冷却风机,当滑移量>10mm关闭轮带冷却风机;

m)窑罩冷却风机运行是不是正常。

5.2.5燃烧器(1526)

5.2.5.1设备规格、参数

煤粉/空气的浓度:

m3

型式:

TC型四通风道燃烧器

型号:

R2171Z

喷煤管总长度:

14660mm

喷煤管的用煤量:

正常11t/h、最大14t/h

自重:

14t

一次风比例:

<10%

一次风机:

功率160KW

流理m3/h;

转速840r/min

5.2.5.2开机前的预备

a)确认燃烧器的耐火材料是不是剥落,本体有否变形头部磨损及烧损情形,通道是不是畅通,各部间隙是不是符合要求;

b)确认燃烧器与窑内的位置是不是适合,避免烧坏火砖;

c)确认燃烧器遍地调剂挡板是不是灵活自如,指示值是不是正确;

d)确认燃烧器活动小车是不是自如,燃烧器可否在下车口上下左右调整;

5.2.5.3运转中的检查

a)检查燃烧器耐火浇注料是不是烧损;

b)及时打扫燃烧器头部积料,以维持正常的火焰;

c)调整燃烧器内、外流比例,伸缩节范围,保证良好的燃烧条件,使火焰长度适当,又不冲洗窑皮;

d)检查有无磨通冒灰漏气现象;

e)燃烧器上各仪表显示是不是正常。

5.2.6篦冷机(1528)

5.2.6.1设备规格、参数

型式:

NC-Ⅲ操纵流篦冷机

型号:

×

能力:

5000t/d

熟料温度:

入料:

1400℃

出料:

环境温度+65℃

熟料粒度:

≤25mm占90%

篦床有效面积:

传动段数:

3段

冲程次数:

4~31次/min

冲程:

125(±mm

单位冷却用风量:

≤Nm3/

Ⅰ段、Ⅱ段、Ⅲ段传动用电机型号:

55kW/440V

5.2.6.2开机前的预备

a)检查空气梁风道是不是有积料;

b)检查篦板前后的裂缝,一样在4±2mm的范围内,篦板固定螺栓锁紧螺母是不是点焊,篦板型号是不是符合图纸要求,篦板安装与侧铸件的间隙,大梁支架托辊与斜铁的配合及固定螺栓是不是符合要求;

c)十字传动轴气封是不是完好,润滑油路是不是畅通;

d)检查各空气室之间的密封是不是完好,壳体密封是不是完好;

e)检查内部耐火材料是不是完好;

f)各冷却风机是不是正常;

g)润滑系统是不是正常;

h)各传动电机或液压传动循环泵是不是具有开机条件;

i)检查弧形阀是不是正常,冷却机链幕是不是完好;

j)检查破碎机及破碎腔是不是正常、畅通。

k)检查三角带是不是具有开机条件。

5.2.6.3运转中的检查

a)通过观看孔检查篦床上的物料散布是不是均匀及红河现象来判定用风量的比例大小;

b)在各部听听有无异音,从各空气室观看孔观看各室的漏料粒径情形,判定篦板的磨损、烧损及脱落情形;

c)检查集中供油管的各路分派阀动作情形及供油量的大小,是不是存在漏油情形。

d)检查壳体是不是有漏料、漏风现象;

e)检查破碎机入料口是不是有大块物料卡住;

f)各传动装置和油泵站是不是运行正常(负荷及冲程次数情形);

g)监控冷却机壳体有无变形或烧红,判定内部耐火材料是不是正常;

h)各室压力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i)检查冷却机内是不是有“雪人”。

5.2.7裙板输送机(1701)

5.2.7.1设备规格参数

输送量:

230t/h(max:

360t/h)

输送速度:

s

环境温度:

max+41℃

熟料粒度:

0-35mm

填充系数:

%

物料容重:

m3

链条型号:

AU-625

滚筒直径:

¢140mm

滚筒间距:

1500mm

倾角:

37o

电动机:

功率:

75kW

转速:

1482r/min

电压:

380V

5.2.7.2运转前的检查

a)检查链节、链轮滴油润滑油量是不是充沛,滴油点是不是正确;

b)检查托棍销有无松动、脱落;

c)检查裙板上的杂物、裙板有无变形;

d)检查张紧装置张紧度是不是适合;

e)检查减速机润滑油油量、油质;

f)检查各地脚螺栓、固定螺栓是不是松动、脱落;

g)检查输送机头、尾轮磨损及螺栓是不是松动、脱落;

h)检查裙扳机下料口是不是畅通;

i)检查逆止器是不是完好;

j)检查液力偶合器是不是完好。

5.2.7.3运转中检查

a)检查电机、减速机有无异音、异振、异温、异味;

b)检查链条与齿轮啮合情形,链条润滑状况是不是良好;

c)检查裙板运转是不是平稳,托轮T形销是不是脱落;

d)检查每一个托辊与轨道接触是不是良好;

e)检查液压连轴节传动状况是不是良好;

f)检查托辊及测速开关是不是正常;

g)检查各下料口是不是畅通,是不是磨通;

h)检查各地脚螺栓、连接螺栓是不是松动、脱落;

i)当锤破及篦冷机输送系统跳停后恢复时,注意观看输送机上的物料量,并及时调整篦速,避免下游设备跳停。

5.2.8大型排风机(11506、1538)

5.2.8.1设备规格参数

11506

型号

W6-2×39№31.5F

双吸单出双支承

进风口

逆135°

出风口

逆45°

处理风量

853000m3/h

全压

7200Pa

进口静压

-6900Pa

工作温度

320℃max:

450℃(15min)

主轴转速

300~950r/min

废气密度

1.47kg/Nm3

主电机型号

YKK710-6

主电机规格

2500kW/6000V

主电机转速

994r/min

1538

型号

Y4-73-11№31.5F

单吸单出双支承

进风口

逆135°

出风口

逆45°

处理风量

580000m3/h

全压

2000Pa

工作温度

200~250℃max:

350℃

主轴转速

580r/min

主电机型号

YR500-10

主电机规格

710kW/6000V

主电机转速

余热发电投产后主电机增容

5.2.8.2运转前的检查

a)检查风机内杂物是不是清理干净,风叶是不是有积料;

b)检查人孔门是不是密封好,运转部位与静止部位是不是接触;

c)检查冷却水阀门是不是打开,轴承、稀油站油量、油质是不是正常;

d)检查各检测装置是不是完好;

e)检查入口挡板动作是不是灵活,是不是能关闭到位,指示中控显示是不是一致;

f)检查各地脚螺栓,连接螺栓是不是紧固,脱落;

g)检查慢转是不是脱开;

h)开机前对高压电机绝缘进行检查。

5.2.8.3运转中检查

a)检查水、油系统是不是泄漏,流量、温度是不是正常;

b)检查风机、电机运转是不是平稳,声音、振动是不是正常;

c)检查主电机碳刷是不是打火;

d)挡板开度是不是与中控显示一致;

e)检查各地脚螺栓,连接螺栓是不是松动、脱落;

f)检查轴承温度是不是正常。

6点火升温操作

点火前的检查预备工作

a)现场检查各有关设备的润滑情形及螺栓是不是松动;

b)检查预热器、窑及冷却机内的耐火衬完好情形,有关人员、支架、工具、杂物等是不是已全数撤离和清理干净,和三次风管的积料情形;

c)将预热器各翻板阀吊起,确认管道畅通无阻后,关闭整个系统的人孔门及捅料孔盖,并保证密闭良好;

d)确认各阀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e)校准燃烧器角度及距窑口距离,并做好记录(依据生产进程中窑皮、胴体温度情形、耐火材料状况、熟料质量、燃烧器型式综合考虑后进行燃烧器校正);

f)依照工艺要求向窑操提供升温曲线图;

g)确认窑头喂煤仓内有足够的煤粉,确认柴油泵站有足够的油量知足点火升温要求,检查油枪是不是正常,并做好点火棒;

h)各专业人员进入职位并完成各项预备工作;

i)窑操作员、巡检工应付本系统全面检查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并将预备工作、检查情形及结果全面真实地写入交交班记录,并将存在的问题向分厂主管领导汇报;

j)相关专业和部门点火会签后,接点火指令,通知原料、烧成、煤磨、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人员将各设备、仪器仪表送电,通知水泵房送水;

k)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本系统所有设备的现场操纵转入中控位置,检查各设备、仪器是不是备妥;

l)通知空压机站启动各有关空压机,中控启动窑尾排风机润滑系统,启动窑减速机润滑系统,并通知原料操作员检查电收尘排风机情形,预备开机;

m)确认单机试车及联动试车正常。

6.2升温操作

a)打开燃烧器上内外流手动挡板,中控将变频调速器调至最低(带变频器),启动一次风机(组成单个设备启动时,启动前的报警铃已含在启动信号当中,下面再也不重述),并适宜调剂转速;

b)启动点火油泵(冬季时油泵需提早打入循环运行状态),调整供油油站出口压力为MPa,开始向窑内喷油,将点火棒点着,从窑头点火孔伸入,使点火棒前端靠近燃烧器喷咀前下端,进行点火;

c)确认柴油点燃后,调整内外流风挡板开度,以期取得较理想的燃烧状况;

d)升温曲线:

(每次升温前由工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

e)喂煤

当窑尾温度达到250℃时(或依照升温曲线要求),通知原料操作员启动1618排风机,调整各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使窑罩压力在-20~-40Pa左右,启动窑头喂煤系统;

喂煤设定h,刚开始喂煤时,要幸免熄火(专门提示煤仓加生料粉后更要注意),操作要平稳,注意调整各风机挡板及燃烧器内、外流开度,做到既保证煤粉充分燃烧,风量又只是大。

注意:

窑内温度太低时,不得随意单独用煤粉升温;

注意观看预热器系统各点温度及窑尾温度是不是正常;

依照升温曲线及现场观看,进行加煤、减油,(或尾温>800℃可停止喷油,具体情形依照各燃烧器型式和煤质情形不同而定)同时调整风量,使得充分燃烧,并维持火焰正常,尽可能幸免烟囱冒黑烟,严格操纵预热器出口CO含量在%以下。

f)升温中窑的慢转:

(见表一)

窑尾温度℃

旋转量(度)

间隔时间(min)

0~150

0

不慢转

150~300

100

60

300~450

100

30

450~600

100

15

600~850

100

10

850~950

连续慢转

950℃以上

投料

注:

①雨雪天气时,应依如实际情形相应缩短慢转窑时刻(建议距离时刻比正常时减半);

②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达100℃以上时,窑尾排风机必需慢转;

③通知润滑人员对各挡轮带内抹油,并在慢转进程中给托轮轴淋油。

g)第一次升温(新窑)或当主烧成带大面积换砖,需从窑口向内铺适宜熟料层,厚度为200mm,避免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及柴油落入砖中,破坏耐火砖;

h)当窑内大面积换砖时,在尾温升至650℃,可进行预投料:

投料量30t/h,时刻:

20-30min;预投料时,窑必需持续慢转并注意预热器各点温度转变情形;

i)假设冷却机前端为固定板,需在其上部铺200mm厚结粒较好的熟料;

j)升温曲线:

)窑内砖进行挖补或换砖<10m且系统浇注料修复不多,升温14h,曲线如下:

 

 

)窑内烧成带换砖10m≤L<20m,或40m以后换砖长度L≥20m时,升温16h,曲线如下:

 

)窑内烧成带换砖≥20m,或窑口、窑尾(含舌形板)改换浇注料时,升温18h,曲线如下:

 

)窑内未换砖且停窑在24-48h之内,升温10h(停窑期间,遇阴雨、雪天气,升温时刻可适当延长至12h),曲线如下:

 

)临停24h之内升温:

1临停4-12h小时之内,窑按1/2停机时刻升温;

2临停12-24h,窑按1/3停机时刻进行升温。

)备注:

①烘烤温度以窑尾温度为基准;

②当窑尾温度升至250-300℃时,可考虑油煤混烧;喷煤初期,操作应平稳,幸免燃烧器熄火;

③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做到均衡上,不转头,由前向后升的原那么;

④依照用煤量及升温时刻,合理调整一次风机转速和燃烧器内、外流开度,保证油煤完全燃烧,幸免CO显现;

⑤严格按规程进行窑慢转;

⑥慢转进程中,注意托轮温度转变情形,及轮带与托轮啮合情形;

⑦改换窑口浇注料时,烧油烘烤期间,慢转窑每30分钟一次;油煤混烧初期,每20分钟转窑一次。

7投料至满负荷操作

7.1投料前的预备

a)检查预热器各部位的温度,投料前1h放各翻板阀,投球确认预热器是不是畅通,同时使空气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b)启动窑辅助运行设备;

c)启动冷却机空气梁风机,调剂窑头排风机挡板,维持窑头微负压,(必要时启动窑头排风机,并通知给窑头电收尘荷电);

d)启动熟料输送及窑头回灰系统;

e)启动1528篦冷机系统;

f)启动供料系统袋收尘及喂料机组。

投料操作

a)窑尾温度升到950℃、预热器出口温度>350℃开始投料;

b)启动冷却机二、三段空气室风机(其中一段空气室风机在前面假设已启动,那么在此维持运行);

c)开窑前一小时左右,脱开窑尾排风机慢转启动窑尾排风机,并通知原料操作员注意调整系统负压;

d)通知将窑头电收尘荷电,关闭窑头排风机挡板,注意调整好窑头负压;

e)调整各有关挡板,窑罩压力为-30Pa~-50Pa;

f)停止窑慢转,断开聚散器,切换主马达,窑速初设定值为;

g)煤粉仓料位可供生产所需,启动分解炉喂煤机组,然后适当开启三次风挡板,向炉内适当加煤,炉出口800℃左右;

h)调整窑尾排风机挡板及转速使预热器出口抽力在-1500~-2000Pa左右投料,喂料量100t/h,适当增加冷却机一段风量;

i)注意观看窑内情形,重点监控窑尾负压、温度,预热器出口压力与温度;五级筒出口温度,五级筒锥体负压差及溜子温度>800℃左右。

注意两系列各对应点的温度、压力,并进行比较,判定是不是正常;

j)投料进程中注意检查托轮温度转变情形;

k)联系现场关注翻板阀运行情形。

加料操作

a)依照窑内及预热器情形。

慢慢加料到330~400t/h,进行满负荷生产,在加料时相应慢慢加速窑速至~4rpm左右,窑头加煤至11~13t/h左右,分解炉加煤至16~25t/h左右,加煤操作应缓慢稳固;

b)加大窑排风机排风量,使预热器出口抽力在–4500~-6500Pa,预热器出口气体CO小于%,Nox在400~700ppm;

c)加料的同时,增加冷却机各室风量,当喂料量在330~400t/h时,同时调整篦冷机各段篦速,操纵好各室压力;

d)几点说明:

加料进程中,应稳固各部温度,慢慢加至满负荷。

预热器出口温度稳固在450℃之内;

五级筒溜子温度稳固在8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