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561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

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

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娃,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

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

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

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

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

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

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

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选自《文汇报》2008年2月12日,有删改)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成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日:

“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更书案。

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

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

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欲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悦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抉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

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坏府舍屏障坏:

拆除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穷:

贫困

C.口不臧否人物臧否:

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

D.乃赍酒挟琴造焉造:

访问

5、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3分)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B.②⑤⑥  C.③④⑥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被他们所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

(2)使者以告,籍更书案。

使写之,无所改窜。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小园

黎简(清代)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兰,新目似新霜。

注:

寒花:

菊花

8、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那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5分)

9、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

①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赤壁赋》)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官赋》)

③,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④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常被用来表现亲朋好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做一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小题。

笑与泪

[黎巴嫩]纪伯伦

太阳从那些秀丽的公园里收起了它最后一道霞光,月亮从天边升起,温柔的月光泼洒在公园里。

我坐在树下,观察着瞬息万变的天空。

透过树枝的缝隙。

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

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寻找栖所,花儿闭上她困倦的眼睛。

在万籁俱寂之中,我听见草地上有轻轻的脚步声,定睛一看,一个青年伴着一个姑娘朝我走来。

他们在一棵葱郁的树下坐下来。

我能看到他们,但他们却看不到我。

那个青年往四周看了看。

说道:

“坐下吧,亲爱的,请你坐在我的身边。

你说吧!

笑吧!

你的微笑,就是我们未来的象征,你高兴吧!

整个时代都为我们欢呼。

我的心对我说。

对你那颗心的怀疑,对爱情的怀疑是一种罪过,亲爱的!

不久,你将成为这银色月光照耀下的广阔世界中的一切财产的主人,成为一座可以和王宫媲美的宫殿的主人。

我将驾驭我的骏马。

带你周游天下名胜;我将驾驶我的汽车,陪你出入跳舞厅、娱乐场。

微笑吧。

亲爱的,就像我宝库中的黄金那样微笑吧!

你看着我,要像我父亲的珠宝那样地看着我。

你听着,亲爱的!

我要是不向你倾诉衷情,我的心就不会安宁。

我们将欢度蜜月。

我们要带上许多黄金,在瑞士的湖畔,在意大利游览胜地,在尼罗河宫旁,在黎巴嫩翠绿的杉树下度过我们的蜜月。

你将与那些贵公主阔夫人相会。

你的穿戴一定会引起她们的妒忌。

我要给你所有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啊!

你笑得多么甜蜜啊!

你微笑就仿佛我的命运在微笑。

过了一会儿。

我看到他俩悠然自得地走着,就像富人的脚践踏着穷人的心那样踩着地上的鲜花。

他们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而我却在思考着金钱在爱情中的地位。

我想,金钱——人类邪恶的根源;爱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

我一直在这些思想的舞台上徘徊。

突然我发现两个身影从我面前经过,坐在不远的草地上。

这是一对从农田那边走过来的青年男女。

农田那边有农民的茅舍。

在一阵令人伤心的沉默之后,随着一声长叹,我听见从一个肺痨病人的嘴里说出了这样的话:

“亲爱的!

擦干你的眼泪。

至高无上的爱情已经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成了它的崇拜者。

是它,给了我们忍耐和刚强。

擦干你的眼泪!

你要忍耐,既然我们已经结成亲爱的伴侣。

为了美好的爱情,我们得忍受贫穷的折磨,不幸的痛苦。

离别的辛酸。

为了获得一笔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钱财,以此度过今后的岁月,我必须与日月搏斗。

亲爱的,上帝就是那至高无上的爱情的体现。

他会像接受香烛那样接受我们的哀叹和眼泪,他会给我们适当的报酬。

我要同你告别了,亲爱的!

我不能等到月亮消逝。

然后,我听见一个亲切而炽热的声音打断了伤感的长吁短叹。

那是一个温柔的少女的声音,这声音倾注所有蕴藏在她肺腑里的热烈的爱情、离别的痛苦和苦尽甘来的快慰:

“再见,亲爱的!

”说完,他们便分别了。

我坐在那棵树下,这奇妙的宇宙间的许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那时,我注视着那沉睡的大自然,久久地注视着。

于是,我发现那里有种无边无际的东西:

一种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洗掉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苦痛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日内瓦湖畔、意大利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强不屈,春来生机勃勃,夏到硕果累累。

我在那里看到了爱情。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标题《笑与泪》不仅内涵丰富,还有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

B.“我要给你所有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贵族出身的男青年了解对方的贪欲,以质问的口气表达了对女友的极度不满。

C.“从农田那边走过来的”男青年,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爱情”,甘愿忍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

D.“从农田那边走走过来的青年男女”,他们的生活处境虽然是艰难的,但他们的爱情却是在同甘共苦中孕育的,是高洁的。

E.作者从两对青年恋人的不同表白中,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12、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不超过四个字)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答:

13、“就像富人的脚践踏着穷人的心那样踩着地上的鲜花”一句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答:

14、小说作者表达了对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的蔑视。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虽然不提倡早恋,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十分必要的。

你认为正确的爱情观是什么?

联系本篇小说,请就自己认同的某一观点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体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

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剑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正象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

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

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

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动摇地位。

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

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节选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15、下列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5分)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16、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6分)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现象。

17、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

(6分)

(1)

(2)

18、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看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

文中第一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柜中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B有些消费者盲目崇拜,认为他山之后,可以攻玉,宁愿出高价也要买进口货。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能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重大事故不再发生,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宣布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举措后明确表示,总额4亿万元的投资将严格防止用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C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的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与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③特点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鳄鱼、晰蜴④鳄鱼、晰蜴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下面是一段对某产品作介绍的文字,在句意语法方面有五处毛病,读后请找出来,并依次序修改。

(5分)

本品系按照规范的书写要求,运笔特色、精心设计a,制作或由诱导槽构成的立体文字模式b,使用者在练字时有章可循c,迅速掌握字体的书写规格d,间架结构、运笔技能e,能够有效地克服以往练字时f“手不从心、笔不随意、结构松散”等弊病g,帮助您在短时间内练就一手漂亮的硬笔汉字。

h

(1)第处,应改为

(2)第处,应改为

(3)第处,应改为

(4)第处,应改为

(5)第处,应改为

23、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依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6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

喂!

”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

“喂!

喂!

”他又叫:

“你是谁?

”回声答道:

“你是谁?

”他又尖声大叫:

“你是蠢材!

”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

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

“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

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