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班级细节管理的实践与研究_精品文档.doc
《八年级班级细节管理的实践与研究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班级细节管理的实践与研究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n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n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n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班级细节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意味创造。
诚然,班级是个社会的缩影,是文化的互动体。
没
有规范不成方圆。
因此,在班级管理的操作中,要注重体现细节,从细入手,抓过程,促成长,让每一次规范在管理中细化;让每一条公约在执行中细化;让每一次活动在自主中细化。
最终形成自主、自制、自动的班级活动共同体,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细节实践
【案例】
以前,每学期开学初缴费时,总感觉特别忙,就算有一个老师来给自己帮忙了,也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最后仍然还要花时间来“补救”。
我也曾几次尝试解决或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要么是自己想了没去做;要么是自己去试着做了,但没有把事情落实到位。
这一学期,原先的配班老师请了产假,全部工作就由我一个人负责了,怎么办?
我静下心来,好好总结、反思了过去的经验。
最后,我决定,请学生来当我的助手。
制定这个方案的整个过程并不难,能否成功达到我所期望的结果,就看我怎么去执行它了。
在缴费前一天,开完教师会后,我先在黑板上写好三块内容:
“你准备好了吗”(让学生开学第一天到校就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缴费情况”(便于家长了解收费)、“缴费程序”(让家长心中有数,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使整个缴费过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接下来,我再仔细地想,缴费时需要做哪几方面的工作,每项工作怎么做、要注意什么,每项工作各需要几个人负责。
把这些事情一一理清楚,再物色一下人选。
在缴费前一天的晚上,我跟这些学生取得联系。
缴费那天,我和学生都按约定的时间到校,整理好自己负责的这部分事情后,我就给学生安排工作。
一生负责当向导,并维持秩序。
要求:
熟悉整个缴费程序,站在门口,有礼貌地迎接每一位家长。
家长一进教室,请他们先看黑板上的内容,以明确有关事项。
家长缴费时,提醒同学及时上交作业。
两生负责收费卡的发放、验收。
在门口贴出学生名单和号次(收费卡就是按照这上面的号次来排序的),家长先找到孩子的号次,再到指定地点领取收费卡。
负责的两位同学,按号次把收费卡以十本为单位分组,便于及时找到该同学的收费卡。
家长凭收费卡排队缴费。
(我就负责收费、开发票,填写收费卡款项。
)家长在我这儿缴费完后,填写好收费卡上的签名,交还两位同学验收。
并由两位同学提示家长下一步的程序。
两生负责委托书的发放、验收。
在家长填写好收费卡后,再去填写委托书。
两生负责检查作业。
要求:
作业分类摆放,并记录下未完成者的名字及作业,还要提醒他抓紧时间完成。
在分配完工作后,我特地留出几分钟时间,让这几个学生整理一下思路或互相演示一遍,便于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同时,我还向他们特别强调,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仔细,注意互相合作。
这样下来,一上午的缴费工作显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而且无疏漏之处。
总结这次的成功,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是事先制定好了一份详细、切实可行的计划,把事情想得清楚、细致,考虑全面;二是注重在执行过程中,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落实,也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计划;三是注意人员的合理选择与分配。
韦尔奇有句名言:
“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可见,选择适合的人选也是做成一件事的重要因素之一。
细致地计划,扎实地落实,收获的是事半功倍。
这“魔鬼”就蕴藏在细节中,细节凝结着效率。
经过后来的研究,我感受到细节的魅力,远不止如此。
一、研究背景
在平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发现周边环境随处可见守则、规章、制度、规范等等,这些本来都应是提示和规范人的行为的良好媒介,但这些并没有对学生的言行习惯产生良好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针对这些发现,我们曾对部分年级的学生、教师及家长做了三份问卷。
其中,学生问卷发放150张,回收147张;教师问卷发放20张,回收20张;家长问卷发放70张,回收59张。
从问卷中,我们总结出三大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缺少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落实规章制度中的点点滴滴,致使许多学生犹如“漏网之鱼”,在“法网”外正游得欢;我们的教师还未树立较为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念,行动缺乏思想指导或是有思想却没有高效的实际行动;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有限条件。
细细反思我们的教育,从观念到行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漏洞。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明确、合理的班级管理观念,实践中没有把事情做细、做到位。
一言以蔽之,我们不缺少各种各样的规范条例,而是缺少执行的力度。
课题组最初构思此课题,还得益于《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汲取了其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念。
魏书生曾说,教育和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及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
于是,我们便开始了“班级细节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鉴定
班级细节管理是借用企业细节管理的理念与自身特点结合的一种学校班级教育管理思路与方法。
具体地说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把班级的各项事务、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发展目标等细化成点点滴滴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易检验的细小步骤,让学生从身边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真实实地在平常的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最终形成自主、自制、自动的班级活动共同体,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班级细节管理,让班主任在转变观念,在精细化的工作管理中,切实做好新课程下的角色定位与转换,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艺术水平,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2.以“每月之星评比”、“海门之星评比”、“星级班级评比”等学校主要活动为载体,使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化、细致化、操作化,让班集体在活动中逐步达到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3.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实现对班级的自主、自制、自动的管理。
4.活用细节管理理念,拓宽应用范围,以班级为单位,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准方法,辅以调查问卷、观察法、比较法及交流访谈。
2.以课题组成员本班三
(1)班、三(6)班、三(4)班、五
(1)班、五(3)班为研究对象,以年级平行班三
(2)班、三(3)班、三(5)班、五
(2)班、五(4)班、五(5)班为对比班,展开效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在研究中遵循:
计划(策略)→实践操作→效果检验→反思改进(总结)→再次实践→效果反思,以此循环,积累进步。
五、研究原则
1.合力性原则:
班主任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互相配合。
2.系统活动原则:
在有系统的活动开展中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3.主导性原则:
班主任在不同阶段主动进行有计划的角色定位、转换。
4.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
5.激励性原则: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心态去参与班级管理。
六、研究的基点及思路
㈠班主任改变工作观念,树立细节管理思想
1.直面工作现状,查找管理弊端,深刻剥析问题症结。
并以书面的各种形式写出反思体会,再汇集交流,梳理资料,确立主要研究的问题。
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时刻留意学生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做下记录,以便归纳分析。
2.深入学习有关细节管理的思想理念与方法思路,明确何为“细节”及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找到企业细节管理与班级实施细节化管理的契合点,确立今后工作的总思路。
3.明确班级细节管理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准备好今后工作的具体方向与思路,牢固树立细节管理理念。
例如,从教师的语言、表情、形态、动作等细微处做起,达到以身示范的效果。
㈡班级日常事务,在细节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落实规范
循序渐进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
对于班级管理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又是形式般留于表面现象,而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从学生素质现状分析,他们的表达水平,对活动的参与意识,参与活动的展示能力,集体荣誉感,管理和参与管理等方面的素质都显得比较薄弱,水平层次较低。
我们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决定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班级日常事务是较为繁杂和琐碎的,但它又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我们首先选择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这块内容作为研究的一个起点。
我们把班级日常事务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以下这些内容:
班委会建设、各负责人的设立(如小队长、卫生小组长、横排长、竖排长、课代表、单项事务负责人等)与管理、班级卫生工作管理、班级纪律工作管理、晨读与午休管理、课间常规管理、文明礼仪管理等。
这些事务的管理和规范,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逐步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相应措施,循序地进行管理、落实。
在企业界有一个著名的管理理念,PDCA循环,具体指“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四
步循环。
如下图:
计划
执行
检查
调整
PDCA循环的特点是:
大环套小环,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这一理念虽是企业质量管理上的一种思想,但与我们的班级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班集体建设与发展是个循序、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对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我们也大致按照这样的规律,循序进行。
具体说明如下:
⑴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是分层次、循序前进的,在发展成长的各个阶段中,会有不同的目标,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能看清班集体每个发展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把它们一一罗列,从中找出关键之处,制定相应的对策、改进计划与阶段发展目标等,为以后的执行工作做好准备。
例如,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先对卫生小组的人数及人员作出合理的安排,再制定相应的制度。
包括工作项目,工作分配,工作一般程序,时间限定,质量要求及必要的惩罚措施等。
⑵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这里的“数据”我们可以把它理解
为数字、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
这一执行阶段,我们就要重点考虑如何去操作原先设想、制定的内容,要一步一步、一条一条地去做,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并且记录下操作的具体步骤,观察执行某项行动后的反应、表现。
也以班级卫生工作管理为例。
工作项目、工作一般程序、时间限定、质量要求及惩罚措施,要让每一位同学心中有数,并努力达到要求,逐步成为自觉行为。
“工作分配”这一项内容,要对卫生组长进行特别指导,这是提高工作效率、协调组员关系的一个关键,班主任要在这方面重点强调或进行必要的示范。
⑶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
是否吻合。
我们在实施某个计划前都会有预期的目标,那么这个阶段就是我们检验目标的时候了。
某个计划、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实际结果,具体表现在哪里,有没有达到或超出预定的目标,都要在检查这一阶段中清楚呈现。
有检查才会有反馈,才能有新的发现,才知晓目标是否正确、执行是否落实,也促进下一步更好地发展。
如对于卫生工作管理的检查渠道,可以有四种:
一是班主任观察,二是班干部评价,三是卫生组长反馈,四是组员自评。
把这四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对执行效果取得较全面的了解。
⑷调整阶段(act),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调整、
修改。
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容易,事情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实施了某种策略、措施后,会出现各种不同或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对上几个阶段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更正、再处理。
这分两种情况,实施效果好的,我们继续采用,并尽可能地把它优化;实施效果不好的,则要进行调整、修改,甚至继续制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