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549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docx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教程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教学

1.1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ConsultativeCommitteeonInternationalTelephoneandTelegraph,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一个分会)把媒体分成5类:

  

(1)感觉媒体(PerceptionMedium):

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

  

(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Medium):

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

如图像编码(JPEG、MPEG等)、文本编码(ASCII码、GB2312等)和声音编码等。

  (3)表现媒体(PresentationMedium):

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

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为输入媒体;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为输出媒体。

  (4)存储媒体(StorageMedium):

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硬盘、软盘、磁盘、光盘、ROM及RAM等。

  (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Medium):

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电缆、光缆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媒体"(Media)包括其中的两点含义。

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多媒体计算机中所说的媒体,是指后者而言,即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文字、数值之类的信息,而且还能处理声音、图形、电视图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

  上述所说的对各种信息媒体的"处理",是指计算机能够对它们进行获取、编辑、存储、检索、展示、传输等各种操作。

一般而言,具有对多种媒体进行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可称为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

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2)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3)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

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4)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

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Text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5)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任取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7)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

1.2文件

  表示媒体的各种编码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是二进制数据的集合。

文件的命名遵循特定的规则,一般由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主名与扩展名之间用"."隔开,扩展名用于表示文件的格式类型。

1.3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1)文本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

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2)图像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3)动画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

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

合理使用动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声音 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

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5)视频影像 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交待事物的发展过程。

视频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有声有色,在多媒体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

1.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显示器、网卡之外,还要有音频信息处理硬件、视频信息处理硬件及光盘驱动器等部分。

  

(1)音频卡(SoundCard) 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A/D)、压缩等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D/A)后用音箱播放出来,或者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2)视频卡(VideoCard) 用来支持视频信号(如电视)的输入与输出。

  (3)采集卡 能将电视信号转换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便于使用软件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剪辑处理、加工和色彩控制。

还可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输出到录像带中。

  (4)扫描仪 将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或其它印刷材料上的文字和图像,甚至实物,扫描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加工处理。

  (5)光驱 分为只读光驱(CD-ROM)和可读写光驱(CD-R,CD-RW),可读写光驱又称刻录机。

用于读取或存储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必须在原基础上扩充多媒体资源管理与信息处理的功能。

多媒体编辑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编辑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创作工具(AuthoringTools)用来帮助应用开发人员提高开发工作效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些应用程序生成器,它将各种媒体素材按照超文本节点和链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

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ToolBook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1.5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一种范式,它包括教的模式和学的模式及有关的教学策略。

  

(1)课堂演播教学模式(课堂讲解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教学呈现和模拟演示。

  

(2)个别化教学模式 个别化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一般包括:

介绍部分、教学控制、激发动机、教学信息的呈现、问题的应答、应答的诊断、应答反馈及补救、结束。

与个别化教学模式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有两类:

多媒体教材和教辅类电子读物。

  (3)计算机模拟 模拟教学模式所涉及的问题有:

基本模型、模拟的呈现与表现问题、系统的反应及反馈。

  (4)探索式教学模式 探索式教学模式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确定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探索学习、反馈、学习效果评价。

制约因素主要有:

漫游(Wandering)和迷向(Disorientation)。

  (5)协作化教学模式

  (6)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学模式

1.6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

  一、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硬件环境

  

(1)课堂演示教室

  

(2)网络教室

  (3)现代教学资源中心与电子阅览室

  (4)校园网

  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系统

  

(1)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

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

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

    动画制作:

AutoDeskAnimatorPro、3DS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

UleadMediaStudio、SoundForge、CoolEdit、WaveEdit

    视频处理:

UleadMediaStudio、AdobePremiere

  

(2)创作工具

    编程语言:

VisualBasic、VisualC++、Delphi

    多媒体写作系统:

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Flash

  (3)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

    各种可用于课堂教学、辅导、演示的教学课件。

第二章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

2.1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开发组人员构成

  

(1)项目负责人

  

(2)学科教学专家

  (3)教学设计专家

  (4)软件工程师(系统结构设计)专家

  (5)多媒体素材制作专家

  (6)多媒体课件制作专家

  二、多媒体课件开发基本过程

  

(1)项目定义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设计可行性分析、课件需求分析(必要性)

  

(2)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媒体,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结构设计安排目录主题的显示方式,建立信息间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确定信息间的交叉跳转关系。

  (4)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与制作

  (5)课件的编辑合成

  (6)课件的试用与测试

  (7)评价

  (8)课件产品的成型

2.2超文本超媒体的结构

  超文本是一种由节点和链组成的网状结构。

节点、链、网络是定义超文本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节点(Nodes)

  它是存贮信息的基本单元,又称信息块,每个节点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它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写,没有严格的限制。

  

(1)文本节点可用来表达思想,解释概念,描述现象等。

  

(2)图文类节点适合于表现事物的形态和结构。

  (3)听觉类节点

  (4)视听类节点

  (5)程序类节点通常用"按钮"来表现,进入这种节点后,将启动相应的程序,完成特定的操作。

  二、链(Link)

  链表示不同节点间信息的联系。

它是由一个节点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该节点。

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所以链也是复杂多样的,有单向链(→),双向链(←→)等。

链的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节点的表现力,也影响到信息网络的结构和导航的能力。

超文本中有了链才有了非线性;有了链,用户才能"沿着"链找到相关信息。

在多媒体课件中,链是隐藏在信息背后、记录在系统中,我们看不到表示单向或双向的线,只是在从一个节点转向另一个节点时,会感觉到链的存在。

链的基本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条线性浏览路径

  

(2)树状结构

  (3)无环的网

  (4)分块连接

  (5)任意连接

  三、网络(Network)

  超文本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结构,类似于人脑的联想记忆结构,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来组织块状信息。

超文本网络中信息的联系体现了课件创作者的教学意图与策略,超文本网络结构不仅提供了知识、信息,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信息的分析、推理和整合。

  如果网络中节点内不仅有文本,而且还包含有图形、动画、声音及它们的组合等多种信息,即用超文本技术来管理多媒体信息,这种系统则称为超媒体。

2.3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

  传统教学中,教学信息如课本、录音、录像等的组织结构都是线性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自由联想能力的发挥,而超文本技术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多媒体课件中的信息结构就是采用这种非线性的超文本方式。

  根据多媒体课件中节点和链的连接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

线性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混合结构。

2.4结构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节点设计、链的设计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和学习路径的设计。

  一、节点设计

  根节点是学习者进入系统学习遇到的第一个节点,同时也是其它任何节点都能返回的中心节点,因此根节点的设计十分重要。

根节点的常用设计方法有:

  

(1)总述 根节点是整个内容的概述,它与知识库中的所有主要概念都建立有联系。

  

(2)自顶向下 使用层次分析法,根节点是顶端的主要本质概念。

  (3)菜单 根节点是知识库中的主要概念的列表或内容表。

  (4)辅导 根节点是进入其它节点通道的示范。

  二、链的设计

  链的设计主要涉及节点之间如何联结及其怎样表示。

  链分为三种:

  线性链,反映节点之间的次序、位置等关系。

  树形链,体现节点间的层次、归属、类推等关系,反映节点内容的语义逻辑联系。

  网状链,即任何节点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系,如背景、索引、例证、重点、参考资料等,体现创作人员的联想。

一个超媒体系统中各种类型的链所占的比例取决于领域知识、系统目的和学习特征。

  三、网络和学习路径设计

  节点和链的组织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超媒体系统网络结构:

阶层型、细化型、对话型。

  常见的学习路径模式有:

顺序式、循环式、分支式、索引式、网状式。

2.5多媒体课件交互界面的设计

  一、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主要解决与人机交互相关的用户分析、任务分析、交互方式以及相应的课件开发过程等问题。

  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

  

(1)确定使用对象

  

(2)用户控制性

  (3)直接性

  (4)敏捷性

  (5)一致性

  (6)反馈性

  (7)清晰性

  (8)美观性

  (9)宽容性

  (10)易用性

  (11)象征性

  三、界面设计

  

(1)窗口 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流动条(水平、垂直)、状态栏和控制栏。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称为窗口技术的典范。

  

(2)菜单 常见的菜单有:

条形菜单、弹出式菜单、下拉菜单、图标式菜单等。

用户对菜单的操作主要是通过鼠标点击,并辅以键盘或触摸屏来实现的。

  (3)图标 图标是常用的一种图形界面对象,它是一种小型的,带有简洁图形符号。

它的设计是基于隐喻和模拟的思想。

图标能帮助用户简便地通过界面调用功能。

  (4)按钮 常见的按钮类型有:

Windows风格按钮、闪烁式按钮、动画式图形按钮、热区(Hotspot)式按钮、文本按钮、图形按钮等。

  (5)对话框 是一个弹出式窗口,当课件运行时,除了各种选项和按键操作外,系统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个对话框来让用户输入更加详细的信息,并通过对话框与用户进行交互。

它也是充分体现多媒体人机交互特点的界面技术之一。

  四、屏幕设计

  

(1)封面(片头)屏幕

  课件的首页即封面,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个课程的开始。

封面屏幕一般包括:

课程名称、课件作者、制作时间、版权等。

  

(2)主界面屏幕

  课件都是通过主界面为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选择的,类似于我们书的目录。

  (3)教学屏幕

  教学屏幕就是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的屏幕画面,也是课件设计的重点。

  五、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

  

(1)显示色彩的设计 要正确选择色彩基调,并注意到对比、统一与和谐

  

(2)画面间的变换与动画 画面之间的变换适当使用淡入、淡出、叠加、分裂、百页窗、马赛克等转场效果。

  (3)声音处理与解说词 声音处理常采用44.1kHz或22.05kHz的采样频率,这样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解说词要求每句话、每个词都应紧密结合画面,准确地表达内容。

言词应当生动、朴实,力求简练,语音吐字清晰。

解说词每秒不应超过三个字。

2.6多媒体课件的导航设计

  一、迷路

  学习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称之为迷路。

常见的迷路有:

全局性迷路、局部性迷路、历史性迷路。

  二、导航设计

  为避免学习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漫游时出现迷路现象,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进行有关导航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以下几种:

分层导航、跳转、地图、后退、历史清单、书签、查找、在线帮助。

  三、导航界面

  常见的导航界面技术有以下几种:

菜单、按钮、字体与颜色、图像、动态表达。

2.7多媒体课件结构设计的描述——脚本的编写

  在完成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分析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结构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以便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人员能够了解结构设计者的意图,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的工具就是脚本,制作脚本是多媒体开发人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

  一、片头片尾设计

  片头主要说明多媒体课件的名称、作者、版权等。

片尾主要说明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资料提供的单位或人员、鸣谢等。

一般采用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手段,以增强课件的艺术气氛和感染力。

  二、主界面设计

  主界面一般是进行教学的第一个画面,通常采用菜单、图标、热区等方式,提供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它是多媒体课件的总导航。

  三、教学屏幕设计

  教学屏幕是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在多媒体课件中,除封面、片尾、主界面外,其余画面均为教学屏幕。

教学屏幕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体现了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上)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离不开素材的准备,素材是课件的基础,在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准备是课件目标确定后的一项基础工程。

把素材准备工作称为工程是一点不为过的,因为素材的种类很多,采集和制作素材的过程中使用的硬件、软件也很多,所以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任务。

3.1素材的分类

  根据媒体的不同性质,一般把媒体素材分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程序等类型。

在不同的开发平台和应用环境下,即使是同种类型的媒体,也有不同的文件格式,如文字媒体常见的有纯文本格式(*.txt)Word文档格式(*.doc),声音媒体有WAV文件格式(*.wav)和MIDI文件格式(*.mid)等。

不同格式的文件用不同的扩展名加以区别。

下页表列举了一些常用媒体类型的文件扩展名。

常用媒体文件扩展名

媒体类型

扩展名

说  明

文 字

 txt

 rtf

 wri

 doc

 wps

 纯文本文件

 RichTextFormat格式

 写字板文件

 Word文件

 WPS文件

声 音

 wav

 mid

 mp3

 aif

 vqf

 标准Windows声音文件

 乐器数字接口的音乐文件

 MPEGLayer3声音文件

 Macintosh平台的声音文件

 最新的NTT开发的声音文件,比MP3的压缩比还高

图形图像

 bmp

 jpg

 gif

 tif

 eps

 Windows位图文件

 JPEG压缩的位图文件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标记图像格式文件

 PostScript图像文件

动 画

 gif

 flc(fli)

 avi

 swf

 mov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AutoDesk的Animator文件

 Windows视频文件(audiovisualinterleave)

 Macromedia的Flash动画文件

 QuickTime的动画文件

视 频

 avi

 mov

 mpg

 dat

 Windows视频文件

 QuickTime动画文件

 MPEG视频文件

 VCD中的视频文件

其 他

 exe

 ram(ra、rm)

 可执行程序文件

 RealAudio和RealVideo的流媒体文件

3.2素材的准备

3.2.1文字素材的准备

  各种媒体素材中文字素材是最基本的素材,文字素材的处理离不开文字的输入和编辑。

文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方法很多,除了最常用的键盘输入以外,还可用语音识别输入、扫描识别输入及笔式书写识别输入等方法。

目前,多媒体课件多以Windows为系统平台,因此准备文字素材时应尽可能采用Windows平台上的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等。

Windows系统下的文字文件种类较多,如纯文本文件格式(*.txt),写字板文件格式(*.wri),Word文件格式(*.doc),RichTextFormat文件格式(*.rtf)等。

选用文字素材文件格式时要考虑课件集成工具软件是否能识别这些格式,以避免准备的文字素材无法插入到课件集成工具软件中。

纯文本文件格式(*.txt)可以被任何程序识别,RichTextFormat文件格式(*.rtf)的文本也可被大多数程序识别。

  有些课件集成工具软件中自带有文字编辑功能,但对于大量的文字信息一般不采取在集成时输入,而是在前期就预先准备好所需的文字素材。

  文字素材有时也以图像的方式出现在课件中,如通过格式排版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可用图像方式保存下来。

这种图像化的文字保留了原始的风格(字体、颜色。

形状等),并且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尺寸。

3.2.2声音素材的准备

  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地运用声音能起到文字、图像、动画等媒体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如调节课件使用者的情绪,引起使用者的注意等。

当然,声音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更主要的作用是直接、清晰地表达语意。

  一、声音基础

  声音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振动,它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刺激神经后使大脑产生一种感觉。

在一些专业场合,声音通常被称为声波或音频。

  众所周知,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信息。

声音也不例外,自然的声音振动或用模拟信号表示的声音,都需经过数字化处理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

  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

一类是专门用于记录乐器声音的MIDI文件;还有一类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而得的数字文件(也称为波形文件),其中包括乐器的数字音乐、数字语音及数字化的自然界的效果音(音效文件)等。

  MIDI是英文Musical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电子乐器数字化接口。

  波形文件其实就是声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结果,可以通过录音获取波形文件。

波形文件的形成过程是:

音源发出的声音(机械振动)通过麦克风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的声音信号经过声卡的采样、量化、编码,得到数字化的结果。

采样的频率和量化的精度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数据量。

一般有3种采样频率44.1kHz(每秒取样44100次,用于CD品质的音乐);22.05kHz(适用于语音和中等品质的音乐);11025kHz(低品质)。

量化精度分8位字长量化(低品质)和16位字长量化(高品质)。

  “采样率”和“采样精度”是数字化声音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相当于视频中的屏幕大小(例如800*600)和颜色分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