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度(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
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
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可能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所以“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B.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中,经济也不可能趋同。
C.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其实质是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D.只要我们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产生背景、本质、危害、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B.文章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来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C.文章在揭露“文化全球化”观点虚伪性的基础上,指出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D.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应该成为全人类的文化价值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最终是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C.我们要保持对“文化全球化”论调的警惕性,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D.虽然“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但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1.C2.B3.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可能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错误,原文“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B项,“经济也不可能趋同”错误,原文是“连经济都很难趋同”而非“经济也不可能趋同”;D项,“只要……就”论述片面,过于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B项,“文章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来阐述”错误,文章并未运用引用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C项,“自觉抵制西方文化”错误,原文“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不是“自觉抵制西方文化”。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我的春天
史光柱①
①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被绞断。
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
那是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
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
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乡情勾动情怀。
路边有青青的麦苗、棕榈和灌木林。
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
翻过山岗,便看不见了我熟悉的木屋和炊烟,能让我爬上山岗,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
②花不标价,草不打折,那时的春天没有商家炒作的痕迹。
伸进树丛的牛头、羊嘴告诉我日子香甜,啃嚼鲜美。
一张慈祥的面容从天涯海角如期而至,它掏出钱褡子,传播慈善、慈祥。
一枚枚类似金币、银币的东西,从山湾、地湾冒出来,从野茅草返青的沟崖露出来。
这时我总在想,城里的春天,大厦装不下吧?
为何城里工作的人回乡探亲,脸上都泛着红光?
立交桥向四方炫耀,现代化进驻山乡。
可霓虹灯跟油灯的距离越拉越大。
我托着腮帮坐在灯影下苦思:
什么时候大山不阻断遥远,我也把牛车上的梦搬到汽车上。
生日有红烛,天天有饼吃,可能春天进家了吧!
外婆跟我说,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石榴树露出腼腆的神色,抛出红绣球招引我忧郁的眼神,春天是家里买了一包盐,不用再吃淡菜,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
③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
这个季节,谁最尖刻——草尖儿,谁最淘气——春风,谁的腰肢最细——链子草,谁的嗓音清亮、声带最长——溪流,谁最高兴——布谷鸟和油菜花一样招眼的秧子,谁的嗓门最大,是村长大块头。
他把开春的调门起得很高。
④春天,何止大地蒸蒸日上,青麦苗、暖阳坡,它还让汉子们将缩在衣领里的脖子伸直,起早上山,让女人们拉家常时不只嬉笑,还看山色。
耕牛和我们的腿脚没闲着,担子压在人肩上,愿望长翅。
一个被贫穷剥夺书本的女娃,接过爷爷挖药材换来的学费,朝房头登枝的小鸟招招手。
⑤春天来了,根的愿望得到伸展,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
冷漠的土地找到掏心窝子的人。
痛快地宣泄着压抑已久的心情。
孩子们有了玩场,破口鞋成了打老鼠脸的锐利武器。
穷山沟的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
天被雨婆婆刷洗成蓝屋檐,白云洗成春雪莲。
丁香花刷得特丁香,鸟窝里的雏鸟是他们宠爱的丑小鸭,泥塘子当成天鹅湖,娃娃鱼成了美人鱼,蚂蚱窝当成星星屎。
星星会拉屎撒尿,不知是哪位祖先注册在人们头脑里的童话。
因为故事离奇,也因传说蚂蚱窝有消食败火的功能,老人们便说星星屎不脏,吃了长聪明。
孩子们也想不呆不傻,长大后挣大钱,盖大屋,娶好媳妇,想聪明的孩子见到半个火柴盒大的蚂蚱窝,从枝叶上掰下,拿回家串烤着“聪明”。
胆子小的孩子,掰开蚂蚱窝,瞅着金色的虫卵囊仔细观瞧,最终不敢拿在火上烤熟亲尝。
⑥山道如线,扯着木屋放飞的风筝。
坡地挂在高山上。
谁在翘首?
谁在顾盼?
谁是年岁中的春蚂蚱?
弓着腰,鼓着眼四下寻找。
情缤纷,梦缤纷。
在管生不管死、管成长不管成熟的春天,我怀着树的冲动,肩挑憧憬,根盘穿蚂蚱情结的领地,能盘穿蚂蚱情结领地的穿越是春天。
⑦如今,我娶了相知的人,小屋不大,但装得下工作之余的温馨。
我拄着盲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来来去去是春天。
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
时时发芽的根是春天。
⑧大概我现在的春天就那么多了。
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
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
能翻犁命运、播种未来是春天。
你的春天是什么?
是耕耘霓虹点点的春色?
还是在嫩叶和花瓣间寻找她的眼神与面容?
(有删改)
【注】史光柱,1963年生,云南马龙人。
1984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
1985年开始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作品。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说“春天淌着血”,这是因为作者在当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那年春天给他留下了独特而残酷的印象。
B.“蚂蚱窝”被当地人赋予特殊的意义,孩子们掰蚂蚱窝.作者也说“根盘穿蚂蚱情结的领地”,这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C.“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抗命运的顽强精神。
D.文章选取了故乡春天中的一些典型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回忆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5.文章的标题为“春天,我的春天”,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并作简要分析。
6.本文语言优美,意蕴深厚,请对第⑦段中划线句加以赏析。
【答案】4.C5.①春天是和平的岁月。
②春天是回忆中故乡的自然生机与美好人情。
③春天是苦尽甜来的生活改善。
④春天是对美好的期盼。
⑤春天是改造命运创造未来的奋斗精神。
6.①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者眼中消逝的春景与心中永存的“春景”加以对比,②用比喻(或比拟)的手法,把自己美好的内心世界比作“发芽的根”,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双目失明,但心中却满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无限向往的情感,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C项,借代的手法判断错误,应为“借喻(比喻)”。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概括。
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
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
能翻犁命运、播种未来是春天”等分析概括。
结合文本前三节内容分析,春天是回忆中故乡的自然生机与美好人情等。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文学味,题干要求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加以赏析。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不孤立地仅从局部去抓文章的语言特色;按文章所属的文体的特点去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共性中体现出文章的个性;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会语言的客观化、个性化、情感化、细节化、深刻化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构成和谐的完美的整体的。
如本题整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结合文本内容“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绞断”分析,使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
从“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等内容分析可知,词语组合新颖独特,具有诗意。
如“花不标价,草不打折”“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使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词语。
【点睛】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
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
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
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如本题C项,应为“借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
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
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
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
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
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
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
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
“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
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
一位学者曾评说:
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
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
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
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
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
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
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
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
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
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
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
“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通全集至十余遍,于是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
”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
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
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
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
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月16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
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
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
(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生豪痴迷读书,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了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以至读大学期间夏承焘先生对他赞赏有加。
B.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D.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
C.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又尽力避免让中国读者产生陌生感。
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9.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案】7.C8.C
9.①朱生豪中英文俱佳,富有文学才华,为他后来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②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是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采取了恰当的语言形式,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④朱生豪用十年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对莎剧的翻译中。
⑤翻译前反复揣摩,体会原作精神;翻译中狠下文字以外功夫,反复吟诵,精益求精。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举梁实秋、林语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翻译莎剧除了具有激情和才华之外,还要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
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则依据不足;B项,“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文中没有明确说明;D项,“译作的水平”“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于文无据。
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从“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表现出朱生豪对翻译作品执着的喜爱;从“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朱生豪先生坚毅执着的品质;从“朱生豪深受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体现出朱生豪精益求精的翻译品质。
【点睛】信息筛选和整合题目,答题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
(乙)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
张仪曰:
“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
必为王役矣。
”楚王大说。
(节选自《战国策》)
10.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B.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D.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