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835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测试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二倍体生物产生的正常配子中染色体来自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全部来自父方

C.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D.全部来自母方

【答案】C

【解析】二倍体生物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常配子中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选C。

2.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每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A正确;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只有两两配对后才会形成四分体,B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C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

3.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代表男性

B.两性花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

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答案】B

【解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男性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性染色体,用XY表示,女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用XX表示,故A项错误;玉米是雌雄同体异花的植物,雄花在上面,雌花在下面,有利于授粉的进行。

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所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之所以分为雌花、雄花,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鸟类、两栖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分别是ZW型、XY型,鸟类雌性个体是由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组成的,而两栖类的雌性个体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组成的,C项错误;有些生物的性别受环境的影响,如某些特殊条件下某些生物会发生性反转,D项错误。

4.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B.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中DNA:

染色体=2:

2,为精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且DNA未复制;乙中DNA:

染色体=2:

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中DNA:

染色体=2:

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中DNA:

染色体=1: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DNA复制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所以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A正确;乙→丙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也可发生染色体变异,B正确;乙时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仍在一个细胞中,丙时期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丙图表示着丝粒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所以丙→丁过程中不再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

5.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而此细胞染色体数只有24,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因为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B.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表示DNA复制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答案】C

【解析】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CD段通过着丝点分裂,使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由2个变为1个,A项正确;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通过DNA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B项正确;果蝇为二倍体,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甲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前者含有Y染色体,后者不没有Y染色体,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图1和图2中CD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图1中CD段的下降是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2中CD段的下降是由于细胞分裂末期染色体、核DNA被平均分配进两个子细胞。

7.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

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答案】C

【解析】图乙所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开,表明是初级卵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基因重组,丙图所示是着丝点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开,表明是次级卵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图甲所示含有同源染色体,着色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性腺中既能进行减数分裂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可以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B错误;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最多时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C正确;由图乙和丙说明该动物是雌性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1种成熟的卵细胞,D错误,所以选C。

8.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答案】D

【解析】F1中雌雄性状表现不同,说明该性状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项正确;亲本均为芦花,子代出现非芦花,说明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B项正确;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鸟(ZBW)的子代雌鸟(ZbW)均为非芦花,C项正确;若芦花雄鸟基因型为ZBZb,该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ZbW,既有非芦花,也有芦花,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鸟类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的不一样,鸟类属于ZW型性别决定,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是雄性,用ZZ表示,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是雌性,用ZW表示,

9.—对夫妇育有一子一女,这两个孩子的体细胞中DNA碱基排列顺序差异最小的是

A.线粒体中的DNAB.常染色体上的DNA

C.X染色体上的DNAD.Y染色体上的DNA

【答案】A

【解析】男孩和女孩线粒体中的DNA均来源于母亲,体细胞中DNA 碱基排列顺序差异最小,A正确;常染色体上DNA一半来源于母亲,一半来源于父亲,其DNA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较大,B错误;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女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父亲和母亲,其DNA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较大,C错误;Y染色体只能从男性传递给男性,女性不存在Y染色体,D错误。

10.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下列哪种细胞中()

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

C.卵细胞D.以上细胞都有

【答案】D

【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即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或Y性染色体,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X;可见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故选D。

11.将某二倍体植物与番茄植株杂交得到能正常成活的F1,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植株和F1个体处于同一分裂时期的两个细胞,分别看到了24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和22条不配对的染色体。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B.配对的染色体形态相同,所含的基因也相同

C.这两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某一时期

D.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0条

【答案】B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据此可知:

番茄植株的体细胞中有24对同源染色体,F1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这22条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进而说明“某二倍体植物”与番茄植株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F1个体不育,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能形成新的物种,A正确;配对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但所含的基因不一定相同,B错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C正确;综上分析,F1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其中12条来自番茄植株产生的配子,10条来自该二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进而推知:

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0条,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据此,以题意“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植株和F1个体处于同一分裂时期的两个细胞,分别看到了24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和22条不配对的染色体”为切入点,明辨番茄植株的体细胞中有24对同源染色体,F1的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说明“某二倍体植物”与番茄植株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选项。

12.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能量和CO2

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

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

D.核糖体中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线粒体含有RNA,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A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要自己合成一部分蛋白质,而且能够自主复制,所以它必须含有DNA,并具有半自主性,B正确;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所以内质网含有蛋白质,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D错误。

【考点定位】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名师点睛】只要掌握了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及核糖体等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13.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及发生紊乱的细胞是

A.aXb,Y,Y初级精母细胞

B.Xb,aY,Y次级精母细胞

C.AXb,aY,Y次级精母细胞

D.AaXb,Y,Y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含有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产生了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所以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而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两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

由此可见,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Y,发生变异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所以本题D选项是正确的。

14.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

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

A.AB、ab、ab、ABB.AB、aB、aB、AB

C.AB、Ab、aB、abD.aB、aB、ab、ab

【答案】A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染色体组成相同的精细胞,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用A、a 和B、b表示)的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共2种精子,即AB、AB、ab、ab或aB、aB、Ab、Ab,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方面的知识,能够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精细胞并且是两种精细胞。

15.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

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

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

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A错误;

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⑥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由于④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则⑥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6.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母亲

C.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来自母亲

D.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亲

【答案】D

【解析】依题意,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基因型为XBXBY或XBXbY,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XBY,据此可推知:

该患儿可能是由母亲产生的XBXB或XBXb的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也可能是由母亲产生的XB或Xb的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XB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出现的异常配子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A、B正确;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基因型为XbXbY,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由此可推出:

该患儿是由母亲产生的XbXb的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来自母亲,C正确,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可能是母亲产生的XX的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也可能是由母亲产生的X的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XY的精子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在此基础上,依据孩子色觉正常和患红绿色盲两种情况、围绕伴性遗传的知识分别讨论,推知出现的异常配子的来源。

17.下图为某遗传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表现为女性,该遗传病属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患者的性腺中,初级性母细胞内能形成23个四分体

C.患者体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可能是0条或1条或2条

D.该图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观察获得

【答案】A

【解析】据染色体核型图可知,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5,XO),为特纳式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女性,此患者比正常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属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患者只有45条染色体,因此患者的性腺中,初级性母细胞内能形成22个四分体,B错误;患者体细胞中,在有丝分裂后期有2条X染色体,其它时期及不进行有丝分裂时含有1条X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该图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观察获得,D错误。

18.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

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

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答案】A

【解析】方法2的设计达不到目的,因为不管基因位置如何,子代雌雄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方法2的设计时正确的。

假设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XaXa×XAYA→XAXa、XaYA,得出结论①,假设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aXa×XAY→XAXa、XaY,得出结论②,因此“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推断出基因型种类;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19.下面是某家族中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假设该遗传病由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构成等位基因R和r的核苷酸数一定相同

C.Ⅰ1与Ⅳ3的基因型相同

D.Ⅲ4卵细胞形成过程中MⅠ期发生基因R与R的分离

【答案】C

【解析】据系谱图可知,Ⅰ1、Ⅰ2有病,而其女儿Ⅱ2却正常,说明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项错误;等位基因R和r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时可能发生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所以构成等位基因R和r的核苷酸数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根据A项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一定是Rr。

根据Ⅲ6的基因型为rr,可推知患者Ⅳ3的基因型也一定是Rr,故C项正确;根据Ⅱ4的基因型为rr,可推知患者Ⅲ4的基因型是Rr,Ⅲ4卵细胞形成过程中,MⅠ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会发生基因R与r的分离,如果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基因R与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明确一对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识记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分离的时期。

20.鸡的性染色体为Z和W,其中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地,母鸡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一定是Z

B.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Z染色体

C.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

D.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鸡一定是公鸡

【答案】B

【解析】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因此母鸡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Z或W,A错误;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Z染色体,B正确;非芦花公鸡(ZbZb)和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公鸡(ZBZb)全为芦花,母鸡(ZbW)全为非芦花,C错误;芦花公鸡(ZBZ_)和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鸡(ZbW)一定是母鸡,D错误。

21.半乳糖血症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育了两个男孩,一个患病另一个表现正常,则在表现正常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半乳糖血症基因的数量和位置情况分别可能是

A.4个,位于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C.2个,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D.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上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该夫妇都是杂合子,他们的表现正常的男孩是显性纯合子或者是杂合子。

所以表现正常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半乳糖血症基因的数量可能是0个;也可能2个,分别位于一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

B.原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在末期Ⅱ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和a的分离遵循分离定律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条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A错误;原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在末期Ⅱ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B正确;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23.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C.图③中有4个染色体D.图④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

【答案】D

【解析】分析图①,在细胞的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又是雄性动物,此时一定含有2个Y染色体,A正确。

图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即染色体数:

核DNA数为1:

2,B正确。

图③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C正确。

图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可能会存在两条Y染色体,也可能是0条Y,D错误。

点睛: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先分析图形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的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如有说明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图像,如果没有说明是有丝分裂;再根据染色体行为具有判断是哪个时期。

24.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B.4条染色单体C.2个DNA分子D.4对染色体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