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任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682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6140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CA6140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CA6140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CA6140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CA6140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6140任务书.docx

《CA6140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6140任务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6140任务书.docx

CA6140任务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任务:

1、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

2、钻2-Ø12H7孔钻模(钻床夹具)设计零件年生产纲领:

500件/年

应完成:

1、开合螺母(下)座工艺卡1套

2、夹具装配图A1(841x1189)1张

3、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4、装配图草图1份

作者:

张轲

学号:

10130420

班级:

机械1002班

院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老师:

呼英俊

日期:

2013年12月10日

1.零件的分析………………………………………………………………………4

1.1毛坯的生产类型………………………………………………………………4

1.2毛坯的铸造形式………………………………………………………………4

1.3毛坯精度尺寸…………………………………………………………………4

1.4确定毛坯铸件的重量…………………………………………………………4

1.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4

1.6确定铸铁件的尺寸偏差………………………………………………………4

1.7零件的作用……………………………………………………………………4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5

2.2基面的选择……………………………………………………………………5

2.3制定工艺路线…………………………………………………………………5

2.4工艺路线方案…………………………………………………………………5

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5

3.机床夹具设计……………………………………………………………………12

3.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2

3.2定位方案确定…………………………………………………………………12

3.3定位元件的确定………………………………………………………………12

3.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2

4.体会总结…………………………………………………………………………14

CA6140车床对开螺母体下部说明书

一.零件的分析

1.1毛坯生产类型

确定毛坯类型为3000件/年,由表(2-5.6)划分生产类型的参考数据确定为中批,工作制度8小时/班制。

1.2毛坯铸造形式

将融化了的金属浇注到旋转着的模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金属液粘贴于模型的内壁上,凝结后所得铸件外形与模型内壁的形状相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毋需浇注口,故能显著地减少金属的消耗。

由于免除了砂型和制模的设备,以及减少了铸工车间的面积,生产成本就有了降低;而所得逐渐则具有紧密与微细的颗粒结构及较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采用离心铸造,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来考虑也是应该的。

1.3毛坯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所标出的零件材料,可知该零件按现行标准标注应为:

HT200,选择铸件使开合螺母在使用中耐磨性良好,保证零件工作可靠毛坯制造方法:

铸造;根据零件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查手册可知应采用沙模铸造、机器制模

1.4毛坯精度尺寸

由表(2-5-1)得灰铸铁刀具切入金属层的厚度应大于表面层厚度,即大于1mm,小于4mm。

由JK67-62,确定灰铸铁铸件精度等级为2级(指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或者大批、中批生产的铸件。

1.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5-5)确定2级铸铁件的机械加工余量:

顶面加工余量为4.0mm,底面及侧面加工余量为3.0mm。

1.6确定铸铁件的尺寸偏差

由(标-5-6)查得2级铸铁件尺寸偏差为±0.8mm。

1.7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对开螺母体下部。

对开螺母体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

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螺母体传动溜板箱和刀架;否则就将对开螺母体脱开。

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

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

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斜角比较小,目的是使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因为螺母上的径向力而自动脱开。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加工顺序的确定原则

先粗后精,加工分阶段进行的原则;

基准先行的原则;(先加工基准面)

先主后次的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先面后孔的原则。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取燕尾为粗基准,利用左、右两个定位块和一个削边销对其进行限制,以消除六个不定度,达到过定位。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2.3工序划分的确定

工艺流程(草拟工艺路线)

方案一:

(先粗后精原则、先面后孔原则等):

预先热处理——粗刨(铣)C面、B面、D面——铣1X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Ø52)孔——半精刨(铣)C面、B面——精刨(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Ø52)孔——精镗Ø52H7孔——钻、铰Ø12H7孔——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Ø8.5)——攻M10螺纹——钻2-Ø7及锪孔——清理去毛刺——检验

方案二(工序集中):

预先热处理——粗刨(铣)C面、B面、D面——半精铣C面、B面——铣2-1X3退刀槽——精刨(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粗加工两E面与粗镗(Ø52)孔——精加工两E面与半精镗、精镗(Ø52)孔——钻、铰Ø12H7孔——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Ø8.5)与攻M10螺纹——钻2-Ø7及锪孔——清理去毛刺——检验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

工序集中使总工序数减少,这样就减少了安装次数,可以使装夹时间减少,减少夹具数目,并且利用采用高生产率的机床。

工序分散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内容很少,最少时每道工序只包括一简单工步,工序分散可使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刀具等比较简单,机床调整工作简化,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要求低些。

综上所述:

考虑到工件是中批量生产的情况,采用工序集中

辅助工序的安排:

辅助工序一般包括去毛刺,倒棱角,清洗,退磁,检验等。

2.4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Ⅰ.铸造。

Ⅱ.时效处理。

Ⅲ.粗铣底面、燕尾座

Ⅳ.粗车外圆端面并倒角1.5x45º7

Ⅴ.粗镗中心孔Φ52H

Ⅵ.半精铣、精铣底面、燕尾座,退刀槽

Ⅶ.刮研对开螺母体燕尾(钳工)Ⅷ.半精镗、精镗中心孔Φ52H

Ⅸ.对开螺母体钻底面孔2xΦ12孔

Ⅹ.铣开

Ⅺ.钻螺纹孔,攻螺纹M10。

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对开螺母体”零件材料为HT15-33灰铸铁。

毛坯重量为4公斤,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离心铸造毛坯,2级精度。

根据上述原始材料及加工工艺,分别对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如下:

1.Φ52H7孔

精镗至Φ52H7,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工序余量为2z=0.08;

半精镗至51.5mm2z=1.5;

粗镗第二次至50mm2z=3;

粗镗至47m2z=7;

2.2×Φ12孔

铰至Φ12mm2z=0.15;

扩钻至Φ11.85mm2z=0.85;

钻至Φ112z=11;

3.一端面

精铣至1052z=0.08;

半精铣至105.22z=0.2;

粗铣至1072z=6;

4.另一端面

精铣至952z=0.5;

半精铣至96.52z=0.5;

粗铣至962z=1;

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6.1粗铣燕尾

v=6m/min(0.1m/s)(表1-10-151)

ns=1000v/πdw=1000×

×40=0.8r/s(47.8r/min)

按机床选取nw=0.79r/s(47.5r/min)

∴实际切削速度

切削工时:

l1=8.7(表1-11-12)

t0=

=158.3s(2.64min)

2.6.2粗铣端面

选择高速钢套式面铣刀

每齿进给量:

sz=0.1-0.2(10-113)

选sz=0.1mm

v=56m/min(0.92m/s)

ns=

=3.7r/s(222r/min)

按机床选取nw=4.2r/s(252r/min)

∴实际切削速度v==1.01m/s(61m/min)

切削工时:

l1=37.5,l2=2(表1-11-15)

sm=szzn=0.1×18×3.7=0.37

t0=(

=185s(3min)

2.6.3铣退刀槽

s=0.02~0.03(表1-10-142)

选s=0.02mm

v=47m/min(0.78m/s)(表1-10-144)

ns=

=4.14r/s(248r/min)

按机床选取nw=4r/s(24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

=0.75m/s(45m/min)

切削工时:

l1=5.9,l2=4(表1-11-12)

sm=szzn=0.02×4×36=2.88

t0=

=3.785s(0.06min)

2.6.4精铣燕尾

v=6m/min(0.1m/s)(表1-10-151)

ns=

=0.8r/s(47.8r/min)

按机床选取nw=0.79r/s(47.5r/min)

∴实际切削速度v=πdwnw/1000=3.14×40×0.79/1000=0.43m/s

切削工时:

l1=6.3(表1-11-12)

t0=

=153s(2.6min)

2.6.5精铣端面

铣刀每转进给量0.10~0.12

选s0=0.12mm

v=56m/min=0.9m/s

ns=

=3.7r/s(222r/min)

按机床选取nw=4.2r/s(252r/min)

∴实际切削速度v=

=1.01m/s(61m/min)

切削工时:

l1=37.5,l2=2(表1-11-15)

sm=szzn=0.1×18×3.7=0.37

t0=

=185s(3min)

2.6.6钻Φ52H7孔并倒角1.5×45º

(1)粗镗第一次至47mm

选择硬质合金可调节浮动镗刀B=25,H=12(表8-32)

进给量S=1.6-2.0,选S=1.6mm/r(10-97)

v=62.6m/min,n=398r/min(6.63r/min)(表10-98)

切削工时

l1=1.7,l2=3.0,l=105(表11-9)

t=(D-d1)/2=(47-40)/2=3.5mm

t0=

=10.34s(0.17min)

1粗镗第二次至50mm

S=1.6-2.0,选S=2.0mm/r(10-97)

v=56.6m/min,n=360r/min(6r/min)(表10-98)

切削工时

l1=0.87,l=105(表11-9)

t=(D-d1)/2=(50-47)/2=1.5mm

t0=

=9.07s(0.15min)

2精镗至52m

S=1.6-2.0,选S=1.6mm/r(10-97)

v=62.6m/min,n=398r/min(6.63r/min)(表10-98)

切削工时

l1=0.58,l=105(表11-9)

t=(D-d1)/2=(51.5-50)/2=0.75mm

t0=

=10.24s(0.17min)

2.6.7钻2×Φ12孔

选择直柄麻花钻(GB1436-78)

1钻到11.0mm

S=0.22-0.28,S=0.25mm/r(10-67)

v=28m/min(0.47m/s),n=894r/min(7.95r/s)

ns=1000v/

切削工时

l1=0.05,l2=39,l=105(表11-10)

t=(D-d1)/2=(52-51.92)/2=0.04mm

ns=

=13.6r/s(816r/min)

按机床选取nw=800r/s(13.3r/min)

∴实际切削速度v=

=0.46m/s

切削工时:

l1=3.4,l2=1.5,L=20(表11-6)

t0=

=7.49s(0.13min)

②扩孔钻至11.85

S=0.7-0.9,S=0.7mm/r(10-75)

v=22.2m/min,n=472r/min(表10-76)

按机床选取nw=460r/min=7.67r/s

实际切削速度

=0.29m/s

切削工时

l1=0.58,l2=1.5,l=20

=4.11s(0.07min)

③铰至Φ12

选用锥柄机用铰刀D=12(表8-34)

S=1.7mm/r(10-81)

v=10m/min,n=318r/min(5.3r/s)(表10-84)

切削工时

l1=0.05,l2=18,l=20

=5.14s(0.09min)

2.6.8铣端面

1铣车至107mm

S=(0.3~0.5)mm/r(10-19)

选s=0.4mm/r

V=118m/min(1.97m/s)

=9.65r/s(597r/min)

按机床选取nw=8.6r/s(516r/s)

∴实际切削速度为

=1.76m/s(105m/min)

l=(105-99)/2=3mm,l1=3,l2=2,l3=5(11-4)

L=d/2+l1+l2+l3=32.5+3+2+5=42.5mm

t0=(L/s.n).i=(42.5/0.4×8.6)×2=24.72s(0.4min)

2半精铣至105.8mm

S=(0.3~0.5)mm/r(10-19)

选s=0.3mm/r

V=35m/min(0.58m/s)

=2.84r/s(171r/min)

按机床选取nw=2.5r/s(150r/s)

∴实际切削速度为

=0.51m/s(30.615m/min)

l=0.6,l1=1,l2=1,l3=5(11-4)

L=d/2+l1+l2+l3=32.5+1+1+5=39.5mm

t0=(L/s.n).i=(39.5/0.3×2.5)×1=52.7s(0.88min)

3精铣至105mm

4S=(0.3~0.5)mm/r(10-19)

选s=0.3mm/r

V=35m/min(0.58m/s)

=2.84r/s(171r/min)

按机床选取nw=2.5r/s(150r/s)

∴实际切削速度为

=0.51m/s(30.615m/min)

l=0.4,l1=1,l2=1,l3=5(11-4)

L=d/2+l1+l2+l3=32.5+1+1+5=39.5mm

t0=(L/s.n).i=(39.5/0.3×2.5)×1=52.7s(0.88min)

5倒角1.5×45°

S=(0.15~0.25)mm/r(10-90)

选s=0.2mm/r

v=(12~25)m/min(0.58m/s),选v=20m/min=0.33m/m

=2.02r/s(121r/min)

按机床选取nw=120r/min(2r/s)

l=0.75,l1=0.4(11-9)

tm=(l+l1)/nw.s=(0.75+0.4)/(2×0.2)=2.87min(172.5s)

2.6.9切断

选用锯片铣刀,D=175mm(8-38),齿数(8~38)

S=(0.03~0.04)mm/r(10-142)

选s=0.03mm/r

v=34m/min(0.57m/s),

=2.412r/s(144r/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0.59m/s(35m/min)

l1=6,l2=4mm(11-12)

Sm=Sz·Z·n=0.03×40×2.5=3mm

=49s(0.82min)

三、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由工序图知,本道工序为钻、锪φ6.5径向孔。

由工序尺寸精度可知此工序精度要求较低。

保证φ6.5孔中心轴线与φ55孔中心线垂直。

应限制X旋转,Z旋转

保证φ6.5锥孔为90°应限制Z移动

保证φ6.5孔的轴向位置应限制y移动

保证φ6.5孔相对于φ52孔中心线的对称度应限制X移动

保证φ6.5与φ12孔垂直分布应限制Y旋转

综合结果应限制X移X转,Y移Y转,Z移Z转

2.定位方案确定

根据该工件的加工要求可知该工序必须限制:

x移动、X转动、y移动、z移动z转动,共计6自由度,采用φ52心轴与工件φ52孔H7/h7配合,限制X移X转Z移Z转

菱形销限制Y转,心轴轴肩限制Y移

综合结果:

限制X移X转,Y移Y转,Z移Z转

3.定位元件的确定

1.:

心轴φ52h7

2.菱形销与φ12孔配合H7/h7

△2=2b/D2(△k+△j-△1/2)

=2×3/12(0.15+0.05-0.021/2)=6/12×0.1895=0.095

d2=(12-0.095)h7(0-0.018)

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分析同轴度误差

用用心轴定位,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jb=0

△db=1/2*(52.025-51.975)=0.025

所以△dw=2*△db+△jb=0.05<1/3TT=0.4mm

(2)分析菱形销的定位误差

Dmax-dmin=12.013-11.887=0.126<1/3TT=0.4mm

(3)分析轴向尺寸,心轴轴肩定位,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

△jb=0

△db=0

所以△dw=0

5.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

(1)计算切削力及所需加紧力:

查《机械工程师夹具手册》表1-2-7切削扭矩计算公式M=0.34*D

S

KP得

M=0.34*10

*0.2

*

=10.91N*M

切削力计算公式PX=667*10*0.2

*(900/736)

=2514.03n

查《机械工程师夹具手册》表1-2-11得Wk=K*P*L/(µ*H+L)得

Wk=

=5774.27N

加紧如图所示

夹具体选用灰铸铁的铸造夹具体.

6、机床夹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定位元件工作表面C面相对于夹具对定表面的平行度要求;

2)钻套轴心线相对于夹具对定表面C面的垂直度要求;

3)定位元件工作表面C面间的平面度要求;

4)钻套轴心线相对于定位元件表面C面的垂直度要求;

5)钻套轴心连线相对于定位元件B面的平行度要求;

6)钻模板工作表面相对于对定表面的平行度要求;

 

四、体会总结

这次关于夹具设计是我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实践考验,对于提高我们机械设计的综合素质大有用处。

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总觉的难度很大,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对一些设计的步骤根本不知道怎么安排,怎么设计。

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机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让我们先从分析零件图开始,然后在得出零件技术要求,在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画出毛坯和零件合图。

然后运用所学的工艺机加工知识,编排出工件的工艺过程。

再进行工装设计。

通过2周多的设计实践,使我对夹具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夹具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配合》、《CAD实用软件》、《机械工程材料》等于一体。

2、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夹具设计和有关工艺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反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夹具设计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选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夹具课程的设计,一方面,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对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4、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夹具设计的知识,继续培养设计习惯和思维,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5、衷心感谢呼英俊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老师为我们讲解和分析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对我们进行心细致的辅导。

使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他那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所有的这些都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树立了一面优秀的旗帜。

其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一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五、附录

参考文献:

【1】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兆铨、周明研主编《机械制造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李名望主编《机床夹具设计实例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4】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5】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6】赵家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