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精选.docx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精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精选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精选
(1)
1.买鸭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去原上。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
凫不能飞,投于地。
再掷之,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
”其人曰:
“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
”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
“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
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
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
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
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
“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那个猎人说:
“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
“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
2.良狗捕鼠
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
"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
相者曰:
"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
欲其取鼠也,则桎之!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人善于识别狗的优劣。
他的邻居请他找一只捉老鼠的狗。
过了一年,这人才找到一只,说:
"这是一条优良的狗呀!
"邻居把狗养了好几年,可这只狗并不捉老鼠。
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
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
"这的确是一只好狗呀,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
如果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
"这个邻居果真把狗的后腿拴住了。
这狗才捉起老鼠来。
3.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堂,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佯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有一个有钱的人家,偶然间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与家中的狗一起混杂在一起饲养,这两只小狼也和狗和平共处。
时间久了,也挺听话的,居然忘了它们的本质是狼。
有一天,主人晚上在房间里睡觉,听到许多狗发出愤怒的呜呜的声音,惊醒,起身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再躺下准备睡觉,狗又跟刚才一样发出呜呜的声音。
于是主人假装睡觉等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两只狼趁着主人没有发觉,正要咬主人的喉咙的时候,狗起身阻止使它们不能上前。
于是主人就杀了那两头狼,割下它们的皮。
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诬蔑!
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
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为什么连人都会这样而延误自身呢?
4.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
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雁奴环巡之。
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暝。
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
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
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共啄之。
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在这里。
夜晚它们必定选择地方栖息,惟恐人类用带丝线的箭射自己,选派值班雁在四周巡逻。
有人来到就叫,群雁凭借这样可以闭眼睡觉。
湖边的人熟悉它们的事情,点着火光照它。
值班雁嘎嘎鸣叫,湖边的人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
群雁都惊醒,看看,没什么东西。
如此这般三四次。
群雁认为值班雁欺骗自己,共同啄它。
没多久,湖边的人拿着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正在睡觉,一网捕去没有一只遗漏的。
5.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
“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
“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
“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
“此孽也。
”王曰:
“先生何以知之?
”对曰:
“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陪魏不在后花园里喝酒,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赢对魏王说:
“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
“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麼高的水平吗?
”更赢说:
“能.”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
“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於下弓解释说:
“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
”魏王更纳闷了:
“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麼知道它有隐伤”更赢回答说:
“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6.师于老马与蚁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
“老马的才智可以利用。
”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掘地,结果找到了水。
凭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聪明,碰到他们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错了吗?
7.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十分多。
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
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
“老头你能这样吗?
”老人说:
“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
”杨二怒喝道:
“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
被打死了不要怪我。
”老人笑着说:
“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
”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故意要得到势力,从十步外,奋力一拳打上了老人。
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
“晚辈知道自己错了。
”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
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8.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任率如此。
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得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
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
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
道士说:
“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
”王羲之高高兴兴的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觉得很快乐,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
9.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
”病者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
“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
“像是遇到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
”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着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10.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薛谭就自以为已经全部掌握了秦青的技艺,便要辞别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自此后再也没敢提回家的事。
11.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é)其金而去。
吏捕而束缚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吏曰:
“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得到许多金子的人,他清晨就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来到集市上四处游荡,心里就想着如何能得到一些金子。
他发现有一家金店,就一步跨进门去,二话不说揣起金器,回头便走。
店主见他抢了金子,大叫捉贼。
这时,正好路过几个巡吏,就把他抓住了。
巡吏审问他:
“当着这么多人,你怎么敢去偷别人金子?
”那人回答说:
“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有什么人,只看见满眼的金子。
”
12.孟母断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促然中止。
有顷,复诵。
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
“此织断,能复续乎?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接着再背诵下去。
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
“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
”小孟轲回答说:
“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
”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说:
“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接上去吗?
”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了。
13.刘颇当机立断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
“车上瓮直几钱?
”答曰:
“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车载着瓦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
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进退不能。
天色已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没有办法。
有一个叫刘颇的人挥着马鞭赶来,问道:
“车上瓦罐值多少钱?
”回答说:
“七八千。
”于是打开行囊取出细绢,立即交给那个人。
又叫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推到山崖下。
一会儿,车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14.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受金银,取舍不公。
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
上怒曰:
“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
我安能知其可否?
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
”白大惧,而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宋太祖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偏袒他人。
他怕红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告给皇上,想假脱是皇上的旨意来为自己开脱。
皇上愤怒地对他说:
“我让你去主持科举考试,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向我报告?
我怎么知道这些人适不适合呢?
如果红榜贴出后遭到别人的非议,我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
”宋白极其恐慌,更改红榜,让它符合人心之后再公布.
15.赐绢为粮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
质在荆州,威自京都往省之。
及告归,质赐威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进曰:
“大人清白,不审于何由得此绢?
”质曰:
“此吾俸禄之余,故为汝粮耳。
”威始敬受之。
胡质的儿子威,字伯虎,自小志向远大。
当时胡质在荆洲任官,他从京城前去看望。
准备回去的时候,父亲给他一匹绢,作为路上的盘缠。
威跪下问父亲“父亲清白,不知道这匹绢是从哪里得到的?
”胡质说:
“这是我的俸禄,用来做你的盘缠。
”威感激地接受了,告辞回家。
16.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今天,臣看见有人在太行山上朝着北面驾车前行,对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却将要向北面驾车?
”。
车的主人说“我的马很好,跑得快。
”我说:
“马虽然好,但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
“我有很多钱财”。
我说:
“钱财多,但是这条路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
“我的车夫好。
”像这个人这样,钱财越多,反而离楚国越来越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车杠(目标)在南,而车轮(行动)却向北。
17.知恩图报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
方共食其肉。
穆公谓曰:
“是吾骏马也。
”诸人皆惧而起。
穆公曰:
“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即以次饮之酒。
杀马者皆惭而去。
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
往时食马者相谓曰:
“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
胜晋,获惠公以归。
秦穆公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
穆公对他们说:
“这是我的马呀”。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
秦穆公说:
“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杀的。
”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
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
“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
”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
打败了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18.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
“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
“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
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
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
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
’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
19.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
“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
“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
“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
”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20.白云山岳皆文章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观赏美丽灿烂的彩霞,可以领悟到它光芒四射的艳丽;观赏天空漂浮的白云,可以领悟到它书卷自如烂漫多姿的妙态;观赏高山雄峰,可以领悟到它灵秀挺拔的气概;观赏一望无垠的大海,可以领悟到它博大宽广的胸怀,在这些天地山河中,都可以体会到美妙的景致,到处都是好文章。
面对翠绿的竹子,可以品味到它的虚心有节;面对飘香的菊花,可以品味到它的高风亮节;面对苍松翠柏,可以品味到它傲然不屈的性格;面对兰花香草,可以品味到幽然醉人的芳香。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游览观赏中,时时处处都有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21.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
“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
”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
“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
”他回答道:
“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
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
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
”吴王说:
“您说得好啊!
”于是停止用兵。
22.老虎之死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
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
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虎曰:
“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
”啖已,又弗觉也。
久而虎脑空,痛发。
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野兽之中有个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
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挠个不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
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
“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
”来户说:
“忠心的是猱啊!
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吃完了,还没有察觉。
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
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23.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
猎者怜其孤,赠以猴。
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
如是这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
曰:
“父死乎?
”颔之,乃俱归。
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
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未三月而偃卧坟间。
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
“义猴之墓”。
某山脚下有一个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出嫁到别的地方。
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
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
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
如此就过了五年。
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
老人的女儿问:
“父亲死了?
”猴子点了点头。
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
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没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在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它钱为老人办了后事。
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
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十分哀伤。
这样不够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
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
“义猴之墓”。
24.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
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口气。
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
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谁能有这个办法呢!
25.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至,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
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
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6.鸱(chī)与鹓(yuān)雏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yuānchú),子知之乎?
夫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hè)!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
“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
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
”
27.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
赵国有个人家里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
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
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
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全没了。
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
“为什么不去掉猫?
”他的父亲说:
“这不是你所懂的。
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
不担心没有鸡啊!
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
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
28.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
“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