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宝典+练习题.docx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宝典+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宝典+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宝典+练习题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宝典+练习题
(一)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
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
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三)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
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
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的问题:
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常用修辞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
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
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
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
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
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
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飞人——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
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
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
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
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
“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
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
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
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保存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宣布:
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
怎么会这样呢?
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就去找裁判理论。
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
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来,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唯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
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的裁判提了个醒:
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
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真正让世界瞩目刘翔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一举夺得奥运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
刘翔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的骄傲。
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
阅读练习
1.选词填空。
自信 信心 信念 诚信
(1)刘翔对夺冠满怀( )。
(2)他很( )地说:
“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
(3)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 ),少一些犯忌。
(4)他坚定了必胜的( )。
2.刘翔在少年体校立足并坚持训练,对他触动最大的是谁?
为什么?
3.文中叙述了刘翔的哪几件事?
详写了哪件事?
这件事对刘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当鲜花和掌声将刘翔包围的时候,他默默地背起行囊,朝着一下个目标努力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成功没有终点,鲜花和掌声只代表过去,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应该继续跋涉。
B.鲜花和掌声是对成绩的肯定,没有鲜花和掌声,努力的劲头就不足。
C.鲜花和掌声已经证明了成功,刘翔累了,他想休息一下。
5.请你想象一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的情景,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
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阅读练习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4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
(4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
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叫他“路瑟”。
他从不叫克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害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他那黝黑的皮肤之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撞了一个大包,中午时,在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
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说;“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
“别怕,孩子。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也总有下山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
”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个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握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
“我只是告诉他俩:
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后,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我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
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说道:
“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
”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脏话,刻薄地叫骂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
“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再说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
“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
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
“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阅读练习
1、第4段“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怎样解释?
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言外之意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这里说的“好吃”指的是“吃起来方便”还是“吃起来感觉特别香”?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第八段回答,你认为不识字的老人怎么能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
(3分)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
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
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
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阅读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3分)
打量(liánglìang)上浮(fúfóu)兴(xīng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改_______。
(1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比成_____。
(2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2分)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
第一,我就属牛。
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
”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
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
爷爷说:
“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
”真的,我意外发现:
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
爷爷还说:
“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
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
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
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
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
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