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970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docx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范围

网考《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

说明: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以带本资料

3.由于考试采取题库形式,每位学生的试题都不相同,是从以下题目中随机抽取,所以范围较大,望理解,考前务必熟悉本资料,否则可能考试时间不够.务必注意选择顺序ABCD的变化。

说明:

按前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排列,检索,好找。

一、单项选择题

AZ◆◆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BN◆◆不能记人货物进出口的是(C)。

A.我国从别国进口纺织材料B.我国向别国出口农产品C.我国某企业一批设备送出国外进行简单加工D.某国驻我国大使馆向我国某企业订购一批办公用品

BX◆◆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D)。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D.机器设备的租借

BZ◆◆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BZ◆◆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是运用(帕氏指数)方法。

BZ◆◆编制国外账户应以(本国货币)为基准货币单位。

CC◆◆财产收入是一种(生产性收入)。

CG◆◆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

CM◆◆从美国进口一批货物,按实际离岸价格计算为350万美元,离境后抵达我国口岸的国际运费和保险费等共计20万美元,这批进口货物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计为(借方350万美元)。

CP◆◆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CX◆◆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其数值(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零)

CX◆◆储蓄率是指(   储蓄与可支配总收入之比)

CY◆◆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生产品的同质性)

CZ◆◆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CZ◆◆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CY◆◆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

转卖业务的总产出(只计算其附加费)。

CZ◆◆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关系是(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

CZ◆◆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CZ◆◆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零)。

CZ◆◆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劳动报酬收入之间的差额是(A)。

A、对外劳动要素收入净额B、从国外得到的劳动要素收入C、对外财产收入净额D、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

DL◆◆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第二产业)。

DQ◆◆地区间的流入与流出在投资环节上表现为发生在地区间的(资本转移)

DQ◆◆短期核算的数字比一般年度核算的数字(不准确)

DQ◆◆短期内国民经济的生产主要由(工业)的生产活动状况加以体现 

DW◆◆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DW◆◆对外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是(净贷出/净借入)。

DW◆◆对外经济交易是(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

DW◆◆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市场价格)。

DW◆◆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DW◆◆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DW◆◆对外资产负债账户(只核算金融资产)。

DW◆◆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商品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的分析。

DW◆◆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市场价格)。

DY◆◆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的差值是(财产净支出)

DY◆◆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循的估价原则是(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

DZ◆◆对于制成品库存,应按照(产出时的基本价格)计价。

DZ◆◆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资本和金融帐户)

DZ◆◆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资本和金融账户)

EG◆◆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FJ◆◆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成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FJ◆◆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FW◆◆服务的特点是(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

FY◆◆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D◆◆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C)。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

GD◆◆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D)。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固定资产投资

GD◆◆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耐用性)

GJ◆◆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A、财产收入B、储蓄C、经常转移D、资本转移

GJ◆◆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广义国际收支)。

GJ◆◆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

A进出口差额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D国际收支总差额

GJ◆◆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GJ◆◆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将(储备资产)作为线下项目计算得来的。

GM◆◆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产业部门)。

GM◆◆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A)。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

GM◆◆国民经济核算中确定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依据的重要原则是(市场原则)

GM◆◆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GM◆◆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GM◆◆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内部交易)处理。

GM◆◆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机构单位交纳所得税作为(分配交易)处理。

GM◆◆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来自国外的初次净收入)。

GM◆◆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核算国民可支配收入)。

GM◆◆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资产经济性质)划分的。

GM◆◆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GM◆◆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的账户设置与机构部门账户在体系上(是一致的,但也有所不同)

GM◆◆国民经济核算在(时效性)上的发展,产生了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需要。

GM◆◆国民经济地区核算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发展需要)

GM◆◆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用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GM◆◆国民经济核算中,有关宏观上物价和物量的含义,哪项是正确的(前者是价格的一般水平,后者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可比数量)

GM◆◆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GM◆◆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总价值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物量因素和物价因素)

GM◆◆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都是采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物量指数)来表现。

GM◆◆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从(1993年)以后实现全球一体化。

GM◆◆关于机构单位与基层单位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GM◆◆国民资产负债中的资产是指(经济资产)

GM◆◆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负债和净值)

GM◆◆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若国外部门对应的金融资产净额为负值,表示(国内净贷出)

GM◆◆国民经济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GM◆◆国民经济核算在所包括的经济活动范围上的发展,产生了(人口、劳动力核算)。

GM◆◆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发展产生了(国民经济地区核算)。

GM◆◆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GM◆◆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GM◆◆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综合指数)。

GM◆◆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GN◆◆国内所有部门原始收入总和称为(B)。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收入D、以上都不对

GN◆◆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人口总量指标是(C)A.人口总量B.现有人口C.常住人口D.出生人口数

GN◆◆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

GN◆◆国内各机构部门之间财产收入与财产支付的关系是(二者相等)。

GN◆◆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进口货物和服务)。

GW◆◆国外账户是立足于(国外)编制的。

GW◆◆国外账户中某个平衡项为正值,表明(国外盈余或顺差)。

GY◆◆关于供给表(U表)的说法正确的是(主栏是产品部门)。

GY◆◆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HF◆◆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HJ◆◆环境及其他附属核算是为了满足(经济分析及应用的特殊需要)。

HW◆◆货物的进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

HW◆◆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产出和中间消耗与(生产账户)相连结。

HW◆◆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最终消费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相连结。

HW◆◆货物和服务账户的主要作用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

HW◆◆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资本形成及构成数据与(资本交易账户)相连结。

HW◆◆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进口和出口与(对外经常交易账户)相连结。

JC◆◆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JD◆◆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JG◆◆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住户和法人单位)。

JG◆◆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重估价账户)

JJ◆◆经济总体层次上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国民总收入)。

JM◆◆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珍贵物品上的支出)

JM◆◆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核算中不包括(购买金银首饰的支出)

JM◆◆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C)。

A、消费品支出B、消费服务支出C、购买房屋支出D、房租支出

JR◆◆金融资产增加应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JR◆◆金融业的总产出(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JR◆◆金融账户的净差额与资本账户的(资金余缺)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JR◆◆金融联系比率是(金融资产与有形实物资产之比)

JR◆◆金银首饰是(生产资产)

JR◆◆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金融资产的增加)

JX◆◆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应采用(现行市场价格)估价。

KB◆◆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

(90.91)

KZ◆◆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以(可支配收入)为初始流量。

KZ◆◆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总储蓄)。

A、最终消费支出B、实际最终消费C、D、净借出

KZ◆◆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流量和平衡项分别是(可支配收入和储蓄)

LD◆◆劳动适龄人口指(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LH◆◆联合国采用恩格尔系数确定的小康生活水平标准为(A)A、40%-50%B、30%-40%C、20%-40%D、20%以上

LX◆◆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

A国民总收入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财产收入

LX◆◆联系收入再分配账户与可支配收人使用账户的指标是(国民可支配总收人)。

LS◆◆拉氏物量指数是按(A)加权。

A、基期价格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D、报告期数量

MB◆◆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MB◆◆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MD◆某地区今年现价和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561.8亿元和3275.1亿元,前一年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3039.2亿元,那么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指数为(117%)。

MD◆某地区2002年有关收入分配的统计资料为(单位:

亿元):

劳动者报酬300,生产税160,生产性补贴60,固定资产折旧80,营业盈余120。

则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00)亿元。

MD◆◆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

该项活动属于(其它经常转移)。

MD◆某地期初人口为300万人,期内迁出人口为2万人,迁入人口14万人,期末人口为3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3.92%)

MD◆某地区常住人口350万人,其中暂时外出人口2万人,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5万人,则该地区现有人口数为(353万人)。

MF◆◆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可能对也可能错)

MG◆◆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第三产业)。

MG◆◆某国某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为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为一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0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一70亿美元)。

MP◆◆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

MQ◆◆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

MQ◆◆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产业部门分类)

MQ◆◆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项交易属于(资本转移)。

MQ◆◆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

MQ◆◆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D)

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

C、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服务收入20亿元;D、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MY◆◆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NB◆◆内部交易按交易发生时的(当时同类市场的市场价格核算)

NY◆◆农业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

NY◆◆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PD◆◆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PD◆◆判断一笔货物是否出口或进口,关键是看其是否(发生了所有权的变更)

PS◆◆帕氏物价指数是按(D)加权。

A、基期价格B、基期数量C报告期价格D、报告期数量

QY◆◆企业的总产出包括企业(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QC◆◆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资产)

QY◆◆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RK◆◆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的分子是(减少人口)。

RG◆◆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

RG◆◆如果同一机构单位的内部交易被看做是地区间的进出口流量,在合并全国的生产帐户时则势必会(重复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

RG◆◆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储蓄率)

RG◆◆如果——机构部门在—定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

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人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人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

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B)。

A.政府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住户)部门

RG◆◆如果国外某企业今年6月份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创建了一个子企业,则我国在年底进行常住单位数目统计时,(不包括)该企业。

RK◆◆人口出生率是一个(时期指标)

RK◆◆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的分子是(净增(减)人口)

RK◆◆人口总量是一个(时点指标)。

RK◆◆人口总数是(存量)

RM◆◆若某国计算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

GDP价格指数为110%,则GDP物量指数为(120%)。

RQ◆◆若期初、期末价格分别为P0、Pn,期初、期末资产数量分别为q0、qn,下列计算式表示核算期资产负债全部价值变化的是(Pnqn-P0q0)

RQ◆◆若期初、期末价格分别为 P0、Pn,期初、期末资产数量分别为q0、qn,并且在整个核算期始末资产价格和数量都是均匀变化的,下列表示名义持有资产收益的是((q0+qn)/2*(Pn-P0))。

SC◆◆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SC◆◆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A.财政收入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总收入

SC◆◆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A)A.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B.固定资本消耗的价值、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

SC◆◆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

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

SH◆◆社会劳动者不包括(B)。

A.企业合同工B.家务劳动者C.自谋职业者D.临时性从业人员

SH◆◆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D)。

A、劳动年龄人口B、不在业人口C、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适龄人口D、社会劳动者人口

SH◆◆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和社会劳动者总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有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SJ◆◆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

A.进出口差额B.经常收支差额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D.国际收支总差额

SN◆◆SNA对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消耗和库存存量进行估价推算所采用的是(永续盘存法)

SN◆◆SNA采用的是(全面生产概念)。

SN◆◆SNA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SN◆◆室内装饰用品属于(非耐用消费品)。

SR◆◆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SR◆◆收入分配核算的对象是(当期的生产成果)。

SR◆◆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C、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D、增加值

SR◆◆收入初次分配是对(总产值)的分配。

SR◆◆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或收入)属于(C)。

A、财产性收入B、转移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D、投资收入

SR◆◆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所核算的收入是(C)。

A、财产性收入B、转移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D、投资收入

SR◆◆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SR◆◆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D)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C、增加值D、营业盈余

SR◆◆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属于(C)。

A、生产性收支B、交换性收支C、转移性收支D、以上都对

SR◆◆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C)A、原始收入B、经常转移C、可支配收入D、储蓄

SR◆◆收入使用核算的中心内容是(A)。

A、消费核算B、储蓄核算C、非金融投资核算D、中间使用核算

SR◆◆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B)。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生制C、前者是收付实现制,后者是权责发生制D、前者是权责发生制,后者是收付实现制

SR◆◆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A生产账户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C收入再分配账户D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SR◆◆收入形成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之间的差额是(D)。

A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B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C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D支付国外的产品税净额

SW◆◆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

A、受价格变化的影响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C、不受价格变化影响D、计量单位统一,便于进行比较

Sy◆◆(甲单位将某设备无偿赠送给乙单位)属于资本转移。

SZ◆◆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TR◆◆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投入产出表)。

TR◆◆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TR◆◆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第Ⅰ象限)。

TR◆◆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Ⅰ象限)。

TR◆◆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TR◆◆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

TR◆◆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TR◆◆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

TR◆◆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TZ◆◆投资率一般定义为(非金融投资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WG◆◆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SNA)。

WG◆◆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

WG◆◆我国财政经常性拨款中的国防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属于(其他经常转移)。

WG◆◆我国近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上出现较大的顺差,这主要是由于(货物贸易)顺差造成的。

WG◆◆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小康水平)。

WG◆◆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D)A、机构部门B、企业C、法人D、常住机构单位

WG◆◆我国资产负债核算把资产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

WG◆◆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资产负债项目x机构部门)的平衡表式。

WQ◆◆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WQ◆◆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的总和)。

WS◆◆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净误差与遗漏)。

X◆◆.xij表示(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

XL◆◆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XL◆◆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A)A中间消耗B劳动报酬C生产税D营业盈余

XL◆◆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C)A、工资与奖金收入B、各种补贴收入C、当年存款利息收入D、彩票中奖收入

XL◆◆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 A)A.存款利息B.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贷款D.彩票中奖 

XL◆◆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农业部门)

XL◆◆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财产税)或(现期所得税)

XL◆◆下列居民收入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养老金)

XL◆◆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是(住宅)

X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劳动报酬转到原始收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