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900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docx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这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

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

由此,选修模块问题在我国历史教育界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内容有哪些?

怎样进行选课指导?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的探讨。

一、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强调“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基本理念下,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

其内容结构如下:

模块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模块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模块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模块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东西方的先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亚洲觉醒”的先驱

○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科学家

模块5: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玛雅文明的消失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模块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上述6个选修模块是在对历史发展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反复遴选的基础上,按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不同兴趣的原则,采用专题史体例、中外合编的方式进行构建的。

模块1属于古今中外贯通性的专题;模块2、模块3属于探索影响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状况与格局的专题;模块4属于讨论中外伟大人物与历史发展互动关系的专题;模块6属于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化精华的专题。

设置历史选修模块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成为推行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的基础。

历史选修模块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理念。

历史选修模块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具体说来,选修模块的设计渗透了如下基本理念。

1、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选择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作为选择性原则的具体体现,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为高中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历史选修模块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模块。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在选修的6个模块中任选若干个模块学习。

甲学生可选修所有的6个模块;乙学生可先选修模块2,再选修模块1,也可相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这一设计思路无疑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体现了灵活性、自主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选择需求,真正体现了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首先,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简单重复。

在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实现这样的课程理念,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特别是选修模块的设计采用“模块+专题”的形式,这种专题形式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延续、拓展和深化。

直线式或螺旋式编排的历史课程

在课程发展的历史上,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逐渐形成了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

直线式是把课程的内容按照前后相连的、严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前后内容由简到繁,像一条不断的直线,一拉到底。

而螺旋式,亦称圆周式,是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现在看来,螺旋式的历史课程更适于中学的历史教学。

这是因为:

(1)历史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对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性处理”,往往会使教学内容过于浓缩,容易使历史教学变成一种知识的挤压式教学,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至影响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发展;

(2)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要包括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完整的历史知识无法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所以不能由于教学的阶段性而拦腰斩断历史教学的整体系统;(3)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过程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必须经过反复,即使是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也要不断地加强、深入和扩展。

其次,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

改革开放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选修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所选择的9个专题,都是中外历史上重大的改革事件。

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国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选修模块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7个专题涉及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属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现象。

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并能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从而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模块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就是通过近百年来世界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的正义感,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再次,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

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

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

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选修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十个以下。

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

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

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

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

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

如何通过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这也是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课程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

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

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最后,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历史选修模块以专题的形式呈现选修课程内容,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学习空间大了,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

3、体现时代性特点

所谓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其间既包括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同时也包括课程内容表述的方式和语言。

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

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历史教科书要及时地反映这种发展和进步。

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

依据“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这一理念,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注意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如,选修模块1的设计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作用,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而认识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选修模块2则通过近代历史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思想与实践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推动,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选修模块3涉及的是关系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命运和文明兴衰的重大问题,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树立忧患意识和和平意识,形成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选修模块4通过介绍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使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选修模块5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至于选修模块6则有助于学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此外,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还及时地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问题赋予新的领悟和阐释。

如,选修模块5中的“人类起源之谜”,就吸收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

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突破,甚至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

有关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及科学之说的探索、人类原始进化过程及其探索的意义、人类的早期成员及现代人的起源、人类起源地的一元说和多元说构成了“人类起源之谜”这一选修专题的主要内容。

还有,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有利于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

为了适应时代的这种需要,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写进了许多世界史内容。

例如,选修模块1写进了“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内容;选修模块2写进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等内容;选修模块5写进了“玛雅文明的消失”、“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等内容;选修模块6写进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址”内容。

历史选修模块中世界史内容的增加,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若干问题的分析

(一)历史选修模块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在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尽管它们在模块专题的立意及具体内容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在学习目标上都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总的课程目标。

下面以新教材《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人教版)(以下简称《历史选修5》)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具有密切的有机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识记层次。

即要求学生“知道”、“了解”、“简述”、“列举”等的内容,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史实。

这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习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

例如,《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的识记目标如下: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和重现历史的主观性;知道史料的基本含义,了解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起源之谜”:

知道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研究成果,初步了解人类的原始进化过程;了解人类起源中的主要未解之谜。

○“三星堆——古蜀文明之谜”:

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

○“玛雅文明的消失”:

简述探索玛雅文明的经过;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列举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简述二里头遗址发掘概况,列举二里头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简述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经过;列举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知道贝纳迈塔帕王国的概况;简述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的过程。

在上述识记内容中,就“玛雅文明的消失”而言,其识记内容包括:

简述玛雅文明的经过、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列举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

学生通过识记,在具体了解和知道玛雅文明探索的经过、该文明曾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到目前为止该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和运用。

(2)理解层次。

即要求学生“认识”、“理解”、“说明”、“归纳”等的内容,需要学生在相关识记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推论。

例如,只有在“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其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的地位”;只有在“简述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经过”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认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只有在“知道贝纳迈塔王国的概况”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津巴布韦’的由来”。

所以,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达到“理解”层次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去运用。

(3)运用层次。

即要求学生“分析”、“探讨”、“评价”、“比较”等的内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判断与分析、比较,其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这个专题时,“探讨大津巴布韦遗址留给我们认识非洲历史的线索”。

这是个“运用层次”的问题,“人教版”教材列出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问题有:

(1)谁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掘的?

(2)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如何?

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是怎样的?

(3)津巴布韦文明是谁创造的?

加莱克和比奇(两位历史学家)有何贡献?

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学习探究,阐述自己的见解,并与师生讨论和交流,能了解其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深刻认识非洲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特点,从而得出结论:

大津巴布韦遗址是贝纳迈塔帕王国留下的历史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考古发掘,充分反映出古代非洲人民以非凡的勤劳智慧,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古代非洲文明。

非洲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目标的落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个过程是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历史问题,自己尝试并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基本方法收集历史资料、处理各种有关信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例如,“人教版”教材注重学生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形成对问题的认识的学习过程,并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揭开人类之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案例1:

“人从哪里来”一课“探究活动”

达尔文——这位杰出的学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他的进化论思想是怎样得到启迪的?

他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训练、他的禀赋、他的勤奋,还是他的才能?

这些问题从达尔文著作陆续出版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

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回答。

案例2:

“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一课“学思之窗”

杜鹃王就是望帝杜宇。

人们说望帝生前爱护人民,教人民种庄稼。

死了以后,他还惦记着人民的生活,所以他的灵魂化作了杜鹃鸟,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农忙季节,就飞到田间一声声鸣叫。

人们听到这种声音,都说:

“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是时候了,快撒种吧。

”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杜鹃鸟又称什么鸟?

你听过这种鸟的叫声吗?

关于它,还有什么故事?

案例3:

“一醒惊天下”一课“阅读与思考”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

三星堆考古揭示的古蜀文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或是从宗教观念、造型艺术、青铜铸造工艺、文化交流、文明进程、地域特色等多重角度来看,都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资料,展现了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卷。

在中国考古史和世界考古史上,三星堆都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考古发现。

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东方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思考:

(1)为什么文中用“湮没”“百科全书式”“令人耳目一新”“重新审视”的字眼来形容三星堆考古发现和三星堆文明?

说说你的认识。

(2)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你觉得有哪些内容和先前所学过的中原夏商周文明不一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和树立的意识和观念有:

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以及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到人类起源的探索,小到一个具体历史年代的考证。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众多学者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材料中,清理头绪、多方考证、追寻破解历史遗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

他们或依据不同资料,或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观点和见解。

这些观点和见解,都为我们解开这些历史的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在教学中,学生适当了解这些历史未解之谜和学者们认识这些历史之谜的不同看法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有助于开拓他们的历史视野,培养其宽广的历史胸怀和历史感。

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历史学的科学性,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科学态度。

人们对历史奥秘的不断探索,实际上也是人类极为关注自身命运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其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以及树立追求真理、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历史选修模块的编写体例

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运用专题史体例和中外合编的方式,采用单元、课、目三级标题的结构呈现知识内容。

下面以“人教版”《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教材为例加以论述。

1、单元

“人教版”高中历史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一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历史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根据专题分为7个单元,共28篇课文,外加2个探究活动课,共计30篇课文。

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重现’”这个专题,从广义上对有关历史学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探索其他各个专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历史学,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这个专题,反映了近年来诸多学科在探索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一些新见解。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等专题,分别揭示了存在于欧洲、美洲、非洲的古代文明的兴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已经认识和尚未完全认识的问题。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两个专题,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前者涉及到对于传说中的夏朝历史的考古学论证的科学研究目标,后者则又一次展现出中华文明之多元一体的绚丽景象。

对于它们的深入探索和科学说明,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

2、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或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

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例如,《探索历史的奥秘》第五单元共4课,第1课为“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第2课为“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第3课为“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第4课为“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3、导入部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的导入部分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单元导入。

单元页的设置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革新,包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

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了解本单元内容的线索,抓住核心问题,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的单元导入包括:

[单元内容概括]

中南美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几个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1000年以后,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个古文明。

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之前很久,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地区,玛雅人就创造了自己的文明。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前古典期,玛雅文明尚处在形成之中。

3-9世纪古典期的玛雅文明,昌盛数百年后,戛然而止。

10-16世纪,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的繁盛期,也有数百年,后来被西班牙人武力征服和摧毁。

玛雅文明的失落,使它显得如此神秘而陌生。

玛雅文明的兴衰、失落与重新发现,表明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历史进程的规律性。

了解玛雅文明的兴衰与成就,探究与之有关的疑难问题,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

[学习要点]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玛雅文明的成就

○玛雅文明的疑团

[学习建议]

○认识玛雅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失落的原因。

○根据你所学过的世界上其他古文明的知识,用比较的眼光,认识玛雅文明的成就。

○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对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作出合理的解释。

另一种是课的导入。

“人教版”高中历史每课前均有导入语。

导入语一般用文字等表述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

“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例如,第六单元第1课“玛雅文明的发现”的导入语是这样写的:

1839年10月3日清晨,英国双桅帆船“玛丽·安”号从纽约港起程,驶向尤卡坦半岛东岸的伯利兹城。

船上有两名乘客,一位是美国著名游记作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另一位是他的助手,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

两人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察湮没在中美洲密林深处的城市遗址。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旅行成为了玛雅研究史上的分水岭。

[探究的主要问题]

○后古典时期玛雅文明是怎样失落的?

○玛雅文明是如何发现的?

[重要概念]

○玛雅

○斯蒂芬斯

○大三角

4、正文部分

高中历史的正文部分属于课文主体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有关案例前文已有介绍,这里从略。

5、辅助部分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文中间特插“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

“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加强历史的联系性。

“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中某主要内容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