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word版.docx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word版
第一篇、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中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我是学校八(3)班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50%。
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欢聚资料网)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获得过嘉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教学工作者”、镇级“优秀教师”。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
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
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
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
我俩在用真心交流
后,刘某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
”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父再婚长住黄石并又生一子,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
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
我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
在他不肯说真话时,我点破其不实,并暗示已知实情。
谈话间,我注意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
我于是经常询问他的生活,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
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我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
三、视同己子,沐爱之阳光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特殊性,多数“留守儿童”上学都比
较远,且安全意识较薄弱,这样他们就充满了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有些安全隐患是十分严重的。
学生邓某,父母都在广东珠海经商,奶奶充当临时监护人。
由于家离学校远,他便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单独住宿,双休日才回家。
他特挑食,个头较小,但酷爱运动。
一次,他在打蓝球时不慎摔下将左手的手腕骨折断。
当同学们向我报告后,我迅速到他跟前,看到他用右手把受伤的左手端着,他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我吓住了。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见到人手腕骨折,但想着孩子这时更疼更怕,我镇定下来,并用双手托住他的身体,找来几位学生,迅速将他送往太和卫生院。
一路上,我一个劲安慰他“没事的,别怕!
”医生拉骨并找准位置接骨时,我紧紧抱住他不让他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
”看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心里真难受,我跟他说“疼就喊吧,别憋着。
”但他的坚强更让我感动,我让他把头靠着我的肩膀上,希望这份依靠能让他减轻一些痛苦。
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我感觉我跟他就是母子,他对我依赖极大。
事后,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我作了很深的反思教师对留守学生不单是应该在道德品质方面、学习方面进行教育,还应该在安全和自卫方面加强教育。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
我是一名乡村女教师,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着这方神圣,
用我的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
我奉献着,幸福着,快乐着,无厌无悔!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材料.
近几年来,我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2万余人,这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儿童也逐年倍增,全镇留守儿童达750多人。
由于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
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二是缺乏行为管教。
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缺乏亲情交流。
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陌生,甚至不信任。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其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关工委成立镇“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吸收教育、共青团、妇联以及“留守儿童”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建立了镇党政领导、镇关工委领导和下乡工作队联系各村、各中小学,村干部联系村民组长和党员,村民组长和党员联系到家庭的三级关爱网络。
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选派关工委老同志为“留守儿童”的联系人和监护人,他们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儿童所在学校、思想联系人、经济帮助人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
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例
一、用母爱换起美好生活的动力
(一)基本情况
代理家长吴红梅
职务黄茅完小教师
留守学生吴友丽吴腾
年级六年级
出生年月2005年5月
家庭住址邓元泰镇中山村
现寄住地黄茅村12组
代管人王华国(外公)
(二)事迹回顾
两姐妹长期没有父母的关爱,在各自的生活中都只有来自外公的关爱,但是隔代教育带给两姐妹的影响很大,两姐妹读书经常迟到,穿衣打扮也不行,见人不打招呼,性格十分内向,学习成绩在班上算差的,即使和别人说话也表达不清楚,更不能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遇到现在的代理家长陈华老师以前的现象了。
在2013年秋季学期,吴红梅老师担任了六年级的班主任,在学校的安排下,成为了她俩的代理家长。
第一次与她们结对是,吴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把基
本情况调查清楚后,第二天便到她俩的(现在的外公家)家访,由于是两女结扎户,父母这些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在广东打工找钱上了,没有顾及孩子的成长,即使回家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一回。
针对这些情况,吴老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经常和她们聊天,几次过后,和她们成为了无活不说的好朋友。
在吴老师的带动下,她们从自身打扮开始,衣服穿干净了,人也活泼了,也敢大胆的和别人说话了,每天上学都是开开心心的,过年她父母回来时看到她俩的表现,还差点没有认出来呢!
今年年初她们父母又外出了,开始几天都有些舍不得,但是在吴老师的开导下,两姐妹逐渐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
两姐妹由以前怨恨父母不在身边转变成了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三五几天就要和父母打电话聊天,还在电话里也要撒娇。
就这样,吴老师用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的关爱,让两姐妹的生活得以焕然一新,并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
2013年10月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
为了切实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校领导、教师都非常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从二〇〇五年起我校就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多年来,我校在培养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来从事这项工作的。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关爱留守儿童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使学校真正成了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的主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名册
为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我校每学期在开学初对所有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名册和联系。
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相隔千万里的“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能进行情感上的交融,让远在异乡打工的孩子父母亲也能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教育。
三、成立留守儿童“心里健康”工作室
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心里健康”工作室。
每周选派1至2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到工作室工作。
此外,我们还对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四、建立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针对这部分儿童的父母亲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现实,我们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让任课教师当留守儿童的“爱心爸
爸”、“爱心妈妈”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让留守儿童也能健康成长。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温暖的家,教师就是对他们全负责的“父母”。
各年(班)级在日常的活动中都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注。
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在课外辅导时,优先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在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也让留守儿童能全面参与,在实践活动中耐心教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理,自护,自救能力,利用节日开展关爱活动。
例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都单独组织这部分学生开展“六一”游艺活动,给他们赠送一些学习用品和文艺书籍,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家”的温暖。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和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教师组织学生播放室、会议室、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
比如,课外阅读,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数学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
双休日,组织结对老师上门指导学生看书,读报,作业,游戏。
让留守儿童在快乐之中度过双休日。
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我们印发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向周围的百姓宣传,还发动了村队干部,以及退休教师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
通过我们努力,许多热心教育工作的从士积极响应,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昂首阔步迈向新的生活。
2013年10月11日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
我是学校99班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50%。
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
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
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
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
我俩在用真心交流后,刘某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
”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一、案例介绍
何凤玉,女,该同学上课容易走神,不爱交流,对于大人的话,很多时候不予理睬,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虽不教她,但对于她我已经有深刻的印象。
那时我以为她是自闭症孩子。
今年接手这个班。
刚开始她也是一句话不说。
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
更别说背诵课文了。
她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
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二、案例分析
1、亲情的缺失
何凤玉同学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开她。
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相处甚少,父亲忙于工作的不闻不问,祖父母的隔代观念,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
2、学习没有人指导
何凤玉本身就不爱说话,任老师怎么问,她都是不做声的。
渐渐地,她的学习几乎被老师放弃了。
今年二年级我接手这个班。
我发现她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更别说识字、写字了。
三、实施做法
1)交流谈心,从内心感染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常常走近何凤玉,带她一起读课文,一起与她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教她写字,鼓励她进步。
在此过程中。
我多次在其焦虑的脸上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容。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在学习上自卑的何凤玉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她,与她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
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她,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
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班上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她主动的参与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她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
四、个案教育反思——“爱”的力量有多大?
现在的何凤玉,在课堂上可以发言了,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上能背掉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了。
看到她的笑容不再是难事。
从何凤玉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学习、行为习惯还是在交流能力方面,她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应该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
爱可以为枯萎的小草带来整个春天;爱可以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爱可以给孤独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
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在此,我也希望所有的农村教师在碰到特殊的留守儿童时,应多给她们一份爱心与耐心!
第四篇、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____记我校留守儿童郑茜茜
故市镇杜王小学教师杨殿元
在我们故市镇杜王小学六年级,有一位极其普通的女孩,她叫郑茜茜,是个留守儿童。
她是个不幸的孩子。
她的父母在她出生不到一岁就离异了。
母亲只身一人到广东打工,不久便改嫁了。
不满一岁的她和爷爷、奶奶及爸爸苦渡日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孩子在失去母爱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
再说说她的爸爸,也不知什么原因,也一直未娶,后又到外地打工,很少回家。
因此,小茜茜的幼年、童年一直是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的。
长期失去母爱的她,性格变得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于和人交流。
再就是脾气暴躁,自律能力差。
更有甚者,由于奶奶过分溺爱,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如骂同学,骂老师,随便拿同学的东西。
有一次,她竟用墨水在路旁的电杆上写老师的名字,老师批评她,她却不当一回事。
面对这样一个留守儿童,如何教育使其转变呢?
晚上,我睡在床上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该如何下手呢?
经过几天的思索、调查、了解,我终于想出了办法。
我想应该和这个同学个别谈话。
因为班主任的个别谈话是了解学生又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
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宜疏导,不宜压制;批评不宜过重,要有分量;讽刺挖苦的话切不可讲,要以诚相待。
一次,我得知这个同学到同村上的一个孩子家玩耍时,将人家孩子新买的水杯拿走了。
人家知道后到她家去要,而她却说未拿。
但有个同学偷偷告诉我,郑茜茜那了别人的杯子还把杯子带到学校里来,
就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得知此事后,我决定先到教室将这个杯子拿回我的办公室,然后在早读后将她叫到我的办公室。
先问她这个杯子是不是她自己的,而她一口咬定是自己买的。
面对这个留守儿童的说谎行为;我没有动怒,而是心平气和地给她讲应该怎样做人。
我告诉她“你还小,要学会做人,做事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特别是做一个诚实的人。
”我还告诉她“你再想想,这个杯子真是你的,你可以带走,如果不是自己的东西,却要占为己有,那你一辈子也不会心安的”。
这个同学半晌没有讲话,随后,眼泪掉了下来,含泪对老师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拿别人的东西。
”看到这个同学鼓起勇气向我承认了错误,我很高兴。
替她擦去眼泪。
对她说“你能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掉错误,单凭这一点,就应该表扬你,希望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
分析郑茜茜同学所犯错误的根源,从小失去了母爱,导致自制力差是主要原因。
她虽有父亲,但也没有得到父爱。
另外,她多次转学也是她成绩差、厌学的原因。
尤其是爷爷、奶奶的监护不够,使她出现了学习观念淡薄,特别是学习上碰到困难没有人辅导,加上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对郑茜茜进行家访。
我来到她的家中,和她的爷爷奶奶进行了交谈。
了解这位儿童的思想动态,发现她有辍学的念头。
首先肯定她最近的进步,并对她说“你爸爸在外地打工,他挣钱可都是为了你呀!
你爸爸如果听到你不念书了那多难受呀!
”一番话打动了小茜茜,她当即向我保证,今后要增强学习的信心,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家访,使得这位留守儿童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较前提高了。
并且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消除了惧怕作文的心理。
“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等方面。
我们作为教师的,尤其要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从学习、生活上关爱,把他们失去的父爱或母爱给补上去,使他们感受到党的阳光的温暖,使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打工,让这些“留守儿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长大后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感恩父母。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具体事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具体事例
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童志梅老师献出了慈母般的关爱,她班的留守儿童刘瑞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性格孤僻,不善言语,不爱说笑,上课总是低头,不举手,不发言,针对孩子的状况,童志梅老师进行了家访,得知刘瑞和弟弟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每天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哄弟弟,帮姥姥、姥爷干家务,小小的年纪本该享受爱的时刻,却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怎么不让她孤单呢?
为了使她快乐起来阳光起来,课余童老师只要有空就找她谈心,帮她排忧解难,课堂上多提问她,多表扬她,渐渐地,她的头抬起来了,上课举手发言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她彻底改变了,那天她发高烧,童老师知道后便要带她上医院,她说已吃过药。
为了缓解她的疼痛,课间童老师督促她喝开水,并且安慰她,称赞她是个坚强的孩子,由于童老师的影响,全班同学都围绕在她身旁关心她,第二天她的烧退了,脸上露出了笑容,童老师深深地知道这微笑是用真诚的爱心换来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只有精诚所至,才能金石为开。
大王小学2016
第六篇、留守儿童的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我是留守儿童
打开腾讯新闻版块,赫赫在顶的再次是留守儿童的问题。
因为曾经我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再到留守少年,点开这些触目的图片,我看到了我的一部分。
弟弟出生那年,我已五岁,妈妈为了我和弟弟以后都能读得起书,下了狠心断了弟弟的母乳,和爸爸一起去苏南打工。
而我,只知道,妈妈和爸爸不会随时在家。
而我,也成了弟弟最忠实的陪护者,弟弟还未会走路,喝着奶奶泡的奶粉。
家中,爷爷奶奶,弟弟和我。
如同爸妈这样的年轻人都不在农村,都在城里打工。
田里的农活拖住了爷爷奶奶的大部分时间,最初的那两年,弟弟的摇篮因为我的存在才一直处于摇的状态。
会走路以后,我更是寸步不离弟弟,怕他落水,怕他摔倒。
直至我读了幼儿园,白天就很少陪弟弟了,周末我便全职看护弟弟。
一切我都认为理所当然,因为,他叫我姐姐。
从小就被家人灌输,姐姐应该有姐姐的样,护着弟弟是应该的。
现在还是如此。
弟弟也开始读幼儿园了,我上学便有了伴,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我已经三年级了,他放学比较早,就喜欢在教室门口的小花坛等我一起放学,现在想想,那个场面他应该是萌萌哒,背着小书包,时不时看看我的教室,想着姐姐快点冲出来。
那么多年的朝夕相处,我们感情一直好的很。
这次回家,我们还一起看了侏罗纪。
弟弟生性腼腆,没有我的泼辣胆大,对于爸妈他不知何为相处,在他眼里爸妈只是两个字,过年的短暂见面无法培养他们之间的感
情,直到现在,还需要我在中间做调解。
以后,弟弟会明白爸妈的苦心。
小学,我们还不懂爸妈的重要性,直到初中高中,我和弟弟才感受到。
许多同学的爸妈在校外租房陪读,而我们只能住在集体宿舍,吃着大锅饭。
家长会上,我只能拿着成绩单独自欢笑,因为爸妈不知道我有多优秀。
那一刻,喜悦竟酝酿成了带酸气的酒,带有那么一点醉意的无奈。
多盼望爸妈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夸奖我的勤学聪颖,多么希望他们能够给我说一句,你很棒要继续哦!
可惜,他们只能隔着电波说,你再不努力会跟我们一样打工。
爸妈的教育方式和能力因为没有与我们陪伴一起与时俱进。
还好我总结出来了原因,不然,我得心生多少怨气。
我还是一路按部就班,直到现在。
爸妈因为与我们相处很短,不知晓我们一路的成长,现在沟通难免困难,而我也在慢慢寻找方法。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我总是拿这句话作为我一切评判的标准。
我只能去包容他们,迁就他们。
现在弟弟也好很多,至少他是懂事,或许表达方式欠缺,但是好的趋势挡不住。
因为留守,我们早早学会生活自理,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忍耐。
我们爱运动爱劳动,我们孝顺爷爷奶奶,留守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教育。
我们的教育没有一步落下,爷爷奶奶明事理,学校老师的关爱,我和弟弟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
我相信,都会活得精彩。
第七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一)
活动内容我们的好>故事
活动地点留守儿童之家
活动时间**9月14日
活动过程
一、宣布本次活动主题
我们的好故事
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