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351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docx

考点专练31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考点专练31 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1.(2015·山东理综,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2.(2015·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

或SO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3.(2015·江苏化学,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4.(2015·安徽理综,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5.(2015·四川理综,3)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2015·重庆理综,4)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7.(2015·安徽理综,27

(1)(3))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

已知:

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

33℃)。

(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玻璃片和小刀等。

(2)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第③步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2014·课标全国Ⅰ,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2.(2014·课标全国Ⅱ,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3.(2014·山东理综,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4.(2014·重庆理综,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5.(2014·海南化学,6)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

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

6.(2013·山东理综,1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的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的NaI

7.(2013·福建理综,10)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0.1000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

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8.(2014·山东理综,31)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Ⅱ)

S(s)+Na2SO3(aq)

Na2S2O3(aq)(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_______。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

+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1.(2015·福建毕业班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10mL量筒量取5.00mLKMnO4溶液

B.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把片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的托盘中称量,其质量为7.4g

2.(2014·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中所示装置Ⅰ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mol·L-1NH4Cl溶液的pH=5.2

3.(2015·淄博模拟)化学教材中,常借助示意图表达实验装置的要点、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等。

下列有关示意图表现的内容一定不正确的是(  )

4.(2015·东北三校联考)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NO、O2、H2等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制取、收集NH3

5.(2015·洛阳统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D.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7.(2015·太原模拟)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8.(2015·北京通州摸底)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9.(2014·河北唐山调研,28)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取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给仪器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________(填仪器序号);还缺少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向洗涤液中加入几滴________(填写序号)。

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酚酞溶液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实验至少需重复加热一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m1与m2差值较大,其原因可能是①第一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种情况即可)

(5)若坩埚质量是W1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0.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下列仪器中,标有“0”刻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液漏斗 b.试剂瓶 c.集气瓶 d.滴定管e.容量瓶 f.量筒 g.托盘天平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试管 b.分液漏斗 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d.集气瓶 e.酸式滴定管 f.碱式滴定管

(3)用装置甲、乙、丙和乳胶管组成一套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3或HCl气体。

可供选择的液体试剂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丙中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制取某气体的过程中,丙中的石蕊溶液变红,且烧瓶中的试剂A与分液漏斗中的试剂B均为无色液体,则试剂A为________,制取该气体利用了B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丙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变蓝,说明乙中气体已集满。

若石蕊溶液变蓝,则烧瓶甲中应加入的固体试剂A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乙中收集氨气,气体流经装置的顺序是:

a→____→____→d(填接口代号)。

(4)下图中的装置D是实验室制备CO2的简易装置图,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随时使反应发生,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的效果。

下图中的装置A、B、C也可起到相同效果的有________(填写编号)。

考点专练31 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三年高考真题演练】

[2015年高考真题]

1.D [A项,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同时钠燃烧后生成的Na2O2会与CO2反应生成O2,这样会使燃烧更剧烈甚至发生爆炸,错误;B项,加热碳酸氢钠时有水生成,若试管口竖直向上,水会倒流进入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炸裂,错误;C项,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错误;D项,制备乙烯时,向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正确。

]

2.B [A项,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pH试纸漂白,错误;B项,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否则会引起暴沸,正确;C项,若存在Ag+也会产生此现象,错误;D项,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

3.B [A项,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错误;C项,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错误。

]

4.B [A项,物质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B项,CO不溶于NaOH且不与NaOH反应,CO2因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除去,正确;C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滴定终点的读数为11.80mL,错误。

]

5.C [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错误;B项,Cl2和HCl都能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应通过饱和的食盐水,错误;C项,食盐水呈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左侧试管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右侧导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正确;D项,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含有的少量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错误。

]

6.A [A项,因为Fe(OH)2易被空气氧化,所以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利用植物油隔绝空气,正确;B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再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错误;C项,NH3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图示装置易发生倒吸,错误;D项,一是温度计测的是溶液的温度,应伸入液面以下,二是因为乙醇易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证明生成乙烯,错误。

]

7.解析 

(1)将反应器加热到100℃以上并通入氩气,目的是排出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以防止副反应发生。

在实验室里,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取用钠时,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适量的金属钠。

(2)经过第②步分离得到的是溶液和Na2SiO3固体,故分离方法是过滤;根据异丙胺沸点,可通过蒸馏从溶液中分离出异丙胺和硼氢化钠。

答案 

(1)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煤油 镊子 滤纸

(2)过滤 蒸馏

[两年经典高考真题]

1.B [A项,容量瓶属于精密的定量仪器,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错误;B项,酸式滴定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后,若不用标准液润洗,则会使标准液浓度减小,从而使滴定时造成误差,正确;C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若锥形瓶洗净后再用待滴定溶液润洗,则会使待滴定溶液偏多,从而造成滴定误差,错误;D项,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吸出多余部分,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偏低,错误。

]

2.D [A项,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颈尖嘴一侧应紧贴烧杯内壁,错误;B项,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错误;C项,混合气体应长进短出,错误。

]

3.C [A项,配制溶液时应在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错误。

B项,中和滴定时,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

D项,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应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否则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错误。

]

4.B [A项,灼烧在坩埚内进行,另外还用到酒精灯和泥三角,正确;B项,溶解、稀释用到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项,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正确;D项,检验Fe3+应选用KSCN溶液,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在试管内进行反应,检验,正确。

]

5.B

6.D [A项,缺少酒精灯、铁架台(或三角架),不能完成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错误。

B项,缺少漏斗、铁架台等实验器材,不能完成过滤操作,错误。

C项,缺少称量仪器天平,不能称量NaCl固体,无法配制0.5mol·L-1的NaCl溶液,错误。

D项,Br2+2I-===2Br-+I2,然后用CCl4萃取I2,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完成分液操作,正确。

]

7.D [B项NaHCO3受热分解,固体质量减小,Na2CO3加热无变化,可以鉴别。

D项混淆了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

]

8.解析 

(1)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并且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装置D是安全瓶,可防止倒吸;装置E是尾气处理装置,用来吸收过量的SO2,故所盛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等。

(2)根据盖斯定律,由(Ⅰ)×2+(Ⅱ)+(Ⅲ)×3,得2Na2S(aq)+Na2SO3(aq)+3SO2(g)===3Na2S2O3(aq),故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中的溶液不能和SO2发生反应。

蒸馏水溶解SO2;Na2SO3溶液能与SO2发生反应:

SO2+Na2SO3+H2O===2NaHSO3;NaHCO3溶液也能与SO2发生反应:

NaHCO3+SO2===CO2+NaHSO3;饱和NaHSO3溶液不能和SO2反应,也不溶解SO2。

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应使生成SO2的速率减慢,可通过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来实现;因反应(Ⅲ)相对较慢,C中反应达到终点时S消耗完,现象是溶液变澄清。

蒸发皿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试管是小型玻璃仪器,加热时也不需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底部面积大,防止受热不均匀,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4)Na2S2O3和Na2SO3的存在对SO

的检验有干扰,要先除去。

根据题给信息,可先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二者除去,排除干扰,再检验SO

的存在。

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得分)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得分)

【两年模拟试题精练】

1.C [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只能量取5.0mLKMnO4溶液,不能量取5.00mLKMnO4溶液,A项错误;瓷坩埚中含有SiO2,高温时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发生反应,B项错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称量,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项错误。

]

2.B [图中装置Ⅰ适合液体与固体、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但由于2NO+O2===2NO2,所以NO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洗涤沉淀时不能搅拌,以免弄破滤纸;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只能准确到整数值。

]

3.B [A项,橡皮管是作为连通管,目的是平衡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正确;B项,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C项,关闭止水夹,从分液漏斗放水,使漏斗下端水不能顺利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正确;D项,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短进长出收集,正确。

]

4.A [乙醇和水互溶,因此二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A错;NO、O2、H2等不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NH3和HCl在CCl4中不溶解,且CCl4的密度比水大,能吸收NH3或HCl,且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用试管、酒精灯等仪器,D正确。

]

5.C [A项,NaOH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容易把瓶塞和瓶颈粘和在一起,因此盛放NaOH溶液应使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错误;B项,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因此应从上口倒出,错误;C项,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为了防止蒸干发生晶体迸溅,应在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并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正确;D项,应先加入水,再加入钠,错误。

]

6.B [向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在溶液表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与空气接触,由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这个过程变化很快,无法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正确的操作是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插入新制硫酸亚铁溶液液面以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A选项错误。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选项正确。

开始排出的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后会发生爆炸,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

正确的操作是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C选项错误。

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混合后放出大量的热,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正确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选项错误。

]

7.C [A项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溶剂,可互相溶解,靠分液漏斗和烧杯不能分离,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然后再蒸馏出乙醇;B项缺少量取盐酸的仪器(量筒);C项用胶头滴管取淀粉KI溶液并滴入试管中,再用另一胶头滴管取少量溴水滴入试管中,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有I2生成,即可证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D项缺少反应容器大试管。

]

8.D [A项,收集装置不能带胶塞,图中装置无法将空气排出;B项,灼烧固体物质应在坩埚中进行;C项,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而不能从上口倒出。

]

9.解析 

(1)称量需要托盘天平,溶解需要烧杯和玻璃棒,配制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注意A仪器不是容量瓶,没有活塞,应为圆底烧瓶,第③步量取FeCl3溶液时要用酸式滴定管;(3)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最简单的方法是判断洗涤液中是否还含有Cl-;(5)生成n(Fe2O3)=

mol,所以样品中m(Fe)=

×2×56×

g。

答案 

(1)CF 25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Fe3++3NH3·H2O===Fe(OH)3↓+3NH

(3)沿玻璃棒向过滤器(或漏斗)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其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③

(4)证明氢氧化铁受热分解完全 不够充分或冷却时没有将固体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过程中有固体溅出或温度过高,固体有分解等(答出两点即可)

(5)

%

10.解析 (3)①根据丙中石蕊溶液变红可知制备的气体为氯化氢。

因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故A为浓盐酸。

若石蕊溶液变蓝可知制备的气体为氨气,故固体A为NaOH或CaO或碱石灰,B为浓氨水。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故连接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