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994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5地震心得体会.docx

425地震心得体会

4.25地震心得体会

【篇一:

地震心得体会】

2013年地震救援心得体会范文4月20日,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天,本该开开心心的周末时光,却成了很多家

庭的生离死别之日。

但是灾情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有我们的消防队员、武警官兵纷纷出动

救援。

解放军和武装部队迅速到达芦山县、宝兴县共18个乡镇展开救援,大量的官兵救援,

达到灾区全覆盖式救援。

他们不断扩大范围搜救被困群众。

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

是他们全力救治伤员。

军队医疗队实施现地救护,安排直升机继续转运重伤员。

他们协助转

移安置群众。

组织运送物资、清理废墟、搭建帐篷板房、开设救助点等工作。

他们参加相关

专业救援。

组织空中侦察和遥感飞机勘察评估灾情和地质状况,工程抢险专业力量继续疏通

道路、保障畅通。

他们开展卫生防疫。

他们中的卫生防疫力量参加灾区流行性疫情监测监控

和防疫消杀灭工作。

还记得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也是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消

防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援被困群众。

他们坚持、不放弃整日整夜搜救废墟下的生命。

他们不眠不休,拼命为群众疏通生命的通道。

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不管是“512”还是“420”,

都是这群最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出现,解救群众。

他们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始终把人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人名有难之时,第一时

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

时刻不忘党的信念,勤勤恳恳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记得我们小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最可爱的人。

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人名解放

军,我们的战士。

解放军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他们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任劳任怨只为看到人们那一抹抹灿烂的笑容。

每次灾难发生之时,他们就是灾区最活跃的人

群。

他们不畏艰险,只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不得不说,我们的解放军真的是

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

不难看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群的队伍正在扩大,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80

后、90后的身影,他们当之无愧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新生力量。

成为感动中国的中流砥柱。

震无情,人有情。

我们的战士最可爱。

他们向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4月20日,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天,本该开开心心的周末时光,却成了很多家

庭的生离死别之日。

但是灾情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就有我们的消防队员、武警官兵纷纷出动

救援。

解放军和武装部队迅速到达芦山县、宝兴县共18个乡镇展开救援,大量的官兵救援,达到灾区全覆盖式救援。

他们不断扩大范围搜

救被困群众。

进行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

二是他们全力救治伤员。

军队医疗队实施现地救

护,安排直升机继续转运重伤员。

他们协助转移安置群众。

组织运送物资、清理废墟、搭建

帐篷板房、开设救助点等工作。

他们参加相关专业救援。

组织空中侦察和遥感飞机勘察评估

灾情和地质状况,工程抢险专业力量继续疏通道路、保障畅通。

他们开展卫生防疫。

他们中

的卫生防疫力量参加灾区流行性疫情监测监控和防疫消杀灭工作。

还记得2008年的“512”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也是短短十几分钟就有消防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援被困群众。

们坚持、不放弃整日整夜搜救废墟下的生命。

他们不眠不休,拼命为群众疏通生命的通道。

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不管是“512”还是“420”,都是这群最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出现,解救群众。

他们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始终把人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人名有难之时,第一时

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

时刻不忘党的信念,勤勤恳恳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记得我们小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最可爱的人。

是的他们就是我们的人名解放

军,我们的战士。

解放军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他们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任劳任怨只为看到人们那一抹抹灿烂的笑容。

每次灾难发生之时,他们就是灾区最活跃的人

群。

他们不畏艰险,只为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人民服务。

不得不说,我们的解放军真的是

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

不难看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群的队伍正在扩大,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80

后、90后的身影,他们当之无愧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新生力量。

成为感动中国的中流砥柱。

震无情,人有情。

我们的战士最可爱。

他们向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学习地震知识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收获颇丰,简单概述如下: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往往

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

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据统计,

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

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

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二、地震基础知识

震源:

发生地震的地方。

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

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

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

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

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

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

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

地震波包括纵波p

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

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

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

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

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

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我国使用十二

度烈度表。

三、地震前兆现象

地震前兆异常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根据震例经验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以下

几种:

1、大小动物,惊恐不安。

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在震区的一定的范围内的各种动物都会发生反常的行为叫做动物

异常。

这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对外界红外线非

常灵敏,能够分辨0.1℃变化,狗和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等。

震前在震中区会溢出热量、红外

线和各种气体,因此有很多动物对地震有反应。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为井水与地下构造相连,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翻花冒泡打旋等异常现象;此外

在断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于水,因而使水变色为味,如fe2o3离子能使

水变

红(铁锈),fe2o3的离子使水变黑,cu离子使水变绿等。

3、地裂崩塌、地气地雾。

地裂缝、地气、地雾也是地震宏观前兆之一。

由于地岩石断裂应力的作用影响到地表,

会在地面上形成较大较多的裂缝,地下岩层中赋存的气体上溢至地表所致。

4、地声隆隆、地光闪闪。

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震源附近的断裂由于磨擦和压电效应而产生声音和火光叫作地声

地光。

地声较普遍,而地光一般发生在≥5.0级地震的情况下,如唐山地震时,人们看到3

—4米高火状地光,持续约10分钟之久。

5、八月飞霜、严冬花艳。

在地震之前,植物也会出现异常,如唐山地震前,犁树开了两次花,海城地震前冬天杏

树也有开花的现象,说明植物对地震也有很强烈的反应。

形成原因主要有:

(1)在断裂附近

的树木,由于构造的应力和热量,温度升高使树开花,一般呈带状片状;

(2)电磁效应与生

物机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电磁效应能够促使植物生长;(3)由于暖冬现象,气候变暖,

使树木二次开花,植物异常对应地震,一般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属中长异常期。

四、防震减灾常识

实际上,地震本身所造成的震动、地裂缝等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灾害性地震所造成的

损失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倒塌造成有。

根据科学家对世界上130次破坏性地震的调查表明,95%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由各类建筑物倒塌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和地震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

造成的,但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各类建筑无限度地加固,

并且由于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希望的准确程度,因此灾害地震往往在人们

没有准备的时候,令我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而错失躲避地震的良机,甚至可能会因采取了

错误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根据对以往地震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大震发生前的瞬间会出现轻微振动、地声、地光等

异常现象,我们称这些现象为“自然预警现象”。

从开始出现自然预警现象到建筑物倒埸有个

短暂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自然预警时间”。

经验表明,自然预警时间往往只有

短短的几秒至十几秒,最多也只有二十几秒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这短暂的大自然留给人类最

后的生存机会,甚至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幸存下来。

那么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去

做呢?

一旦感觉到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忌不能盲目跑向阳台准备跳楼,因

为阳台是悬空建筑,最不稳定,极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楼也是极不明智的,容易摔成骨折

甚至死亡,可能是楼并没有塌,人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另外也不要盲目通过门窗外逃,因

为在地震的作用下,楼层晃动,往往造成门框、窗框严重变形而很难打开,在试图打开门窗

时反而会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甚至可能被埋在这些承压能力小的建筑部位下。

这时更不能去乘电梯,

因为楼内的电力系统很可能会被破坏,而使人困在电梯内。

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迅速躲到承重

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

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相对比较安全。

如果情况太紧急,也可就近躲在没开门、窗

的墙解下、结实的家俱旁,用柔软物体保护要害部位。

在躲避时最好抱住管道之类的固定物,

这样一是可以抵御抗震时不断的振动,二是多层砖混房屋塌落时,楼板或屋盖有时会呈倾斜

状态,抱住固定物可以防止顺着楼板滑下而被埋压。

总之,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地震时都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静,根据自己当时

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震前极为短暂的“自然预警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防护,只

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篇三:

地震工程学心得体会《地震工程学》课程总结

1.对所学内容的综述

1.1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反应分析法

1.1.1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理论其实又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理论。

目前结构抗震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法是

线性的反应谱理论。

我们通常就称之为反应谱理论。

非线性反应谱理论在范立础的著作《桥

梁抗震》里有较详细的论述。

本文主要就线性反应谱理论进行介绍。

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

把结构物简化为离散体系,然后按振型分解为多个单自由度体系,用叠加来计算结构的反应

(应力、应变)等。

反应谱方法用于抗震设计首先就是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因此这一步工作只需进行一次。

此外,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20hz以下的频带,激发的建筑结构反应的振动频率较低。

应用

反应谱法,只取少数几个低振型就可以求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同时,该理论变动力问题转化

为拟静力问题,易于工程师所接受。

在设计一般结构时是允许结构进入塑性状态,但反应谱

理论只能计算线性反应,难以得到其真实的位移和内力;另外,反应谱理论忽略了地震动时

结构和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谱也并不是一次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谱,而是不同地震反应

的包线。

1.1.2时程分析法时程分析法又称作动态分析法。

它是将地震波段按时段进行数值化后,输入结构体系的

振动微分方程,采用逐步积分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出结构在整个强震时域

中的振动状态过程,给出各个时刻各杆件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各杆件出现塑性铰的顺序。

程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需要输入地震动参数,该参数具有概率含义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构

和构件的动力模型考虑了结构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更接近实际情况,因而时程分析方法具

有很多优点。

它全面地考虑了强震三要素;比较确切地、具体地和细致地给出了结构弹塑性

地震反应。

1.1.3地震信号频域分析地震信号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

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

信号频道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频

域分析具有明显的优点:

无需求解微分方程,图解(频率特性图)法,间接揭示系统性能并

指明改进性能的方向和易于实验分析。

1.2结构振动试验

1.2.1抗震试验的目标

(1)测定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型阻尼比等模态参数;

(2)测定结构构件的恢复力特性,即力-变形滞回曲线,确定刚度、强度、延性和耗能

能力;

(3)研究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破坏机理和破坏特征,如地震反应的大小和分布、破坏

形态和结构体系的薄弱环节等;

(4)验证抗震构造体系、抗震构造措施、抗震鉴定加固方法和振动控制体系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5)验证抗震理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构振动控制算法等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结构抗震试验的实施程序

(1)确定研究目标和试验方法,含试验目的、试验设备和试件的采用、需要测量的物理

量等;

(2)荷载施加,含与试验设备相关的荷载施加方式和加载规则等;

(3)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含各类传感器和数采设备的采用、测点数量的选择;(4)

数据分析,含测试数据的常规处理和特殊分析。

1.2.3结构试验的方法

(1)静力试验

静力试验是在在静载荷下观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应力、应变分布以验证结构静强度的

试验。

(2)拟静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是以预先设定的荷载或位移控制模式对试体进行低频往复加载,旨在获得试

体的荷载-变形特性(本构关系)的结构抗震试验。

拟静力试验亦称往复加载试验或恢复力特

性试验,是结构或构件抗震性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准静力试验方法。

(3)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是往复加载试验和结构地震反应逐步积分方法在线结合的结构抗震试验,亦

称杂交试验或联机试验。

拟动力试验可用于原型结构、模型结构、子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性能

试验,确定试件的力-变形滞回曲线,亦可近似模拟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结构或构件的地震反

应,研究和验证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破坏特征、抗震能力和抗震薄弱环节。

(4)振动台试验振动台试验是利用振动台装置进行的结构强迫振动试验,是地

震工程研究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5)人工地震试验人工地震试验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动进行的现场试验。

山体开挖、

采矿、化学爆破、地下核爆等均可引起地震动;锤击地面、重载车辆行驶或使用可控震源设

备(如移动震源车、便携式可控震源、起振机和气枪等)亦可激发地震波。

在科学技术探测

中,化学爆炸和可控震源是产生人工地震的常用手段,后者是非破坏性的人工震源。

人工地

震试验常用于地震断层探测、地壳结构探测、地震动衰减研究和地震监测台网的检测,在工

程地质勘察、探矿和人工振动采油技术研究中亦有应用。

(6)结构自振特性试验结构自振特性试验为了测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传

递函数等。

1.2.4模型设计

相似模型是与结构原型几何相似、可反映同一物理过程且某一位置的物理量与原型相应

位置的同名物理量具有固定比值的模型,通常为缩尺模型。

在进行结构模型设计时,将结构

所遵循的物理方程无量纲化且令方程在原型和模型中对应的无量纲项相等,即可得到相似模

型所应满足的相似关系。

理论上,相似模型应满足全部相似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作到。

在结构工程相关的模型试验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对次要的相似关系放松要求。

其相似模拟包括几何相似、质量相似、荷载相似、物理相似、时间相似、边界条件相似

和初试条件相似等。

1.3工程地震和结构抗震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

它可

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

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场地震动理论、工程地震学中的数值方法、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和

地震安全性分析、边坡地震的稳定性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及其破坏作用,

震级与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概念的基本要求;多层及

高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措

施。

1.4地震波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

种类型:

纵波、横波和面波。

体波是地球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

体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或相反的波动,传播速度最快。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

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通过介质的形态变化而实现,又称作剪切波,只在固体中传播,速

度较慢。

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

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

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2.学习收获与体会

【篇二:

学习地震知识心得体会】

学习地震知识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收获颇丰,简单概述如下: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二、地震基础知识

震源:

发生地震的地方。

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

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

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

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

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

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

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

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

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三、地震前兆现象

地震前兆异常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根据震例经验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小动物,惊恐不安。

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在震区的一定的范围内的各种动物都会发生反常的行为叫做动物异常。

这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对外界红外线非常灵敏,能够分辨0.1℃变化,狗和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等。

震前在震中区会溢出热量、红外线和各种气体,因此有很多动物对地震有反应。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为井水与地下构造相连,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翻花冒泡打旋等异常现象;此外在断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于水,因而使水变色为味,如fe2o3离子能使水变

红(铁锈),fe2o3的离子使水变黑,cu离子使水变绿等。

3、地裂崩塌、地气地雾。

地裂缝、地气、地雾也是地震宏观前兆之一。

由于地岩石断裂应力的作用影响到地表,会在地面上形成较大较多的裂缝,地下岩层中赋存的气体上溢

至地表所致。

4、地声隆隆、地光闪闪。

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震源附近的断裂由于磨擦和压电效应而产生声音和火光叫作地声地光。

地声较普遍,而地光一般发生在≥5.0级地震的情况下,如唐山地震时,人们看到3—4米高火状地光,持续约10分钟之久。

5、八月飞霜、严冬花艳。

在地震之前,植物也会出现异常,如唐山地震前,犁树开了两次花,海城地震前冬天杏树也有开花的现象,说明植物对地震也有很强烈的反应。

形成原因主要有:

(1)在断裂附近的树木,由于构造的应力和热量,温度升高使树开花,一般呈带状片状;

(2)电磁效应与生物机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电磁效应能够促使植物生长;(3)由于暖冬现象,气候变暖,使树木二次开花,植物异常对应地震,一般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属中长异常期。

四、防震减灾常识

实际上,地震本身所造成的震动、地裂缝等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灾害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倒塌造成有。

根据科学家对世界上130次破坏性地震的调查表明,95%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由各类建筑物倒塌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和地震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造成的,但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各类建筑无限度地加固,并且由于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希望的准确程度,因此灾害地震往往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时候,令我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而错失躲避地震的良机,甚至可能会因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根据对以往地震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大震发生前的瞬间会出现轻微振动、地声、地光等异常现象,我们称这些现象为“自然预警现象”。

从开始出现自然预警现象到建筑物倒埸有个短暂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自然预警时间”。

经验表明,自然预警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秒至十几秒,最多也只有二十几秒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这短暂的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后的生存机会,甚至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幸存下来。

那么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一旦感觉到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忌不能盲目跑向阳台准备跳楼,因为阳台是悬空建筑,最不稳定,极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楼也是极不明智的,容易摔成骨折甚至死亡,可能是楼并没有塌,人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另外也不要盲目通过门窗外逃,因为在地震的作用下,楼层晃动,往往造成门框、窗框严重变形而很难打开,在试图打开门窗时反而会失去了

宝贵的逃生机会,甚至可能被埋在这些承压能力小的建筑部位下。

这时更不能去乘电梯,因为楼内的电力系统很可能会被破坏,而使人困在电梯内。

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迅速躲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相对比较安全。

如果情况太紧急,也可就近躲在没开门、窗的墙解下、结实的家俱旁,用柔软物体保护要害部位。

在躲避时最好抱住管道之类的固定物,这样一是可以抵御抗震时不断的振动,二是多层砖混房屋塌落时,楼板或屋盖有时会呈倾斜状态,抱住固定物可以防止顺着楼板滑下而被埋压。

总之,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地震时都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静,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震前极为短暂的“自然预警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篇三:

入党思想汇报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