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512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应用文的写作MicrosoftWord文档

机关应用文写作

一、公文及其特点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自

己的工作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依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制成的文字材料。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一种重要的文字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与报刊、图书、资料等其他文字材料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

法定的作者,指的是依据法律和有关的条例、章程、决定等成立的,并且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力和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和组织或个人。

如:

国家行政机关是根据宪法和有关的组织法建立的,党的机关和各级组织是根据党的章程建立的。

2、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效用。

因为公文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尤其是党和国家机关中的特定机构和人员发布的公文,代表了制发机关的意志和态度,是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它具有法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从每一份具体的公文来说,有它的特定效用。

它代表着制发机关赋予它的具体使命。

如:

一项“指示”要求下属机关认真贯彻;一项“决定”要求下级机关坚决执行;一份“通知”要求收文机关了解;一份“请求”要求上级机关批复,等等。

文件的效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有效的,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以及制发机关本身的变化,旧的公文就会被新的公文所替代。

3、有明确具体的目的和特定的阅读者。

各级机关制发公文,或是指导工作,教育宣传,或进反映情况、报告工作,或是联系事务、解决问题,都有具体明确的实用目的。

公文实用性的特点,集中地表现为和具体工作,事物相联系的事务性。

公文有特定的阅读者,因为公文实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公文的阅读对象是定向的,从起草公文开始,就明确了阅读者应该是谁。

4、有严格的体式并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

公文的撰写和办理具有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程序和体式。

从大的方面讲,各类公文文种一般都具有标题、正文、签发机关等基本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各自的要求,另有公文用纸的尺寸、书写格式、公文的结构等;从小的方面说,每个具体的文种往往还有自身的写法和要求。

这些规定和要求,在撰写和办理公文时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自行其是,更不允许随意创造。

公文的制发和处理,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

例如:

发文要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缮印等等。

收文也有严格的程序,不能擅自处理。

5、公文用语要求简洁、明快。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文字工具,行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直接的应用性,因而在语言文字表达上,有别于文学作品和一般的理论性文章,要求对用语简洁和明快。

简洁就是简练、干净,不拖泥带水,不冗长繁杂,内容集中,力戒空话套话,避免不必要的议论和旁征博引,还要选词用语精练,概括力强。

二、公文的功能

公文有它的特定功能。

公文是书面形式的载体,它能将上级的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按行文关系传下去,指导工作;不能把下级的工作情况、问题请示、群众的愿望要求呈报上级,供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它还可将机关要开展的工作及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转达给有关部门,互通信息,相互知照,做到协调一致,等等。

概括为以下几点:

(1)布政明法;

(2)管理指导;(3)联系公务;(4)宣传教育;(5)记载凭证。

三、公文的分类

当前我国通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种类主要有:

(1)命令(令)、指令;

(2)决定、决议;(3)指示;(4)布告、公告、通告;(5)通知;(6)通报;(7)报告、请示;(8)批复;(9)函;(10)会议纪要。

(一)按行文关系划分

1、下行公文。

指上级机关向下属机关发送的各种公文。

如:

命令、指

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报和批复等。

2、上行公文。

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各类公文。

如:

请示、报告等。

3、平行公文。

是平行机关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

只要有公务需要联系,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行文。

这类公文最常用的是函,有时也用通知。

(二)按性质和作用划分

1、指挥命令性公文。

是用来指挥各项工作,采取一些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

这类公文内容明确,格式规范,行政约束力极强,下级机关收文后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主要文件有命令(令),指令,以及一些带指令性质的通知、通告等。

2、指导性公文。

是在指导下级机关工作,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时使用的。

这类公文是下级机关开展和安排工作的依据,在贯彻执行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伸缩性。

主要文件有指示、批复,以及一些带有指示作用的通知、函等。

3、呈请性公文。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批准和指示时使用的。

文件有报告、请示,以及带有商洽请求批准事项的函。

4、决定性公文。

是决策机构对重申事项、重大问题作用决断性的结论和安排时使用的,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主要文种有决定和决议。

5、周知性公文。

用于向广大群众或有关人员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主要以登报、广播、张贴等形式发布。

常用的有布告、公告和通知。

6、知照性公文。

主要用于向一定范围内告知某些事项,传递某种信息。

文种主要有通知、通报和一些有通知性质的函。

7、商洽性公文。

主要用于各类机关或团体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

文件是函。

8、记录性公文。

用于记录公务活动、归纳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文件是会议纪要。

上述的划分方法,并不是绝对的。

四、公文的格式

为了确保公文的质量,建国以来,对公文的格式作过多次规定和改革。

198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其中对公文格式又做了较具体的原则规定。

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文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部分组成。

成文公文是公文的完成形式,包括三个部分:

文头部分、正文部分、文尾部分。

有的文种,如函、布告、公告、通知及会议纪要等则不需全部具备。

(一)公文格式的的要求

1、文头部分

文头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端,一般约占16开公文用纸的1/3面积,印有发文机关名称、发文字号、紧急程度、秘密等级、印数编号和上行文签发人等。

(1)发文机关名称。

发文机关名称位于文头正中,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通常用套红的大号长仿宋体字标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通用简称。

如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名称在首,其余排列在后。

一文一事的请示、报告、批复和函等,只写公文机关全称,不加“文件”二字,可用黑体字将请示、报告、批复、函等文件标明在发文机关的红头全称后面,加上括号。

(2)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名称下方居中间处是标明发文字号的位置,置于文件头底线之上。

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对其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代码,由机关代字、年号和顺序号三部分组成,为了避免发文字号的混乱,有些地方规定了发文字号的申报备案制度,使上级文书部门可以对下级机关的发文字号可能产生的错误和歧义采取纠正措施。

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3)紧急程度。

需要紧急办理的公文,应根据紧急的程度,分别标明“急”或“特急”。

紧急程度的位置一般在文件首页的右上角。

该文件既要有保密要求又是紧急的,那么紧急程度标在密级之上。

(4)秘密等级。

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应根据保密程度注明密级。

密级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等,位置一般在文件首页的右上角。

密级标准要符合有关规定,不能随意提高秘密等级或降低秘密等级。

(5)印数编号。

公文一般应标明印数编号,尤其是带密级的公文和上级机关向下缮发的公文,必须标出印数编号,以利分发、登记、查询和归档。

印数位置一般应顶格标于文件首页的左上角。

(6)上行文签发人。

签发人是指核准并签发发文稿的机关负责人姓名。

通常在行文中需要注明签发人,表明公文的具体责任者。

上行文签发人位于发文字号的同一行,居右侧,前空两格标“签发人”,空格后标注签发人姓名。

2、正文部分

公文正文部分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印章)或机关负责人(签署)、发文日期、附注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是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公文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揭示全文主要内容和发文目的,统领全篇,便于阅读、处理和查询。

公文的标题一般由行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公文种类三部分构成。

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查缴不良出版物的通告》,这是公文标题的基本型。

公文标题排列组合要美观、匀称。

除发布和批转行政法规的公文标题可以加书名号外,一般公文的标题不要出现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排列时,应位于文件首页正文之上居中。

短标题采用单行排列;因标题较长一行排不下时,需分行组合,多行排列。

关于公文的标题,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掌握好公文标题的省略。

有些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只有事由和文件名称。

属于这种类型的,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由于文件版头上已印有发文机关名称,省略标题中的发文机关不致产生歧义;二是机关内部行文,一般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但落款必须标明发文机关全称;三是以机关负责人个人名义签署行文,也省略机关名称了。

有些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公文事由,只有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名称。

一般在命令和布告中有所应用。

有些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事由,只写文种名称,例如向社会或机关工作人员发布公告、布告、通告等。

第二,写好公文的标题,要注意五忌:

一忌标题不准。

标题不能准确地反映公文主旨,或名不副实,或模棱两可;二忌乱省略。

对构成标题的要素随意省略,会使标题残缺不全,令人摸不着头脑。

三忌不简洁。

标题语言烦冗累赘,重复啰嗦。

四忌不周密。

标题中使用的概念不明确,缺少必要的限制,辞不达意。

五忌不规范。

拟标题不按固定的要求,带有随意性,乱用文件或自造文种,不伦不类。

(2)主送机关。

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文件主要发往的机关和部门,也叫受文机关或文件的上款、收文和机关抬头。

主送机关是实际办理、执行或答复行文的机关。

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与正文之间左侧顶格处。

如主送机关不止一个时,应按其性质、级别或惯例依次排列,以顿号断开。

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以及“会议纪要”等,其主送机关位置置于文尾部分。

主送机关的称谓要准确科学。

上行文的主送机关要写全称,不宜随意简化,只有人人共认、使用无误的机关简称才能使用。

而且一般情况下公文也不宜主送个人。

向下级机关行文,主送机关的写法应统一、规范,不能随意性。

尽量不使用“各有关单位”等含混不清的名称。

在通常情况下,上行文要以一个主办机关为主要受文者。

特别是向上级机关呈送的要求批转的报告和请示批准的请示,必须主送一个主管机关。

一份上行文无论涉及到的上级机关和部门如何,都应当以一个上级机关为中心,负责答复与办理,这是上行文发出后能否得到及时答复与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时,或贯彻执行几个上级机关联合下发的文件遇有问题需要请示时,也只要主送主办的上级机关,其他机关作为抄报,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而误事,或批复意见不一致,下级机关难以贯彻执行的现象。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是公文最基本是重要内容。

正文位于主送机关下方。

正文的开头,除简短公文外,都应提出要点,说明发文的目的或结论,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正文内容一般由开头、主题和结语三方面构成,从内容上说,正文主要要求交代清楚什么人、什么事,确凿无疑,观点要鲜明,要求受文单位做什么,准确明白。

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加以说明。

从形式上看,条理层次要清楚,文字要简练确切,标点符号要准确无误,正文中的数字,除统计表、计划表、序号、百分比、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外,一般用汉字书写。

(4)附件。

附件是附在公文正文之后的文件,是用于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也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专门说明,其效用与正件相同。

(5)公文签发机关。

也叫发文机关、落款。

签发机关、落款的位置一般在正文文尾之下,发文日期之上;如果有附件,要写在附件之下,签发机关落款时要写与印章相答的机关全称,不得滥用简称。

几个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落款在先,与文头部分的排列相同。

(6)发文日期。

即成文的具体年月日。

凡一般性公文,以负责人签发之日为准,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之日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以最后一个机关的负责人签发之日为准。

(7)印章。

除会议纪要外,公文必须加盖签发机关印章,这是证明公文合法性的凭证。

印章要盖在公文末尾发文日期处,印章的上部不压正文,印章的下部骑年盖月。

如果联合行文,盖章的排序应与文件头上排列顺序一致,可不骑年盖月。

(8)附件。

公文如需要附加说明可不登报,发至范围和传达范围等内容,要加圆括号,如“(此件发至乡、镇级)”等,顶格排在发文日期的左下端。

2、文尾部分

文尾部分在公文末页下部。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刷份数等。

(1)主题词。

主题词的位置在文尾部分横线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

由于公文主题词是一个新生事物。

(2)抄报抄送机关。

抄报抄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以外,与该公文内容有关的机关。

与主送机关的区别是,这些机关是协助承办或只需了解公文内容,一般不负责答复与办理。

抄报机关是指公文送达的上级领导机关,或虽无直接领导关系,但就组织系统关系来说,相当于上级的领导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公文送达的平行机关、下属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

向下级机关发送规定性、指令性等重要公文时,应向直管上级机关抄报;因特殊情况而越级行文时,应向被越过的机关抄报或抄送。

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向其中一个受答复、办理责任的上级机关主送公文时,应同时向另一上级机关抄报;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时,应当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请示文件,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下级机关抄送。

抄报抄送机关的数量必须加以控制,不得滥抄滥送。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是指缮印、封发公文的机关或部门,一般是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

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印发机关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日期即缮印的日期。

印发机关栏设在抄报抄送栏之下,要落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及印发日期。

(4)印刷份数。

印刷份数位置在印发机关之下另行末尾处,“共印××份,并用圆括号括上。

第二节:

决定、决议

一、概念

决定是国家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决策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决议是国家机关对某些重大问题或事项,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后形成的一种公文文种。

二、性质和特点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决定和决议是属于决定性的公文,是下行文件,具有强制性的指导作用。

这种性质,决定了其约束力所送范围之内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地加以贯彻执行。

1、决定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的严肃性。

上级的决定向下级发布和传达后,下级就要贯彻执行。

(2)事实上的明确性。

决定中所作的安排在时间、目的、要求上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3)具有一定的说理性。

有的决定是上级机关提出了主张,为了阐明主张,它要求下级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并说明原因。

2、决议的特点:

决议除了具有同决定类似的特征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突出一个“议”字。

(1)具有庄重性。

文件是反映会议集体讨论通过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有的是发出号召,个人不能更改。

(2)具有程序上的严格性。

决议所反映内容必须经过有关的会议讨论才能形成,还要经过表决通过才能有效,这些程序必须严格履行。

三、决定的种类及其写法

决定的格式比较简单。

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部分组成。

如属会议通过的决议,要在标题以下用括号注明经什么会议什么时间通过。

按其内容和作用划分,决定大体上可分为下面三类:

1、就某项工作作出重大安排的决定

使用这种决定时,内容要丰富,既要提出工作任务,又要阐述完成工作任务的政策规定、方法、措施等,才能发挥决定的指挥效能。

标题要求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种,一般不能随意省略。

正文通常由决定原由和决定事项两部分构成。

决定原由是对某项工作作出重大安排的依据,写在正文开头,要简明扼要,依据要恰当充分,令人信服。

决定事项是全文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则、执行的事项及有关要求等。

这部分涉及内容较多,一般采用分条式或分题式结构,写作时要眉目清晰,用语确切,易于把握和执行。

有些向先进人物学习的决定,在主题开始部分还要叙述先进人物的经历或主要事迹,然后才提出决定事项。

有些号召性的决定,常常还要单设一个结尾,提出希望、号召等内容。

2、对某个重大问题作出处理决定

使用这种决定时,要求语气庄重严肃,态度鲜明,分析说理严密,有严密的逻辑性。

正文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时,要提出决定的原因和依据。

这部分一般要求将某一重大问题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危害性等写明,同时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以便为下文的处理决定提供充实、可靠依据。

正文的主体要写出决定的具体事项。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内容,是决定的核心和结论,如果涉及事项很多,可采用分条式写法。

表明的态度要十分鲜明,不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用语要高度准确,分寸得当,要体现具体详实,干脆利落。

结尾要提出希望和要求。

这部分是决定事项的扩展和延伸,对决定事项起到补充和强调作用,要注意和上面部分前后照应,以使有关方面明确执行决定的有关要求。

3、就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召开会议或表彰、处分等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

针对一些重要的具体的事项所作的决定,有不少是起知照性的作用。

如对机构设置、任免人员和召开会议等事项作出的决定,内容单一集中,全文简洁,篇幅较短,一般多采用篇段合一式写法,一段到底,用语高度精练。

四、决议的种类及其写法

凡是决议都必须经过具有权威性会议的充分讨论,并郑重表决通过,方能完成程序。

决议有标题,一般要由发布的会议全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标题的下一行要注明该决议什么时候在什么会议上通过。

决议一般不必落款,正文后也不标年月日。

按内容划分,决议可分为两类:

1、对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作出的决议

这类决议是就会议上审议讨论的某些文件所作出的决议,往往提出若干指导性原则和指示性要求,连同所通过的文件一起下发。

这类决议的正文主要包括决议引据、决议事项和会议号召三方面的内容。

决议引据,即决议的导语部分,通常用简要的语言写明在什么会议上审议了什么文件,尽管短短几句话,但是必不可少,它确定了决议的法规性和权威性。

决议事项是正文的主体,主要写三个方面:

一是对审议批准文件的评价说明;二是对前一时期工作的回顾总结;三是对今后工作部署安排提出决策性意见。

由于内容比较丰富,通常分为几段进行阐述,段首常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等惯用语领起,清晰醒目。

会议号召是决议的结尾部分,提出希望和号召,语言要求热烈,简练,富于鼓舞力。

2、对重大的问题或工作事项作出决策性安排和部署的决议。

这种决议是针对社会政治、经济、科研、文教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事项作出决策性的安排部署,由会议讨论通过,形成正文文件下发。

五、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1、概念

通报是上级机关将有关重要情况、先进经验、严重问题等,告知下级机关时所用的文件,主要起到沟通情况、传达信息、交流经验、弘扬先进、批评错误、纠正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作的作用。

2、特点

通报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时效性。

所通报的往往都是近期的事情和新鲜的内容,对当前的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促进作用,如果把很久以前的事项再来通报一下,那就没有必要了。

(2)典型性。

所通报的内容,对干部、群众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此外,通报的作用要少而精。

如果发现什么就通报什么,没有一定的重点和目的,造成通报多而滥,那就失去了通报的效果。

(3)真实性。

通报的内容,一定要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特别是涉及的情节,不能有半点的虚假,这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如果内容有虚构的成份,那就容易招致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不满、异议,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3、类型

根据通报的性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交流性通报。

主要是通报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个时期的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或公务活动情况等。

例如:

《××市人民政府关于×××市长率团访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情况通报》。

第二类是表扬性通报。

主要是通报全局性的工作成绩、成果,某部门、某单位的工作经验,某个人的先进事迹等。

例如:

《××市建委关于某公司×××同志在隧道施工中奋不顾身排除险的情况通报》。

第三类是批评性通报。

主要是通报某地、某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恶性事故,某个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

例如:

《××市消防局关于×××厂因安全措施不落实造成火灾的通报》。

二、通报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格式

通报通常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

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这三项内容构成。

例如: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厂发生部分工人停工事件的通报》。

这里,发文机关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事由是“×××厂发生部分工人停工事件”,文种是“通报”。

也有的标题只写事由和文种,不写发文机关,如《关于“上海质量先进单位经济研讨会”秘书处变相向企业搞摊派问题的通报》。

2、主送单位。

3、主体。

就是通报的事项,一般包括被通报的人物、事情等。

4、结尾。

即注明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

如有附件,还要在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前面注明。

(二)写作要求

三种类型的通报,在正文部分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

对于交流性通报来说,主要是叙述情况,或除了叙述情况外,再分析原因,提出措施、要求。

这类通报,情况要交待清楚,内容要简明扼要。

例如:

《××市人民政府关于×××市长率团访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情况通报》。

共写了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概述了出访的由来和经过。

二是介绍了出访的收获和体会。

三是对本市下一步如何扩大对外开放、发展与有关国家往来提出了要求。

对于表扬或批评性通报来说,正文部分一般有这样几个内容:

1、引言。

概述发此通报的背景、通报的内容和目的。

2、叙述事宜。

写明先进单位、个人的主要事迹,或重大问题与事故的经过,主要错误行为。

3、分析原因。

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

如果已有表彰、奖励或处理决定的,可以分析原因后,作个宣布。

4、提出要求。

就如何向先进单位、个人学习或从问题、事故、错误中吸取教训,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

写好通报,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要开门见山。

通报开头,要有几句话将为什么发此通报,或者把被通报的事情性质交待清楚,以引起读者注意。

二要准确无误。

特别是对表扬或批评的事情,包括时间、地点、单位或人物、数据,要经过认真调查、核实,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任意拔高。

三要入情入理。

主要是在表扬性或批评性通报中,对事情原因的分析要中肯、贴切,恰到好处。

四是不枝不蔓。

一般情况下,在表扬性通报里,不应有批评的内容;在批评性通报里,不应有表扬的内容。

六、报告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所使用的文件。

(二)报告的类型和写法

报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1、工作开展报告

这类报告通常是下级机关根据需要,主动地向上级机关汇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包括正常性工作,临时性工作,专项性工作;反映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以便上级机关了解掌握,并为上级机关制订政策、进行决策、部署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报告的正文,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先对所汇报的的情况作一番总结,得出总的结论,然后使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这句过渡话,引出下文。

(2)主题。

这是报告所要叙述的具体内容。

如果是着重汇报工作,可按“取得的成绩——主要措施(做法、体会)——存在的不足(问题)——下一步的打算”,或“主要措施(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问题)——下一步打算”,或“主要成绩、措施——存在问题——下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