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421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docx

精选+详解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种群和群落教师版

【精选+详解】2013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种群和群落(教师版)

【高考考试大纲】

1.列举种群的特性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近几年高考考查要点】

【备考策略】

根据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本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复习种群和群落时,应从理解概念的从属关系入手,特别要注意区分种群和群落的含义,注意运用比较法,如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特点及关系等,提高从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种群数量的变化与“J”型、“S”型增长曲线是常考点,但考查形式已不再只是坐标图形式,而是表格、多曲线结合、柱状图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复习时注重各种表达方式的转化。

3.由于种群是生物生存、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容易联系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群落及其无机环境可以组成生态系统,所以复习时应密切联系相关内容。

新课标中“群落的演替”考查比较多,复习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最新名校模拟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3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诊断检测)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

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2.(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

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3.(2013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B.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害虫防治的科学依据

C.热带雨林中种群种类多,恢复力稳定性高

D.增加样方的数量,可提高种群密度估计值的准确性

4.(2013届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联考)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解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5.(2013届浙江省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6.(2013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期初联考)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A

【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虫害应在蝗虫出现时,即a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2013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第二次摸底)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8.(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  )

A.第三年 捕捞量为(K/2-O)

B.第四年 捕捞量为(n-K/2)

C.第五年 捕捞量为(m-n)

D.第六年 捕捞量为(K-m)

9.(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联考)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下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式是样方法

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

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急将会加剧

10.(2013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诊断检测)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

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寄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

鱼类与藻类只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C

11.(2013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阶段验收)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A.这

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

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12.(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答案】D

【解析】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最初是否有生物生存,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2013届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C.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

14.(2013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

一块退耕的农田因未及时补种树木,若干年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这片退耕田变化趋势的曲线表达正确的是

15.(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二、非选择题

16.(2013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第二次摸底)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曲线增长。

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说明该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曲线为S型曲线,说明种群处在食物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图

中阴影部分表示生存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的个体。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7.(2013届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

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

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______的特性。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

_______。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3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高三月考)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够有效防除薇甘菊,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相关信息分析回答:

注:

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2年后simpson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

(1)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它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__________,从而导致其它植物死亡。

从长期看,薇甘菊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变化符合__________模型。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___。

请用表中数据分析薇甘菊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野菟丝子不含叶绿体,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

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____。

在清除了薇甘菊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

(4)将薇甘菊加以利用,变害为宝,是防治薇甘菊的另一思路。

薇甘菊能分泌某种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这被称为“他感作用”,可据此开发新型除草剂。

“他感作用”中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

也可以将薇甘菊开发为饲料。

用10kg薇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500g,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它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生长而死亡,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植物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是样方法,表中数据表明,薇甘菊覆盖度越高,植物种类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越低,说明薇甘菊可能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菟丝子从微甘菊上获取营养属于寄生,在清除了薇甘菊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分泌的化学物质起作用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交流中的化学信息,用10kg薇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500g,山羊未必摄入全部10Kg薇甘菊,山羊摄入的薇甘菊不能全被同化;同化的能量满足了山羊的生命活动所需之余才以有机物形式储存。

【考点定位】该题综合考查群落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9.(2013届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

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进一

步为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实验。

(1)写出科研小组的实验思路(培养的具体过程和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2)下图曲线甲是科研小组对互花米草处理50天后的结果,请回答:

①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②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③该实验小组同时测定K+吸收速率与水淹时间的关系,如曲线乙所示。

由图可知,互花米草吸收K+的方式是     。

【解析】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原则,本实验自变量是水淹时

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因变量。

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海水,来源于互花米草采样地点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3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0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旺盛。

对钾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消耗细胞内能量,而水淹导致氧供给不足,导致能量供应减少。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引起酒精中毒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20.(2012-2013学年河北省衡水14中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I.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

显微镜等。

II.计数与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

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

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III.根据教材实验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

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必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3)

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是:

【解析】从题意可知,由于培养培养液的容器空间有限,营养物质量,环境资源有限,酵母菌出现S型增长,该实验由于检测酵母菌数量,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必再另设对照实验,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重复实验,轻轻振动试管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酵母菌数量较多时,可以稀释后再计数;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只计小方格相邻的两边及夹角上的酵母菌,或全部记录再除以2,还可以探究酵母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废物、pH、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了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