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639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促进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来源:

本站|时间:

2008-07-26|文章点击:

2|评论:

0条|字体:

大中小]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编号:

06457272    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但作为一个后进国家,所面临的共同现实是物流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刚开始萌芽,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到30年,处于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各个区域乃至国家范围来看,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为一二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且各自为政,导致低技术水平上的彼此叠加和无序竞争,结果非但没有形成高效率,甚至是11<2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新走先进国家和区域渐进式的物流发展之路,将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漫长过程,一方面不能尽快达到企业的高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将长期滞后于先进国家和区域。

  由此可见,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导入期”,这也意味着学习和追赶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在着“后发优势”。

因此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技术的模仿创新、制度的借鉴改造、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后发优势的内容包含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

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区域制度性后发优势。

而且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

一方面先进技术和科学高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显著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现代区域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

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逐渐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

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实施科学高效的制度所建立的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实现11>2的作用。

反过来,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使得市场规模扩大,促使企业间竞争加剧。

为了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流费用,从而促进了企业进一步追求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由此可形成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互动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区域物流产业“后发优势”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作用。

所以目前区域物流产业存在的“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其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后发区域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及时推出物流发展政策,为物流产业保驾护航。

例如,日本政府1997年4月制定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在指导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既有的不适应发展的政策与制定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现代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1.优化物流产业政策  现代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基础上。

阻碍区域物流畅通的各类不符合市场竞争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政策应该逐步废除,规范物流业市场行为,建立起符合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

同时要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管理部门和物流协会的作用。

加强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增加管理透明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和其他违法行为;建立物流业宏观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物流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制定行业标准,组织企业自律;推广先进经验;制定发展规划;组织交流合作和职业资质培训及建设公益性信息平台等。

  2.规范物流空间布局政策  物流基地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日本政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在市区周边的环状道路附近和沿海地区,最早建立了大型物流基地。

物流基地一般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点,并且集中了大规模物流设施和装备,能够通过规模管理、统一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充分考虑物流需求是日本物流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流热”发展不断升温,一些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动辄圈地,盲目投资,规划物流基地项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近50个中心城市在规划建设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

我国各经济区域政府应该从区域整体物流发展规划角度出发,通过出台优惠的土地政策,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区域内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入驻相关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避免区域内物流企业的重复建设,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物流企业发挥协同发展优势。

  3.制定物流产业结构引导性政策  目前,中国各地的区域物流处于开始从传统的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阶段,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国美智顾问管理公司的联合调查,2001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营业额大约为400亿元,占整个物流市场不到5%。

但是从产业演变趋势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第三方物流迅速成长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企业开始转向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和协作,需要实施供应链管理,以整合企业供应链管理为主的第四方物流开始产生。

  第四方物流是国际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能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

因此,制定适当的物流产业结构引导性政策,借鉴和模仿先进国家和区域的物流分工组织结构,以增强供应链竞争力为出发点,通过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反向带动和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可能使区域物流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进而达到较高的产业发展阶段。

  4.多样化的融资政策  根据日本的经验,对于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等公共建设项目,政府可通过投资、补贴等方式参与建设。

物流建设的其他领域则可以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创造多样化的融资形式。

在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的杠杆调节作用,降低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对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要支持鼓励上市。

  二、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是实现区域物流产业跨越升级的保障  由于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进国家从先进国家学习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知识型技术、物化型技术及技能型技术等,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带来的追赶优势。

这一优势既包括从外部世界学习利用科学知识所引起的知识型或技能型技术进步,还包括引进技术和模仿技术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此通过对先发区域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充分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是实现区域物流产业跨越升级的保障。

  1.创造性模仿物流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型技术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编号:

06457272    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但作为一个后进国家,所面临的共同现实是物流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刚开始萌芽,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到30年,处于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各个区域乃至国家范围来看,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为一二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且各自为政,导致低技术水平上的彼此叠加和无序竞争,结果非但没有形成高效率,甚至是11<2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新走先进国家和区域渐进式的物流发展之路,将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漫长过程,一方面不能尽快达到企业的高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将长期滞后于先进国家和区域。

  由此可见,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导入期”,这也意味着学习和追赶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在着“后发优势”。

因此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技术的模仿创新、制度的借鉴改造、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后发优势的内容包含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

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区域制度性后发优势。

而且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

一方面先进技术和科学高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显著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现代区域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

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逐渐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

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实施科学高效的制度所建立的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实现11>2的作用。

反过来,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使得市场规模扩大,促使企业间竞争加剧。

为了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流费用,从而促进了企业进一步追求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由此可形成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互动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区域物流产业“后发优势”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作用。

所以目前区域物流产业存在的“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其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后发区域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及时推出物流发展政策,为物流产业保驾护航。

例如,日本政府1997年4月制定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在指导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既有的不适应发展的政策与制定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现代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1.优化物流产业政策  现代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基础上。

阻碍区域物流畅通的各类不符合市场竞争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政策应该逐步废除,规范物流业市场行为,建立起符合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

同时要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管理部门和物流协会的作用。

加强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增加管理透明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和其他违法行为;建立物流业宏观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物流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制定行业标准,组织企业自律;推广先进经验;制定发展规划;组织交流合作和职业资质培训及建设公益性信息平台等。

  2.规范物流空间布局政策  物流基地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日本政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在市区周边的环状道路附近和沿海地区,最早建立了大型物流基地。

物流基地一般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点,并且集中了大规模物流设施和装备,能够通过规模管理、统一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充分考虑物流需求是日本物流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流热”发展不断升温,一些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动辄圈地,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