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422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docx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1)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细化】记忆大气环流的概念,概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我的预习】.绘制热力环流图[包括下面的变形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完成教材P34的活动题.

A(热)B(冷)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

(假设前提:

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

(此时:

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显然:

单圈环流的本质是什么?

原因?

大气环流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阅读教材P34-35,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绘制简图.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假设:

(假设前提:

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

(此时:

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力)

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议一议】1.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气压带

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作用;

气压带

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作用;

气压带

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作用,④也属于作用形成。

结论:

________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

___个气压带,___个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表:

【讨论填写空白的部分】

名称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

气压带

信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

气流运动方向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高纬→低纬

低纬→高纬

高纬→低纬

性质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

少雨区多雨区

【注意:

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典型案例1】

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迁移案例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

(3)地球公转使其移。

假设:

(假设前提:

a地表均匀。

议一议: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气压带风带还会发生季节移动吗?

为什么?

【典型案例】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我的收获】

 

【牛刀小试】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1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B          带  C         带  D         带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点是夏季       ,冬季        。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和        。

(4)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

(2)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细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36第一段回答:

大气环流复杂的原因?

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形状特点以及原因。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1】教材P36活动题。

【合作探究2】1、阅读教材P3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在北纬60°附近)高、低气压中心的名称以及原因。

2、阅读教材P37“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北半球冬季(在北纬60°附近)高、低气压中心的名称以及原因。

3、南北半球气压带分布规律差异以及原因。

【典型案例1】填写下表:

时间

温度

气压

切断气压带

海洋气压中心

陆地气压中心

7月

陆海

陆海

北太

平洋

北大

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冰岛低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8:

什么是季风环流?

季风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合作探究3】1.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夏季

2.填表: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成因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

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南亚

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典型案例】1、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

图中

A处的气压名称,气候类型是。

(2)图中B盛行季风,附近洋流

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季风,此时洋

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我的收获】

 

【牛刀小试】

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B.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

C.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3.读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气压中心叫做;

(2)图中以B为中心的气压区域叫做,它属于被分裂为块状的某气压带,该气压带叫做。

(3)请在图中标出甲地的风向;

 

(3)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细化】1、知道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分布规律;2、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3、会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9,认识下列地区并熟悉其气候类型:

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半岛(西亚)、印度半岛(南亚)、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东部秦岭淮河南北(东亚)、亚欧大陆中部、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美国西部沿海、美国东南部、亚马逊流域、巴西高原、潘帕斯草原。

【我的预习】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注意纬度位置)。

形成气候的因素包括哪些?

【我的困惑】

【合作探究】哪些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多?

哪些风带控制下降水多?

原因是什么?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冬夏气温特征?

为什么?

【总结】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

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

西风:

极地东风:

 

【典型案例】读图回答:

(1)气候类型:

甲气候,乙气候。

(2)甲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夏季,冬季。

(3)乙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形成原因是,气候特点是。

【迁移案例】读图回答1-3题

1.下面的四幅图中,与右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2.有关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成因是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两岸

3.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是()

①信风带的大洋东岸②信风带的大洋西岸③西风带的大陆东岸④西风带的大陆西岸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牛刀小试】1.判断下列四幅图的气候类型。

2.读下表,判断此地的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成因分布规律典型分布地区。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

-

降水

77

58

87

95

101

117

89

77

82

67

78

68

【附录】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区

数值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0之间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最冷月均温15℃以上;年均温26℃左右;年降雨量2000mm以上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南、北纬100~200之间

非、南美、大洋洲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南、北纬100~250大陆东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1500~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终年高温少雨

南北200~300大陆内部、西岸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中西部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200mm以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0~350

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mm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0~40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六大洲都有

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mm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0~550

大陆东岸

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岛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500~6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南北400~600

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南北美洲西部、澳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上,最热月均温20℃以下,年降水量700~10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冬冷夏热,降水少

南北纬400~60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南美东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400mm以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少,集中夏季

北纬50°~70°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最热月均温10℃左右,年降水量300~600mm

寒 

苔原气候

纬度高

终年严寒,降水少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北冰洋沿岸

最热月均温5℃以下

冰原气候

纬度高、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

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

南美安第斯山脉

℃/100m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对第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些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属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该节课内容较多,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第二个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困难较大。

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本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补充必要的知识,梳理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

2、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分析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加强学生的理解。

4、理解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难点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策略】

1、通过作板图,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

2、“问题导学”、多媒体实物投影。

3、引导分析法、假设推理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巩固知识。

4、借助比较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动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识

前面学习了有关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

①什么是热力环流?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近地面的风受几个力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导入新课(案例分析式导入)

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

为什么冰岛火山爆发后对欧洲航空运输业影响大,而对北美航空运输影响不大?

观看视频和思考问题

推进新课

(教学法:

引导分析法)

过渡: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大气环流,那么,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来了解.

结合教材P33第一段内容讲解:

1.大气环流是指: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作用:

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聆听和做笔记

假设条件下的单圈环流

(教学法:

板图分析法和假设推理法)

过渡: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那么,地球的大气运动如何?

我们在假设“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情况下探讨一下,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所学热力环流的知识和原理画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热力环流图.再将平面图转移到球面图(完成课本P33图)的单圈环流.(如右图)

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环流”。

思考:

实际上单圈环流是否存在?

回忆画图,见活动“理想状态赤道与极地间热力环流图”(图2.9),并思考问题.

 

理想现实化一:

附加自转条件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探讨--启发式和做图比较法)

 

板图展示法和分析总结

过渡:

去掉地球不自转的假设条件,仍假设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下面先来分析低纬环流的立体图.

 

讲解:

A:

赤道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然后向四周辐散,使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

B:

赤道上空原本北流的南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逐渐先偏转成西南风,到30°N高空形成西风并在30°N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面形成高压.

C:

近地面大气由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形成东北信风.这样,在0°-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P33图左边画出低纬环流.

(1)低纬环流

过渡:

0°-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那么其他纬度的大气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讲解:

①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形成中纬西风.

②90°N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压,气流从高纬流向较低纬度,偏转成极地东风.

③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的近地面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然后向南北辐散,使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60°N高空形成高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分别补充下沉气流,形成中纬和高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图(三圈环流)的形成.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多媒体课件展示: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思考:

全球七个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分析总结: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是高低相间,南北对称分布.

 

边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考,边听讲解分析。

 

根据低纬环流的分析方法,听取北半球三圈环流的讲解分析思路,再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完成南半球三圈环流.

 

学生读图,结合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并思考回答问题.

理想现实化二(再附加公转条件)

过渡:

太阳并不是终年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做周期性南北回归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做季节性移动,那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展示:

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思考讨论: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有何区别?

分析总结:

A.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学生通过读图、观察思考,总结移动规律并做笔记.

探究:

北半球

海洋和

陆地冬

夏季气

压中心

的高低

(教学法:

讨论归纳法、探究学习法)

 

引导学

生层层

推进

 

过渡:

前面讲热力环流时提到了海陆风,海陆风产生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大陆增温和降温速度快,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并未呈带状分布.

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这个假设否定掉,我们地球表面的气压带应该是一种什么状况?

下面以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为例分别分析7月和1月海陆气压分布情况.

展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欧大陆理想形状图.

设问:

为什么亚欧大陆上冬夏季高低气压状况和气压中心位置不同?

讲解分析:

通过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分析,得出结论.(并展示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图如下)

 

结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

思考:

南半球气压带分布是否与北半球一致?

过渡: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的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请结合P38活动对“季风环流”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逐步投影)

 

讲解: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并讲解东亚和南亚季风.

思考:

冬夏季风的性质有何不同?

小结: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重要原因之一。

 

读图、合作探究,思考分析,发表看法

读图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