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274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docx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用石料矿项目

2、项目批准单位:

某县国土资源局

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单位:

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

5、法人代表:

**X

6、建设期限:

2年

7、项目背景及建设意义:

项目背景:

某县地处**市东部,北以汉水为界与湖北省郧西县接壤,南依巴山。

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的浅山地形地貌,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旅游资源。

随着陕南突破发展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实施,加之某县地处**市东大门,使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襄渝复线的通车,十天高速正在加紧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某县这个连接西南于西北的交通要道愈益显示出其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某县有着丰富的建筑石材矿资源,而且分布广泛,加之**本身就是山城,所以该石材有着良好的自然和资源条件。

8、建设内容、规模、投资及资金来源:

以建筑用石料矿为原料,生产石料,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22万元,流动资金8万元。

项目自有资金22万元,申请贷款8万元。

7、效益分析

项目投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84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9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5.7万元。

该项目还可安排10人就业,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2人,工人8人。

1.2使用林地概况

1.2.1使用林地范围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某县城关镇中营村一组马马梁,距离城区3.5公里。

项目使用林地范围东以干沟为界宽25米、西以佘于明江扒畔为界宽25米、北以小西沟河为界长80米、南以佘于明江扒畔为界长20米,使用林地面积0.2公顷。

1.2.2使用林地的数量

经过现地调查,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用石料矿项目占用林地面积0.2公顷,均为灌木林林地。

被占用林地的所有权属为某县城关镇中营村一组集体所有。

1.3报告编制的依据

1.3.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3.2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办法、文件

1、《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2、《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3]139号)

4、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字[2002]73号)

5、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

6、《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7、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林发[2001]34号)

8、陕西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林字[2005]141号)

1.3.3项目技术文件

1、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2、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委托汉滨区林业调查规划队编写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委托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证号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5、村委会林权证明

6、协议书

第二章项目区域情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形、地貌

该项目位于某县城西部,地理坐标E0041242、N0363143,属大巴山东段。

白石河支流西沟内,海拔330米;为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2.1.2气候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

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平均降水量787.4mm,无霜期为234-261天。

因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故气垂直差异显著。

2.1.3地质

项目区内地形切割剧烈,河谷蜿蜒曲折,两岸基岩裸露,山坡陡峭。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秦岭褶皱系东端印支褶皱带之南侧。

褶皱具有线状特点,断裂构造也较发育,项目区及附近未发现活动性断裂,区域构造相对稳定。

2.1.4土壤

本区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类,黄棕壤类是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是在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一种森林土壤。

其形成条件与成土过程具有明显的过渡特点,是北亚热带的红、黄壤与暖温带的棕壤、褐土的过渡类型。

其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的风化物。

土层厚度一般为20—50厘米,土壤有机质中等,一般为1.4—1.7%,全氮含量较低,一般为0.1%左右。

土壤PH值在5.0—7.0之间,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潮湿,水分含量较高。

2.1.5水文

项目区属白石河水系,白石河自南向北汇入汉江,区内地貌起伏强烈,地表破碎,河沟下切力强,一般河谷狭窄,河沟比降大,流量随降水而变化。

2.1.6植被

该项目位于大巴山以东,属亚热带北缘,北有秦岭阻挡寒流侵袭,气候温暖湿润,为亚热带植物提供了越冬条件。

常绿阔叶林有女贞、香樟、飞蛾槭、茴香、柑橘、枇杷、棕榈、桂花等;常绿针叶树有杉、马尾松、侧柏、刺柏,落叶乔木有槐树、白杨树、泡桐、臭椿、楝树、枫树、栓皮栎等主要灌木猕猴桃、金银花、五味子、栓柳;草木植物有紫花苜蓿、龙须草、白茅、三叶草、蒿类等。

从区域植被水平分布特征来看,该地区以农业栽培植被为主,主要包括小麦、大麦、水稻、玉米、谷子、马铃薯、红薯、荞麦、豌豆、绿豆、小杂豆、燕麦、大麦、乔麦等;蔬菜作物有白菜、萝卜、辣椒、西红柿.菜豆、刀豆荚、西葫芦、大葱、葱头、韭菜、大青菜、芥菜、菠菜、芹菜、茄子、莴苣、蒜苗、莲菜、菜花、黄瓜、笋瓜、南瓜、冬瓜、丝瓜、苋菜、黄花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黄姜、桑蚕、油菜、烟草、药材、苎麻、芝麻、大麻;主要果树包括柿子、柑橘、荷苞杏、桃、苹果、核桃、葡萄、樱桃、枇杷、沙果、栗子等;观赏植物有美人蕉、玉簪、女贞、夹竹桃、夜来香、芍药、牡丹、牵牛、菊花、鸡冠花、玫瑰、月季、含羞草、仙人掌、木瓜、玉兰、望春、迎春、紫薇、蔷薇、凌霄、百合、石竹、春兰、吊兰等。

2.2社会经济情况

某县城关镇中营村8个村民小组,340户,总人口1466人,均为农业人口,人口密度2人/公顷。

项目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主要经济林有木瓜、桑树、樱桃、板栗、核桃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油菜等,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6种。

2.3项目区自然资源概况

2.3.1森林资源

某县城关镇中营村土地总面积761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50.3公顷,占总面积72.3%,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85公顷,活立木蓄积1.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

2.3.2野生动植物资源

该区域区域水热条件良好,属南北交融的气候特征,是森林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形成了多种植物区系成分并存、垂直带谱明显、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栖息生物种类繁多的森林环境特点,有种子植物3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利用前途的野生植物就有100余种,其中乔木10余种,灌木30余种,草本60余种。

分布主要乔木有栓皮栎、马尾松、刺槐、侧柏、柏木、油桐、乌桕、香椿、泡桐等,主要灌木有火棘、七里香等,主要草本有蒿类、莎草等。

主要动物有野猪、野兔、猪獾、狗獾、麂子、松鼠、锦鸡、乌鸦、画眉、喜鹊、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山斑鸠等。

2.3.3古树名木资源

经过调查,项目区内没有发现珍贵树种或古树名木。

第三章项目区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

3.1调查分析方法

3.1.1调查等级

调查等级为三类调查。

3.1.2外业调查

林地面积的确定采用实测实量、利用GPS定位、现地对坡目视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区划,将林业用地分地类勾绘在1:

10000地形图为底图的手图上。

3.1.3内业统计汇总及图件编绘

根据外业调查区划的小班,用实测平均长和宽求算面积,以行政村组为基本统计单位,逐级进行汇总,得到项目区各类统计表。

以对坡勾绘作为底图,编绘成使用林地现状图,图面比例尺1:

10000,图上以点线“……”勾出林地用途地界,并注记标明面积,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4位小数。

3.2调查结果

该项目使用林地位于某县城关镇中营村一组马马梁,使用林地面积0.2公顷,均为与农户协议面积。

林地类型为灌木林地,起源为天然林。

野生动物资源:

项目区地处河谷区,海拔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野生动物多与农田有关,大型陆生野生动物较少,小型野生动物较多,主要有野兔、鼠类、鹌鹑、乌鸦、喜鹊、麻野鹊、麻雀、小燕等,此外还有蚯蚓、蚂蟥、蜗牛、蝎子、蜻蜓、螳螂、蟋蟀、蝉、马蜂、青蛙等。

就整体而言,项目区植被状况一般,动物种类相对不多,经调查分析,项目实施范围内动物物种均为常见物种,无国家珍稀物种或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资源:

项目区为农业区,主要树种有青冈栎、女贞、香樟、飞蛾槭、茴香、柑橘、香元、枇杷、棕榈、桂花树、柚、橙、杉、马尾松、白皮松、侧柏、岩柏、刺柏,、槐树、白杨树、泡桐、臭椿、楝树、枫树、栓皮栎、灯笼树(俗称摇钱树)、竹等;主要灌木有猕猴桃、金银花、五味子、栓柳;草木植物有紫花苜蓿、龙须草、白茅、三叶草、蒿类等。

经调查分析,项目实施范围内植物均为常见物种,没有发现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第四章占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4.1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上功能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生物承担含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也是关系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森林不仅能提高大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有效遏制土地沙漠化、缓解水资源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消除或减轻噪声污染,同时森林还维系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唯有森林之永存才能保持地球生态之平衡。

因此,生态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林地的安全和稳定是生态安全的前提。

4.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协调的关系,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对其生存产生影响。

施工期间,人为活动和机械作业成为原有生境中的“侵入物”,改变了动物的栖息环境和活动习惯,对其生存产生影响。

项目建成后,又一个很大的人工建筑物的出现,野生动物要适应生境的变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总之,建设占用林地直接造成项目区内野生动植物总体数量减少,施工期将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4.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

森林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能,据有关权威机构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6~8倍。

森林资源的增加,可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起到蓄存降水,补充地表和地下水、净化空气等作用,反之将会使上述功能丧失。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干旱、洪涝灾害、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生态安全成为关注的问题。

4.4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施工,将破坏原有景观,形成人工景观,但由于项目

建成后采取植被绿化等生态保护措施,可减缓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5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大气质量、地面水质量、土壤质量等。

白石河流域和巴山林区的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土壤环境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负离子含量达到5万个/立方厘米以上,空气中的细菌量为1000个/立方米,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满分。

工程建设期间,对环境质量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主要有:

废气、废水、噪声源、固体废弃物。

以上各种不利因素对项目区域内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空气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将直接影响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

总之,项目建设施工期和生产期,都会对项目区和周围的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在野生动物活动较多的区域设置野生动物保护牌和禁鸣标志,尽量减少噪音对野生动物栖息的影响。

通过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期的结束,以上各种不利影响会逐步减轻。

4.6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该工程建设时,占用林业用地对当地林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它将不可避免造成局部地方森林植被的破坏,一定面积的林地永久改变了用途,造成林地逆转,减少绿色盖度,造成植被损失。

少数地方会造成森林植被的残败,降低了林地的使用价值。

削弱了林业发展的基础,影响林业的发展。

项目的实施对林业发展又有积极作用,随着工程的实施以及建成后经济效益的发挥,必然会带动地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的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随着群众收入的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和压力将会逐步减缓,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项目施工期和实施后既对项目区和周边区域的林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同时又会促进当地林业的发展。

第五章综合评价

5.1建设措施有利于有效控制林地逆转

该项目立足于全局,选址科学,对林地的占用最小,建设措施合理,有利于有效控制林地逆转。

在建设方案选择时,充分征求了当地群众的意见,比较全面地考虑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占用林地较少。

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按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地办理使用林地相关手续,给林地所有单位一定的补偿,同时缴纳相关费用,以便尽快恢复森林植被,从而有效地控制林地逆转。

5.2项目占用林地从整体上不会显著破坏生态平衡

项目建设占用林地后,会对局部环境和林业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工程可研和设计阶段已作了充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一是针对项目建设工程量,石方开挖裸露面占用林地,造成部分地段水土流失的问题。

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精心设计,尽量少扰动地表,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挖方量应及时清运,减少风蚀和水蚀,减少雨天进行大开挖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表层剥离土运至施工区空地处单独堆放,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同时应修建必要护坡、排水工程,减少水土流失。

并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宜于生长的乔木、灌木及花草进行栽植,增加该项目的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设中,对边坡分别采取了喷播植草、土工网垫、设挡墙等防护与加固措施,避免采用大面积破坏、占用林地的方法施工,以免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等人为灾害。

二是工程建设后通过对占用林地的补偿,采取异地恢复植被的办法重新造林,使该区域森林植被在总量上得到平衡和恢复性增长,把占用林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三是对占用林地引起的其他影响的减缓技术措施在可研和设计中因影响程度较轻而未提及,但并不影响最终结论的方向。

如对野生植物数量和生境的影响本身就是局部的、很有限的;再如施工期间的烟尘在施工结束后就会随即消失、森林植物对汽车尾气具有抵抗力和吸附作用以净化空气、通过加强管理和管护可消除火灾和偷砍滥伐的潜在隐患等等。

5.3项目建设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周边县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某县经济也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较弱,加快某县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充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该项目,其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生态效益,反而会造成林地面积减少,造成森林防护效能、水土保持效能、景观效能损失。

但项目建成后,将会改善项目区内的景观效应和气候条件,同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加大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一是通过封山育林和林地管护提高原有林地的林分质量,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增强森林的防护效益。

二是可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充足的配套资金,使工程能够按设计的措施高质量顺利完成,对荒山、道路两侧进行全面绿化,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从而产生较大的水土保持效益。

三是更利于开展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增强林业生产管理深度和广度,推动现代化数字林业建设。

综上所述,在认真落实工程设计和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生态恢复措施、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看,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较大,并能间接地产生很大的生态效益。

近期虽然对局部地方的林业生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长远看,整体上将大大增强林业发展的后劲,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保护和保障措施

6.1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它对人类有着巨大的、持续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障的核心,建设工程占用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往往是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问题,而对物种的保护往往从保护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和植物的原生分布地、从保护有价值的生态系统入手。

6.1.1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本项目征占用林地的特点,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保护措施:

一是邀请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定期到项目区作报告、开座谈会等活动,对施工人员保护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重要性和森林防火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保护意识和森林安全的意识。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合理确定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严禁盗伐林木,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

二是项目建设完成后,要加强周围林地保护管理,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力度,尽快培育成多树种、多层次复合结构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防止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

6.1.2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要以栖息地保护为基础,建议采纳以下针对性保护措施:

注意施工机械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中遇到野生动物不得随意伤害,更不得乱捕乱猎,应给予必要的诱导促使其向合适环境迁徙,对受伤动物或生存受的到严重威胁的动物,要采取易地安置或人工救护等措施。

重视主要保护物种冬季下山觅食场所的保护和营建,在积雪期做好必要的食物野外投喂及伤病救护工作。

二是增加植树绿化面积,可以吸尘和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噪声,改善景观,扩大主要保护物种的适栖区面积,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6.1.3植物资源的保护

植物资源保护以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基础,建议采取以下针对性保护措施:

一是控制植被地表植被的破坏范围,严禁任何乱采、滥挖各类野生植物的行为,特别应重视工程区外部分野生植物的保护,严格控制对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的扰动。

二是对工程区内有重要价值的经济树种、野生花卉、乡土绿化树种,结合城镇绿化建设和矿区绿化工程,进行移栽利用,如有必要,建立苗木基地或珍稀植物繁育中心,搞好驯化、繁殖和基因保护工作。

6.2保障措施

6.2.1政策保障

严格遵循中、省、市、县有关林地征占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等制度。

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值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要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处理,做好保护工作。

6.2.2技术保障

项目建设占用林地可行性论证分析由具有资质汉滨区林业调查规划队承担完成,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6.2.3资金保障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森林植被恢复费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按照该办法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标准,经过计算,该项目应向建设单位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0.6万元,当地林业部门可利用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作为该项目的异地造林、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资金。

某土建有限公司要在规定的时段内,兑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植被恢复费,以便能够对永久占用林地尽早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块实现森林植被的异地恢复。

6.2.4管理保障

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植被恢复措施,在当年或次年,组织植被恢复,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在本县境内确定造林地块。

造林时要选用优质壮苗,采用保水剂、生根粉、地膜覆盖等林业生产实用技术。

为确保林地恢复的数量和质量,林地恢复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重新造林直到合格为止。

禁止挪用补偿费用,要保证新造林面积不少于被占用林地面积,使森林的三大效益不致因林地的使用而降低。

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林地经营单位都要加强对使用林地活动的管理,要尽量少占用林地,将占用林地带来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经常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的区域开挖工作面,有无越界使用林地的现象,是否按照设计的地点进行平整土地,做好各种协调工作。

施工单位是使用林地的实施者,要按照设计文件标定的范围使用林地,对使用林地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变更申请;严格执行设计,在裸露的开挖面修建护坡、挡墙,防止水土流失和新的林地损失,减少对林木的破坏。

在施工时要教育施工人员,树立防火意识、建立用火制度、规范用火行为,避免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危害。

林地经营单位要在施工放线时,对用地区域进行全面调查,指导施工单位辨认保护野生植物并进行移植,尽可能予以保留;对使用林地情况进行监督,防止扩大使用范围情况的发生。

第七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根据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对占用林地的实际调查、研究,并对项目建设对林业发展影响的综合分析,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范行为,严格按照保障措施的要求实施,该项目占用林地是切实可行的。

该项目占用林业用地总面积0.2公顷,可能将对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森林的生态效能、景观风貌、环境质量和林业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但被占用林地与该地区现有的林地资源数量比较,其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对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

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各方面的条件比较成熟。

在项目址选择、工程可研、设计和施工阶段,都考虑到尽量少占林地,工程措施工中应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同时,林地经营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获得一定数量的补偿后,只要经过及时的采取异地恢复造林措施,使当地森林植被总量上保持平衡,减少因林地永久性占用带来的不利因素,则会有效地控制林地的逆转。

项目运行期间,将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林业发展的后劲,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使用林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八章相关说明

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在占用林地前要向项目所在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林地申请,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某土建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用石料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并对提供的相关图纸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材料的准确性负责;按有关程序办理占用林地审批手续;根据面积的大小和有关规定,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同时向林地经营单位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补偿,使其能够尽早恢复森林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在施工中做到尽可能少的占用林地,避免采用大面积破坏、占用林地的方法施工,以免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等人为灾害。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用地单位使用林地申请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查验,出具勘验报告,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行政监督;对建设单位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后提出意见,呈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并及时制定植被恢复措施,按照造林面积不少于工程建设使用林地面积的原则积极开展异地营造新林地工作。

汉滨区林业调查规划队(资质丙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