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5183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docx

省质量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补充材料)

“十一五”以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高等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狠抓“质量工程”的实施与落实,制订配套政策,增加专项经费,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着力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使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现将“十一五”期间,校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

我校现有校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画法几何与农业机械制图等4门课程为学校重点培育精品课程;通用化学实验技术、花卉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为省级精品课程。

校级教学团队共10个,其中基础化学教学团队、花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A级教学团队,其余为B级;基础化学教学团队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特色专业建设点我校现有16项,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其中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于2009、2010年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06年至今,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共有600项。

省级教改项目共19项。

校级教学成果奖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58项。

校级教学名师10位,其中2位为省级教学名师。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现全部为省级项目。

(二)检查验收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仲教字〔2012〕6号)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建设期满的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经各项目组自查,院(系、部)审核,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等验收程序,同意基础化学教学团队等5个团队、园林专业等5个特色专业及遗传学等35门精品及优秀课程结题验收。

2012年10月,学校召开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检查验收会。

华南农业大学黄大乾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何汉武教授、李大光教授、广州大学刘自力教授以及我校三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2006-2010年立项建设的省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进行评审检查验收。

此次检查验收的省级项目共8项,其中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用化学实验技术精品课程为到期验收项目,其余均为中期检查。

专家组一致认为2个到期项目均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符合验收标准,评审合格,并建议进一步凝练项目特色,取得更大成效。

对于中期检查的6个项目,专家组在肯定现有阶段性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建议抓紧建设步伐,落实建设方案,争取取得预期成果。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一)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特色专业评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保证传统特色专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同时,对各个特色专业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一些改革和建设,各特色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办法与手段、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已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为其他专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建设中,学校牢牢把握价值最优化的指导精神,提倡专款专用;以求实创新为发展指导思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提倡创新精神;严格监督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精品课程建设中,结合我校自身情况,发挥优势,不断学习进取以弥补不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

对所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的相关课程开展评估,不断完善,将其建设成为更为优秀的精品课程。

近期,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有关工作部署,学校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转发给各教学部门,并组织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认真学习,参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团队、内容、资源、技术、建设年限等方面的要求(详见附件1),对学校原有的省级精品课程(包括2012年度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转型、改造升级,并着力培养与建设好校级精品课程,为今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1、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队伍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努力组建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骨干相对稳定,人员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

  2、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方法

 中心根据所属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及其目前的发展,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作为统一的教学体系,综合考虑各自在创新教育中的功能和联系。

  3、积极开放实验室,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实行科学、规范的开放管理机制,有效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4、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推动实验课程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体,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启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地,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更好地建设实验课程的重要平台。

  5、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网络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在空间上、时间上学习的局限性,只要有能与INTERNET相联的计算机,学习者随时随地可以在线学习网络课程。

6、进一步加强实验教材建设

  在与更新实验设备配套的基础上,更新部分实验教学内容,出版了实验教材六部(并有二部获多项奖),更加突出实验内容的设计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7、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提供实验研究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8、教学教改课题立项,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示范中心利用配套建设经费采取老师成功申报教改项目经费配套、发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论文部分资助版面费等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

(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形成了以科研立项为核心、以社团为依托、以竞赛为突破点的创新格局,全校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增强。

(五)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中表现突出,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在教学研究工作中为其他老师和教学单位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学校设立专人、专款,树立价值最优化的指导思想,提倡专款专用;团队建设中要保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发展各方面均衡发展,不得偏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准绳;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进行严格监督是保证团队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法宝。

(六)教学名师建设项目

我校按照省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管理办法,从校级教学名师中择优推荐评选省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

省级教学名师的产生对日后我校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等起到极大的鼓舞。

(七)教学改革建设项目

加强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规范教研项目管理各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课题结题率,是获得高质量教学研究成果的保证。

(八)教学成果建设项目

我校始终把教学成果立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基础建设工作,每年都将教学成果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范围,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把教学成果建设和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抓实抓好。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我校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在数量上仍有增加的空间,现有的项目建设中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存在某些院系为申报而申报,并非为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而申报的现象。

特色专业建设申报、评建要把握设置特色专业的目的,切实推进专业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以应社会需要。

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面,存在实验教学队伍的梯队不够合理,整体实力还不强,离省级示范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实验中心教师的教研课题立项的档次还不高,数量也不多;实验教学研究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并未形成鲜明特色;经费投入不充足,经费筹措渠道较窄,部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新性还需要提高;教学实验中心的网站功能还不够完善,教学网站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网站的即时性信息不多,互动性不够等问题。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面,一些指导老师没有认真指导项目,甚至只是挂个名,没起到指导教师应起作用。

学生实验场所、设备没有保证。

实践平台不够宽广。

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在教学团体建设方面,由于学校对申报实行硬性指标,在团队数量上也有所限制,有可能挫伤一些教学单位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竞争的重要作用。

另外,存在一些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思想松懈的现象,对学校加强团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把握不够充分。

在教学名师评选中,“教学名师”应是是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学术梯队、教学团队、重点课题等的核心带头人,是高等院校的“名片”和优势。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校教学名师仍未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在宣传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方面,仍缺乏完善的机制。

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方面,存在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更新;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总体教改水平不够高、各院系发展不均衡,教学成果的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课件使用简单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引导各院系积极加强专业建设,以各种措施积极推进专业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敢于改革创新。

2.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评价方案,有效保证特色专业建设质量。

3.继续丰富网上资源,充实完善在线测试、项目训练、视频教学等内容;

4.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与企业合作,不断增加以生产性实训为依托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

5.课程建设中切实从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

6.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7.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将第二课堂的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其成为本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目的的延伸;

8.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开设研讨课、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的学习机会。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作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9.建议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申报、评审过程中,实施弹性指标,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扩大教学团队建设覆盖面,以点带面,一步一步推进各院系的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建设过程中的引导,落实中期检查工作,切实推进教学团队建设;

10.实现“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的三位一体。

“教学名师”与“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应紧密联系,从学科带头人做起,承担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项目建设的重任,能够带领团队,齐心协力,勇挑重担;

11.为“教学名师”提供科研资助,还要宣传“教学名师”,使名师成为学校的“名人”和师生心中的“明星”;

12.各学院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与各种竞赛的宣传工作;

13.利用白云校区实验室建设契机,推进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法条件的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14.重视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及时推荐优秀教改成果参加校、省、国家级评奖,为教改成果的使用和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管理,规范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检查和验收工作,建立健全的、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激励与制约措施双管齐下,使教改立项真正起到调动广大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