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409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区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区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区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区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区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区域地理.docx

《高考区域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区域地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区域地理.docx

高考区域地理

第二章世界地理

考纲要求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分析解读

★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正确理解世界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及其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掌握区域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

第一节世界自然地理

考点分布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解读

1.熟知世界海陆分布,其中重要的海、海峡、岛屿、半岛的分布及地理特征需要重点关注。

2.运用各大洲地形剖面图考查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重要的地形单元及分布是命题的另一重点。

备考策略

1.找准“切入点”

可能的考查方式是进行区域位置判断,概括区域的突出特征,并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如航行路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相关国家位置及自然特点;不同海域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和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的原因;盛产某种农产品的自然因素;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及成因、农业地域类型、影响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某一区域的城市区位分析;大洲地形剖面图判读;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要求学生判断相应的地理事物,分析区域特征。

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区域合作与竞争一直是命题的切入点。

2.联系高中地理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联系高中有关地理知识,这样有利于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如运用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释各国农业区域分布和农产品类型;涉及渔场时,从世界洋流的分布来解释;各地的气候运用气压带、风带等有关知识来解释;通过某国工业的分布来复习工业布局的类型和工业布局的变化;各国人口、城市的分布可联系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各国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可联系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其他灾害的形成原理、防御措施等。

3.注意活学巧记

如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可巧记为: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世界主要矿产可巧记,

为: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4.提升空间定位能力

对世界区域图的判读,关键是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如经纬度、海陆轮廓、山川形状、特殊事物等进行判读和定位。

平时学习中要多阅读和识记世界的局部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湖、海峡、运河、岛屿等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轮廓形状等。

重视双基,要掌握常见地区地理位置、轮廓形状,世界大的地形单元、河湖海等基本特征的分布,典型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结构及经济、人文特征。

具体做法有:

一是填、写结合,即准备一张空白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文合一,从而使自身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二是练测并重,即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问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三是通过读图、析图、用图等方法,培养以图释文、以图思文、以图代文的能力,获得理解课文、深化课文、活化课文和运用课文的技巧,以达到答题目标明确的目的。

5.利用经纬网确定大洲位置(见地图讲义附录“主要的经线和纬线穿过的地区“)

一、知识归纳

 

二、重、难点突破

1、主要大洲、地区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大体区域定位

(1)北半球陆地轮廓

 

(2)回归线和赤道穿过的大陆

 

(3)亚洲和欧洲

 

 

(4)非洲

 

(5)北美洲

(6)南美洲

 

(7)大洋洲

 

2、七大洲的典型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总结:

各大洲地形特征对比

3.世界主要的海峡

 

注意:

海和海峡的概念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

海的种类,按其所处的位置特征一般分成为以下三种: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海。

如黄海、东海、南海等;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

如渤海、波罗的海等;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如地中海等。

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

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世界上主要的运河

5、海底地形类型

6、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

(1)降水的时间分布

 

 

(2)降水的空间分布

 

(3)主要的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锋面雨:

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锋面雨。

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对流雨:

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并致雨。

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时短,但强度较大。

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生在赤

 

道地区。

C地形雨:

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

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

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台风雨:

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

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

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

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7、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读图填图训练

陆地和海洋

1.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G所代表的七大洲名称:

A洲,B洲,C洲,D洲,E洲,

F洲,G洲。

(2)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④A与B之问的界线:

山脉、河、山脉、

海峡。

②B与C之间的界线:

海峡、海。

③A与E之间的界线:

海峡。

④A与C之间的界线:

运河、海、海峡。

⑤F与G之间的界线:

海峡。

⑥E与F之间的界线:

运河。

⑦B与E之间的界线:

海峡。

(3)H~K代表四大洋.分别是:

H洋,I洋,J洋,

K洋。

(4)字母L~W所代表的半岛或岛屿:

L半岛,M半岛.N半岛。

0半岛,P半岛,Q半岛-

R半岛,J半岛,T半岛-

U半岛,W岛。

(5)在图上用字母填注下列著名的海峡和运河:

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曼德海峡、d土耳其海峡、e直布罗陀海峡、f英吉利海峡、9莫桑比克海峡、h白令海峡、i麦哲伦海峡、j德雷克海峡、k苏伊士运河、l巴拿马运河。

2.读东西两半球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注:

赤道、东半球、西半球的名称。

(2)用色笔描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填空: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而陆地面积仅占%,因此,可概括地说,地球上是分海洋,分陆地。

②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是,其中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南极洲主要位于内,四周被环绕。

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面积最小的是。

④赤道穿过的大洲有,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北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4)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是。

世界气候

 

 

典型例题解析

考查方向:

七大洲四大洋概况及板块构造学说

例1读图l,回答

(1)~(3)题。

 

图1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

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度最大时.H大洋岛屿正好日出。

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

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

A.多1个B.多2个C.少l个D.少2个

解析:

读图可知.A为大洋洲、B为欧洲、C为南极洲、D为南美洲、E为北美洲、F为非洲、G为亚洲、H为北冰洋、J为印度洋、I为大西洋、K为太平洋。

(1)题,亚洲面积约为45百万平方千米,非洲面积约为30百万乎方千米,两洲面、积之和为75百万平方千米,和印度洋面积接近。

(2)题,由欧洲最大港口为鹿特丹。

到亚洲最大港口为上海,则依次经过②英吉利海峡①直布罗陀海峡④马六甲海峡③台湾海峡。

第(3)题,当重庆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l2时。

重庆的经度约为106°E.北冰洋某岛屿正好日出,为6时,则该岛屿大约为l5°E的北冰洋之中,甲至南极点需飞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乙沿纬线飞行需飞越亚欧扳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

(1)B

(2)D(3)A

考查方向:

大洲和大洋、陆地地形

例2读图回答

(1)~(4)题。

 

(1)图中网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2)图中四地所在网家排序正确的是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网

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

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

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

(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4)属于图中四地所在大洲重要地形区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安第斯山脉、②刚果盆地、⑤拉布拉多高原、④西西伯利亚平原

B.①拉普拉塔平原、②大自流盆地、③伊朗高原、④阿尔卑斯山脉

C.①埃塞俄比亚高原、②亚马孙平原、②大分水岭、④东欧平原

D.①阿特拉斯出脉、②阿尔卑斯山脉、③密西西比河平原、④青藏高原

解析:

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地位于南美洲的巴西,临大西洋。

②地位于大洋洲澳大利亚,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地位于亚洲南部印度境内。

临阿拉伯海。

④地位于欧洲西部德国境

内,临波罗的海。

答案:

(1)C

(2)B(3)D(4)B

方法总结:

区域定位的一般方法

(1)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定位。

如澳大利亚介于l0°S~40°S和l20°E~150°E之间,马六甲海峡附近的0°纬线和100°E等:

(2)根据特殊地理现象定位。

如驯鹿在冬季生活

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夏季生活在苔原带等。

(3)根据区域轮廓定位。

如:

山东如握紧的拳头,山西如平行四边形、法国如六边形等。

(4)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如西风在北半球夏季出现在40°~60°大陆西岸,冬季约出现在30°~60°大陆西岸等.其他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都可作为区域定位依据。

(5)根据地理原理定位。

如气旋和

反气旋约方向确定南北半球等。

(6)综合定位法。

结合经纬度、地理事物的分布等有效信息,综合确定该地位置。

考查方向:

等温线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例l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

(1)~(3)题。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D.人类活动影响

(2)④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

(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

解析:

由图中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为非洲南部。

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原因是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①等温线纬度低气温高,②等温线纬度高气温低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

④⑤⑥⑦等温线呈闭合状,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

答案:

(1)B

(2)A(3)D

例2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

(1)~(3)题。

 

 

(1)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

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D.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

(2)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因素②大气环流因素

③下垫面因素④人类活动因素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强;乙是地中海气候;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最大。

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地中海

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南美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四种气候的形成既有太阳辐射的影响,又有大气环流的影响

答案:

(1)A

(2)A(3)B

方法总结:

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1)“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该地所处半球,若平均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最高月出现在7月,表明该地在北半球,反之在南半球。

(2)“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

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热带

>15

>25

亚热带

>O

>18

温带

>18(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寒带

<0

<10

(3)“以水定型”:

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4)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如某地的热量带为热带,而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为少雨型,则该地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若某地降水的季节分

配类型为年雨型,而热量带为温带,则该地的气候类型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二节世界人文地理

考点分布

1.世界的人口、语言、宗教和国家。

2.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

考点解读

1.运用图、表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概况和分布特点、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仍是命题的重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近几年考查较少,但复习中也不容忽视。

3.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地图及其变化、世界主要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是历年高考追踪的热点。

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重要方向之一。

区域合作与竞争、综合国力等问题也是将来高考命题的热点。

备考策略

1.从自然到人文

从自然到人文主要是指从自然条件考虑到对人文方面的影响,注意把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内容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

同时要注意把复习的区域始终放在它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之下,从总体上把握大的地理要素对其地理特点的影响。

2.先宏观后微观,掌握知识系统

先宏观后微观是指先复习各大洲、各世界地理分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再复习《考试说明》中提到的重点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

3.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紧扣地图学习。

通过对地图的判读、比较和分析,理解和掌握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基本格局及其相关的地理知识。

要高度重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充分发挥知识结构提纲挈领、联系清晰、便于掌握、利于记忆和运用的作用。

这样在解答问题时,就清楚地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从哪几条知识渠道去组织答案。

4.关注时事

平时多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政治和经济的重大事件。

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体手段,了解乃至熟悉当今世界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而选择典型的案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剖析,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5.加强学科渗透

该部分内容与中国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及国家分布、世界政治地图变化、经济发展及其地区差异等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高度注意各区域、各部分、各单元相关地理知识的渗透与整合,提高地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密切联系所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加强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全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构建“数码地理”学习模式

将主要的知识点高度浓缩,提炼归纳,形成地理知识数字化的模式。

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易于掌握,便于解题。

一、知识归纳

 

二、重难点突破

(一)世界的人口和居民

1.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结合必修二“人口”部分)

从数量看,1999年已经突破60亿,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日本、美国、巴西、俄罗斯、尼日利亚、墨西哥;从增长看:

速度在加快,地区差异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

各大洲人口增长由大到小排列是:

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从分布及成因看有如下特点:

 

 

2.世界的人种

世界人种按体质特征分为: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属于白种人。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

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洋洲和美国境内也有黑种人分布。

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

 

世界的宗教及其分布

 

(二)世界的国家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因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也被称为“北方”,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因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而被称为“南方”。

2.世界上主要的内陆国

 

3.世界上的全球性组织

 

(三)世界的农业(可以结合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进行复习)

1.重要农作物分布

(1)棉花:

中国、中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是世界三大产棉基地。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埃及是著名的长绒棉产地。

德干高原西北部是印度棉花的主产区。

(2)其他经济作物:

印度恒河三角洲的黄麻和东北部低山丘陵区的茶叶,伊拉克的椰枣,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和油棕,菲律宾的椰子,摩洛哥的油儆榄,地中海地区的柠檬、柑橘、无花果、葡萄(如法国西南)等,古巴的甘蔗,中美洲的香蕉、咖啡,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等。

(3)主要粮食作物: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其中东亚的朝鲜半岛、东南亚的泰国以生产稻米著名,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和恒河平原是水稻的重要产区。

②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其中印度西北部、美国中部平原的小麦区、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阿根延、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法国的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小麦产区。

③玉米分布在夏季商温多雨、生长期长的地区,拉美各国种植普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美国中部平原的玉米带、中国东北是主产区。

2.世界的粮食问题

表现为发达国家庞大的生产能力与发展中国家支付能力小而需求大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皿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有大量粮食出口,而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缺粮严重,又无力购粮。

3.世界主要农业区

东南亚的河谷平原与河口三角洲(优势:

热量和水分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印度的恒河平原与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中亚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与河口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法国的巴黎盆地;德国南部的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美国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暖湿、专门化程度高,小麦、玉米、棉花、乳畜等农业蒂);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都是所在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4.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东南亚、拉美、非洲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生产结构比较单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四)世界的工业(见世界国家部分)

三、填图训练

1.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

 

(1)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和,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2)图中A、B、C、D人口稀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A;

B;

C;

D。

(3)将人口在一亿以上的国家代号标注在图中相应位置:

①中国②印度③美国④印度尼西亚⑤巴西⑥俄罗斯⑦日本⑧盂加拉国⑨尼日利亚⑩巴基斯坦

墨西哥

(4)由图中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洲,其次是洲,最少的是洲(南极洲除外)。

2.读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出六个国家的名称。

(2)六个国家中,人口超过l亿的有(写出国家名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有。

 

(3)六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有。

(4)六国中,地跨两洲的国家有,与中国相邻的国例题剖析家有。

(5)六国中,属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有。

四、经典例题剖析

考查方向:

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

例1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乙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