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4239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救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救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救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救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救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救援.docx

《心理救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救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救援.docx

心理救援

各路“心理救援部队”火速入川

心理“救灾”成当下急务

多支心理援助救援队已经奔赴四川灾区,进行一场看不见的“救灾”。

南方周末记者获知,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组织的第二批6名专家奔向四川。

随后,该所还将组织400名左右心理专家奔赴灾区。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估计30%以上受灾群众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他还提到,灾难现场对那些参与救援的年轻士兵、医生以及在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也会有所影响。

“我们不仅要把灾民从废墟中救出,还要让他们作为健康的个体回归正常的状态。

”他说。

张侃是中国的顶级的心理学专家。

张侃估计,死亡群众的家属和受伤的灾民以及其它需要心理援助的灾民应该不下50万,而参与救助的军警部队和医护人员亦不会少于10万人,这样大概有60到100万的人员需要直接的心理援助。

此间专家说,重大灾难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

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

此前的报道说,唐山地震后约有10%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急障碍。

专家说,灾难创伤受害者在某一时期内,会处于一种害怕、悲伤、愤怒、无助感、罪恶感等的情绪状态中,做噩梦,失眠。

灾难现场那些惨烈的画面在脑海里不停地闪现,身体上会重新体验在地震时的恐惧感觉。

中新社的报道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进行救援的的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组长赵国秋称,通过他对在四川江油人民医院的伤员和孤儿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赵说,严重理障碍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睡眠障碍,有的人整夜不眠,恶梦不断;有的人惊恐,敏感,老是感觉房子要倒了,经常在睡梦中惊叫“快逃,快逃…”;有的人情绪十分低落,甚至表现出对身体的严重创伤以及丢失的财产毫无所谓。

成都市第四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袁茵对媒体称,根据成都四院的统计,“目前看到的心理出现异常情绪的,主要是孩子。

”袁称,大地震过后,很多孩子对楼房、建筑物以及房间内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有的孩子在房间里无法入睡,甚至哭闹不止。

其中一名住在江油人民医院的小男孩从被救出来至今,一直不相信眼前的一切,对现实的一切都持以否定的态度,完全把自己封锁在虚拟的空间。

而另一个温家宝总理在绵阳九洲体育馆看望的12岁羌族孤儿刘小桦在回答赵国秋提问时候泣不成声,并大喊,“我说不出来,我不想去想,求你别让我去想了。

相关报道说,研究还发现,地震孤儿容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比如控制不住回想受打击的经历;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近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过分的惊跳反应;对未来失去憧憬等。

救助者亦会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专家同时提醒说,大量没有受过训练的年轻士兵和医护人员,以及深入灾区报道的新闻记者,暴露在重大危机面前,灾区的惨烈和救助的无奈,可能使得他们的心灵短期内受到极大损害。

此间专家说,救援人员由于大量而艰巨的救援工作,目睹过多的伤亡和惨状,也可能出现一些心理反应,如:

过于主动的去承担所有工作而导致心力、体力消耗过大,产生疲乏,为不能及时营救出更多的人而产生的内疚感、无助感,有的人在救援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出现和受害者相似的反应。

灾民在受伤后,可以获得救助,而救助人员本身则要连续不断的暴露在惨烈的场面中,“现在我们很多士兵、医护人员和记者都很年轻,甚至有很多是80后,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是很大的伤害。

“其中参与救助的十万部队士兵,因为交通困难,有的战士要在那始终坚持下去不能轮换,不仅身体疲惫,而且心灵上受到的冲击程度是最大的。

如何对这群人尽早的实施心理救援,也是我们这次工作的重点之一。

”张侃说。

张侃同时指出,很多记者仓促上阵,“我们得到的一些消息,因为没有心理防护的准备,有一些媒体的朋友在当地已经失去战斗能力,完全崩溃。

南方周末记者亦获知,已经有媒体同行在采访之中始终处于悲痛中,情绪焦躁,多日无法睡眠。

亦有同行情绪失控,对后方编辑哭闹,执意改变原有采访方向。

专家说,要对救援人员进行快速的基本心理干预技巧培训,一方面使得他们在进行救灾活动时能够对灾民进行基本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避免心理枯竭,提高工作效率并维持工作热情。

安慰不当将引发更多心理危机

专家介绍说,灾后心理援助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要务,在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心理问题并不明显。

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

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灾民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

第三阶段是恢复和重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张亦同时提醒,一些志愿者的不当举措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有些志愿者已经突破重重障碍到达灾区,如果他们进入帐篷,直接询问受灾的群众,“比如你们家这次怎么样?

谁去世了?

你现在感受怎么样?

这可能是一片热心,但是很可能引发受灾群众更多的心理的危机。

事实上,一些看似正确的做法,可能会给灾民带来更多的心理伤害。

“比如说,‘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这么说灾民会很痛恨你,你能知道我的感觉吗?

我儿子打死了,你儿子死了吗?

你怎么可能知道我的感觉。

另外还有比如: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等等。

(本网同时刊登心理专家提供的灾后常见心理问题手册)

“前天我看一个节目,一个小孩刚从地震灾区废墟里出来,他回忆过去一些经历,之后他很伤感,旁边的人说,你是男孩子,要坚强。

其实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他刚受到很大的冲击,他需要宣泄,你要鼓励他宣泄。

”张侃说。

各路心理援助组入川

南方周末记者获知,就在地震发生当天,中科院心理所已经将相关8条建议上报中科院,中科院凌晨紧急上报到中央办公厅,随后得到了肯定的回应。

中科院心理所随后先后派出两批专家前往灾区。

“卫生部和科协正在进行总体协调的工作,中国心理学会有个注册系统有400个专家,我们已经把名单全部送交卫生部,随时可以调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募集了懂心理学的志愿者,在心理学会的网站上,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已经有300位;而通过我们的心理学家大会,也已经联系了有500位,那么这些人我们给予适当的培训以后,根据前方的需要进行安置。

”张侃说。

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四医院也启动重大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伤员及家属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

而配备心理医生的浙江省医疗救援队也在5月14日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援;由北京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等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组成的专业心理救援医疗队亦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开展专业心理危机干预治疗。

“要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区进行统一协调。

”张侃说。

“比如说一个学校倒塌了,80%的孩子遭到了不幸,剩下的20%的紧急实施心理援助,需要高水平的心理援助专家;而对于普通的战士,需要具有一般水平的心理学专家;对于普通的市民,需要不同的懂得心理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人员来进行心理援助。

“如果我们不分层次的进行援助的话,我们的专家是不够用的,而且也是在浪费专家,好的专家没有打到重点上。

心理援助将是长期工作

“根据各国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经过灾难,多数人不仅能够战胜灾害,而且会变得更加的坚强,这是众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张说,“但是有少数人可能在三个月以后发生重大的心理危机,现在我们的干预就是要尽量的减少在未来发生重大心理危机的几率。

而大规模心理援助的效果取决于心理援助的水平和心理援助的范围,“我们现在做得越多,他以后发生心理问题的几率就越少。

我们可以大致估计一下,这次出现严重问题的人不会超过10%,有可能能控制在5%,多数人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不过已有的研究表明,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特别是那些从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们。

多项研究已经说明,地震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

在唐山大地震的发生省份河北,当地河北医科大学一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姚绍敏提供的病例显示,一个患者在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

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

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

而另一名在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的灾民,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

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相关报道说,对母孕期经历大地震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母孕期遭受过地震应激的胎儿,成人后其情绪状态、智力水平和脑结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张侃称,由中科院心理所与上海增爱基金会联合启动的“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将在受灾地区建立灾害心理干预基地,组织队伍为灾后重建提供持续心理援助。

重点为受灾中心地区和附近地区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的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

由于心理援助需要长期干预,本报记者获知,中科院心理所初步制定了一个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

心理学专家对采访灾区的新闻记者的几点建议

第一,抓紧时间多看一些灾后心理学辅导的资料。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要以为就是去采访了,这次是非常特殊的,到了以后你会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

如果你有思想准备,受到的伤害就相对少一点。

第三,不要做不是媒体要做的事,比如灾民哭,这跟你没关系,你拍下就完了,他要不要哭,跟你没关系。

你是媒体,你不是心理专家,你也不是志愿者。

第四,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身体疲劳就会更加脆弱,你就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第五,最好不要单独行动,特别是女记者。

要结伴而行,在遇到惨烈的情况的时候可以互相有个支持。

第六,要及时轮换记者。

第七,记者采访回来后最好能够及时组织一些心理疏导。

“现在还不是心理干预的时候”

“整体的情况比预想要来得好”

5月17日下午,徐凯文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的施琪嘉教授一起到成都,给西华大学的12名大学四年级国防生做心理干预。

这些大学生去了地震现场参与救援,工作了三四天,只挖出尸体,没有救出一个活人。

徐凯文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是中国心理学界获得国际认证的33位创伤治疗师中的一位。

5月17日到19日,徐凯文作为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和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的先遣队员,先行一步去到成都、德阳、绵竹等地的医院、灾民聚集点收集信息。

由于疫情,他们没能进入破坏更严重的北川等地。

去地震灾区之前,徐凯文本以为会看到很多创伤后的反应,比如说强烈的内疚感、自责,情绪的严重低落,但实际调查后,他发觉“整体的情况比预想要来得好”。

西华大学的这12名男生的情况是徐凯文做出这个判断的第一个依据。

这些学生还都比较活跃,能够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愿意自发地提出问题跟徐凯文讨论。

徐凯文甚至觉得他们的状态略微有点“高”。

在徐凯文之前,西华大学的心理老师已经给另外20多位学生做了心理干预,评估的结果也是觉得有些人状态有些“高”。

不过徐凯文认为,这种类似亢奋的“高”,也是人们经历创伤之后,在精神压力之下的一种“很正常的反应”。

这些学生能有如此表现,在徐凯文看来,重要原因是他们是作为一个团队下去的,救援过程当中有相互支持和帮助,从而比较容易接受很严重的死亡状况。

过度干预和不必要干预会造成负担

徐凯文接触到的幸存者,也并没有让他感到有迫切的心理干预的需求。

这些幸存者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像吃饭、喝水、保暖、寻亲。

触及创伤经历时,有些人会有一些回避的情绪,或者有些麻木。

在创伤后反应中,这完全还是初期的表现。

“如果创伤受害者没有这些反应,反而会是更糟糕的情况。

”徐凯文说。

心理学认为,人在遭受巨大创伤后会产生诸如恐惧、无助感、悲伤、内疚、愤怒、焦虑等情绪,都是人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了解到这一点有很大的意义,否则的话,可能有很多人会因为他自以为反常的那些表现,而感到精神上的压力。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顾问汪向东同样强调这一点。

汪向东之前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世界卫生组织里,仍然负责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精神卫生问题。

“这个时候去做干预,我个人觉得并不合适。

”徐凯文说。

创伤后第一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重建安全感,这个的前提是现实的安全感。

实际上现在灾区仍然余震不断,无论是幸存者还是救援人员,都无法完全保障安全。

“现在很大的问题在于,有些过度干预或不必要的干预,甚至错误的干预的做法,并没给创伤受害者带来心理支持,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组长钱铭怡同样对这个问题很担心。

在她看来,心理工作者的热情可嘉,但目前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可能会有几位志愿者重复对同一个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对孩子反而造成负面效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樊富珉态度更直接:

我们现在下去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去做心理咨询,因为既没有场地,也没有条件,也没有心情。

人们不会理你的。

现在能做的工作,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握手、拍肩、拥抱。

重要的是建立好关系,让大家知道,这些心理健康的老师是很关心人的,以后有需要可以找他们。

“需要有机会喘口气”

徐凯文在四川看到心理干预的不少反面例子。

他19日上午去了四川大学华西附属医院的儿童科,那里有很多地震致伤、致残的孩子,还有孤儿。

有些孩子本来精神状态就不稳定,还不断地有“心理专家”要去帮助他们,有很多媒体去采访。

这些孩子反应特别强烈,晚上尖叫,白天也对人、对镜头特别有敌意,拒绝见任何陌生人。

医院本来想安排徐凯文跟一个骨折的孩子访谈。

但那个孩子对陌生人有很明显的敌意,不愿意跟除了家人以外的任何人说话。

其实这个孩子思维很清楚,并没有失常,护士小姐让他多动脚指头来活血,他也会听从。

徐凯文还听说华西医院有个小女孩,因为地震截肢,父母也一时没找到,她态度就变得拒绝,也很任性,一会儿要吃批萨饼,但志愿者买来她又不吃。

有心理专家想去给她做心理干预,让她回忆地震的经过,回忆那些糟糕的场景。

结果小女孩更抗拒,让干预者不要再说话,不要再逼问她。

“对于创伤经历者来说,‘创伤暴露’本身是心理干预中证明有效的一种方式。

但绝对不是这个时候。

”徐凯文认为,这时候应该让她有安全感,努力帮她找到亲人,如果找不到亲人的话,也要找朋友包括志愿者陪伴,让她能够有一段时间去回避这些痛苦的东西。

现在去动,就是活生生地撕她的伤口。

徐凯文前一阵在网上看到有人批判,说怎么现在的电视台还会放一些娱乐节目,在这种时候我们怎么可能还笑得出来。

“从我们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讲的话,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娱乐。

”徐凯文解释。

“我们需要有一个机会去缓解自己的情绪,需要有一个机会去躲开那些创伤的画面,需要有机会喘口气。

尤其是去到一线的人,无论是记者、战士,还是医生、心理干预者,都需要轮班休息的制度。

“要确保救援者能够获得好的休息、正常的饮食、充分的社会支持,而且自己的负性情绪能够和自己的同伴、团队交流和疏泄。

这样才能够保持持续战斗的状态,不然很快就会使自己反而成为替代创伤的伤员。

”徐凯文说。

灾后心理创伤的保健与治疗——专访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学家沈家宏

 专家简介:

沈家宏,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主任和心理督导师、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网瘾治疗中心和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广东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心理咨询师)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

从事精神科临床二十余年,心理治疗十余年。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惊恐发作等各类神经症尤其是婚姻或家庭问题、儿童网络成瘾问题、儿童品行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治疗,同时精于疑难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及儿童精神疾病如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地震不可控易造成三种心理创伤

  39健康网:

地震会给人们造成哪些心理创伤?

常见的震后心理和情绪反应有哪些?

  沈医师:

地震首先是一个自然灾难,现在我们还无法去预测它,无法去控制它。

我们人类对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事情向来有一种恐惧心理,所以说,地震带来的第一个创伤就是恐惧。

第二是它会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让人们觉得人类的生命太脆弱,一瞬间就没有了。

第三个就是人们会感觉到很悲哀,这种悲哀是为死难者,他们受到了创伤。

另外一个,他们会感觉到很无助,对生命会很无助,对灾难会很无助,对将来会感到很迷茫。

再一个,他们对生活有时候会失去信心,他们会不断地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有什么价值?

有时候还会带来一些焦虑。

  具体说来,人类在面对灾难时一般会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逃避;逃避不了的时候就会陷入麻木状态,会“假死”;第三个就是“战斗”。

这就是常见的三种反应。

  少年儿童是心理干预重点最需要安全感

  39健康网:

我们现在听到很多专家呼吁要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请问,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群是哪些?

  沈医师:

在巨大的灾难和创伤面前,人类没有能力来应对这个灾难,所以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他对付灾难,所以需要心理干预。

如果他有能力来应付这场灾难,有能力来应对这种心理障碍的危机,我们就不需要干预。

大部分人都可以应付过去,只有20%左右的人群需要心理上的帮助。

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要给他能力,让他走出心理的危机。

  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群有以下几类:

失去亲人的人、在灾难中受伤的人、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人;另外一类就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无法面对也没有能力来承受这一切,甚至可以说他们无法来解读这一切。

所以说,儿童和青少年是我们重点干预的对象。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救援人员,包括战士,包括医生和护士,甚至包括温总理。

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直面这些灾难,这都会给他们心理带来影响。

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心理辅导的对象,不一定要进行干预,因为有了问题才要进行干预。

  39健康网:

我们知道灾区儿童、青少年是救助重点人群,地震对他们心理造成伤害的程度有多大?

由急性创伤应激引起的儿童异常反应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出现?

心理专家会对地震中受灾的儿童采取哪些心理干预措施?

  沈医师:

可以说伤害非常严重,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无法来整合这些信息,他无法理解这一切,他看不到这些灾难在现在和将来的意义,无法把握将来的方向。

所以对未来他会充满恐惧。

如果这场灾难在他们内心整合不好的话,就会影响他们一辈子,这场灾难会侵入到孩子的内心,会时时刻刻影响着他,影响将来的学习、人际关系、婚姻和择业等等。

  急性创伤一般会在创伤后一两个小时出现,它有时候消失也很快,一般在一个月内会消失。

如果一个月内不消失,超过了一个月,我们就叫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个月内没有问题,一个月后有问题,甚至三个月、半年之后还有问题的,我们也把它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

最奇怪的是,有的人一年两年内都没问题,甚至五年六年,到第十年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伏期有时候可以很长。

这就告诉我们,当时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代表他的内心里面已经处理好了,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内心里面并没有把这场灾难处理好,我们也需要对这部分人进行心理干预。

  急性应激障碍对于孩子来讲,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就是要给他们安全感。

地震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改变的环境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全感,尤其是那些流离失所、失去双亲的孩子,更没有安全感。

如何给他们安全感呢?

就是我们要去陪伴他,和他同在,这是最重要的。

  大灾后心理“自助”和“他助”非常重要

  39健康网:

地震后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情形?

  沈医师:

在一场大灾难后,会出现三个精神问题。

一是立即就会出现悲伤,在地震发生的两个小时以后很快就会出现,具体症状是会出现精神麻木、尖叫、恐惧、失眠等,会立即发病。

这些我们叫做急性应激障碍。

第二就是,他的问题不会立即发生,有的甚至在一个月内都不会发生,他的心理表现很正常,但是在一个月后,这些症状出现了,我们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

还有一类就是,之前之后都没问题,但是他会出现一些适应上的障碍,比如他不能再去适应其他的生活,不能再适应将来的工作,不能再适应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些我们叫做适应障碍。

目前来讲,我们要进行危机干预主要是针对急性应激障碍。

  39健康网:

有专家提出,由于现在灾区的心理专家还远远不够,心理“自助”和“他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心理“自助”和“他助”呢?

都有哪些办法能够达到目的?

  沈医师:

心理“自助”就是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明白在大灾难面前什么是正常的情绪和不正常的情绪。

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在失去亲人之后,要和别人待在一起,和自己还在世的亲人在一起。

不能孤独,要和别人交流、倾诉,将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悲痛释放出来。

“他助”就是当自助不起效果时,需要借助专业心理人员的力量走出困境。

  心理安慰误区多“共情”陪伴最重要

  39健康网:

灾区现在有很多志愿者在奉献爱心,他们在对灾民进行心理辅导时应该注意哪些心理辅导技巧呢?

  沈医师:

技巧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心理医生做得不好,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创伤。

  首先应该在孩子感觉安全的前提下为他做心理干预,不能强迫孩子回忆地震时的场景以及失去亲人时的感受。

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安全感,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

第二,在确保氛围安全的前提下,还要鼓励孩子把地震时的感受说出来,但不能强迫孩子说。

第三就是关爱,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

  39健康网:

在对孩子做心理干预时,哪些话该说,哪些话要尽量避免?

  沈医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要和孩子们共情。

要感受孩子的感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的情感。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口把他的感觉说出来,比如说,“我感觉你现在很难受”、“我感觉你现在很悲伤”、“我感觉你现在很思念父母”等等,我们要说出他的感觉。

有一些话是不能说的,比如“不要害怕”、“你不要恐惧”、“你不要紧张”、“你不要难过”,这些就相当于告诉孩子把内心真实的感受压下去,不能说出来。

还有,“你要坚强”也尽量不要说,说了就相当于暗示他不坚强,是对他当前状态的否定。

作为一名心理医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和安慰上,而要让孩子直面自己的情感并表达出来。

  全国哀悼对疏导人们的哀伤心理有积极作用

  心理专家还应该对非四川籍的全国其他地方的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因为这次地震对全国、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有创伤的。

这次全国能够降半旗志哀三天,对情感上的创伤进行哀悼,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这完成了一个对死难者哀伤的过程,是有好处的。

当然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讲,从民族的情感和对人性的尊重来讲,这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

  39健康网:

咱们白云心理医院在这次灾情中采取了哪些救助措施?

  沈医师:

我们已有两名志愿者到前方去了,在接下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会陆续地派出心理医师从事心理干预的工作。

我们还会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培训。

对于在广州的川籍人员,我们会免费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

怎么我献爱心你还不要?

台湾921地震社工救助借镜

5月19日上午,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冯燕接受完南方周末的电话采访之后,匆匆赶去开会。

她兼任董事长的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一下简称“儿盟”)受到上海市民政局邀请,将一起赶赴四川绵阳做失依儿童的扶助工作。

20日,“儿盟”执行长带领团队里最有经验、身心健康程度最好的社工作为第一梯队飞去四川,评估灾区的具体需求,以后每隔十天都会有另一梯队前去替换。

冯燕和留守同仁则会尽快募集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