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入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3220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ookeeper 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Zookeeper 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Zookeeper 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Zookeeper 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Zookeeper 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ookeeper 入门.docx

《Zookeeper 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ookeeper 入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ookeeper 入门.docx

Zookeeper入门

分布式服务框架Zookeeper(一篇非常好的介绍zookeeper的文章)

许令波,Java工程师,淘宝网

许令波,现就职于淘宝网,是一名Java开发工程师。

对大型互联网架构设计颇感兴趣,喜欢钻研开源框架的设计原理。

有时间将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章,也喜欢记录下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思考。

个人网站是:

HYPERLINK""。

简介:

 Zookeeper分布式服务框架是ApacheHadoop的一个子项目,它主要是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数据管理问题,如:

统一命名服务、状态同步服务、集群管理、分布式应用配置项的管理等。

本文将从使用者角度详细介绍Zookeeper的安装和配置文件中各个配置项的意义,以及分析Zookeeper的典型的应用场景(配置文件的管理、集群管理、同步锁、Leader选举、队列管理等),用Java实现它们并给出示例代码。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8日

级别:

 初级

访问情况:

 36264次浏览

评论:

 

安装和配置详解

本文介绍的Zookeeper是以3.2.2这个稳定版本为基础,最新的版本可以通过官网http:

//hadoop.apache.org/zookeeper/来获取,Zookeeper的安装非常简单,下面将从单机模式和集群模式两个方面介绍Zookeeper的安装和配置。

单机模式

单机安装非常简单,只要获取到Zookeeper的压缩包并解压到某个目录如:

/home/zookeeper-3.2.2下,Zookeeper的启动脚本在bin目录下,Linux下的启动脚本是zkServer.sh,在3.2.2这个版本Zookeeper没有提供windows下的启动脚本,所以要想在windows下启动Zookeeper要自己手工写一个,如清单1所示:

清单1.Windows下Zookeeper启动脚本

setlocal

setZOOCFGDIR=%~dp0%..\conf

setZOO_LOG_DIR=%~dp0%..

setZOO_LOG4J_PROP=INFO,CONSOLE

setCLASSPATH=%ZOOCFGDIR%

setCLASSPATH=%~dp0..\*;%~dp0..\lib\*;%CLASSPATH%

setCLASSPATH=%~dp0..\build\classes;%~dp0..\build\lib\*;%CLASSPATH%

setZOOCFG=%ZOOCFGDIR%\zoo.cfg

setZOOMAIN=org.apache.zookeeper.server.ZooKeeperServerMain

java"-Dzookeeper.log.dir=%ZOO_LOG_DIR%""-Dzookeeper.root.logger=%ZOO_LOG4J_PROP%"

-cp"%CLASSPATH%"%ZOOMAIN%"%ZOOCFG%"%*

endlocal

在你执行启动脚本之前,还有几个基本的配置项需要配置一下,Zookeeper的配置文件在conf目录下,这个目录下有zoo_sample.cfg和log4j.properties,你需要做的就是将zoo_sample.cfg改名为zoo.cfg,因为Zookeeper在启动时会找这个文件作为默认配置文件。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配置文件中各个配置项的意义。

tickTime=2000

dataDir=D:

/devtools/zookeeper-3.2.2/build

clientPort=2181

∙tickTime:

这个时间是作为Zookeeper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dataDir:

顾名思义就是Zookeeper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clientPort:

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Zookeeper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当这些配置项配置好后,你现在就可以启动Zookeeper了,启动后要检查Zookeeper是否已经在服务,可以通过netstat–ano命令查看是否有你配置的clientPort端口号在监听服务。

集群模式

Zookeeper不仅可以单机提供服务,同时也支持多机组成集群来提供服务。

实际上Zookeeper还支持另外一种伪集群的方式,也就是可以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Zookeeper实例,下面将介绍集群模式的安装和配置。

Zookeeper的集群模式的安装和配置也不是很复杂,所要做的就是增加几个配置项。

集群模式除了上面的三个配置项还要增加下面几个配置项: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192.168.211.1:

2888:

3888

server.2=192.168.211.2:

2888:

3888

∙initLimit:

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Zookeeper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Zookeeper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Zookeeper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Leader的Follower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

当已经超过10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tickTime)长度后Zookeeper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

总的时间长度就是5*2000=10秒

∙syncLimit:

这个配置项标识Leader与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tickTime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2*2000=4秒

∙server.A=B:

C:

D:

其中A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是这个服务器的ip地址;C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Leader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Leader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

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B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Zookeeper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除了修改zoo.cfg配置文件,集群模式下还要配置一个文件myid,这个文件在dataDir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就有一个数据就是A的值,Zookeeper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zoo.cfg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那个server。

数据模型

Zookeeper会维护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结构,它非常类似于一个标准的文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Zookeeper数据结构

Zookeeper这种数据结构有如下这些特点:

1.每个子目录项如NameService都被称作为znode,这个znode是被它所在的路径唯一标识,如Server1这个znode的标识为/NameService/Server1

2.znode可以有子节点目录,并且每个znode可以存储数据,注意EPHEMERAL类型的目录节点不能有子节点目录

3.znode是有版本的,每个znode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有多个版本,也就是一个访问路径中可以存储多份数据

4.znode可以是临时节点,一旦创建这个znode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失去联系,这个znode也将自动删除,Zookeeper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采用长连接方式,每个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心跳来保持连接,这个连接状态称为session,如果znode是临时节点,这个session失效,znode也就删除了

5.znode的目录名可以自动编号,如App1已经存在,再创建的话,将会自动命名为App2

6.znode可以被监控,包括这个目录节点中存储的数据的修改,子节点目录的变化等,一旦变化可以通知设置监控的客户端,这个是Zookeeper的核心特性,Zookeeper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这个特性实现的,后面在典型的应用场景中会有实例介绍

如何使用

Zookeeper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服务框架,主要用来解决分布式集群中应用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它能提供基于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节点树方式的数据存储,但是Zookeeper并不是用来专门存储数据的,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维护和监控你存储的数据的状态变化。

通过监控这些数据状态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基于数据的集群管理,后面将会详细介绍Zookeeper能够解决的一些典型问题,这里先介绍一下,Zookeeper的操作接口和简单使用示例。

常用接口列表

客户端要连接Zookeeper服务器可以通过创建org.apache.zookeeper.ZooKeeper的一个实例对象,然后调用这个类提供的接口来和服务器交互。

前面说了ZooKeeper主要是用来维护和监控一个目录节点树中存储的数据的状态,所有我们能够操作ZooKeeper的也和操作目录节点树大体一样,如创建一个目录节点,给某个目录节点设置数据,获取某个目录节点的所有子目录节点,给某个目录节点设置权限和监控这个目录节点的状态变化。

这些接口如下表所示:

表1org.apache.zookeeper.ZooKeeper方法列表

方法名

方法功能描述

Stringcreate(String path,byte[] data,List acl,CreateMode createMode)

创建一个给定的目录节点path,并给它设置数据,CreateMode 标识有四种形式的目录节点,分别是PERSISTENT:

持久化目录节点,这个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PERSISTENT_SEQUENTIAL:

顺序自动编号的目录节点,这种目录节点会根据当前已近存在的节点数自动加1,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已经成功创建的目录节点名;EPHEMERAL:

临时目录节点,一旦创建这个节点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口也就是session超时,这种节点会被自动删除;EPHEMERAL_SEQUENTIAL:

临时自动编号节点

Statexists(String path,boolean watch)

判断某个path是否存在,并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这里的watcher是在创建ZooKeeper实例时指定的watcher,exists方法还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指定特定的watcher

Statexists(String path,Watcher watcher)

重载方法,这里给某个目录节点设置特定的watcher,Watcher在ZooKeeper是一个核心功能,Watcher可以监控目录节点的数据变化以及子目录的变化,一旦这些状态发生变化,服务器就会通知所有设置在这个目录节点上的Watcher,从而每个客户端都很快知道它所关注的目录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voiddelete(String path,int version)

删除path对应的目录节点,version为-1可以匹配任何版本,也就删除了这个目录节点所有数据

ListgetChildren(String path,boolean watch)

获取指定path下的所有子目录节点,同样getChildren方法也有一个重载方法可以设置特定的watcher监控子节点的状态

StatsetData(String path,byte[] data,int version)

给path设置数据,可以指定这个数据的版本号,如果version为-1怎可以匹配任何版本

byte[]getData(String path,boolean watch,Stat stat)

获取这个path对应的目录节点存储的数据,数据的版本等信息可以通过stat来指定,同时还可以设置是否监控这个目录节点数据的状态

voidaddAuthInfo(String scheme,byte[] auth)

客户端将自己的授权信息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根据这个授权信息验证客户端的访问权限。

StatsetACL(String path,List acl,int version)

给某个目录节点重新设置访问权限,需要注意的是Zookeeper中的目录节点权限不具有传递性,父目录节点的权限不能传递给子目录节点。

目录节点ACL由两部分组成:

perms和id。

Perms有ALL、READ、WRITE、CREATE、DELETE、ADMIN几种

而id标识了访问目录节点的身份列表,默认情况下有以下两种:

ANYONE_ID_UNSAFE=newId("world","anyone")和AUTH_IDS=newId("auth","")分别表示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创建者拥有访问权限。

ListgetACL(String path,Stat stat)

获取某个目录节点的访问权限列表

除了以上这些上表中列出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重载方法,如都提供了一个回调类的重载方法以及可以设置特定Watcher的重载方法,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org.apache.zookeeper.ZooKeeper类的API说明。

基本操作

下面给出基本的操作ZooKeeper的示例代码,这样你就能对ZooKeeper有直观的认识了。

下面的清单包括了创建与ZooKeeper服务器的连接以及最基本的数据操作:

清单2.ZooKeeper基本的操作示例

//创建一个与服务器的连接

ZooKeeperzk=newZooKeeper("localhost:

"+CLIENT_PORT,

ClientBase.CONNECTION_TIMEOUT,newWatcher(){

//监控所有被触发的事件

publicvoidprocess(WatchedEventevent){

System.out.println("已经触发了"+event.getType()+"事件!

");

}

});

//创建一个目录节点

zk.create("/testRootPath","testRootData".getByte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创建一个子目录节点

zk.create("/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One","testChildDataOne".getBytes(),

Ids.OPEN_ACL_UNSAFE,CreateMode.PERSISTENT);

System.out.println(newString(zk.getData("/testRootPath",false,null)));

//取出子目录节点列表

System.out.println(zk.getChildren("/testRootPath",true));

//修改子目录节点数据

zk.setData("/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One","modifyChildDataOne".getBytes(),-1);

System.out.println("目录节点状态:

["+zk.exists("/testRootPath",true)+"]");

//创建另外一个子目录节点

zk.create("/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Two","testChildDataTwo".getBytes(),

Ids.OPEN_ACL_UNSAFE,CreateMode.PERSISTENT);

System.out.println(newString(zk.getData("/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Two",true,null)));

//删除子目录节点

zk.delete("/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Two",-1);

zk.delete("/testRootPath/testChildPathOne",-1);

//删除父目录节点

zk.delete("/testRootPath",-1);

//关闭连接

zk.close();

输出的结果如下:

已经触发了None事件!

testRootData

[testChildPathOne]

目录节点状态:

[5,5,1281804532336,1281804532336,0,1,0,0,12,1,6]

已经触发了NodeChildrenChanged事件!

testChildDataTwo

已经触发了NodeDeleted事件!

已经触发了NodeDeleted事件!

当对目录节点监控状态打开时,一旦目录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Watcher对象的process方法就会被调用。

ZooKeeper典型的应用场景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看,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Zookeeper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集群中类似Master/Slave管理模式,关于Zookeeper的详细架构等内部细节可以阅读Zookeeper的源码

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典型的应用场景,也就是Zookeeper到底能帮我们解决那些问题?

下面将给出答案。

统一命名服务(NameService)

分布式应用中,通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命名规则,既能够产生唯一的名称又便于人识别和记住,通常情况下用树形的名称结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树形的名称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的目录结构,既对人友好又不会重复。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到了JNDI,没错Zookeeper的NameService与JNDI能够完成的功能是差不多的,它们都是将有层次的目录结构关联到一定资源上,但是Zookeeper的NameService更加是广泛意义上的关联,也许你并不需要将名称关联到特定资源上,你可能只需要一个不会重复名称,就像数据库中产生一个唯一的数字主键一样。

NameService已经是Zookeeper内置的功能,你只要调用Zookeeper的API就能实现。

如调用create接口就可以很容易创建一个目录节点。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Management)

配置的管理在分布式应用环境中很常见,例如同一个应用系统需要多台PCServer运行,但是它们运行的应用系统的某些配置项是相同的,如果要修改这些相同的配置项,那么就必须同时修改每台运行这个应用系统的PCServer,这样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

像这样的配置信息完全可以交给Zookeeper来管理,将配置信息保存在Zookeeper的某个目录节点中,然后将所有需要修改的应用机器监控配置信息的状态,一旦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每台应用机器就会收到Zookeeper的通知,然后从Zookeeper获取新的配置信息应用到系统中。

图2.配置管理结构图

集群管理(GroupMembership)

Zookeeper能够很容易的实现集群管理的功能,如有多台Server组成一个服务集群,那么必须要一个“总管”知道当前集群中每台机器的服务状态,一旦有机器不能提供服务,集群中其它集群必须知道,从而做出调整重新分配服务策略。

同样当增加集群的服务能力时,就会增加一台或多台Server,同样也必须让“总管”知道。

Zookeeper不仅能够帮你维护当前的集群中机器的服务状态,而且能够帮你选出一个“总管”,让这个总管来管理集群,这就是Zookeeper的另一个功能LeaderElection。

它们的实现方式都是在Zookeeper上创建一个EPHEMERAL类型的目录节点,然后每个Server在它们创建目录节点的父目录节点上调用getChildren(String path,boolean watch)方法并设置watch为true,由于是EPHEMERAL目录节点,当创建它的Server死去,这个目录节点也随之被删除,所以Children将会变化,这时getChildren上的Watch将会被调用,所以其它Server就知道已经有某台Server死去了。

新增Server也是同样的原理。

Zookeeper如何实现LeaderElection,也就是选出一个MasterServer。

和前面的一样每台Server创建一个EPHEMERAL目录节点,不同的是它还是一个SEQUENTIAL目录节点,所以它是个EPHEMERAL_SEQUENTIAL目录节点。

之所以它是EPHEMERAL_SEQUENTIAL目录节点,是因为我们可以给每台Server编号,我们可以选择当前是最小编号的Server为Master,假如这个最小编号的Server死去,由于是EPHEMERAL节点,死去的Server对应的节点也被删除,所以当前的节点列表中又出现一个最小编号的节点,我们就选择这个节点为当前Master。

这样就实现了动态选择Master,避免了传统意义上单Master容易出现单点故障的问题。

图3.集群管理结构图

这部分的示例代码如下,完整的代码请看附件:

清单3.LeaderElection关键代码

voidfindLeader()throwsInterruptedException{

byte[]leader=null;

try{

leader=zk.getData(root+"/leader",true,null);

}catch(Exceptione){

logger.error(e);

}

if(leader!

=null){

following();

}else{

StringnewLeader=null;

try{

byte[]localhost=InetAddress.getLo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