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docx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马赛公寓
姓名:
陈彬
勒·柯布西耶是我最喜欢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是20世纪最建筑师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所设计的建筑很多都举世闻名,当然,也包括今天我要分析的马赛公寓。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有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
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
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而马赛公寓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
1马赛公寓坐落于坐落于法国马赛boulevardMichelet13000Marseille。
自1946年开始设计,1952年完工。
是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
左图为马赛公寓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周围绿树环绕,周围景观设计的简单明了。
可以说环境十分宜人。
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具体组成。
基本资料
马赛公寓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
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
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建筑外观
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
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在第17层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户内生活像一次海上旅行”,
立面透视
建筑5点支
1、底层采用独立支柱架空2、自由平面:
建筑的框架结构
3、自由立面:
外墙不是整式的4、横向长窗:
大块玻璃窗
5、屋顶花园:
提供各种设施,
丰富的功能
地面层的挑高处为供汽车或自行车停放及行人通行而开放,地面层只有管理室及电梯。
沿7,8层的内部街道,设置有整排的购物区,有面包店、酒店、杂货铺、鱼店、肉铺、牛奶店、水果店、青菜店等,还有洗衣店、药店、理发店、邮局、旅社、餐厅、酒吧等亦一应俱全。
在17楼及顶楼有幼稚园及托儿所,儿童专用游泳池,屋顶平台上除了庭院及平台外,还有体育馆,各种体操用的广场,300m的跑道,附有餐饮酒吧的日光浴室等。
建筑底部
柯布的底层架空模式的灵感,来源于其在西非贝宁湖中所见吊脚楼的启示。
按照柯布“解放土地”的理论,彼型似乎也能制此地之宜。
建筑屋顶
建筑部分内部
昏暗的中心走廊
从空间处理上,我们可以说它与室内明亮的越层起居室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强烈的反差。
然而对于如此容积巨大,住户庞杂的公寓大楼来说,多少令人感觉有些不安定因素的潜在。
公用服务层的走廊标准平面
自由平面:
建筑的框架结构
著名的——酒瓶框架
自由立面:
外墙不是整式的
马赛公寓的外观是大量重叠的阳台,阳台的侧面墙上涂了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显得十分神秘。
柯布西耶使用颜色作为有意改变建筑的工具,正像他所说的,通过使用颜色,“你可以把墙向前拉(黑色),向后推(淡蓝色),甚至是完全破坏它(黄色的墙面)。
”
建筑细节
一个moduleoriginale(单元样式)
这个“moduleoriginale”保留了原初设施、家具陈设及颜色配置
厨房
浴室入口
设计暗示着Corbusier(建筑界的柯布西耶)“居住机器”的理念
卫生间阳台
户型
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马赛公寓中一个最有趣最重要的方面是居住单元的空间安排。
不像大多数住宅那样有一个“双叠”通道(每一个单元两边各有一个通道)。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是大部分住户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有独用小楼梯上下联接;每三层只需设一条公共走道,节省了交通面积。
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
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
公寓特征
马赛公寓被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当时评论界的争论,一些瑞士、荷兰和瑞典的造访者甚至认为表面的痕迹是材料本身缺点和施工技术差所致,但这是柯布西耶刻意要产生的效果,他试图将这些“粗鲁的”、“自发的”、“看似随意的”的处理与室内精细的细部及现代建造技术并置起来,在美学上产生强烈对比的感受。
事实上,这些被称为“皱折”、“胎记”的特定词汇,是一段历史阶段的沉积,是历史的痕迹,也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缩影,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时光的短暂。
设计理念
在设计马赛公寓的过程中,勒·柯布西耶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一套“模数”系列,这套“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他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
室内重复着立面的风格,略为凸起的卵石饰面,拉毛材料的顶棚,粗面混凝土饰面的立柱、色彩大胆强烈的家具,在一层门厅处墙上挂着柯布西耶的几幅设计作品,包括著名的萨伏伊别墅等,现在的马赛公寓不仅是一个密集型住宅,还是一个缅怀、纪念大师的场所。
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观念上的更新,它把人们从战后乏味的生活中唤醒,远离枯燥乏味的工作,闲暇时的孤独,体会到社区的亲和力,创造出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
此后的第二个“单位”建在南特(Nantes),是为一个私人公司而建的(1953~1955),第三个建在柏林,是受公民行政管理局(CitizenAdministration)的委托为1957年的建筑博览会建造的。
整个建筑从场地规划、平面和里面的设计都体现出了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所提出的建筑五点,是柯布西耶晚年时期的代表作。
对后来的建筑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结
马赛公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在欧洲它立刻就被年轻的建筑师所仿效,对我国的建筑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北部的“雕塑家园”,它由深圳雕塑院和一栋31层的高层公寓组成,总建筑面积40315平方米,住户共有380户,户型全部是全复式,分上复和下复两种,5.4米通高的落地窗,两种对称排列(南北向)70平米小户型户型单位互为上下,即一个单位是卧房在上,厨房在下,而对面一套单位则是厨房在上,卧室在下,这种厨房放在复式单位的上层在深圳市住宅中是个创举。
发展商将这种开放式厨房理解为改变厨房在整个家庭功能布局中一直处于后台的传统定位,实现对家务劳动价值的重新确认,由此创造一种新的价值理念。
当然,新的设计思想某些方面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着一些冲突,如进门就是像鞋柜一样排列在一侧的厨房,开放式厨房的适用性等等,这种家居生活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人群。
雕塑家园创造了一个开放住宅模式,以街区平台代替围墙是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屋顶的公共运动场是雕塑家园住户之间的开放,没有一个个隔离起来的“小笼子”,大家共享一片蓝天,一池碧水,这多少与马赛公寓有着几分相似。
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
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更重要的是:
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
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
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这些都值得当代的建筑师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