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投掷(zhl)
憎恶(z如g)
糟糕(ZQO)
B.震悚(sdng)
.
取缔(di)
.
肿胀(zhdng)
•
C.侮辱(wu)
.
响午(xidng)
.
镶嵌(qidn)
.
D.门框(kuong)
.
愧作(zud)
.
俚恐(hud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
西蜀
幕色
鹿子
荆棘
B.
恩惠
感慨
恍惚
垦切
C.
陡峭
譬如
鸿濡
淤泥
D.
简陋
案牍
监督
拖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
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
“咱老白姓,今儿个真高兴!
真高兴!
”
••••
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
♦♦♦♦
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儿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
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
”(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憧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一一就在这
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排比)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2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3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4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5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B.③⑤④②①C.③⑤①④②D.®®®®®
7、按原文填空:
<1)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4)学而不思则罔,:
(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裁,回也!
。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0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o
(8).。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军可夺帅也,0
<10).。
仁在其中矣。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园:
“或调君不鼻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務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養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旬庆气盘改之乎?
不然,迨②年事建轮,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敛,今日始知
.
君言之書。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气"
(注)①次:
满足。
②迨:
等到。
③炯戒:
明显的警戒。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谓/君不善学B,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C.迨年/事蹉驼D.清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愠()
(2)始()
3.翻译下列句子。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
(用原文回答)
5.读完上而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而的启示。
1.A
2.
(1)恼恨
(2)才
3.
(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4.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①好学更要得法;②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时光不旧,只是落満尘灰
朱成玉
1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
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2他没有退休金,毎H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3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
那盗贼就是我。
4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
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
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O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
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5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
“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
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
”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脳,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
“嘿嘿,我也是个破烂。
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
6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7“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
”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
♦♦♦♦
8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9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
10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
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
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刨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
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
觌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會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
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一一被“教诲”一f获“奖励”f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那个“每日里靠检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2、母亲的橙皮
李芝桂
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
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投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
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稲田挡水等,把我们全变出去。
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釆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菜甚至纹丝.不动。
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
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
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
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
取来尚来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岀,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塘”,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
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
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
原来三弟竟然好凡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
他一次拿凡块,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
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母亲后来讲:
“我打他倒不全是为了这儿块橙皮。
他吃独食不说,万一掉下来捧成残疾可怎、么办?
得让他长点记性。
”
在莲花、永新诸县的乡间,曾经,晒制点心是很有传统的,尤其是家里碰到嫁女的年份。
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晒制的点心,多达凡十种,甚至上白种。
很多乡间水果、菜蔬都可以晒制成美味的点心,如梨子、西瓜、茄子、冬瓜、南瓜、辣椒、豆角、豆子……五花八门。
新娘待客摆果盘,从早摆到晚,一拨客人一个花式,可以不重样。
当然,我母亲晒橙皮,倒不是为了嫁女。
她的□的,除了待客之需,更多的似乎还是为了堵住我们四兄弟的馋嘴,免得出去给她“丢人现眼”。
我们每次出门走亲戚,母亲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一番:
“吃饭夹菜,不要尽挑自己喜欢的,夹自己面前的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翻菜,有些人家菜碗上面是肉,下面可能全是萝卜、骨头什么的,你一翻.人家的面子往哪儿搁?
还有点心,拿点瓜子、花生意思意思就行了,橙皮、糖果这些好点心不要去动,人家可能就弄了一点来摆摆样子,你们下手不知轻重,人家往下招待其他客人怎么办呢?
”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
只是,她怎么也不会料到,她那些曾经视若宝贝东藏
西藏的橙皮,竟会在果盘中闲得湿软。
“她们是不是嫌我老人家不干净,我每次都洗了手的。
”母亲有些伤感、委屈。
母亲年纪大了,我们也不小了。
毎年,母亲依然会亲手晒制一些橙皮。
每次回家,一看到我的女儿和我的侄子、侄女们,母亲便兴奋异常,总要神秘兮兮郑重其事地捧出一盘橙皮,并一本正经地给几个孩子分配,犹如当年给我们四兄弟分配一样。
只是,小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礼貌性地接过后,有的直接放回了果盘,有的咬儿口又放下了,有的甚至趁她不注意丢进了垃圾箱。
母亲期待的那种欢悦争抢场景始终没有出现。
母亲甚至不得不求援似的将橙皮塞到我手里,叮嘱我吃掉。
而我却一片都难得完整地吃完。
虽说,细品之下,橙皮依然是那股熟悉的淡淡的柚子香和一紋隐隐的微微的辣意,但那甜味却似乎浓得化不开,甜得“腻心”O
如此凡年,有一次,母亲终于有些负气地对我讲: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都不吃,真是吃惯了嘴’下一年我不晒了!
”
我愣了一下,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母亲说到做到,她如今竟真的不再花那个闲工夫去晒什么橙皮了。
其实,我早就隐约感到,母亲的橙皮已如眼下这既熟悉乂陌生的村庄,虽说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浸满了甜蜜,甜得让人在梦里都会有口水和泪水。
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
这无关感情,却关乎生活,仅此而已。
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文章以“母亲的橙皮”作标题有何妙处?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文中写“三弟偷吃橙皮”一事有那些作用?
4.
为什么“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
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蚓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
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D
A
A
D
B
(DA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不逾矩。
(4)思而不学蚓殆。
(5)人不堪其忧,(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偷“破烂”受“惩罚”
2.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
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亳无价值。
3.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
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O
4.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
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0
5.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1.①母亲能干(勤劳)会持家;②母来教子有方,重视家教:
⑧母亲热情好客,善解人意(体贴别人):
④母亲十分要面子(有自尊);⑤母亲对儿孙充满爱心。
2.①“母象的橙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以物写人,通过写橙皮来表现母深的优秀品质;③“母亲的橙皮"象征了传统文化中一些日渐远离的美好东西;④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3.①写出了三弟的调皮:
②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③借此表现母亲家教很严;④突出橙皮的诱感力,与后文儿孙们不愿吃橙皮形成对比,突岀文章主题。
4.在物质概乏的年代,橙皮对小孩极具诱感力,是很香甜的:
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橙皮对小孩已失去诱感力,甚至让人反感。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中一些美好东西日渐消逝的感伤和无奈。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