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8264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2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说说我自己

设计背景:

虽然,童年期自我概念中产生了心理自我,具有可以认识自我的心理特征,但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稳定性较差。

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反复运用反省思维,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用“社会比较”来思考自身,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保持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世界上每个人事不同的。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保持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

展自己。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难点:

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教学准备:

flash动画——动物学校的故事;每位同学准备1张空白小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印指纹”小游戏

指导语:

请同学们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

过渡语: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动物朋友也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2、观看动物学校的故事

指导语: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动画,了解小动物的特点,想一想,它们有什么样的优点?

3、总结过渡

指导语: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小动物们也一样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初步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二、唤醒体验

1、创设心理情境

指导语:

小兔子它们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可急坏了动物学校的校长,你想对小兔子、小鸭子、蛇和老鹰说些什么呢?

2、分享妙招

指导语:

把想说的话写一写或画一画,并且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3、总结归纳

指导语:

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为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明星。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引起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

三、自主锻炼

1、填写“小明星档案”(自信卡)

2、交流分享

指导语: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为什么我们不能自信地说一声“这个,我能行!

”呢?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小明星档案给大家听。

3、总结归纳

指导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每个人都应该从小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要先肯定自己。

请为自己设计一张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名片吧。

4、活动

学生用卡片、彩笔设计名片。

(设计意图:

童年期是形成自信的重要阶段,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它源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我接受的程度。

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四、提升自信

1、我夸我

指导语:

假如有记者采访你,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

2、总结归纳

指导语: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勇敢地面对缺憾。

让我们从这一课起,带着自信的笑脸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设计意图:

通过大胆介绍自己,学生尝试学习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增强自信。

五、课外拓展

1、牵手父母

指导语:

回家采访爸爸妈妈,听听他们是怎么样采访自己的。

2、他们眼中的我

让爸爸妈妈谈谈你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

3、总结提升

指导语:

我们都是最棒的!

关注自己,我能行!

(设计意图:

课内向课外拓展,亲情互动,增强自信感。

 

第二课健康的生活习惯

设计背景:

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表现为: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的依赖性严重,生活秩序混乱没有规律;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技能差,怕苦怕累,享乐意识逐渐增长;时间观念不强,贪睡、迟到,不注重学习与休息的协调性;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饮食习惯差,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卫生......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活泼好动,定性差,这就要求教师要不厌其烦,反复引导、督促、训练学生,以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形成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表现形式,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可能的后果。

2.能辨识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体会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能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教学准备:

每位同学准备2张白纸、彩笔,写自己的好习惯与坏习惯;健康知识竞赛题。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入

1、阅读体验

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材料,了解乐乐的不良生活习惯。

2、小结过渡

指导语:

同学们,你现在已经了解了乐乐的生活习惯了,你想对乐乐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形象地认识不良习惯就在身边。

二、交流分享

1、讨论交流

指导语:

你觉得乐乐的生活习惯健康吗?

这些习惯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体验分享

指导语:

你觉得乐乐应该怎样改变生活习惯?

3、总结归纳

指导语: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

学生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进一步认识到不健康生活习惯带来的后果。

三、游戏体验

1、小小的我

指导语:

你觉得自己的哪些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哪些是健康的?

写下来,并演一演。

2、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习惯并给自己评价鼓励,其他学生予以评价。

把鞋油“不健康的习惯”的纸条丢到垃圾桶里。

3、知识竞赛

师生互动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

4、总结归纳

指导语:

通过这次健康知识小竞赛,你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后总结:

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设计意图: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区分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以“丢垃圾”的形式告别不好的生活习惯。

在学生喜欢的竞赛游戏中进行反省和渗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健康习惯和不健康的习惯,激发学生培养健康习惯的意识。

四、感悟体验

1、自我评价

指导语:

挑选自己的一个好习惯,给大家讲讲是怎样养成的,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2、同伴互评

你喜欢刚才同学所说的健康习惯吗?

3、归纳总结

指导语:

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让我们身体棒棒,心情舒畅,对我们的学习也大有好处。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自己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认识到健康生活习惯的好处。

五、课外拓展

1、牵手父母

指导语:

回家把学到的健康生活习惯与爸爸妈妈分享,并制定家庭计划与爸爸妈妈互相监督。

2、总结提升

总结语:

健康的生活习惯受益终生。

(设计意图:

课内向课外拓展,充分发挥家校合力,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三课我们的喜怒哀乐

设计背景:

在小学阶段,是情绪、情感赋予了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角——小学生,有了色彩斑斓的生活,领略着人生五味。

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转变为初探人生规则、初识人生百味的少年郎的过渡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所呈现的特点是别具一格的,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的基本情绪“喜、乐、怒、哀、惧”,认识自己生活中的情绪。

2.会表现自己的情绪,能够觉察和分辨别人的情绪。

3.初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表现、认识生活中的不同情绪,正确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了解别人情绪的方法。

教学准备:

动画课件;每位同学准备1张白纸、彩笔,能画出不同的情绪表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观看情绪图片

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下,对不同的情绪体验进行初步认识。

2、小结过渡

指导语:

同学们,你现在已经觉察到图中小朋友的各种情绪表现,各是什么情绪呢?

(设计意图:

认识生活中的不同情绪体验的典型表现,形象地认识到每个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二、认识情绪

1、了解情绪

指导语: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觉到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2、交流分享

指导语:

哪些事情会让你特别开心?

哪些事情会让你特别难过?

3、总结归纳

指导语:

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有了喜怒哀乐,才有了我们色彩斑斓的生活。

(设计意图:

学生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进一步认识到不同情绪的表现形式。

三、体验情绪

1、认识我的情绪

指导语:

偶们的情绪与哪些呢?

如何知道我们的情绪?

2、看看我的情绪

学生把自己的情绪表演出来,其他学生觉察、分辨。

3、总结归纳

在学生表演、分辨后,教师点拨总结:

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我们要注意观察,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

(设计意图:

在学生喜欢的表演中进行反省和渗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四、了解情绪

1、听故事

老师讲故事,学生注意观察图片。

2、说故事

指导语:

故事中的小男孩为什么没有借到铅笔?

是因为同桌的小女孩太小气吗?

怎样消除他们之间的误会?

怎样了解他人的情绪呢?

3、交流分享

4、总结归纳

指导语:

了解别人的情绪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故事,意识到了解别人情绪的重要性。

五、课外拓展

1、亲近父母

指导语:

观察爸爸妈妈生活中的不同情绪表现。

2、亲自分享

指导语:

和爸爸妈妈聊聊各自的喜怒哀乐。

3、总结提升

指导语:

彼此了解情绪,互相体谅,家庭才会和睦。

(设计意图:

课内向课外拓展,亲情互动,家庭和睦。

 

第四课彬彬有礼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

礼仪就是要求人们的仪容仪表和行为要尊崇礼节和礼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都离不开礼仪,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要求,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礼仪要求,从小教育孩子懂礼貌、重礼仪,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培养孩子优雅高贵的气质,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别人,收到别人尊重的人,让孩子赢在礼仪!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个彬彬有礼的好孩子,养成在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根据辈分关系正确称呼对方。

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产生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懂得这么做是尊重人的表现。

教学难点:

愿意主动使用礼貌用语,逐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和课前排练的节目;礼貌树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体验

让学生提前演练,在班级里表扬,了解主人公的困惑。

2、分享交流

指导语:

如果你遇到了像张明这样的同学,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3、总结归纳

指导语:

看来不文明的行为和不礼貌的言语会给别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表演,换位思考,切身感受到文明礼貌的行为和语言的重要性。

二、明辨是非

1、说一说、议一议

指导语:

为什么同学们都不理睬张明呢?

2、如果你是张明,你想怎么做,怎么说呢?

3、请学生按照自己说的表演一下。

4、教师总结

指导语:

文明礼貌的行为和语言可以帮助你得到友谊,也是你成功与人交往的金钥匙!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境表演

1、演一演

指导语:

当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请表演给大家看。

(向同桌借橡皮时应该怎么说?

路上遇到老师,应该怎么做?

想让妈妈帮自己倒杯水,应该怎么说?

在公交车上,自己座位旁边有位老奶奶站着,应该怎么做?

2、谈一谈

一起阅读《有礼貌》的作文,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