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267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docx

烧伤外科常考知识点

外科中级烧伤常考知识点

1、判断烧伤创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

创面残存上皮的有无和多少。

2、应用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小片自体植皮法,1%体表面积的自体皮片最终可修复7%~1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创面。

3、吸入性损伤早期最常见且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

声嘶和喘鸣。

4、目前最理想的永久性创面覆盖物是:

自体皮肤。

5、中度以上烧伤补液时胶体首选:

血浆。

6、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小片自体皮法一般要求自体皮片大小及间距是:

大小0.5cm×0.5cm,间距1.0cm。

7、浅Ⅱ度烧伤的局部损害深度达:

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8、烧伤深度识别国内多采用:

三度四分法。

9、救治大面积Ⅲ度烧伤的有效方法是:

早期切痂或削痂与皮肤移植。

10、临床上所谓的浅度烧伤是指:

Ⅰ度,浅Ⅱ度,偏浅的深Ⅱ度。

11、电烧伤最突出的病理改变是:

血管栓塞。

12、中度吸入性损伤的病变部位在:

喉、气管。

13、有关烧伤创面早期清创的说法:

目前多采用简单清创法。

14、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是:

水疱较小,创面微湿,红白相间,感觉迟钝。

15、临床深度烧伤是指:

典型的深Ⅱ度以上的烧伤。

16、电烧伤,深度烧伤伴有大量肌肉坏死,较合理的用药方案是:

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联合应用。

17、一成年患者,左上肢烧伤,胸前亦有约两掌面积烧伤,则烧伤面积为:

11%。

18、浅Ⅲ度烧伤创面削痂合适的平面是:

呈现明亮光泽的脂肪组织和健康的血管网。

19、目前国内对烧伤面积的估计应用最多的方法是:

中国九分法。

20、一患儿全身大面积烧伤,仅头顶及腰部约五掌面积未烧伤,则烧伤面积为:

95%。

21、引起烧伤全身性感染,致病菌重要的内源性来源是:

肠道。

22、关于Ⅲ度烧伤的描述:

瘢痕愈合。

23、小儿烧伤补液尿量宜维持在:

0.5~1ml/kg·h。

24、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合适的平面是:

应用止血带时基底呈瓷釉色,组织致密,湿润而有光泽。

25、浅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一般为:

1~2周。

26、烧伤休克补液,成年病人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次以下较为适宜。

27、真正的电烧伤是指:

接触性电烧伤。

28、目前诊断吸入性损伤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是:

纤维支气管镜。

29、Ⅱ度烧伤局部水泡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渗出液积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30、有关切痂疗法的描述:

包括背部的大面积Ⅲ度烧伤,背部不列入第1次切痂区域。

31、吸入性损伤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基本措施是:

清理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行肺内灌洗。

32、目前国内临时性创面覆盖物首选:

同种异体皮。

33、烧伤后防止应激性溃疡的核心措施是:

加强黏膜保护。

34、烧伤休克期微血管变化经过:

微血管痉挛到扩张到麻痹。

35、深Ⅱ度烧伤可见许多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

36、五指并拢,手掌面积约等于体表面积的1%。

37、适于切痂或削痂治疗的烧伤创面是:

焦痂,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无感觉。

38、化学烧伤时:

烧伤局部处理同时注意内脏器官保护。

39、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黏膜灌流量减少和灶性缺血。

40、临床上所说的电烧伤实际上是指:

电弧放电烧伤和电损伤。

41、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铜绿假单胞菌。

42、烧伤后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丢失。

43、对于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患者,目前多主张在多长时间内补足按公式计算的液体量为宜:

1~2小时。

44、Ⅲ度烧伤后2~3周,焦痂自溶阶段,最好采用:

扩创手术。

45、目前烧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脏器功能衰竭。

46、烧伤休克期补液,成人尿量每小时少于20ml毫升应考虑血液灌流不足。

47、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第2个24小时补电解质液和胶体液皆为第1个24小时的:

1/2。

48、自体微粒皮植皮,供受区面积最大宜在:

1:

15之内。

49、成人中度烧伤如以Ⅱ度烧伤面积计算:

11%~30%。

50、削痂手术成功的关键是:

削痂后创面基底无坏死组织残留且保留了有活力的上皮组织。

51、按国内通用补液公式,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为每1%Ⅱ、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为:

0.5ml。

52、烧伤早期出现的休克多为:

低血容量性。

53、切痂主要用于:

Ⅲ度及手、关节等功能部位的深Ⅱ度创面。

54、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原则是: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综合考虑。

55、成人头面颈部和双上肢全部烧伤,面积为:

27%。

56、烧伤应激性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

胃肠道出血。

57、微粒皮移植最佳供皮区选择是:

头皮。

58、按新九分法计算,小儿下肢面积所占的比例较成人小:

12-年龄%。

59、烧伤原因及分类:

①热力烧伤:

包括火焰、灼热金属致伤及热液、蒸气所致烫伤;②化学烧伤:

强酸、强碱、糜烂性毒剂;③电烧伤:

包括电弧烧伤和电接触伤;④放射性烧伤:

由射线所致的烧伤;⑤冷伤。

60、中国九分法:

适于较大面积烧伤。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算烧伤面积。

头颈:

9%+12-年龄%,双下肢:

46%-12-年龄%。

61、手掌法:

以伤员的手掌估计烧伤面积。

五指并拢的手掌,相当于自己体表面积的1%。

62、烧伤创面深度估算的方法:

对烧伤深度的判断过去一直沿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2004年10月第七次全国烧伤学术会议武汉通过了采用四度五分法:

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Ⅳ度。

63、烧伤严重程度的评估:

①严重烧伤的中国分类方法【2004年10月第七次全国烧伤学术会议武汉制定】;②烧伤指数:

表示伤情的严重程度。

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1/2Ⅱ度烧伤面积。

64、烧伤急救原则:

①迅速脱离致伤源;②在救治烧伤的同时,须检查有无合并伤,如颅脑损伤、窒息、急性中毒等表现;③冷疗。

对于中、小面积二度烧伤,应尽早施行冷疗法治疗,用冷水、冰水冲淋、浸泡或用冷敷料湿敷,以达到减轻组织损失、止痛的作用。

65、烧伤急救处理方法:

中度以上烧伤或有合并损伤者必须进行急救治疗,如及时开放静脉,补充防治烧伤休克液体,以及镇静、止痛、止血等处理。

66、热力烧伤处理:

迅速脱去燃烧或被热液浸渍的衣服,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切忌烧伤后奔跑呼喊,尽量减少止痛药物应用。

67、化学烧伤处理:

脱离致伤源后,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以20~30min为宜。

颜面化学烧伤,首先冲洗眼睛。

68、电烧伤处理:

首先须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不能接触伤员,遇有心脏停搏者,当即做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待呼吸心跳恢复后转送附近医院。

69、危重伤员急诊处理程序:

1了解伤情初步诊断,观察基本生命体征,了解烧伤原因,检查有无吸入损伤及复合伤。

2询问既往史、其他疾病、药物过敏史、体重。

3建立输液通道。

静脉穿刺置管或静脉切开,并立即开始补液治疗。

4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及血生化检查。

5吸入性损伤的处理。

6留置导尿管,每小时测定尿量。

7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8每小时观察记录呼吸、心率、血压。

9创面处理。

10注意复合伤的处理。

70、烧伤休克发病机制大面积烧伤后体液渗出的原因较复杂,但其基本原因是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71、烧伤引起皮肤及深部组织毁损,在神经内分泌、化学递质、炎性介质的综合作用下,循环系统障碍、局部和全身渗出增加。

导致器官和组织细胞缺氧性损伤。

72、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

1毛细血管渗透压升高,循环液渗出至细胞间质,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衡。

2烧伤组织的渗透压增高,加重组织水肿。

3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

4伤后低蛋白血症,使循环内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内。

73、烧伤休克诊断:

1呼吸频率增快。

2烦躁不安是临床最早出现的征兆之一,常在血压降低之前表现出来。

3心率增快,常为130~140/min。

4少尿,休克时的尿量<30ml/h,观察尿量的变化是了解烧伤病人复苏效果最灵敏的指标之一。

5口渴,烧伤后早期即可出现。

6恶心、呕吐是烧伤休克早期症状之一。

7血压。

休克早期,由于代偿性血管收缩,舒张压升高,使脉压变小,伴随代偿失调,血压即开始下降。

烧伤休克血压变化特点是收缩压下降常继发于脉压减小之后。

8末梢循环不良。

9静脉塌陷或收缩成索条状。

10化验检查。

血浓缩、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黏度增加、血乳酸增高、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等。

74、烧伤休克无创监测: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测定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尿pH、胃肠黏膜pH。

75、烧伤休克有创监测:

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

76、烧伤休克化验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乳酸、血液流变学等。

77、烧伤休克延迟复苏:

伤后抓住机会进行液体复苏,对已经引起重要器官、组织缺氧性损伤的患者,均属延迟复苏之列。

78、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特点:

隐匿性休克或休克的特征。

79、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治疗:

充分有效的复苏不要拘泥输液公式的限制,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

80、大面积Ⅱ、Ⅲ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

①自体微粒皮皮浆移植异体皮覆盖术;②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小片自体皮移植术;③体外培养自体细胞移植术。

81、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原则:

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淤滞区循环恢复,争取自行愈合。

关节功能部位宜手术修复,如尽早清创,早使用异体皮,人工皮覆盖创面或早期削痂,磨痂后立即使用人工皮、异体皮覆盖,也有人主张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改善淤滞区循环。

82、烧伤早期清创原则:

强调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前提下,创面清创宜简不宜繁。

方法:

剪除创面周围的毛发,去除粘在创面上的异物及油膏,Ⅱ度烧伤引流水疱液并保护水疱皮,Ⅲ度烧伤应清除坏死表皮。

使用人工皮、异体皮、外用敷料和抗感染性药物。

83、深度烧伤焦痂切开减张适应证:

肢体、躯干环形深度烧伤;颈部和躯干部环形焦痂束缚。

84、烧伤焦痂切开减张的时机:

只要确定为环形深度烧伤,应该尽早切开减张,愈早愈好,切忌等待直至血管神经压迫症状出现。

85、深度烧伤焦痂切开减张方法:

无须麻醉;切口范围需超过深度创面边界;切口深度达深筋膜层甚至肌膜层;切口避开主要神经血管。

86、浅Ⅱ度烧伤采用包扎疗法:

水疱皮未破者用75%乙醇纱布包扎。

水疱皮已破,清创后创面可用凡土林纱布,各类中药制剂如地白忍合剂、紧草油、虎杖煎剂等,磺胺嘧啶银霜剂,糊剂涂布包扎。

6~8d首次更换敷料,继续包扎数天,多可愈合。

如出现创面感染,及时去除水疱皮,清洗创面,取半暴露或包扎。

87、深Ⅱ度烧伤取暴露疗法:

外涂5%~10%磺胺嘧啶银氯己定糊剂,1~2/d,使坏死组织变成干痂,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皮肤附件上皮,经3周左右可获痂下愈合。

88、深Ⅱ度烧伤创面感染,应及时去除痂皮,创面取半暴露或包扎。

最好用异体皮,异种皮、冻干皮等覆盖。

超过3周或预计在3周内不能自愈的深二度烧伤,应将创面坏死组织切除或消除,在新的基础上植皮,以缩短愈合时间和获得好的功能恢复。

89、Ⅲ度烧伤:

面积较大的需要移植自体皮片才能消灭创面。

伤后即取暴露疗法,涂磺胺嘧啶银或3%碘酊,3~4/d,烤干焦痂使之干透,干燥的焦痂可暂时保护创面,减少渗出,减轻细菌侵入。

然后按计划分期批地切除焦痂坏死组织,植皮。

90、Ⅲ度烧伤已分离的坏死组织可剪去,如有残存的坏死组织,继续涂磺胺嘧啶银;如为肉芽创面,可用生理盐水、抗菌药液湿敷,感染一经控制,即行植皮,消灭创面。

91、难治创面处理原则:

①此类创面深度深、面积广,并有全身性慢性病和免疫功能失衡等;②注意病因治疗,如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③局部抗感染,改善循环,启动炎症过程:

④常用治疗方法:

换药、浸浴、手术。

92、烧伤包扎疗法:

创面清创后,外覆凡士林油纱、人工皮肤、异种皮和各种新型敷料,外层用无菌纱布棉垫包扎。

适应证:

适用于四肢以Ⅱ度烧伤为主的创面。

93、烧伤半暴露疗法:

清创后创面覆盖一层抗菌纱布或人工敷料谓之半暴露。

适应证:

适用于某些要求不包扎的药物和不便包扎的部位。

94、烧伤暴露疗法适应证:

某些不易包扎的部位、大面积深度烧伤。

95、烧伤吸入性损伤是热力、烟雾或腐蚀性气体、液体引起的呼吸道以致肺实质的损害。

96、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

热力损伤、烟雾损伤、毒性颗粒、腐蚀性气体或液体。

97、烧伤吸入性损伤临床早期征象主要与上呼吸道梗阻、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有关;声嘶和喘鸣是早期最常见而具诊断意义的症状。

98、烧伤吸入性损伤刺激性咳嗽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

呼吸多增快,有时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但非特异性症状。

99、烧伤吸入性损伤早期缺氧的重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轻者烦躁不安,重者躁动、谵妄、神志昏迷。

100、烧伤轻度吸入性损伤。

癞变仅限于口、鼻腔和咽部。

主要症状为咽部发干、疼痛;主要体征为鼻毛烧焦,鼻咽部发红。

101、烧伤中度吸入性损伤。

病变主要侵及咽、喉和气管。

主要症状为声嘶、上呼吸道梗阻;主要体征为气道梗阻、喘鸣、听诊可闻及干性啰音。

102、烧伤重度吸入性损伤。

病变可达支气管、细支气管甚至深达肺泡。

主要症状为缺氧;主要体征为干、湿性啰音。

103、烧伤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分期:

吸入性损伤后病程是连续的,但有阶段性。

为更好地掌握各阶段诊治要点,可将病程分为下列4期:

即期、水肿期、肺部感染期、黏膜脱落和修复期。

104、烧伤吸入性损伤治疗:

①吸氧;②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气道梗阻。

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③机械通气;④清除分泌物和濯洗;⑤补液治疗;⑥防治感染。

105、烧伤创面感染是病原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根据创面病原菌密度和侵入深度区分为非侵袭性感染和侵袭性感染。

106、烧伤非侵袭性感染:

烧伤创面仅有少量细菌定植,或虽有大量细菌生长,但仅限于创面表面,或细菌可穿透部分全部焦痂但不侵入邻近的活组织,其菌量<105vfu/g,无明显全身感染症状。

107、烧伤侵袭性感染:

指病原菌侵袭至痂下活组织,同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组织中的菌>105vfu/g。

108、细菌在烧伤创面坏死组织上繁殖生长,迅速扩大并向深部侵入,创面感染严重、潮湿、渗液,出现出血点或坏死斑,进而细胞侵袭至焦痂下健康组织,集中在血管周围,甚至侵入血管内,组织的细菌量>105vfu/g,此时全身感染症状显著,而血培养多为阴性,即为烧伤创面脓毒症。

109、金葡菌:

金葡菌是首先定植在烧伤创面的细菌之一。

在烧伤创面检出的细菌中常占第一位或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

首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110、表皮葡萄球菌:

在烧伤病人中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不应认为是污染而忽视。

检出的菌株都需测定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11、化脓性链球菌:

伤创面感染化脓性链球菌可引起外科猩红热,创面周缘炎性浸润范围广泛而显著,脓液稀薄。

造成移植皮片溶解脱落,而致植皮失败或供皮区全厚层皮肤丧失。

112、化脓性链球菌可侵袭健康的肉芽组织。

下肢深度烧伤愈合的瘢痕创面易反复发生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丹毒。

每个病人入院时和住院期间定期作咽喉和创面培养,以监测化脓性链球菌是预防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最佳方法。

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

113、肠球菌属:

在烧伤创面检出的肠球菌属主要是粪肠球菌。

114、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烧伤感染的主要病源菌,其病死率高于金葡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病人中通过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传播。

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

115、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细菌是自身感染的主要来源。

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弗氏枸橼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

116、烧伤感染的防治:

①防治休克。

及时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改善肠道微循环,缩短胃肠缺血时间;②早期肠道喂养。

不但能增加肠黏膜的血液灌注,维持其屏障及免疫功能,还能有效地防止细菌移位;③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及时正确处理创面;⑤调理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

117、烧伤创面的抗生素治疗:

局部使用抗生素、烧伤外用中草药。

118、重建烧伤后受损免疫功能,恢复机体防御功能是全身治疗的关键环节。

119、烧伤后代谢的抑制期:

伤后数小时至伤后3d,表现为氧耗量、代谢率、心排血量、尿氮排出量相对降低。

120、烧伤后代谢的亢进期:

随烧伤严重程度可自伤后2~3d持续至数周,甚至数月。

特点是兴奋,表现为氧耗量、代谢率、心排血量、糖异生、脂肪代谢、蛋白质分解及尿氮排量均增加。

121、烧伤病人每日热量需要量:

烧伤后代谢增高,热量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在给烧伤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需依据公式,根据烧伤病人处于烧伤后的不同阶段来计算病人每日热量需要量。

随着烧伤创面的不断愈合,病人的代谢亦渐趋于平稳,对热量的需要量逐渐减少。

122、Curreri公式:

每日需热量kcal/d=25×体重kg+40×烧伤面积%。

123、第三军医大学公式:

每日需热量kcal/d=1000×体表面积㎡+25×烧伤面积%。

124、糖代谢:

烧伤后糖异生增加,葡萄糖生成增加,由于胰岛素抵抗,其利用率相对减低,出现高血糖症。

125、蛋白质代谢:

烧伤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创面丢失蛋白质,出现负氮平衡。

分解的蛋白质除用于糖异生供能消耗外,还有肝等合成蛋白供组织修复及机体应激所用。

126、脂肪代谢:

脂肪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烧伤后促使机体脂肪分解,使血浆非酯化脂肪酸、甘油及三酰甘油的浓度增加,血浆酮体不多而肉毒碱下降,出现异常血浆蛋白。

127、营养补充的途径:

烧伤病人的营养补充应以胃肠道为主,周围静脉为辅,必要时可选择性应用中心静脉营养。

早期以肠外营养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肠内营养为主。

128、营养补充的胃肠营养,如放置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口管以及针刺空肠置管等,前两者比较常用。

129、电烧伤主要包括电弧烧伤所引起的体表烧伤和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电接触伤。

电接触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的损伤。

130、电烧伤全身性损害特点:

称为电击伤。

其皮肤损伤轻微,电流进入体内立即传遍全身,主要损伤心脏,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

由此呈现心悸、眩晕、意识障碍等,可发生电休克、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131、电烧伤局部损害特点:

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血栓形成等,称电烧伤。

132、电烧伤治疗原则:

现场急救、掌握伤情、液体复苏、焦痂切开减张、局部以采用暴露疗法为好、全身情况稳定后,早期行创面修复。

133、化学烧伤局部损害:

酸与组织接触后,组织蛋白被凝固,局部形成一层痂壳。

磁与组织接触后,皂化脂肪组织形成可溶性的碱性蛋白,可以继续使组织破坏加深。

134、化学烧伤全身损害:

化学烧伤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局部损害,更严重的是,有些化学物质吸收后引起中毒和内脏继发性损害,甚至死亡。

135、化学烧伤治疗应立即脱离现场:

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迅速地用大量清水冲洗。

持续冲洗时间在20~30min。

头面部烧伤时,特别是眼睛,应首先冲洗。

生石灰烧伤时,在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以免遇水后石灰生热,加深创面损害。

136、化学烧伤治疗应防止全身中毒的发生:

根据化学物质特点,采取中和与解毒措施,及早采用解毒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

137、放射烧伤原因:

日常放疗,核电站泄漏,战争核武器损伤。

138、放射烧伤特点:

通常有全身放射病;局部创面痛苦大;创面难以修复,常有合并伤或复合伤并存。

139、放射烧伤治疗原则:

①提高全身免疫功能;②加强营养支持;③注意复合伤的治疗;④针对不同部位、创面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案。

140、冷伤是机体受到寒冷的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的损伤。

它可分为2类,一类为非冻结性冷伤,如冻疮、战壕足、浸渍足和浸渍手等;另一类为冻结性冷伤,它包括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

141、非冻结性冷伤:

由10℃以下至0℃以上的低温,加之潮湿的条件所造成的组织损害。

多见于船员和水手。

冻疮局部皮肤有紫红色斑、轻度肿胀,皮下可有大小不等的硬结。

温暖时发痒或刺痛,重者可起水疱。

142、冻结性冷伤:

是0℃以下的低温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

它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性冻伤冻僵。

143、局部Ⅰ度冻伤:

伤及表皮层。

局部红肿、发热、痒、灼痛。

数日后表皮干脱而愈,不留瘢痕。

144、局部Ⅱ度冻伤:

伤及真皮层。

局部红肿明显、疼痛、有水疱,疱内有淡黄色液,或稍带血性,知觉迟钝。

如无感染,局部成痂,2~3周后脱痂愈合,少有瘢痕。

如并发感染,形成溃疡,愈后多有瘢痕。

145、局部Ⅲ度冻伤:

伤及皮肤全层或深达皮下组织。

创面呈黑褐色,周围红肿、疼痛,有血性水疱,知觉消失。

若无感染,坏死组织干燥成痂,痂胶形成肉芽创面。

一般愈合较慢且留有瘢痕。

146、局部Ⅳ度冻伤:

伤及肌、骨等组织,伤处坏死,周围呈炎性反应,易并发感染成湿性坏疽。

治愈后多有功能障碍或致残。

147、全身冻伤,又称冻僵。

开始有寒战、苍白、发绀、乏力等,随之出现肢体僵硬、幻觉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同时伴有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最终呼吸心跳骤停。

148、全身冻伤艮口使能抢救成活,也常有心室纤颤、肺水肿、低血压休克及急性肾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149、冻伤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创面,采取不同修复方法。

150、全身冻伤的治疗发现患者后,应迅速使之脱离低温环境,尽快复温。

将伤肢或全身浸泡在38~42℃温水中,伤肢浸泡20min,全身浸泡30min。

同时输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

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151、全身冻伤的治疗注射TAT已成为冻伤治疗的常规。

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唑啉等以改善血液循环。

补充高营养,包括高热量、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等。

152、全身冻伤局部创面有水疱者,将疱内液体抽出,有感染者,可用抗生素湿纱布和冻伤青涂搽。

有坏死的予以清除,有湿性坏疽者常须截肢。

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53、特殊部位烧伤是指头、面、外耳、手、会阴等部位的烧伤。

154、眼烧伤治疗现场即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或将面部浸入水中,不断睁、闭眼睛化学烧伤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5min,抵达医院后,应用等渗盐水冲洗。

如有异物,应予清除。

155、眼烧伤治疗应用0.25%氯霉素液或1%庆大霉素液滴眼,每4小时1次,同时涂布抗生素眼青。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除涂用多黏菌素B眼青外,可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等。

156、眼角膜烧伤后,用1%阿托品液、1%~3%盐酸乙基吗啡滴眼,3~4/d,以防并发虹膜睫状体炎。

角膜溃疡愈合后,可滴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及防治瘢痕增生。

157、眼结膜深度烧伤,要防止睑球粘连,用玻璃棒分离粘连处,每日2~3次。

损伤广泛时,可剪除坏死结膜行黏膜移植。

158、眼烧伤治疗应用维生素AD乳剂或妥拉唑啉液滴眼,以改善角膜营养及结膜血循环,减轻组织坏死。

159、眼烧伤治疗结膜下注射抑肽酶500~1000U/d,可减轻炎症及组织坏死,促进上皮愈合。

160、眼睑深度烧伤,应尽早移植中厚或全厚皮片。

161、眼烧伤治疗眼睑闭合不全时,应以抗生素眼青及眼垫保护角膜,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俯卧时应避免眼部受压。

必要时应行睑缘黏合术。

162、核爆炸光辐射或电弧引起视网膜烧伤时,可给予激素、血管扩张药、高渗葡萄糖,0.5%丁卡因或1%利多卡因液滴眼,以增进水肿和出血的吸收,控制炎症,促进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163、鼻烧伤治疗应剪除鼻毛,用2%过氧化氢溶液浸湿棉球清洗鼻孔,保持鼻腔清洁。

鼻腔干燥分泌物凝结时,可滴少量无菌液状石蜡。

鼻黏膜水肿时,滴1%麻黄碱。

164、鼻孔周围深度烧伤开始愈合时,鼻孔内可放一粗细适宜的橡皮管,以防鼻孔缩窄,但不能太紧,以免压迫鼻黏膜坏死。

165、耳烧伤应保持干燥,可外用抗菌药物。

防止耳廓受压侧卧时可用棉圈垫,以免发生耳软骨膜炎。

166、耳烧伤并发耳软骨膜炎时,应尽早切开引流,切口要大,彻底切除坏死软骨后填塞碘仿纱条,待感染控制后,使耳廓皮片粘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