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2054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

分数5分左右,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影响利润总额的计算;

(2)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2014年综合题)。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2)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变更的会计处理;

(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4)本章内容可以和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会计差错等内容结合出题。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由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变更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主要内容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范围

注意问题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1)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房地产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已出租的建筑物

(1)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

(2)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提示】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例如:

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房屋;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企业自用的办公楼、生产车间厂房等。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

这部分房地产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如果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A.已出租的建筑物

B.待出租的建筑物

C.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再转租的建筑物

E.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答案】ACE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包括: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3)已出租的建筑物。

选项B,待出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选项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不属于企业持有的资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关于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0年)

A.为建造固定资产购入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无形资产

B.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商品房购入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存货

C.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一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摊销金额在厂房建造期间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E.土地使用权在地上建筑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与地上建筑物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

【答案】ABCD

【解析】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确认为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计提摊销;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作为存货核算,待开发时计入房屋建筑物的成本;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应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将某个项目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首先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其次要同时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的两个确认条件: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对于企业外购的房地产,只有在购入房地产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自租赁期开始日起,下同)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称之为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企业购入房地产,自用一段时间之后再改为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外购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开始,才能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借: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

银行存款等

(三)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参见“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部分内容。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以1400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自建三栋同样设计的厂房,其中一栋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用于经营租赁,三栋厂房工程已经完工,全部成本合计6000万元,完工当日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租赁期开始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成本是()万元。

A.3600

B.7200

C.2400

D.2000

【答案】C

【解析】初始成本=1200÷3+6000÷3=2400(万元)。

二、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企业对某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在再开发期间应继续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再开发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转为改扩建时的分录如下:

1.成本模式

借: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

投资性房地产

2.公允价值模式

借:

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公允价值变动(也可能在贷方)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教材例7-1】20×8年3月,甲企业与乙企业的一项厂房经营租赁合同即将到期。

该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

为了提高厂房的租金收入,甲企业决定在租赁期满后对厂房进行改扩建,并与丙企业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约定自改扩建完工时将厂房出租给丙企业。

3月15日,与乙企业的租赁合同到期,厂房随即进入改扩建工程。

12月10日,厂房改扩建工程完工,共发生支出150万元,即日按照租赁合同出租给丙企业。

假设甲企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本例中,改扩建支出属于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当记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3月15日,投资性房地产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4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60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20000000

(2)20×8年3月15日~12月10日:

借: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500000

贷:

银行存款    1500000

(3)20×8年12月10日,改扩建工程完工:

借: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  155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5500000

【教材例7-2】20×8年3月,甲企业与乙企业的一项厂房经营租赁合同即将到期。

为了提高厂房的租金收入,甲企业决定在租赁期满后对厂房进行改扩建,并与丙企业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约定自改扩建完工时将厂房出租给丙企业。

3月15日,与乙企业的租赁合同到期,厂房随即进入改扩建工程。

11月10日,厂房改扩建工程完工,共发生支出150万元,即日起按照租赁合同出租给丙企业。

3月15日,厂房账面余额为1200万元,其中成本1000万元,累积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

假设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3月15日,投资性房地产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20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

(2)20×8年3月15日~11月10日:

借: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500000

贷:

银行存款1500000

(3)20×8年11月10日,改扩建工程完工: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35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厂房(在建)13500000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科目设置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二)会计处理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时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取得租金收入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1.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时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取得租金收入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自20×1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出租给某单位,租期为4年,每年收取租金650万元。

该投资性房地产原价为1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至20×1年1月1日已使用10年,累计折旧3000万元。

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为8800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0×1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50

B.350

C.450

D.650

【答案】B

【解析】20×1年计提折旧=(12000-3000)/(40-10)=300(万元),20×1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2000-3000)-300=8700(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8800万元,所以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该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0×1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650-300=350(万元)。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科目设置

1.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前提条件

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提示】

(1)在极少数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有证据表明,当企业首次取得某项非在建投资性房地产(或某项现有房地产在改变用途后首次成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不能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直至处置,并假设无残值。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对于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包括企业首次取得的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但预期该房地产完工后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取得的,应当以成本计量该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或其完工后(两者孰早),再以公允价值计量。

【教材例7-3】甲公司为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企业。

20×8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开发的一栋精装修的写字楼于开发完成的同时开始租赁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为10年。

当年10月1日,该写字楼开发完成并开始起租,写字楼的造价为9000万元。

20×8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200万元。

假设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10月1日,甲公司开发完成写字楼并出租: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0000000

 贷:

开发成本               90000000

(2)20×8年12月31日,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按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B.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C.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答案】BD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选项A错误;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C错误。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以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例题·单选题】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答案】B

【解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一)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形式和转换日

1.转换形式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2.转换日

(1)“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是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日期。

(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出售的日期。

【例题·多选题】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B.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C.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其转换日为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后确定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D.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承租人支付的第一笔租金的日期

E.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合同签订日

【答案】ABC

【解析】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而不是承租人支付的第一笔租金的日期或合同签订日。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在成本计量模式下,非投资性房地产与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模式的房地产转换如下图所示: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

(1)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2)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应按其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教材例7-4】20×8年8月1日,甲企业将出租在外的厂房收回,开始用于本企业生产商品。

该项房地产账面价值为3765万元,其中,原价5000万元,累计已提折旧1235万元。

假设甲企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

固定资产               50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1235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            50000000

   累计折旧               12350000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产房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房地产转换如下图所示:

投资性产房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房地产转换如下图所示:

【教材例7-5】20×8年10月15日,甲企业因租赁期满,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开始作为办公楼用于本企业的行政管理。

20×8年10月15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00万元。

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4750万元,其中,成本为4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25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

固定资产               480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5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250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

【教材例7-6】甲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开发的部分写字楼用于对外经营租赁。

20×8年10月15日,因租赁期满,甲企业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并作出书面决议,将该写字楼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即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5800万元。

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5600万元,其中,成本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增值为60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

开发产品               5800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6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0

【教材例7-7】20×8年3月10日,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

租赁期开始日为20×8年4月15日。

20×8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4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

20×8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4月15日: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70000000

 贷:

开发产品              450000000

   其他综合收益             20000000

(2)20×8年12月31日:

借: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000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000

【教材例7-8】20×8年6月,甲企业打算搬迁至新建办公楼,由于原办公楼处于商业繁华地段,甲企业准备将其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

20×8年10月30日,甲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原办公楼停止自用。

并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办公楼租赁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8年10月30日,租赁期限为3年。

20×8年10月30日,该办公楼原价为5亿元,己提折旧14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

假设甲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5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500000

  累计折旧              142500000

 贷:

固定资产              5000000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B.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不影响营业利润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BD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减值准备,选项A错误;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错误。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1年至2014年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2011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办公楼,实际取得成本为3000万元。

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因公司迁址,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

该协议约定:

甲公司将上述办公楼租赁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协议签订日,租期2年,年租金15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

租赁协议签订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4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租办公楼应于2014年计提折旧150万元

B.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75万元

C.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其原价3000万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出租办公楼2014年取得的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