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与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汇编.docx
《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与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与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与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汇编
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与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汇编
财政局工作总结与措施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家金融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突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主题,准确把握形势,坚持科学依法理财,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和28.3%。
半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植壮大财源,全力支持经济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多极支撑、多点带动的方式,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推动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培植壮大财源。
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级争取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治污减排等上级扶持资金8183多万元,促进企业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落实市里出台的经济发展激励政策,市财政拿出5亿多元资金,用于落实市里出台的鼓励企业科学发展、退城进园、旧城改造、楼宇经济等扶持政策,带动全市的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换代升级,助推生物工程、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舜域、舜邦两个融资担保公司,为同翔机械、四达工贸等35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52亿元,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并积极推进信得科技、美晨科技、希努尔男装等企业上市工作;针对今年国家规范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及其下设的水务集团、旅游开发公司等从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取贷款11.55亿元,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山区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孵化器、恐龙谷、工业品展览馆、城市道路扩建等12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
2、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组织开展了财源调查分析,及时准确把握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税源动态,全面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重点企业的影响程度,摸清全市税源底数;完善综合治税网络,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严厉打击使用非正规票据行为,突出抓好建筑与房地产业、房屋租赁业等税收的征管,使其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对投产达效的工业和服务业大项目税收,跟踪管理,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对20**年以来市里出台的工业、商贸、楼宇和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以及享受优惠政策情况进行核查清查,共涉及162家企业、251个项目,促进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上半年共实现税收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出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和所属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完善“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机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要征缴力度;开展土地清理普查,增加政府土地收益和土地使用税。
上半年,全市实现非税收入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5%。
通过加强收入征管,真正把治税管费成效反映到增强财政实力上来。
3、突出民生保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通过从严控制用水、用电、用油等一般性开支,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取消临时预算,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集中财力保障教育、农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保、治污减排等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事业支出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占财政支出的64.7%,其中教育支出4亿多元,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特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提高城市学生公用经费标准、教师工资挂钩等;“三农”支出1.1亿多元,重点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畜禽疾病防治防疫、山区绿化、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医疗卫生支出8558万元,主要用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支出9605万元,用于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老人供养、敬老院建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生态环保、科技文化等其他重点支出1亿多元,促进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120万元,围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搞好规模化、区域化、高科技开发,主要实施了贾悦镇万亩水毁工程修复项目建设、林家村镇障日山系麻姑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和落实产业化经营项目等。
4、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经济运行质量。
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注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从创新制度、规范办法、完善机制入手,积极探索科学理财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研究制订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暂行办法》和《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搭建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程序,完善了审批手续,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如在财政投资评审方面,严把了事前预算评审关、事中跟踪控制关和事后结算审核关,强化“三个阶段控制”,在一些大的政府投资项目上落实“三级审核制度”,最大限度节省了政府投资,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半年完成财政投资项目评审34项,评审额52577万元,审减额8140万元,审减率达15.5%。
财政监督方面,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库区移民补贴、扩大内需、社保、公共安全教育和农林水事务中央财政支出等专项资金铁检查等,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和使用效益;在财政内部开展了乡镇财政执法大检查和合并单位的财务移交工作,并进行了机关内部审计,真正把加强财税监督落实到规范财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上来。
5、盘活国有资产,实现政府收益最大化。
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抓住农村居住点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支持加快农村社区非中心村居民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步伐,扩大农村与城区土地置换数量,将置换的城区土地加以储备,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增加政府收益,通过调查摸底,将城区及潍河两侧26宗共约9000多亩土地纳入了土地储备范围,上半年以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38宗,总面积1553.9亩,实现土地总收益10.11亿元,政府净收益2.34亿元;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全市的矿产、水、砂、林木等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上半年实现砂矿收益930万元;进一步加大楼宇项目的管理和销售力度,上半年共完成商业及住宅销售额1000多万元。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创新思维,着力抓重点、攻难点、突关键,不断推进财政工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核心,培植壮大财源。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产业优势和发展实际,进一步拓展财源建设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和资金使用方式,努力巩固壮大支柱财源,培植做强特色财源,注重抓好新兴财源,推动政持续增收和经济快速增长,为打造区域经济文化消费中心提供有力保障。
在积极运用和落实好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低碳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是以“挖潜力、控支出”为主线,大力增收节支。
收入方面,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落实协税护税和纳税举报奖励制度,严格控制缓缴税款的审批,继续拓宽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加大非税收入日常稽查力度,完善土地储备办法,强化土地控管,抓好城区土地清查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土地储备量,努力增加土地收益;综合运营好城市资源,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
支出方面,牢固树立“节支也是财源”的观念,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取消临时预算,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集中整合一切财力用于重点事业发展。
三是以“惠民生、促和谐”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在财政资金紧张、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把保障民生作为第一导向,优先考虑民生、优先保障民生,合理运筹资金,加大对农业、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社区、生态环保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下半年要进一步落实好上级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对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等予以重点保障,确保民生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是以“求创新、重绩效”为关键,依法科学理财。
继续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年”活动,梳理乡镇财政执法检查和机关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各职能科室、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增强内部制约和监督;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明确支出绩效评价内容、绩效指标和标准,强化支出管理责任,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努力打造节约型财政;推进事业项目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引入市场化手段,能拍卖的拍卖,能出租的出租,多元化筹集资金保障运行;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和专项监督检查,杜绝挥霍浪费及低效使用财政资金行为,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问效,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财政局工作自评报告(共3篇)
第一篇
20**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办的直接指导下,结合省、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维护社会持续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建立组织,签订责任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自评分105分。
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公共考核落实情况(自评分65分)
1、局党组年初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财政创建工作和综治工作,制定财政局年度各项工作计划,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2次,结合财政收支工作调度会和综治管理等工作召开专题会议6次,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列入单位预算(自评分5分)。
2、局领导按规定参加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会议和市政府安委会成员会议(自评分5分)。
3、每次全市安全生产会议都由主要负责人或国资委副主任参加,并按照会议布置要求及时做好成员单位和局内部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形势,结合财政收支情况,研究财政投入情况,今年实际解决了农业科技大厦购买办公用房600万元(自评分5分)。
4、成立局机关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即第一责任人,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局办公室合署办公,同志兼办公室主任,主抓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局企业科明确专人为局安全生产联络员,负责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经费拨付相关工作;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自评分5分)。
5、我局积极推动局属单位及机关各科室齐抓共管,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局内年度考核,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一并签订,坚持实行“一票否决制”(自评分2分)。
6、积极协助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本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实绩档案,明确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结合各自分管工作一并布置,落实“一岗双责”(自评分2分)。
7、每个年度结合年度总结,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自查自评,按照要求及时报送自查报告,并将安全生产与局内部科室、单位考核评先挂勾(自评分5分)。
8、按照市安全生产办公室要求,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对文明创建包包责任制和创建卫生城市等相关活动开展,促进了安全生产和宣传,积极报送相关信息材料和各种统计报表及汇总材料(自评分2分)。
9、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传达贯彻全市维稳工作会议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全局安全、卫生、考勤等检查,基本做到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每逢节假日前都分别进行安全、卫生检查。
(自评分1分)。
10、11按照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部署,认真做好局内工作安排,强调安全事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对群众举报和上级批转的安全生产举报按规定进行处理,对发生人员上访或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投诉我局都按照信访条例和值班报告制度进行办理,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因单位或个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应急情况应及时报告分管领导,重大事项必需及时报告主要领导,没有发生瞒报、漏报、迟报、谎报现象(自评分6分)。
12、及时完成市政府安委会交办的各项工作(自评分2分)。
13、我局企业科余方军同志获得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及时拨付安全生产各项经费(自评分5分)。
14、我局在2013年度没有发生任何相关安全事故,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情况,实现了“零控制”。
(自评分20分)。
二、单独考核:
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发挥职能作用情况(自评分40分)
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与监督检查经费以及奖励资金等均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20**年预算安排94万元,其中安排应急救援工作经费39万、安全生产业务费28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4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奖励18万、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打非工作专项经费5万。
解决安全生产罚没款从农业科技大厦购买办公用房6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市安监局购买办公、业务等用房实际。
20**年度预算安排安全生产经费110万元,较上年增加16万元。
与安监局联合出台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一系列管理办法,如:
《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费用提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中央、省隐患治理项目贴息、配套资金均能够及时足额拨付到相关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延误现象。
认真落实两部门联合出台的政策,配合安监局做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预防费用、风险抵押金、安全费提取等各项涉财工作。
第二篇
一、上半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两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实现了财政收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全市财政总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12.6%,为年初预算的52.7%,超序时进度2.7个百分点,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同类市第3位。
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43.7亿元,为年初预算的55.7%,快于序时进度5.7个百分点。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19.7亿元,同比增长21.9%,为年初预算的61.8%,支出进度居全省第6位、同类市第2位,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一)发挥财政职能,着力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省政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30条和扶持民营经济20条及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有关政策,细化财税措施,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
争取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8691万元,重点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研发补贴和担保贴费,继续实施外贸促进政策,兑现市本级奖励资金250万元。
加大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4000多万元,下达各县区贷款贴息资金380万元。
实施政府性资金存储管理改革,按季分配调整存储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上半年,调配资金约21亿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6亿元,同比增长89.2%。
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作用,市融资担保公司在担保贷款余额达到15.56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多方筹集城市重点工程建设资金67.92亿元、城市维护费用10980万元。
到位地方债资金9.9亿元,其中市本级5.8亿元,重点支持G312段升级改造、合六南部通道、大别山快速旅游通道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积极申报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完成了相关资料申报、评审等工作。
拨付1.09亿元,支持节能环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支持投融资机构建设。
制定了促进市级投融资平台发展、加强投融资机构监管等办法,开展了市级投融资机构财政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司运营和管理。
提出了市交投公司、水投公司、城乡建设公司和新城公司等四个公司组建方案,积极牵头协调公司组建工作。
四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
兑现市本级招商引资奖励和招商补助费用678万元。
同时,市财政局招商小组主动出击、带头招商,新签约江淮分步式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投资1.5亿元,新开工项目2个,在谈项目1个。
五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会同有关部门申报经济建设、工业企业发展、社会保障、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802个,争取到位资金20.14亿元;争取到位地方债资金9.9亿元;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亿多美元,进行医院设备采购、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
(二)狠抓收支管理,着力提升财政综合实力。
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紧抓征管工作不放松。
一是强化收入调度。
逐月分解落实财政收入任务,认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按旬、按月、按季进行收入调度管理。
加强与国、地税和县区的联系与互动,定期召开收支形势分析会,摸排税源,研判形势,保证各县区、各征收部门收入“序时入库、均衡进度”。
全市国税完成25亿元,下降2.9%;地税完成30.8亿元,增长27%;财政完成12.2亿元,增长16.9%。
二是加强税源监控。
建立了市级综合治税信息平台,确立了市直39个协税护税单位,定期进行会商交流,收集涉税信息30余万条,首轮数据比对提取出可疑数据75000余条。
市国税部门估算,仅刷卡药店税收稽查就能查补增值税50万元左右;市地税估算,20**-20**年全市少缴“三税”1000元以上的税户累计3104户、少缴税款9839万元。
强化对全市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跟踪监控,逐月收集国地税收入分行业、分税种情况和56户重点监控企业纳税情况。
三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非税票据、银行账户、收入划转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大对污水处理费、水电附加费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开展部分非税收入执收大户两年来收支情况调研,加大非税收入督查力度,切实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上半年,全市完成非税收入63.8亿元,同比增幅达57.4%。
其中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8.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9.3%。
四是强化支出管理。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修订市级预算管理办法、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预算支出指标管理办法,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
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1.63亿元,同比下降4%。
加快支出进度,优先安排使用省、市各类专项资金,每月对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专项进行梳理和调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狠抓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和计划执行,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网。
上半年全市预算采购金额7.33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亿元,节约率10.9%。
(三)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幸福建设。
坚持将有限的财力更多投向民生改善上,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方面投入力度,全市财政民生支出9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3%。
一是精心组织民生工程及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计划投入63亿元,其中落实市级负担资金1.5亿元、县区配套资金8.6亿元。
不断强化综合协调和服务推进机制,及时将民生工程任务分解到县区和市直牵头单位,出台了37项民生工程分项实施办法及绩效评价、监督等80多个配套办法,编制了民生工程分项工作计划,建立了民生工程政策百姓宣讲机制。
从3月初开始,全面开展20**年以来已建成的建设类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确保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力度不减、质量不降。
目前,补助类、保险补偿类、培训类有序开展,建设类项目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级计划未下达外,其余已全部开工。
市级新增4项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城市“一卡通”已发卡5万余张;20条小街巷综合整治已开工17条、完工8条;20个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已挂牌运行;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除1个换乘中心开工外,其余正在进行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扎实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做好监测指标评估分析,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下岗失业创业人员小额贷款,实施扩大就业创业等一系列等惠民政策。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市级管理“六项”社保基金支出120**6万元,拨付再就业补助资金4443万元,新增就业20750人。
落实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策,拨付困难企业就业岗位补贴85.5万元。
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5.4亿元,增长43%,拨付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经费100万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开展了市级公立医院人员、财务、债务等调研摸底,并向市政府提出关于人员编制、财政供给方式、债务管理、资金补助等建议。
拓展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范围,以20**年审计调查整改为契机,将国家规定的养老、医疗、工伤三项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拓展到九项,市级管理的六项基金存款除预留2个月备用金保障社保待遇发放外,社保财政专户定期存款占存款余额达90%。
三是支持教育文化发展。
教育支出22.8亿元,增长22.9%,其中市直支出9996万元,重点推进城区高中优质资源学校建设,改善城区义务教育基础办学条件;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文化强市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四是加强政法经费保障。
拨付市法院审判大楼、公安“两所一队”等建设资金20**万元,改善执法条件。
安排信访维稳经费120万元,促进信访维稳事业发展。
(四)加大三农投入,着力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上半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22.2亿元,增长9%,重点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特色产业发展、粮食双百亿工程、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扶贫等。
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70项21.7亿元,同比增长12%,惠及城乡居民191万户。
其中发放粮食直补0.87亿元、农资综合补贴7.92亿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全市种植业承保406.57万亩、养殖业承保10.28万头,拨付保费补贴4986.4万元,全面启动森林保险试点,着力分散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实施各类农发项目50个,涉及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科技推广等,项目总投资2.07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79亿元。
拨付老淠河二期治理、凤凰河治理项目资金8841万元,分解下达20**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奖代补资金6000万元。
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20**万元、省补贴小麦抢收资金215万元。
三是支持美好乡村建设。
争取省级美好乡村专项资金1.43亿元,占全省资金总额10亿元的14.3%,及时下达市级专项资金5320万元,全市整合81项涉农资金10.45亿元,到位资金7.66亿元。
制定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等,开展了美好乡村资金整合督查核实工作,加强财政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筹措各类资金38734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财政奖补项目2650个,受益人口达465万人,同时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等工作协调推进。
五是加强涉农资金管理。
开展全市涉农资金大检查,从5月下旬开始,8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对20**-20**三年间各级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着力建立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
(五)深入推进改革,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工作难题的切入点,不断增强财政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
一是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工作思路和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城区税收征管秩序和合理划分有关事权,深入开展调研,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及区征求意见会和论证会,制订了市与开发区、金安区、裕安区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