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0135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docx

人教版初一上古文归纳

《论语》十则

原文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1、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道)’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二.填空:

(19分)

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

论语(  )不愠(  )三省(  )罔(  )殆(  ) 

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

(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诲女知之乎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6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

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恕:

5.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

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20分)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6分)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6分)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任重而道远()  择其善者而从之()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

                                     

                                     

10.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

(4分)

                                     

                                     

11.孔子曾说过: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

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4分)

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目的?

(4分)

《论语》十则

练习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丘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Lúnyùnxǐnɡwǎnɡdài

3.⑴“说”通“悦”,yuè愉快。

⑵无

⑶“女”通“汝”,rǔ你⑷“知”通“智”,zhì智慧

4.⑴生气、发怒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⑷听从,采纳⑸年⑹大概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

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

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意思相近即可

《山市》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25 《世说新语》两则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

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

“欣然”,高兴地。

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

2.“拟”,比、比拟。

这是古义。

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

按:

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

5.“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

三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设题目的是诱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有争论更好。

教师可以参考“问题研究”第1点的说法作解释,但无须作定论。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自创比喻更好,如果想不出,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让学生说说诗中对飞雪的比喻好在哪里。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一、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

“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二、原文和译文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练习题 

1.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chā   )( nǐ   )    

②太丘舍去( shě   )  ③尊君在不(fǒu)    

④无奕(yì    )  ⑤友人惭(cán    )   

 ⑥雪骤( zhòu ) ⑦非人哉 (zāi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致,差不多 )(相比 )       

    ○2未若柳絮因风起(乘着,趁着   ) 

    ○3过中不至(到 )   ○4相委而去( 丢下 )     

    ○5讲论文义(讲解 )(讨论  ) 

    ○6去而乃至( 才 )( 到  )      

    ○7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急速,大 )      

    ○8太丘舍去(放弃,即不再等候)(离开,就走了)  

    ○9与友期行(约定)(同行) 

    ○10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儿当“子侄辈”讲)  

    ○11下车引之(牵,拉)   ○12入门不顾(回头看) 

3.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

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2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

 

    ○3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

真不叫人哪!

和别人约 

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独自走了。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父亲的朋友感到惭 

愧,便从车上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 

家门。

 

5 .填空。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南朝宋   (朝代)人 刘义庆  (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15 古代诗歌五首

一 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3.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秋思》的情景,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大致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这五首诗。

默写是为了巩固记忆,也要检查字是否写得正确。

参考答案:

1.要注意题干“最能反映”一语。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虽属实景,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

“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答题时应注意的是,不要简单地作比较,要引导学生认识诗人的正意就在这四句上,前面写实景是作衬托用的。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主要之点是使学生运用再造想像领会诗人此刻的感情;如有可能,找一幅长江下游的图片给学生看看,或者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然后指出诗人此刻所在的具体位置。

3.要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

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4.重在使学生领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前两句表现欣慰欢快之情;后两句表现惊喜之情──这些都可以说成是闲适之情。

要着重分析后两句。

5.这也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重在培养想像力。

二 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诗词略)

设题目的是向课外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需要适当地增减篇目。

下面是三组诗句的出处: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风吹”句写仲春之景)

2.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句写暮春之景)

3.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意”句写初春)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拟用两课时教读:

前两首共用一课时;后三首共用一课时(如果有困难,《天净沙秋思》可以用略读方式处理或改为课外自读,但课上一定要先背下来)。

具体建议如下:

一、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诵读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如果班上有读得较好的,到最后也可以试作表情诵读。

教师要为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在初中阶段,重在读懂,不提出欣赏的要求,但又要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了欣赏的成分。

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

因为在本阶段培养上述两种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并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而不涉及意象和意境的理论,也不要求学生认识诗的艺术风格。

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一些古代诗歌。

三、教师的责任是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练,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

要遵照“诗无达诂”的原则,不拿自己的见解限制学生。

四、作者生平就依注释讲,不另作介绍,但要求学生要记住每首诗的诗题及作者姓名。

五、教案示例:

《西江月》教案(张必锟)

导入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读读讲讲问问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问: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

(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天气有变化:

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白日酷热)这时是什么季节?

(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

)“说丰年”的是谁?

(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

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问:

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

)“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吗?

(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词人用的是倒语。

)为什么要用倒语?

(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

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

这首词也是如此:

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

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

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得好,集中地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有些括号里的话是提示性的,并非预设答案。

有关资料

一、译诗示例(张必锟)

1.《观沧海》

策马东来,

登上碣石上。

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海面浩淼,

水波澹澹。

突兀耸立的山岛呀,

最先跃入眼帘。

山岛上──

百草丰美,

树木浓繁。

虽然已到秋天,

它们仍生意盎然。

看大海──

在萧瑟秋风中,

汹涌起伏着

不尽的洪波巨澜!

太阳和月亮,

昼夜不停运转,

都是大海吐纳的

小小弹丸;

天上的银河啊,

星光璀璨,

它们也都出生于

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

今日我观赏大海,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且让我引吭高歌,

倾吐宏伟的心愿。

2.《次北固山下》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

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

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

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

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

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

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选自《初中古诗文导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

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

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诗人。

先天进士,官洛阳尉。

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与綦毋潜友善。

其诗流传不多。

《河岳英灵集》称:

“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

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李清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