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653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docx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2校注用红字标出3人员分工

1、原稿不能辨认的字由□代替。

2、校注用红字标出。

3、人员分工:

keydoor:

前言 干姜麻黄 细辛大黄芒硝;

coolcissy:

附子;gracie:

桂枝;sujm:

肉桂石膏黄连。

由keydoor通校。

如发现错误请指出,以便及时修正。

4、录入底本为原发于爱爱医手抄本。

中药十大主帅20071124水木中医校正版

一、附子二、干姜三、肉桂四、麻黄五、桂枝六、细辛七、石膏八、大黄九、芒硝十、黄连

  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偶然用之,而用量较轻,虽对一般轻浅之病亦多获效,但对于严重病患及沉疴痼疾,则疗效不显。

据余数十年经验如能掌握其性能,与其他药物配伍得当,且不违背辨证论治之精神,在临床工作中,不但治一般常见疾病效若桴鼓,并且治大多数疑难重症及顽固沉疴,亦无不应手奏效。

但如诊断不确,或配伍不当,则不但无效,反而使病情增剧,变证百出,惟是不良后果,只能责之于用之失当,决不能归咎于药性之猛烈,更不能将其化险为夷之巨大作用一笔抹杀也。

盖病之当服,乌、附、硝、黄,皆能起死回生;病不当服,参、芪、归、地,亦可随便误人。

故谚云:

“人参杀人无过,附子大黄救人无功”,关键在于能否分清虚实寒热,当用不当用而已。

至若此等药品组合之方剂,实不胜枚举,简言之,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承气与泻心,后有四逆与真武。

再推广之,针对不同病情,灵活运用,加减化裁,即可以东挡西杀,南征北剿,而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效。

昔贤所谓“用药如用兵,药不胜病,犹兵不胜敌”,旨哉斯言。

能否胜敌,应视善不善于用兵而定,此不易之理也。

因此,我把这十味药比喻为治病救人之十大“主帅”。

兹将其作用分别简介于下,聊供同学们参考。

一、附子:

其母根名川乌,产于四川龙安县高寒山区。

由农民每年秋后采回,移种江油与樟明两县,再由人工培养而成。

冬月种植入土,到次年二月苗高近尺,始施肥,稍长即打□并割去旁枝小根,使其气坐根长,少生几枚,而附子生长较为肥壮,成熟体大,因该两县是黑油砂土,比较肥沃,其他各县土质则不适合,故附子为此两县特产,四川俗谚有"江油附子龙安种"之说,此为药物中比较特殊之种植法也。

在六月到七、八月之间,即可采收。

其附子主根(川乌)新生二、三枚者,名曰附子,独生一枚较长形者,名曰天雄,效力更大。

新采收的附子,应先用盐胆水(即卤水)浸泡,以防止霉烂,浸数日后取出,再用清水漂洗,将胆水漂净,熏去皮,切片制晒而成附片(但亦有未去皮者)。

其母根名曰川头乌,体质已粗老而轻松,其效用只能驱风逐寒,不似附子体重粉质多而能回阳救逆也。

上古及后汉张仲景,系用生附子与火炮附子两种,其量一枚至三枚,煎煮时,用水一斗,煮取三升,或五升,量已煮透,服之不麻口,后世因煎煮不得法,服后往往产生麻醉,始用种种制法而成熟附片,意在减少其麻醉之性,其实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至不麻口,服之方为安全。

现在一般应用,除附片外,尚有一种生盐附子,效力更大。

其驱逐阴寒,其回阳救逆,可用生附子。

用之以温暖水寒,补命门真火,回阳生津,利用熟附片。

其作用小有差别,临床时,应分别使用。

《本经》云:

“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

张隐菴曰:

“附子禀雄壮之质,具温热之性,故有大毒。

《本经》下品之药,大约有毒者居多,《素问》所谓毒药攻邪也。

夫其攻邪而正气复,是攻之即所以补之。

陈修园曰:

“《素问》谓,以毒药攻邪,是回生妙手,后人立补养等法,是摸稜巧术,究竟攻其邪而正气复,是攻之即所以补之也。

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经》云:

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

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着于下焦筋骨也。

癥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

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

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

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之意也。

吴绶云:

“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通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能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驱逐在里之寒湿。

张隐菴《本草崇原》论附子云:

“凡人火气内衰,阳气外弛,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神机上行而不下殒,环行而不外脱,治之于微,奏功颇易。

奈世医不明医理,不识病机,必至脉脱厥冷,神去魄存,方谓宜用附子。

夫附子治病者也,何能活命。

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每告人曰:

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嗟嗟!

以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以治之。

肯后利轻名而自谢不及乎?

肯自居庸浅,而荐贤以补救乎?

必至今日药之,明目药之,神气已变,然后复之,斯时虽有仙丹,莫之能救,贤者于此,或具热衷,不忍立视其死,间投附子以救之,投之而效,功也,投之不效,亦非后人之过。

前医惟恐后医奏功,只幸其死,死后推过,谓其死,由饮附子而死,噫!

若医而有良心者乎?

医不通经旨,牛马而襟裾,医云乎哉?

”按此段论说,痛快透彻,洞见癥结,执行此道者,应熟读勿忘,深入钻研,切勿效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从治之?

于临证时,应分清虚实寒热,当用则用,有是病用是药,定能指下生春,活人无量,切勿以人命为儿戏也。

黄元御曰:

“附子味辛苦,性大温。

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泄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

 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上逆,能回哕逆,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

”可见本品为温燥脾湿,温暖肾水之良剂也。

根据以上昔贤之论证,可知附子对保障人类健康之功能极为宏伟,其主要方剂之组合,仅就张仲景《伤寒论》中最常用者述之: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四逆汤为少阴正药。

太阳少阴合病,重发其汗,则汗出不止,而现亡阳,此证用之,以招纳欲散之阳;太阳证亦有用之温经,与桂枝汤同用之以救里;太阴证用之以治寒湿,少阴证用之以救元阳,厥阴证用之以回厥逆。

此方以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为斩旂夺关之良将,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划自有将将之能。

治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贼,是以腹胀下利。

附子温补其肾水,干姜、甘草温补其脾土也。

脾主四肢,脾土湿寒,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冷,四肢温暖为顺,厥冷为逆,方用甘草为君,姜附所以温中而回四肢厥冷,故以四逆名焉。

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以其肾水上凌,火土俱败,寒饮泛溢,胃逆作呕,姜附草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

治厥阴病,汗出,外热里寒,厥冷下利,腹内拘急,四肢疼痛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微阳不归,表里疏泄,姜附草温补水土,以回阳气也。

此方,将干姜加倍为三两,名通脉四逆汤,治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是以下利,脾阳颓败,四肢失温,是以厥逆;经气虚微,是以脉微欲绝。

姜甘附子温补里气,而益四肢之阳也。

郑钦安曰:

“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救逆之主方,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

夫此方既列于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体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团阴气为病。

此际若不以四逆回阳救逆,一线之阳光,即有欲绝之势,仲景于此,专主回阳以祛阴,是的确不易之法。

细思此方,既能回阳救逆,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形,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

夫知几者一见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

一旦养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

怪者何?

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

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投之,未为不可。

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实有令人难尽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终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义也。

故古人云:

热不过附子。

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

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

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故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

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

缓者,即伏之之意也。

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观郑钦安先生此段案语,极为精辟,既指出一切阳虚阴盛之病皆可用此方,并说明当用而用之不早,则恐追之不及,其指导临床之意义颇大,切勿草草读过,至于以本方加减分两或药味而成之变方,在《伤寒论》中,总名之为四逆辈,兹抄录如下:

四逆辈(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在内,共十方)

四逆汤:

(详前)。

通脉四逆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灸甘草二两。

通脉四逆猪胆汤:

即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四逆人参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灸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茯苓四逆汤:

即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吴萸四逆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灸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干姜附子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白通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白通加人尿猪胆汤:

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甘草干姜汤:

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方,潜阳封髓丹:

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三钱(本方剂量为老旧称)。

承气,攻阳之方也;四逆,回阳之方也。

以干姜温气,则上焦之阴寒散而外阳回矣。

以附子温水,则下焦之阴寒散而内阳回矣。

得甘草之和中,则姜附之力合,上下连成一气,而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

而误用汗、吐、下等法,或未经误治而病至阳亡,已现四肢厥逆者,即以此方主之,故名四逆汤也。

加重干姜名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极阳无脉之重证。

加参则兼救真阴。

加参苓名茯苓四逆汤,并可以救阴制水而交心肾。

去甘草则名干姜附子汤,其热力愈强。

去附子名甘草干姜汤,专回上中焦气分之阳。

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汤,专交心肾之阳,以收水火既济之效。

至于白通加猪胆人尿汤,以胆汁味苦入心,人尿胃咸入肾,苦咸性寒之品能引阳入阴,而交通心肾之阴阳,故能阴阳并救也。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亦是此意,大补心肾之阴阳,有起死回生之功。

加吴萸名吴萸四逆汤,其作用在于大温肝肾之阴寒,而降浊阴之气,治四逆阴盛格阳。

阴实之方也,阴消则阳自旺,而病自愈。

至于在四逆汤中加参、苓、葱、胆、尿是防止火热之药伤阴,且或伸或降,阴阳并救者也。

自后汉以还,配有附子之方剂,实不可胜数,兹不过介绍其重要者而已,但是只要切实掌握此十方,且能圆通运用,即可治疗百数十种比较疑难之病,其功用亦不小矣。

二、干姜: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

能燥湿温中健胃,行郁降浊阴之气,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止呕吐,降浊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泻。

《本经》:

“气味辛温无毒,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止虚汗,逐风湿二痹证,肠澼下利日久,生者尤良。

”能散风寒,和胃止呕,共在方剂配伍中有

(一)真武汤加减:

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治太阳伤寒,下后复汗,昼日烦躁(原稿为燥,据《伤寒论》改)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无表证,身无大热者,以火土俱败,寒水下旺,微阳拔根,不得安宁,故用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暖下以复肝肾之阳。

(二)柴胡桂姜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桂枝三两,栝蒌根四两,干姜二两,牡蛎二两(系汉代分量),治少阳伤寒,汗后复下,胸胁满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往来寒热(以汗下伤其中气,土败木郁,不能行水,故小便不利),胆胃上逆之证,如加常山四钱,草果三钱,榔片三钱,人弱者加附子二两(今制十六两为一斤之旧衡),治久疟特效。

(三)如理中汤辈有七方。

(四)四逆汤辈有九方。

(五)泻心汤七方。

此仅就长沙方而言,至于其他文献有干姜者,难于枚举。

以上廿三方作用之大,皆得干姜温中燥湿,健胃,助消化,止咳化痰,抑制水湿泛滥,大温肝脏郁滞,温而不燥,化湿生津,逐痰止咳,中宫虚寒,呕吐泄泻,水气肿胀等等。

得此加入方剂中,疗效甚高。

生者温胃止呕,温散风寒尤良,但凡胃肠燥热,一切邪火阴虚等证禁忌。

至于一切中焦虚寒之证,若畏干姜燥热辛辣,不敢使用,而以补中寒中之剂投之,不但无效,抑且轻者变重,重者易转危亡,故干姜为温脾湿胃寒之妙品也。

三、肉桂:

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瘀消癥瘕,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强心脏,温暖血分之寒湿。

凡虚火上浮,有引火归原之效,如牙痛,咽痛,心胃痛,霍乱呕吐等症,服之颇效,加入姜附中,效力更大,有起死回生之功,阳虚胃寒,体质虚弱者,泡开水常服,能却病延年,愈服愈润,阴燥证服之,生津润燥,妙不可言。

肝属木而藏血,血秉木气,其性温暖,温气上升,阳和舒布,积而成热,则化心火,木之温者,阳之半升,火之热者,阳之全浮也。

温气充足,则阳旺而人康,温气衰弱,则阴盛而人病,阳复则升,阴盛则死,生之与死,美恶不同,阳之与阴,贵贱自殊,蠢飞蠕动,尚知死生之美恶,下士庸人,不解阴阳之贵贱,千古祸源,积于贵阴贱阳之家矣。

欲求长生,必挟阳气,挟阳之法,当于积血之中,培其根本,阳根微弱,方贴水木之中,只有不足,万无有余也。

(黄元御语)。

肝脾发舒,温气升达,而化阳神,阳神司令,阴邪无权,却病延年之道,不外乎此。

故常服肉桂即可温肝暖血,强心健胃。

至于女子月经不调,经来腰腹疼痛,崩漏带下,心腹疼痛,产后虚寒诸病证,以及种种虚寒不足之证,服之颇效。

按肉桂是热带植物,出产于越南和我国广西等地,以味辛辣而甘,有油者佳(上好者更妙,中等者亦佳,普通桂效力固差,亦可用之)。

体弱有孕,胎气不足,食少无神或胸胃时痛而加呕吐者,桂附姜三味,服之不但不会伤胎,而且安胎之至,无上妙品也。

凡温病,暑病,阳明热燥症,又当禁忌。

肉桂皮厚油多,性味亦厚,守而不走,专温心肝脾血分之寒,去瘀生新。

服时只宜泡水,不可入煎,多煎则气体及油质挥发失效矣。

因粗皮厚防有孔雀屎,应削去粗皮为妙。

桂子降寒气之力较肉桂性味为薄,亦可代肉桂用之,但不可代桂枝尖之作用。

现在云南红河、元阳一带发现一种胶汁桂,虽有辛辣等味,性亦温,但泡水后,其汁胶粒,凝结成团,服后阻塞胃肠中,不易溶解,反使胸胃中填塞闷胀不舒,余亦屡试,不宜入药也。

(一)夏季吃菌子中毒,呕吐或泄泻,用肉桂二,三,五钱,研细泡水,服之可解。

(二)无论真假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绞痛,送药不及时,急宜以肉桂三、五钱研细泡水,服之颇效,有益无损,继则延医诊治,此乃急救之法也。

(三)如遇天时反常之际,人体抵抗力薄弱,常有发寒痧等证,如医药一时不便,以肉桂一、二至三、五钱研细泡水服之立效。

世风有谓发痧忌服肉桂,因不识之谬论也。

(四)如到山岚烟瘴之地,常吃点肉桂末或泡水服之,可免瘴气及霍乱吐泻等病。

(五)如乘飞机车船,遇眩晕呕吐时,吃肉桂末五分至一钱立效。

步行途程较远,口中含点肉桂,可以生津液,气不喘促,亦能止行程之渴。

(六)如附片未煮透服之被中毒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已屡见屡闻,注意慎之为幸)。

(七)如中风不语,医药不及时,用好肉桂三、四钱泡水喂之,立即有效,得吐痰涎更妙。

暂时救急,有强心化痰之作用,继则方药治之。

(八)牙痛、咽痛,心胃痛、恶心呕逆、舌苔白润、不渴饮者,好肉桂二、三钱泡水服颇效。

至于配有肉桂之方剂,如:

1桂附汤:

附片二两,先煮熟透。

肉桂三钱,研细泡水兑入。

本方以附子温肾水之寒,肉桂温肝木之郁,强心而暖血中之寒,服之能使水升火降,水火即济而交心肾,盖使肝木得温升而生心血,肝藏魂,心藏神,肝郁舒鬯,心肾相交,神魂安谧,用治心脏病引起之怔忡惊悸失眠等证颇效,人常服,有祛病延年之功。

2坎离丹:

附片二两,肉桂五钱,蛤粉四钱,炙甘草三钱,元肉八钱,生姜八钱。

本方治心病不安等证,效果极好。

3大回阳饮:

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本方能回阳救逆,强心固肾,温中舒肝,并治一切阳虚阴盛危急大证,有起死回生之功。

至若平素阳虚人弱无神者,常服数剂,易复健康,有枯木逢春,却病延年之效。

4桂附理中汤:

人参五钱至一、二两(可用党参代之),干姜一、二两,白术五钱至一两,甘草三、五钱,附片二至四两,肉桂三、五钱。

本方大补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之阳,用治久泻之痢,消化不良等肠胃病,效力颇高。

5阳八味地黄丸:

熟地一两,茯苓五钱,枣皮三钱,淮药五钱,粉丹三钱,泽泻三钱,附片二两,肉桂四钱。

本方能治肾脏阴阳两虚之证,但有风寒者忌服,阴盛阳衰之证慎服,如若服之,有肿胀及虚脱之虞。

肉桂对于一切寒湿虚寒证,益处太多,不再赘述。

兹仅举以上五方及重要之效能,以供参考。

(分两用旧衡)。

四、麻黄:

味苦辛,气温无毒,其苗叶丛生,形似毛管,体质轻扬,入手太阴肺及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泄卫郁,专发寒邪,治伤寒之头痛,除风湿之身痛,疗寒湿之脚肿,风水可驱,溢饮能散,清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其方剂有:

1.麻黄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治太阳伤寒,头痛恶寒,无汗而喘,项背痠强,系寒伤肌表,闭其皮毛,卫气敛闭,是以无汗,肺气壅遏,是以发喘,寒邪郁闭,裹束卫气不得外达,是以恶寒。

甘草保其中气而生津液,桂枝温肝,助其疏泄,强心而通血脉,助太阳而化膀胱之气,是以卫外固表。

麻黄通腠理,开玄府而泄卫闭。

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

方剂化合,专发寒伤太阳肌表之汗,一剂汗出,效如桴鼓。

又麻黄汤,是辛温解表治寒伤太阳肌表,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之表实证,(太阳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头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为侠义伤寒,麻黄汤证。

)服此汤一盏,多则二盏,盖卧,得汗而解,不能尽剂,更勿令其大汗淋漓而损津液也。

正治之方,决勿夹杂其他药品,如果加入寒凉之剂,则引邪深入;加入补剂,犹闭门逐寇,必至传经变证;渐转危笃费证。

2.麻杏石甘汤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炙)。

治温病或暑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微恶寒,头痛项背强。

此系太阳有表邪,阳明有里热。

用此辛凉、解表之剂,一剂汗出立效。

3.大青龙汤 :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治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发热恶寒,烦躁,无汗,渴喜冷饮,以风寒闭束,敛闭卫气,寒风不能外泄,是以无汗,遏闭营血,内热郁隆,是以烦躁而加渴饮,病虽中风,而证同伤寒,桂枝汤不能发矣。

甘枣补其中气,桂枝发其营郁,麻黄开其卫闭,杏姜利肺壅而降逆气,石膏清肺热而退烦躁,并止咳饮。

服一剂汗出即愈。

4.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五味半升,半夏三两, 干姜二两, 细辛三两。

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以水饮中阻,肺胃不降,浊气冲逆,故做呕咳,此方已屡试屡效。

5.葛根汤 即桂葛汤加麻黄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恶风无汗之经腧病,及太阳刚痉病。

6.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 ,细辛二两。

治伤寒少阴病,始得之,身反发热脉沉者,脉沉而反发热,是里寒已作而表寒未退。

少阴心肾两虚,寒邪在太阳,因肾气内虚,抵抗力弱,寒邪陷入少阴,而成太阳、少阴两感合病证。

此方以麻黄开腠理散在表之寒,附子温里寒而暖肾水,再得细辛温散少阴经络之寒邪使之由阴出阳,达于太阳,借麻黄之功达肌表得汗而解,为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之良剂。

7.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者,是寒邪在太阳之表,未入于少阴之里,脉见沉细,是肾阳内虚而里证未作,故不用细辛散里寒,只宜用麻黄,以解表寒,附子重温其里,甘草培其中气,使表寒得汗而解,里不伤肾阳,亦助阳解表辅正除邪之意也。

其间配伍及分量不同,和麻黄生用、炙用而作用不同,苗叶与根则药性又有悬殊。

此外还有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名麻杏薏甘汤,治风湿病;麻黄汤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治表中寒湿之证;麻黄汤去桂枝名杏子汤,治水肿在皮发汗之方,再去杏仁名麻黄甘草汤,亦为治水肿发汗之方。

  伤寒太阳表实证,服麻杏石甘汤,反引邪入三阴,则发热不退,变证莫测;温病服麻黄汤,则汗后伤阴,现壮热谵语;少阴证服麻黄汤,有汗漏不止,甚或大汗亡阳之虞。

若服麻杏石甘汤,有真阳暴脱之险。

《素问·热论篇》有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之论,据余粗浅经验,在辨证论治上,如能熟记六经,分经辨证,方药对证,可期一汗而愈。

因此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者,必可免于死亡矣。

五、桂枝:

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经脉之挛急,利关节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并能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四散通经络,走而不守。

    桂枝一味,仲景用之最广,作用甚大,是领导辛甘化阳之上品良剂。

《伤寒》、《金匮》方中用桂枝者,约为七十六方之多,其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出廿八方,桂枝甘草汤加味配伍出十一方。

(时方尚不在其内)。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为《伤寒论》首出方剂,治中风自汗脉浮缓,恶风头项强痛之证,是合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桂枝汤(应为芍药甘草汤,疑手抄本抄写有误)苦甘化阴二方而成。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

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故能治阳浮之发热,阴弱之汗出,阴阳俱虚,营卫并病,再加入太阳经之主药生姜和大枣完成一家。

本方之主证,凡二十三条,加减化裁,凡廿八种,变化无穷,治证最广,为伤寒之主方。

如:

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为辛甘化阳之方也。

化阳即生热,生热即阳旺,气火上升皆谓之阳,化阳莫不以此方为主。

太阳伤寒发汗过多,叉手自冒其心,心下悸动,欲得手按者,以汗后伤阳而为之□也。

加麻黄杏仁名麻黄汤,治伤寒无汗表实证,为引药出表发汗之方。

    类方以化阳为主,扶阳,温元,逐水,皆借桂枝之力,化阳之功,故能上升出表也。

    桂枝汤加葛根以清肌热,恐项背强几几以化燥。

桂枝加附子以固肾阳,恐汗多亡阳。

桂枝汤去芍药,以去通下窍之力,使内陷胸满之表邪,得桂枝以通上窍之力,仍从表解。

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以温表虚之恶寒水冷。

桂枝汤去桂加苓术以去上升之力,合真武以制水,为表里并治之方。

加入葛根麻黄名葛根汤,以治表实中风清热发汗,更加半夏,可降上逆之呕。

    桂枝应用甚广,是温肝、强心、通经络、散寒、解肌表之上品良剂。

但有些医家或病家常畏惧不用,认为“过热”,“过表”,“过燥”,即使用时仅二三钱而已。

尚有用桂枝要去皮,每用桂枝木者。

盖仲景用桂枝主要是嫩尖枝,性味较厚,于方剂配伍,效力乃显,凡粗枝有皮骨者去之,而非去桂枝之外皮也。

去皮用木,已无辛甘温暖之性味,有何力量再化太阳之气哉!

以余粗浅经验,凡风、寒、湿三邪阻遏,人身关节经络不通,周身气机不鬯,血络运行受障碍,温经散寒,条达肝郁不舒等等,用之其效宏伟。

桂枝不是发表药,更不是发汗药,而是强心化阳生热之药,医者能明其功效,则经方之义,思生半矣。

但是,温病与暑病及一切热盛之症,须当忌服,否则桂枝下咽有阳盛则毙之戒。

六.细辛:

《本经》:

“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

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张隐菴曰:

“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禀少阴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