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9444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实例 案例分析.docx

国际贸易实例案例分析

[案例1]

⏹我某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签定出口一批农产品的合同。

其中品质规格为:

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交货品质以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为最后依据。

但在成交前我方公司曾向对方寄送过样品,合同签定后又电告对方,确认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货物装运前由中国商检局品质检验签发品质规格合格证书。

货物运抵德国后,该外国公司提出:

虽然有检验证书,但货物品质比样品差,卖方有责任交付与样品一致的货物,因此要求每吨减价6英磅。

我公司以合同中并未规定凭样交货为由不同意减价。

于是,德国公司请该国某检验公司检验,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差7%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要求。

我方不服,提出该产品系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不至于低7%。

但我方留存的样品已经遗失。

思考

⏹1、你认为本案表示品质的方法是凭规格还是凭样品?

⏹2、凭样品买卖对卖方有什么要求?

⏹3、本案应吸取哪些教训?

⏹此例是一宗既凭品质规格交货,又凭样品买卖的交易。

卖方成交前的寄样行为及订约后的“电告”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根据商品特点正确选择表示品质的方法,能用一种表示就不要用两种,避免双重标准。

如果既凭规格,又凭样品的交易,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样品的管理要严格。

如“复样”、“留样”或“封样”的妥善保管,是重要的物证。

[案例2]

⏹2005年10月,香港某商行向江苏一企业按FOB条件订购5000吨铸铁井盖,合同总金额为305万美元。

货物由买方提供图样生产。

该合同品质条款规定:

铸件表面应光洁;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缩孔、夹渣和其他铸造缺陷。

合同还规定:

(1)订约后10天内卖方须向买方预付约人民币25万元的“反保证金”,交第一批货物后5天内退还保证金。

(2)货物装运前,卖方应通知买方前往产地抽样检验,并签署质量合格确认书;若质量不符合同要求,买方有权拒收货物;(3)不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终止合同,否则由终止合同的一方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问:

这份合同能不能签?

为什么?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外商利用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进行诈骗的案例。

⏹铸件表面“光洁”是一个十分含糊的概念,没有具体标准和程度;“不得有裂纹、气孔等铸造缺陷”存在的隐患更大,极易使卖方陷入被动。

⏹对方的实际目标是25万反保证金。

⏹这类合同的特点:

价格诱人,工艺简单;技术标准含糊,并设有陷阱;预收保证金等后逃之夭夭,或者反咬一口;被欺诈对象多为合同管理不严、缺乏外贸经验、急功近利的中小企业。

[案例3]

⏹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品名为YZ-8303R/L,但生产企业提供了YZ-8301R/L,两种型号的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但却用在不同的车型上,因此客户不能接受,要求我方要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

⏹问:

我方是否应当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

为什么?

⏹商品的质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之一,是十分重要的条款。

卖方属于重大违约,因此赔偿对方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我方考虑到退货相当麻烦,费用很高,因此只好降低价格15%,了结此案子。

[案例4]

⏹我A公司向孟加拉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合同价值约为USD20000.00,货物为汽车配件,共有10个型号,其中有四个型号要求根据客户样品制造的。

付款方式为:

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美金,剩余部分30%和70%分别以L/C和T/T支付(在货物生产完毕通知客户支付)。

客人随即开来信用证,A公司按合同和L/C要求开始生产货物,但发现其中按客人样品要求订做的货物数量比较少,开发该产品不合算,因此打算从其他厂家购进该产品。

但遗憾的是,却一直无法找到生产该产品的厂商。

而此时已接近装船期,其他货物亦相继生产完毕。

A公司只好告诉B公司上述问题。

B公司要求取消所有的货物并退还定金和样品。

理由是:

他要求订做的货物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缺少,因A公司没有按时完成货物,错过他的商业机会。

⏹问:

B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

为什么?

⏹B公司可以这样要求。

⏹A公司应反省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被动局面?

1.对客户的样品没有做仔细研究,就简单地认为自己可以生产或从其他地方购买,以致确认客户的定单。

2.对于客户特别重要的货物,应该给予重视。

因为客户将样品从国外带到中国交给A公司订做,A公司确认可以生产,最后却没有生产出来,客户当然感到十分失望。

要是换成其他产品不能完成,或许客户会勉强答应不至于取消合同。

3.根据《公约》的规定,一方当事人重大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取消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的卖方已构成重大违约(数量不足),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案例5]

⏹我出口公司与美商凭样成交一批高级瓷器,复验期为60天,货到国外经美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事隔一年,买方来电称:

瓷器全部出现“釉裂”,只能削价处理销售,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赔偿60%,我接电话后立即查看留存的复样,发现其釉下也有裂纹。

⏹问:

我方因如何处理?

⏹货物与样品关系:

货物品质要与样品品质相符。

⏹这批瓷器出现“釉裂”由配方本身与加工不当所导致。

买方收到货物时无法发现,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显露出来;留存样品与出现同样情况,所以要赔偿。

[案例1]

⏹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

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共25吨,装1500箱,每箱净重16.6千克。

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

当货物运抵日本港口后,日本海关人员在抽查该批货物时,发现每箱净重不是16.6千克而是20千克,即每箱多装了3.4千克。

因此该批货物实际装了30吨。

但在所有单据上都注明了24.9吨。

议付货款时也按24.9吨计算,白送5.1吨驴肉给客户。

此外,由于货物单据上的净重与实际重量不符,日本海关还认为我方少报重量有帮助客户逃税的嫌疑,向我方提出意见。

经我方解释,才未予深究。

但多装5.1吨驴肉,不再退还,也不补付货款。

⏹问:

我方应从本案吸取什么教训?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海关一般对货物进口都实行严格的监管,如进口商申报进口货物的数量与到货数量不符,进口商必然受到询查,如属到货数量超过报关数量,就有走私舞弊之嫌,海关不仅可以扣留或没收货物,还可追究进口商的刑事责任。

⏹本案中,由于我方的失误,不仅给自己造成损失还给进口商带来麻烦。

[案例2]

⏹我某出口公司与匈牙利商人订立了一份出口水果合同,支付方式为货到验收后付款。

但货到经买方验收后发现水果总重量缺少10%,而且每个水果的重量也低于合同规定,匈牙利商人既拒绝付款,也拒绝提货。

后来水果全部腐烂,匈牙利海关向中方收取仓储费和处理水果费用5万美元。

我出口公司陷于被动。

⏹问:

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商品的数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之一。

按照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卖方交货数量必须与合同规定相符,否则,买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拒收货物。

⏹此案中我方显然被动,但仍可尽力挽回损失。

首先应查明短重是属于正常途耗还是我方违约没有交足合同规定数量,如属我方违约,则应分清是属于根本性违约还是非根本性违约。

如不属根本性违约,匈方无权退货和拒付货款,只能要求减价或赔偿损失;如属根本性违约,匈方可退货,但应妥善保管货物,对鲜活商品可代为转售,尽量减轻损失。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86条第一款明确规定:

“如果买方已收到货物,但打算行使合同或本公约任何权利,把货物退回,他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货物,他有权保有这些货物,直至卖方把他所付的合理费用偿还给他为止”。

而匈方未尽到妥善保管和减轻损失的义务,须对此承担责任。

因此,我公司可与匈牙利商人就商品的损失及支出的费用进行交涉尽可能挽回损失。

[案例3]

⏹某公司定购钢板400M/T,计6英尺、8英尺、10英尺、12英尺四种规格各100M/T,并附每种数量可增减5%的溢短装条款,由卖方决定。

卖方交货为:

6英尺,70M/T;8英尺,80M/T;10英尺,60M/T;12英尺,210M/T,总量末超过420M/T的溢短装上限的规定。

出口商按实际装运数量出具的跟单汇票,进行托收。

⏹问:

进口商是否有权拒收拒付?

⏹国际贸易中,一般对溢短装条款解释为不但总量受其约束,所列每种具体规格和数量亦受其约束。

⏹案例中虽然总量符合要求,但卖方所交每种具体规格的钢板均与5%的约定相差甚大,其中12英尺钢板超装运110%,这是违反合同的。

⏹所以买方对于其所开票据完全有理由拒收拒付。

[案例4]

⏹有一份合同规定出口数量为2000公吨,允许溢短装5%,由卖方决定。

每公吨1000美元,而溢短装部分货价按装船时出口地市场价格计算。

实际装船数量为2100公吨,当时的市场价格为每公吨980美元。

⏹问:

买方应支付多少货款?

⏹如果装船时的市价为1100美元,实际装船数量为1900公吨,又应当支付多少美元?

[案例1]

⏹菲律宾客户与上海某自行车厂洽谈进口“永久牌”自行车10000辆,但要求我方改用“剑”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InChina”字样。

⏹问:

买方为何提出这种要求?

⏹这是一件对方要求中性定牌包装的案例。

⏹自行车是美国、欧盟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商品,对原产地有严格的要求以防转口贸易。

[案例2]

⏹A出口公司与国外买方订立一份CIF合同,合同规定:

“番茄酱罐头200箱,每箱24罐×100克”,即每箱装24罐,每罐100克。

但卖方在出货时却装运了200箱,每箱24罐×200克。

国外买方见货物重量比合同多了一倍,拒绝收货,并要求撤销合同。

⏹问:

买方有权这么做吗?

⏹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规定的包装规格明显不符,已构成违约。

卖方的做法可能给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与损失,可能影响商品的销售,使买方的原有商业目的落空。

在贸易管制严格的进口国,进口商在进口许可证中申报的数量与实际到货不符,会遭到海关当局的质询,甚至被怀疑逃避进口管制、以多报少、偷漏关税等行为而被追究责任。

⏹所以,买方有权要求退货并撤销合同。

[案例3]

⏹上海A出口公司与香港B公司成交自行车1000台,由A缮制合同一式两份,其中包装条款规定为“Packedinwoodencase”(木箱装)。

将此合同寄至B方,然后由B签回。

B签回的合同上于原包装条款后加“C.K.D.”字样,但未引起A公司注意。

此后,B公司按合同开证、A公司凭信用证规定制单结汇完毕。

货到目的港。

B发现系整台自行车箱装,由于自行车整台进口需多交纳20%进口税。

因此,B公司拒收货物并要求退还货款。

⏹问:

B公司是否可以这样做?

为什么?

⏹CKD全拆卸。

SKD半拆卸。

1.卖方忽略C.K.D,造成实际装载与合同不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卖方虽然已经结汇,但买方仍有拒收货物的权利。

[案例1]

⏹中国A公司(买方)与澳大利亚B公司(卖方)于某年3月20日订立了5000公斤羊毛的买卖合同,单价为314美元/KG,CFR张家港,规格为型号T56FNF,信用证付款,装运期为当年6月,我公司于5月3I日开出信用证。

7月9日卖方传真我方称,货已装船,但要在香港转船,香港的船名为Safety,预计到达张家港的时间为8月10日。

但直到8月18日Safety轮才到港,我方去办理提货手续时发现船上根本没有合同项下的货物,后经多方查找,才发现合同项下的货物已在7月20日由另一条船运抵张家港。

但此时已造成我方迟报关和迟提货,被海关征收滞报金人民币16000元。

我方向出口方提出索赔。

⏹问:

我方能否要求对方赔偿滞报金?

为什么?

⏹在船名船期通知错误这一问题上,责任在卖方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根据CFRA7的规定,卖方有义务将转船的变化情况及时通知买方,以便买方能采取通常必要的措施来提取货物。

可是本案的卖方没有这样做,使得我方不得不设法打听货物的下落甚至支付滞报金之类的额外费用。

⏹故仲裁庭裁决出口方赔偿滞报金给我方。

[案例2]

⏹1996年某出口公司,对加拿大魁北克某进口商出口500吨三路核桃仁,合同规定价格为每吨4800加元CIF魁北克,装运期不得晚于10月31日,不得分批和转运并规定货物应于11月30日前到达目的地,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支付方式为90天远期信用证。

加方于9月25日开来信用证。

我方于10月5日装船完毕,但船到加拿大东岸时已是11月25日,此时魁北克已开始结冰。

承运人担心船舶驶往魁北克后出不来,便根据自由转船条款指示船长将货物全部卸在哈利法克斯,然后从该港改装火车运往魁北克。

待这批核桃仁运到魁北克已是12月2日。

于是进口商以货物晚到为由拒绝提货,提出除非降价20%以弥补其损失。

几经交涉,最终以我方降价15%结案,我公司共损失36万加元。

⏹问:

从此案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本案中的合同已非真正的CIF合同

⏹CIF合同是装运合同,卖方只负责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本案在合同中规定了货物到达目的港的时限条款,改变了合同的性质,使装运合同变成了到达合同,即卖方须承担货物不能按期到达目的港的风险。

⏹吸取的教训:

⏹1)在CIF合同中添加到货期等限制性条款将改变合同性质。

⏹2)象核桃仁等季节性很强的商品,进口方往往要求限定到货时间,卖方应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3)对货轮在途时间估算不足;对魁北克冰冻期的情况不了解。

[案例3]

⏹2000年5月,美国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进口方)与我国江西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出口方)签订合同购买一批日用瓷具,价格条件为CIFLOS-ANGELES,支付条件为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出口方需要提供己装船提单等有效单证。

出口方随后与宁波某运输公司(以下简称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

8月初出口方将货物备妥,装上承运人派来的货车。

途中由于驾驶员的过失发生了车祸,耽误了时间,错过了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

得到发生车祸的通知后,我出口方即刻与进口方洽商要求将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船期延展半个月,并本着诚信原则告知进口方两箱瓷具可能受损。

美国进口方回电称同意延期,但要求货价应降5%。

我出口方回电据理力争,同意受震荡的两箱瓷具降价1%,但认为其余货物并未损坏,不能降价。

但进口方坚持要求全部降价。

最终我出口方还是做出让步,受震荡的两箱降价2.5%,其余降价1.5%,为此受到货价、利息等有关损失共计达15万美元。

⏹问:

教训何在?

⏹本案例充分表明了CIF术语在应用于内陆地区出口业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风险转移严重滞后于货物实际控制权的转移

⏹对运输单据规定的限制致使内陆出口方无法在当地交单

⏹内陆地区使用CIF术语还有一笔额外的运输成本

⏹对于更多采用陆海联运或陆路出口的内陆地区来说,CIP比CIF更合适。

⏹从适用的运输方式看,CIP比CIF更灵活,更适合内陆地区出口。

⏹从出口方责任看,使用CIP术语时,出口方风险与货物的实际控制权同步转移,责任可以及早减轻。

⏹从使用的运输单据看,使用CIP术语有利于内陆出口业务在当地交单结汇。

[案例4]

⏹我国黑龙江某外贸公司2004年以FOB条件签订了一批皮衣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且符合合同的规定。

货到目的港后卖方提货检验时发现部分皮衣有发霉现象,经调查确认原因是由于包装不良导致货物受潮引致,据此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要求。

但是卖方认为货物在装船前品质是合格的,发霉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问:

对此争议应作何处理?

尽管发霉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但是产生发霉的原因,即包装不良原因则是在装船前已经存在了,因此是卖方在履约过程中的过失。

按照有关FOB的风险转移规定,卖方有理由提出索赔要求,卖方的拒绝是没有道理的。

[案例5]

⏹2003年1月份我国某一进口商与东南亚某国以CIF条件签订合同进口香米,由于考虑到海上运输距离较近,且运输时间段海上一般风平浪静,于是卖方在没有办理海上货运保险的情况下将货物运至我国某一目的港口,适逢国内香米价格下跌,我国进口商便以出口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卖方提交的单据不全为由,拒收货物和拒付货款。

⏹问:

我方的要求是否合理?

此案应如何处理?

我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尽管我方的动机是由于市场行情发生了对其不利的变化,但是由于是CIF贸易方式,要求卖方凭借合格完全的单证完成交货义务。

本案中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提交的单据少了保险单,即使货物安全到达目的港,也不能认为其完成了交货义务。

[案例6]

⏹我方进口商以FOB条件从巴西进口橡胶,但是我方由于租船困难,不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到装运港接运货物,从而出现了较长时期的货等船现象,于是巴西方面要求撤销合同并向我方进口商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

⏹问:

巴西出口商的做法是否合理?

⏹根据FOB条件成交,要求买方在约定的期限租船到指定的装运港接运货物。

我方没能及时派船接运货物,属于违约行为,因此巴西出口商有权以此为由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案例7]

⏹中国A粮油进出口公司与欧洲某国B商业机构签订出口大米若干吨的合同。

该合同规定:

规格为水分最高20%,杂质最高为1%,以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单价为每公吨××美元,FOB中国某港口,麻袋装,每袋净重××公斤,买方须于×年×月派船只接运货物。

B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其一直延误了数月才派船来华接货,当大米运到目的地后,买方B发现大米生虫。

于是委托当地检验机构进行了检验,并签发了虫害证明,买方B据此向卖方A提出索赔20%货款的损失赔偿。

当A接到对方的索赔后,不仅拒赔,而且要求对方B支付延误时期A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它费用。

另外,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生虫害。

⏹问:

1.A要求B支付延误时期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能否成立,为什么?

2.B的索赔要求能否成立,为什么?

⏹1.能够成立,因为按FOB条件,由买方指定船只并订立运输合同,如果买方指定的船只不能在规定日期到达,则应由买方负担一切由此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在本案中,B并没有按期派船前来接运,造成逾期提货,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应当对延误时期A方支付的大米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负责。

2.不能成立,因为按FOB条件,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

买方A只能保证大米在交货时的品质,对运输途中所引起的大米品质变化不属卖方责任,而且合同规定:

以中国商检局的检验证明为最后依据,而保存在中国商品检验局的检验货样至争议发生后仍然完好,未发生虫害,因此可以肯定卖方A交货时的品质是完好的。

[案例8]

⏹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

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

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

⏹问:

教训何在?

我国一些进出口企业长期以来不管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对外洽谈业务或报盘仍习惯用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

但在滚装、滚卸、集装箱运输的情况下,船舷无实际意义时应尽量改用FCA、CPT及CIP三种贸易术语。

该出口公司所在地正处在铁路交通的干线上,外运公司和中远公司在该市都有集装箱中转站,既可接受拼箱托运也可接受整箱托运。

假如当初采用FCA(该市名称)对外成交,出口公司在当地将1200箱交中转站或自装自集后将整箱(集装箱)交中转站,不仅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且当地承运人(即中转站)签发的货运单据即可在当地银行办理议付结汇。

该公司自担风险将货物运往天津,再集装箱出口,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而且推迟结汇。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货物品质?

品质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是什么?

⏹2、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复样”、“标准样品”、“参考样品”与“对等样品”?

⏹4、凭样品买卖的货物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凭样品买卖时应注意什么?

⏹5、说明“品质机动幅度”与“品质公差”的含义及二者时区别?

⏹6、计算重量的方法有哪些?

⏹7、什么是公量?

如何计算公量?

⏹8、何谓“约”量?

它与溢短装有何区别?

⏹9、包装在国际贸易中有怎样的作用?

⏹10、说明货物包装的种类及其作用。

⏹11、货物包装一般有几种标志?

每种标志的作用是什么?

⏹12、什么是运输标志?

它一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13、什么是贸易术语?

在国际贸易中有何作用?

⏹14、什么是国际贸易惯例?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

⏹15、说明E组、F组、C组与D组贸易术语的特点。

⏹16、说明FOB、CFR、CIF、FCA、CPT与CIP等贸易术语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的界限。

⏹17、说明FOB、CFR或CIF的变形和各种贸易术语变形的作用。

⏹18、举例说明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单价的构成要素包括哪几部分?

⏹19、什么是佣金与折扣?

二者有何区别?

⏹20、什么是出口商品盈亏率、换汇成本和外汇增值率?

在实际业务中是如何计算的?

⏹22、我某外贸公司以CFR摩加迪沙向索马里出口一批货物。

货物在新加坡中转期间全部被烧光,买方通知开证行拒付货款,并向我方提出索赔。

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

我方应当拒绝赔偿,并索要货款。

因为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以CFR术语成交的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起就转移到买方名下。

货物在新加坡中转期间全部被烧光,风险应由买方负责。

[案例1]

⏹某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于5月23日接到一张国外开来信用证,信用证规定受益人为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卖方),申请人为E贸易有限公司(买方)。

信用证对装运期和议付有效期条款规定:

“Shipmentmustbeeffectednotpriorto31stMay,1997.TheDraftmustbenegotiatednotlaterthan30thJune,1997”。

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发现信用证装运期太紧,23日收到信用证,31日装运就到期。

所以有关人员即于5月26日(24日和25日系双休日)按装运期5月31日通知储运部安排装运。

储运部根据信用证分析单上规定的5月31日装运期即向货运代理公司配船。

因装运期太紧,经多方努力才设法商洽将其他公司已配上的货退载,换上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的货,勉强挤上有效的船期。

⏹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经各方努力,终于5月30日装运完毕,并取得5月30日签发的提单。

6月2日备齐所有单据向开证行交单。

6月16日开证行来电提出:

“提单记载5月30日装运货物,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

不同意接受单据…”.

⏹问:

对方是否有权这样做?

为什么?

⏹信用证规定的是“装运必须不得早于1997年5月31日(…notpriorto31stMay),议付有效期规定为最迟不得晚于6月30日”,即装运期与议付有效期都是在6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而卖方却于31日以前装运,所以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一般信用证对装运期习惯规定为:

最迟装运期某月某日,或不得晚于某月某日装(…notlaterthan…)。

⏹有关审证人员没有认真地审查信用证条款,误解信用证装运期的规定。

[案例2]

⏹某国际贸易公司对国外乔治公司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