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778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docx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1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

(1)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楷书   草书   行书       B. 行书   楷书   草书       C. 行书   草书   楷书       D. 草书   行书   楷书

【答案】B

【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

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

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3.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

A.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

B.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

D.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

【答案】B

【解析】【分析】A.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南宋诗人。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D.温州竹枝词始于宋:

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

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

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A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林冲寻思道:

“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喏道:

“林冲谨参。

”A全不采着,也不还礼。

林冲不敢抬头。

柴进指着林冲对A道:

“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

就请相见。

”林冲听了,看着A便拜。

那A说道:

“休拜,起来!

”却不躬身答礼。

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A坐。

A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

柴进看了,又不喜欢。

林冲只得肩下坐了。

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A便问道:

“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

”柴进道:

“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

”A道:

“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大官人如何忒认真。

”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柴进说道:

“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

”A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

“我不信他。

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其中人物A是谁?

(2)选文表现了林冲和A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分别加以表述)

(3)请用一句话概述紧接选文后发生的故事情节。

【答案】

(1)A是洪教头

(2)林冲:

小心谨慎、循规蹈矩;洪教头:

傲慢无礼

(3)林冲棒打洪教头

【解析】【分析】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其中文本中的A是洪教头。

(2)从“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洪教头全不采着,也不还礼”“却不躬身答礼”等语句可以看出洪教头傲慢无礼之人。

从文本中“‘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喏道:

“林冲谨参。

”“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林冲听了,并不做声”等对林冲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做事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对人谦恭低调。

(3)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作答即可。

接下来写的故事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

故答案为:

⑴A是洪教头;

⑵林冲:

小心谨慎、循规蹈矩;洪教头:

傲慢无礼;

⑶林冲棒打洪教头

【点评】⑴这是一道人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⑵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⑶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5.语文实践活动。

        

(1)【名著阅读】《语言的妙用》中对于改进语言的问题,两派意见迥异,这两派指的是教授和①________,反对者的理由是②________。

作者写作此选段的用意是③________。

(2)【广告多棱镜】“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

”这是一条关于交通出行的公益广告语。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它的意思:

________

②它的精妙之处:

________

(3)【漫画】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提示1:

笼中是纸折的鸟。

提示2:

身旁是大片树桩)

①介绍漫画内容。

(50个字左右)

②指出漫画的寓意。

(20个字左右)

【答案】

(1)妇女和俗人、文盲;要求有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用嘴说话的自由;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2)爱惜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仗工整且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容易识记;运用对比手法让人们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很深刻的认识

(3)漫画中有个男子,他左手托着只鸟笼,右手比划着手势,嘴里发出乐音,鸟笼里却是只纸折的鸟。

在他身旁,是许多被砍剩下的树桩。

滥砍滥伐将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人们若不珍惜大自然,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同时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2)抓住“生死”便能分析出此则有关交通出行的公益广告的意思,即要珍惜生命。

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做到珍惜生命。

“让”与“争”、“生”与“死”的对比,更能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对偶句式易读易记,琅琅上口。

(3)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展开思考。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

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

组织答案时应做到:

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应防止的两种失误:

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思考。

故答案为:

(1)妇女和俗人、文盲;要求有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用嘴说话的自由;批判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2)①爱惜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对仗工整且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容易识记;运用对比手法让人们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很深刻的认识

(3)①漫画中有个男子,他左手托着只鸟笼,右手比划着手势,嘴里发出乐音,鸟笼里却是只纸折的鸟。

在他身旁,是许多被砍剩下的树桩。

②滥砍滥伐将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人们若不珍惜大自然,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

【点评】

(1)每部名著的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

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加强积累整理。

(2)拟写公益广告注意五种写作技巧:

多用修辞、注重压韵、借用、数学公式、恐惧警告。

因此,分析公益广告的妙处便可从此入手。

(3)介绍漫画时找准中心,用空间说明顺序来介绍。

思考漫画寓意时,抓住提示语,联系实际分析。

6.班级举行“走进文学人物画廊”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小题。

(1)主人公是一部作品的灵魂。

请根据所给材料,写出相关作品人物的名称。

①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②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③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④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2)读小说就是读社会。

请根据下面图片所体现的情节,说说作品反映了怎样特定的社会背景。

(3)读小说就是读自己。

请从1题的四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生活感悟,用所给句式说一段话。

(不少于80字)

【答案】

(1)①闰土;②于勒;③祥子;④旧毡帽朋友。

(2)图中表现的是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粜米的情形。

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满怀希望而来,很快就失望而去,反映了当时洋米洋面倾销、地主剥削和高利贷盘剥税卡林立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