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5.(14分)
某含氧酸盐甲的化学式为XYO3。
在元素周期表中,X位于Y的下一周期,X、Y的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
(1)若X是钾,常温下Y的单质能与水发生反应。
则:
①甲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小
B.X的简单离子半径比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
C.X单质的熔点比Y单质的熔点低
D.X单质与水反应后溶液的pH比Y单质与水反应后溶液的pH小
③395℃时,甲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其物质的量比为1:
3,其中一种是含Y元素的无氧酸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若甲难溶于水,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则:
①甲为____(填化学式)。
②甲能快速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如Cl2、ClO-等),说明甲具有性。
③25℃时,甲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其Ksp=。
(3)若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乙。
则:
①乙的电子式为。
②甲在水中持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一种更难溶的物质并逸出气体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甲可用作防火涂层,其原因是:
高温条件甲发生分解反应时,a.吸收大量的热;b.。
(写一种)
16.(16分)
甲酸(HCOOH)易挥发,熔点为8.6℃,电离常数K=1.8×10-4。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I制取一氧化碳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甲酸与浓硫酸混合,甲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实验时,不需加热也能产生CO,其原因是。
(2)欲收集CO气体,连接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Ⅱ一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资料:
i常温下,CO与PdC12溶液反应,有金属Pd和CO2生成,可用于检验CO;
ii一定条件下,CO能与NaOH固体发生反应:
CO+NaOH
HCOONa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具有上述两个性质
(3)打开k2,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使气囊收集到纯净的CO,以便循环使用,G装置的作用是,
H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4)某同学为了证明“E装置中CO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取固体产物,配成溶液,常温下测溶液的pH,若pH>7,证明CO与NaOH固体
生了反应。
经小组讨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5)测定产物中甲酸钠(HCOONa)的纯度
准确称取固体产物mg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溶液,加入指示剂,用
c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平行滴定剩余的NaOH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νmL。
已知:
三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所示。
甲基橙酚酞甲基红
指示剂应选用;产物中甲酸钠的纯度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17.(14分)
NO2与SO2能发生反应:
NO2+SO2
SO3+NO,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已知: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2SO2(g)+O2(g)
2SO3(g)△H=-196.6kJ•mol-1
则NO2(g)+SO2(g)
SO3(g)+NO(g)△H=
(2)实验中,尾气可以用碱溶液吸收。
NaOH溶液吸收NO2时,发生的反应为2NO2+2OH-=NO2-+NO3-+H2O,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是(填化学键的类型);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o(NO2):
no(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α(NO2)]。
部分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①当容器内____(填标号)
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a.气体的压强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气体的密度d.NO2的体积分数
②如果要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③若A点对应实验中,SO2(g)的起始浓度为c0mol•L-1,经过t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mol•L-1•min-1。
④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
TCTD(填“>”“=”或“<”)。
18.(14分)
过硫酸铵[(NH4)2S2O8]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
工业上用粗硫酸铵(杂质主要为含铁化合物)生产过硫酸铵,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NH4)2SO4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调pH”控制溶液的pH=10,室温下该溶液中c(NH4+):
c(NH3•H2O)=。
[已知:
K(NH3•H2O)=1.7×10-5]
(3)“氧化”时有中间产物Fe6(OH)12SO4生成,该物质中n[Fe(Ⅱ)]:
n[Fe(Ⅲ)]=;该物质进一步被空气氧化成FeOOH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
Fe(Ⅱ)表示二价铁,Fe(Ⅲ)表示三价铁]
(4)“电解”时,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400g•L-1。
1,其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电解过程中阴极室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电解所得溶液A经降温结晶分离出NH4)2S2O8后,往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和____(填化学式)后便可继续用作阳极室的电解液。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答案及说明
总说明:
1.本答案及评分说明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说明给分。
2.化学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中的化学式、离子符号写错,不得分;化学式、离子符号书写正确,但未配平、“↑”“↓”未标、必须书写的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等化学用语书写规范错误的,每个化学方程式累计扣1分。
3.化学专用名词书写错误均不得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2.B3.C4.A5.B6.A7.A
8.C9.C10.B11.D12.A13.D14.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15.(14分)
(1)①+5(1分)
(说明:
只写“5”不得分)
②B(2分)
(说明:
多选不得分)
③4KClO33KClO4+KCl(2分)
(说明:
反应条件写“△”或“加热”也可得分)
(2)①CaSO3(2分)
②还原(1分)
③2.1×10-7(2分)
[说明:
写“2.1×10-7(mol·L-1)2”也得2分]
(3)①(1分)
②MgCO3+H2OMg(OH)2+CO2↑(2分)
(说明:
反应条件写“煮沸”,Mg(OH)2标“↓”均不扣分)
③生成的CO2阻隔空气或生成的高熔点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1分)
(说明:
写“生成了CO2”或“生成了MgO”等合理答案也得分)
16.(16分)
(1)HCOOHCO↑+H2O(2分)
(说明:
反应条件未写“△”不扣分,“=”写成“→”不扣分)
浓硫酸与甲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2分)
(说明:
写“浓硫酸吸水放热”或“浓硫酸脱水放热”等合理答案也得2分)
(2)cbedf(2分)
(说明:
字母顺序完全正确才得分)
(3)PdCl2+CO+H2O=Pd↓+CO2+2HCl(2分)
除去酸性气体(1分)
(说明:
写“除去CO2、HCl等气体”也得2分)
浓硫酸(1分)
(4)无论CO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溶液的pH均大于7(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5)酚酞(2分)
(2分)
(说明:
写“”“”等合理答案也得2分)
17.(14分)
(1)-41.8kJ·mol-1(2分)
(说明:
单位没写或写错,不得分)
(2)共价键(2分)
(说明:
写“极性键”也得2分;多写出“离子键”的均不得分)
SO2+2OH-=SO32-+H2O(2分)
(3)①d(2分)
(说明:
多选不得分)
②降低温度(2分)
③c0/5t(2分)
④=(2分)
18.(14分)
(1)c(NH4+)>c(SO42-)>c(H+)>c(OH-)(2分)
(说明:
写“NH4+、SO42-、H+、OH-”“NH4+、SO42-、HSO4-、H+、OH-”等合理答案也得2分)
(2)0.17(2分)
(说明:
写“17∶100”等合理答案也得2分)
(3)2∶1(2分)
(说明:
写“2”等合理答案也得2分)
Fe6(OH)12SO4+O2+2NH3·H2O=6FeOOH+(NH4)2SO4+4H2O(2分)
(说明:
写“Fe6(OH)12SO4+O2=6FeOOH+H2SO4+2H2O”也得2分)
(4)3.03(2分)
(5)①2SO42--2e-=S2O82-(2分)
(说明:
写“2SO42-=S2O82-+2e-”也得2分)
不变(1分)
②H2SO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