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7320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docx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六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

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失衡;和谐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转型进入2l世纪加速发展“这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标在试错中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

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继续发展。

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是调节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促进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直接的主观反映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习惯、成见等。

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客观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

社会心理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变化的倾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的中介众所周知只有“心理和谐”的个体才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行为。

才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发展迟滞。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

中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心理是和谐还是失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国家对促进和谐社会心理发育的重视。

如何认识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现状重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加速转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我国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传统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典型的体现为我们国家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

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社会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

而探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转变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社会相对剥夺感

  我国社会转型对老百姓来说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经济体制转型。

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渐探索由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而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分化的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

而这种分化更由于我们国家在改革初期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陆”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而被放.大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

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失衡也就是《圣经》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

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两极分化的指标在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0.48。

逐步扩大的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失衡的利益格局带来社会群体的心理冲突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体现为严重的社会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即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形成的心理感受。

如果认为自身的经济状况或生活处境低于参照对象的对应水平从而形成心理落差认为自身利益被侵占、夺取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对剥夺感是通过社会比较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而产生的开放社会中的人口流动和阶层分化又提了随时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情境。

可以说相对剥夺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但在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面前社会成员能更明显体验到相对剥夺感并且我们的各种传媒每年不断推出各种财富排行榜。

无形中又放大了社会比较给社会成员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扩大了成员间的心理落差增加了挫败感。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的“挫一攻击假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会成员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以及不公平心理很可能引发对抗社会的行为比如仇富、

社会对抗、群体事件、暴力事件等。

据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披露1993年一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l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73万人增加到307万人而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其他失范行为如抢劫、偷盗、诈骗等也呈逐年上升态势。

任何社会行为出现之前一定有社会心理状态的反应因此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益失衡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应防患于未然。

  

  

(二)政治体制转型带来心理无助感

  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政治体制转型政治体制也应主动变革以适应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笔者无意探讨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

而是关注政治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社会成员心态造成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中最突出的就是公平正义问题。

以我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构成体现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比例成上升趋势分别由1978年的13.38%、14.96%上升为2003年十届人大的32.44%和21.14%而在十届人大代表按职业划分的结构中其中领导干部占33.17%、企业家13.85%、教授、科研人员占11.35而农民和工人分别占2.22%和3.22%。

从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呈精英化趋势而作为社会主体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却缺乏自身的利益代表这必然使国家制定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

更严重的是康晓光、吴忠民、郑杭生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的精英阶层(主要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出现精英联盟的格局这种格局继续发展将导致精英循环。

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完善的资源获取机制即国民在获取经济、权利、知识、健康、资源时缺乏公平的机会。

制度作为平衡社会成员之间资源分配与获取的工具。

应该是公平的、正义的正如罗尔斯在诠释其正义观时指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然而我国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缺乏正义原则资源过于集中于精英阶层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普通社会成员缺乏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无力改变自身的身份、社会地位致使精英阶层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

这种欠缺正义的制度安排导致社会成员中出现了普遍的无助感社会成员在倡导竞争的市场游戏规则之下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期望但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往往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进而带来强烈的失望和沮丧情绪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会

导致社会对抗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文化转型中出现社会成员信仰缺失心灵空虚

  在全面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形态和模式也在发生转型但却出现了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所说的“文化堕距”现象。

文化堕距是指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文化堕距”现象在我国体现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失去神圣的权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正在被消解;而随社会改革传人的西方文化则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给中国民众的思想以极大冲击引起了思想的混乱和心理的压力。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社会表现出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化、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特点。

换句话说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被解构另一方面我们又没有建构起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形态。

在文化“解构一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成员信仰的“真空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撑社会成员出现心灵空虚、无所寄托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态。

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出现诚信危机、金钱崇拜、损人利己等现象也不足为奇这又进一步使得人际关系趋向紧张、淡漠而深处其中的个体也会愈加体验到烦躁、压抑、寂寞、孤独等心理情绪。

  

  (四)社会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社会焦虑

  焦虑是人们因准备不足而对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感到恐惧的心理状态。

在急剧转型的社会中不确定性时刻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必然给社会成员带来心理焦虑。

我们应该警惕引起社会成员心理焦虑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一些突发危机事件。

突发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料性、危害大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是个体难以把握和控制的。

在遭遇此类事件时社会成员普遍有着不安、害怕、悲伤、忧郁、缺乏安全感、焦虑甚至恐惧等深刻的情绪体验严重的会导致认知和行为障碍。

对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稳定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社会在各个层面加速转型的时候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似乎越显频繁不管是由于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危机事件比如SARS、空难、台风、冰雪灾害、火车相撞、洪灾、各种暴力恐怖事件、地震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甚至对人自身安全的怀疑。

其是我们国家在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员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致使社会大众心理由“人定胜天”到“天佑中国”的转变。

我们必须对由这些事件引起的社会心理、行为进行矫正。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概述了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问题但其表现形态却是多样化的并不局限于本文所列心理现象。

在社会转型关键期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节失衡的社会心理促进健康、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

只有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心理才可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途径调节社会心理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

  

  

(一)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资源)的交换人际行为最终是源自利益关系。

利益冲突必然带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没解决必然在行为上表现为社会冲突。

现今我们社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要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社会歧视感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

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可通过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人手切实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心理的心理落差和被剥夺感。

  

  

(二)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

  要使社会成员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使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资源获取径必须从政治上给社会成员提制度支持。

社会成员应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国家制度保证而不是当成员有利益诉求的时候却无可选感觉自身力量渺小无法抗衡国家机器。

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改革的就是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去精英化扩大草根阶层代表比例真正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最后应下决心惩治腐败治理由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潜规则”。

只有这样当我们的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人民的权利能得到维护时社会成员才会真正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在强大的制度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心

理是否和谐取决于两种情况:

一是他的理想我和现实我是否一致;二是他人的评价性经验和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否一致。

为了解决文化转型中社会成员心灵空虚、信仰丧失等社会心理问题使社会心理归于和谐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一方面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避免理想我过高而导致心理失落;另一方面树立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要对大众传媒和络传媒进行引导使社会成员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评价性经验和个体直接经验相一致避免心理不平衡。

在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过程中如何对多文化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造就心理健康的个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越发频繁快速、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给社会成员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减少灾难后期社会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因此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显得更加迫切.“5·12汶川大地震”把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推向了前台是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转点。

但在这次危机干预过程中发现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前期的工作显得混乱、无序;另外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少大多缺乏实践经验由志愿者提的心理援助往往给心理受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美国、、台湾等都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我们可学习和借鉴。

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政府可以和NGO组织合作提经费支持、鼓励高校发展危机干预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方面人手。

当然危机干预不仅仅应用于突发事件也可用于日常个人危机和自杀预防等领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为社会服务。

(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

  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焦虑、不满、愤恨、被剥夺感、无助、空虚等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果任由这些情绪不断积累最终会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巨大力量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因此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化解和释放心理疏导机制是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其一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对有心理障碍的社会成员实施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其二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社会成

员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学会对情绪实施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其三建立多渠道的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使社会成员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缓和内心冲突同时健全民意监测络政府可通过互联、媒体、研究机构等渠道调查社会成员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取向、社会心态、行为倾向等问题及时调节负面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