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1.docx
《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1
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
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
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教育,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
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
“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
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
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
”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
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
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
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规格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
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
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
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
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
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
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
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
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
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1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
我们所实施的高等教学是通过专业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从而使专业成为组织的单元。
对专业教育的改革,除了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重要的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即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
目前,我们实施的分大类招生在本质上不仅为了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以学科来组织我们的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平台提供我们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通过学生的选择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从体制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体现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从社会角色定位和课程的组合方式的角度理解专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专业形成性,增加专业设置的活力。
2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
由于专业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型结构,专业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学校的一种资源,从这一角度理解很难对专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一个专业必须依托相应的学科,这也是我们专业构成的基础。
但由于我们过去专业设置过多地从学科的逻辑体系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科内在逻辑成了我们评判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唯一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的是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对专业的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完整性以外,还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评价我们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综合以上论讨,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学校的办学定位,这是我们设置专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形成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基础。
其次是培养目标,这是我们确立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依据。
在设置专业时应明确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复合性人才或应用性人才等。
第三,素质能力要求。
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能做什么,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描述和可以评价的标准。
由于过去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脱节,使培养目标“虚化”、素质能力标准“泛化”,无从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达到培养要求。
第四,学生个体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异质性增加,用统一标准或过于刚性的模式来形塑学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使我们的专业设置符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出的“三个符合度”的要求,即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相符合;学校的
教学效果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相符合。
“专业”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到进一步实体化的倾向,其弊端逐步显现,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战略转变、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
从思想上打破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和专业的实体结构,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力求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限制,实现由“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转变,以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28
谈松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