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117662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修改稿).doc

邯郸地名源说-磁县卷

一、磁县概况

磁县地处北纬36°14′-36°35′,东径113°53′-114°31′,位于河北省最南部。

县人民政府驻磁州镇,北距省会石家庄186公里。

东与临漳、成安两县毗邻,北与邯郸县、峰峰矿区、武安市交界,西与涉县接壤,南与河南省安阳县、林州市隔漳河相望。

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65.2万人。

辖磁州、高臾、西光禄、讲武城、岳城、观台、林坛、白土、黄沙9镇,路村营、西固义、辛庄营、花官营、时村营、南城、台城、陶泉、都党、北贾璧10乡,390个行政村,354个自然村。

为邯郸市辖县。

磁县之名源于磁州。

“磁”字由“慈”、“礠”所演变。

隋开皇十年(590年)始置慈州,因州治滏阳县(今磁县)城西90里有磁山出磁石,并在州治集散,故名。

唐永泰元年(765年),因与河东慈州重名,故将“慈”字加“石”旁改为“礠州”。

宋政和三年(1113年)始改“礠州”为“磁州”。

1913年降磁州为磁县,沿用至今。

慈、礠、磁,字形虽不同,但音同、义同,有“三字古通用”之说。

县境春秋为晋地。

战国归赵。

秦属邯郸郡。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梁期县,属魏郡。

三国魏省县,黄初三年(222年)置临水县,治临水镇(今属峰峰矿区),属广平郡。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析置滏阳县治今县城并为成安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慈州(即唐礠州、宋礠州),治滏阳县(今磁县),领滏阳、临水二县。

唐临水县改称昭义县,五代梁改称昭德县。

宋昭德县省入滏阳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滏阳县省入磁州,属河南彰德府。

1913年降磁州为磁县,属直隶省冀南‘大名’道,1928年直属于河北省。

1949年属邯郸专区。

1958年临漳、成安二县并入。

1960年属邯郸市。

1961年复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成安、临漳二县析出,复原建置。

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后属邯郸市。

远古时期磁县就有人类活动,决定了域内地名具有古老的显著特征。

据全县354个自然村考证,建村2000年以上的40个(其中商代3个、战国21个、汉代16个),占11.3%。

建村2000年以下1000年以上的80个(其中三国时23个、宋代35个),占22.6﹪。

建村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144个(仅明代就有135个),占40.7%。

建村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68个(清代67个),占19.3%。

建村100年以下的22个,占6.1%。

磁县自古交通和经济发达,环境优越,四方迁入移民较多,并且是兵家要地,决定了地名命名和用词大都与这些因素有关的特点和规律。

据全县354个自然村统计,以自然地理特征、姓氏和驻军有关的事或物命名的有238个,占67%。

其中以自然地理特征而得名的96个,占27%,多以沟、岭、岗、峧、河作通名;以姓氏得名的82个,占23%;以驻军有关的事或物而得名的60个,占17%,多以营、屯、城作通名。

受方言影响,磁县地名用字也有一些特殊读音。

如前港、后港的“港”读作“jiāng”,洛子的“子”读作“de”,彗峪的“彗”读作“sáo”。

二、各乡镇村名由来

(一)磁州镇

磁州镇位于磁县东部,镇人民政府位于磁州路55号。

东与临漳县为邻,西与固义乡、路村营乡接壤,南与讲武城镇相接,北与西光禄镇、高臾镇毗邻。

1996年元月,并乡扩镇,东槐树乡、北来村乡、南开河乡、磁州镇合并为磁州镇。

因镇政府驻地磁州镇而得名。

总面积80.36平方公里。

全镇29471户,126017人,辖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2个村民委员会。

磁州镇是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阜才街:

相传,战国时建村,原叫迎恩铺。

明天启年间,该铺张仁声之子张镜心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冀辽军务。

其后辈子孙张溍、张榕端、张丙厚等人又相继中进士。

因此,该铺被认为是出人才的地方,故改名阜才铺。

1966年“四清”时,改名红星大队。

1982年复为阜才街。

西城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因西城街位于城内西北隅,故称西城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红光大队。

1982年复为西城街。

滏阳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该街在滏阳河西岸,清朝时叫滏阳铺,民国初叫滏阳里,后改为滏阳街。

乐善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尊崇孔孟之道,乐于行善,起名乐善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先进大队。

1982年复为乐善街。

司前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因位于州署(县衙)之前故名司前铺。

1966年“四清”时改名前进大队。

1982年复为司前街。

明德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尊崇孔孟之道,要人们明理有德,起名明德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东风大队。

1982年复为明德街。

务本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以种地为主,尊崇孔孟之道“务农为民生之本”,起名务本。

因位于北门外,又名北关。

1966年“四清”时改为跃进大队。

1982年复为务本街。

钅监上街:

相传,东汉时曹操在这里造箭,得名箭厂。

明朝时改为钅监上。

因位于西门外,又名西关。

1966年“四清”时改为永胜大队。

1982年复为钅监上街。

敦化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原名南关。

清朝时仿照敦煌石窟女神在村北建慈云阁一座,说女神能化灾除难,得名敦化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曙光大队。

1982年复为敦化街。

兴礼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原名南关。

为尊孔孟之道,起名兴礼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先锋大队。

1982年复为兴礼街。

兴仁街:

相传,战国时所建。

原名南关。

为尊孔孟之道,起名兴仁铺。

1966年“四清”时改为长新大队。

1982年复为兴仁街。

南来村:

相传,宋辽时期,这里为大片荒芜的坟地,只有几间房子住着一个看坟的人。

一天南方来了一个上京赶考的举子,病倒在这里,误了考期,返回又无银两,往家写信把村名写成了“难来村”。

后来这里发展成村,改名为南来村。

北来村:

明朝前建村。

因位于南来村北,得名北来村。

西来村:

明朝以前,姓聂的人家来此定居,繁衍成村,取名聂庄。

后聂氏家族衰败,聂姓绝代,因村在南来村西,改名为西来村。

黄官营、大营、小营店:

相传明成祖年间,安徽省安庆府太湖县太平庄有一姓黄的武官,升四品护卫,奉命平定叛乱,至此安营下寨,设立3个兵营。

黄官见此处地质肥沃,均为水田,水陆果菜、南产北长之物应有尽有;并且西可望麇山,南可眺望滏水,于是下令在此造房修室、种田养马、建设家园。

有黄官定居的村,故名黄官营。

黄官营西较大的营为西大营,沿用中简称大营。

较小的营因在路边开有饭店,故名小营店。

八里铺:

八里铺一带原为十里铺杨姓家田,并建有储粮楼13座,后衰败破落,马、黎二姓在此定居,得名杨家楼。

清康熙《磁州志》载有杨家楼。

1945年解放后,因距县城八里改称八里铺。

纪庄:

相传,清朝时姓纪的在此建村,得名纪庄。

后纪姓迁往讲武城,上寨和城里马、李等姓先后迁来,仍称纪庄。

五里铺:

相传,清朝时冯姓在此建村,得名冯家庄。

因距城内县衙五里,后改名为五里铺。

龙王庙:

明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赵姓迁民至此,岁久成村,得名赵家店。

村西北土岗上有座龙王庙,远近闻名,每年二月初二官民前往祭祀,故村名改为龙王庙。

1966年改为四新村。

1982年复为龙王庙。

南磨:

相传,明清时龙王庙一户姓赵的来此地紧靠滏阳河建水磨一座,为附近村庄加工米面。

后定居发展成村,因在龙王庙村南,起名南磨。

永旺:

相传,明朝初年建村。

因村南紧靠滏阳河,每逢河水上涨,河水冲刷良田,土地不断滩塌,故起村名塌河。

后来为了吉利,改名永旺。

响水亮: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姓伍的迁民至此,得名伍村。

村庄座落在滏阳河北岸,村并开渠建闸,人行闸上,水发出很大的响声,更村名为响水梁。

清末改为响水亮。

李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建村,得名李家庄。

因与辛庄营乡李家庄重名,1982年改为李庄。

白家庄:

相传,明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从南京沿路杀往京城,每到村庄挨门挨户搜查,全村人被杀,仅留下窦姓一户人家。

后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白、武、申三姓,而白姓最多,故取名白家庄。

清康熙《磁州志》记载曾名“申陈白家庄”,又名“白家屯”。

1966年改名为永红庄,1982年复为白家庄。

张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张成在此建村,起名张家庄,沿用中简称张庄。

辛家庄:

相传,沧州辛氏兄弟10人因反皇上,四散避祸,其中一人来此定居,发展成村,故得名辛庄。

因与都党乡辛庄相重,1982年改名为辛家庄。

陈家庄:

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姓陈的在此建村,得名陈庄。

因与时村营乡陈庄重名,1982年改名为陈家庄。

粮斗庄:

相传,三国时建村。

曹操推行屯田屯粮制度时,这里是粮仓,分发粮食,以斗为量具,故名量斗庄,沿用中写成粮斗庄。

南、北开河:

古时漳河、滏阳河于此合流,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年),州判张珵疏滏北流,二水分开,得名开河。

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叫南、北、中开河。

后来南、中二开河连成一个村,统称南开河。

东、西、小候召:

相传,岳飞抗金时在此等候皇帝圣旨,建村时起名候召。

后来发展成两个村,按相对位置分别叫东、西候召。

小候召原是一个花园,后发展成村,因靠近西候召故名小候召。

后张庄:

相传,张姓在此繁衍成村,又在西王庄之北,故名后张庄。

明朝郭姓由洪洞县迁来,张姓断代,但村名未改。

东、西王庄:

相传,清朝时建村,因村中居民多姓王,得名王庄。

按其地理位置分东、西王庄两村。

二里铺:

相传,元末明初建村。

原村旁有一座“观稼亭”,故得名观稼亭。

后因这里距县衙二里半,俗名二里半铺,后改为二里铺。

关后:

因村在县城北关之北,故名关后村。

村中主街为东北-西南走向,俗称斜街。

北孟庄:

相传,元朝时姓孟的在此建村,得名孟家庄。

后改名为孟庄。

因与讲武城乡孟庄相重,1982年改为北孟庄。

朱庄:

相传,清朝时姓朱的在此建村,得名朱家庄,1982年改为朱庄。

台庄:

相传,清朝时姓台的在此建村得名台庄。

后迁来桑、王、霍三姓,台姓迁往商城,仍名台庄。

沙营:

相传,因地处漳河故道,村西北都是沙土,历史上曾在此驻兵,故得名沙营。

常庄:

相传,明朝时一户姓常的在此定居,繁衍成村,得名常家庄。

后改名为常庄。

魏庄:

相传,清朝时河南魏姓二兄弟讨饭到这里定居,得名魏家庄。

1982年改为魏庄。

兴王庄:

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王姓在此建村,得名王家庄,因在东、西王庄之南,改名南王庄。

又因与陶泉乡南王庄重名,1982年改为兴王庄。

三里屯:

相传,汉朝时建村。

在县城东南三里处,得名三里屯。

东、西槐树和槐树屯:

相传,东、西槐树村古槐树较多,并按其相对位置而得名东槐树、西槐树。

槐树屯因在两村之间,故得名槐树屯。

尹家桥:

明朝时,山西洪洞县尹姓迁民至此,繁衍成村。

因村东北紧临滏阳河桥而得名。

张杨庄:

明朝末年,南城张姓、磁州镇兴仁街杨姓,先后来此看坟地,定居后发展成两个村。

以姓得名张庄、杨庄。

清康熙《磁州志》载有张家庄、杨家庄,后因两村相近,合并成一个村,称张杨庄,俗称小庄。

固城:

相传,汉初建村。

原村东有一条护城堤,在堤根建村叫护城村。

沿用中“护”字写成“固”字。

东窑头:

明朝前建村。

相传,明初河南林县石匠来此揽活,发现岗上有炭苗,组织人打窑挖煤,只挖到一寸厚的煤层,没开采价值,又到岗东开采,也未见到煤,便说煤窑到尽头了,起名窑头。

岗东、西建村,岗西为西窑头,岗东为东窑头。

前湾漳:

相传,唐朝时建村。

这里是漳河故道,从村东南绕弯流过,村后又有土冢是南北朝高欢次子高洋文宣皇帝墓,冢前有石人,曾名石人湾漳,后改为前湾漳。

后湾漳:

相传,汉朝时建村。

这里有条旱河沟,沟中石头较多,曾得名石头沟。

后又叫湾漳。

唐时村南又建一村叫前湾漳,这时改为后湾漳。

湾漳营:

相传,三国时建村。

这里是漳河故道,漳河从村东绕弯经过。

明时建圈楼于村东,故叫圈湾漳。

后因这里驻过兵又改名为湾漳营。

湾子:

相传,明朝时建村。

滏阳河流经这里形成一个“几”字形,得名湾子。

磨里:

相传,明朝时建村。

滏阳河从村北流过,河边建一水磨,经营水磨的人在此定居,繁衍成村,得名磨里村。

也叫磨里街。

(二)高臾镇

高臾镇位于磁县县城北部偏东8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高臾。

东与成安县、临漳县毗邻,西与光禄镇接壤,南与磁州镇交界,北与邯郸市马头镇、磁县辛庄营乡相连,1996年元月白塔乡与高臾镇合并,称高臾镇。

因政府驻地得名。

总面积52.7平方公里。

全乡9837户,42061人,多数为汉族。

辖18个村民委员会,含12个自然村。

高臾:

相传,南北朝时期,高欢在响堂寺避暑,返回邺城时在此留宿,建村时取名高臾。

南西村:

相传,清朝时建村。

因在中马头村西,当时只有十几户人家,故叫小西村,简称西村。

1982年改为南西村(因与邯郸市马头镇西村重名)。

中马头:

相传,唐朝时建村。

因位于滏阳河畔,又是滏阳河船运线上的一个码头,且南有上马头(即现在的高臾),北有下马头(即现的邯郸市马头镇),故名中马头。

由于这里往外运瓷器较多,又名琉璃马头。

阿庄:

相传唐朝时建村,因距城十五里而得名十五里铺。

后因大部分居民姓阿,故改名阿庄。

十里铺:

相传,三国时建村。

曾名备申铺。

过去,这里是通向北京的军民官道,设有驿站,因距县衙十里得名十里铺。

甘草营:

相传,三国时建村。

曹操在此驻兵屯田,种谷很多,谷草是饲养军马的好饲料,故得名甘草营。

白塔:

相传,明朝时建村。

因村中玉皇庙内有一白塔且为集市,故名白塔集。

后因漳、滏两河并流于此,村向北迁1里,易名白塔。

柳儿营:

相传,汉朝时建村。

刘姓为老户。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胡、王、卢、董、顾、李六姓迁来,按刘姓取名为“刘儿”,沿用中改为柳儿,后有军队在此扎营,改名为柳儿营。

兴善:

相传,兴善原名古里。

元朝时陨石落于村西,上端露出地面2尺高,因此改名星山,后两个秀才认为星山不如兴善好,更名兴善。

东、西玉曹:

相传,军队打仗被困于此,粮草不济,人食草籽,马食草,坚持到胜利,故名遇草。

沿用中改为玉曹,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取名为东、西玉曹。

(东玉曹南街原为南玉曹,1937年“七·七事变后并入东玉曹。

西玉曹南有个朱家店,后两村联在一起,统称西玉曹)。

赵庄:

相传,徐、包二姓为老户。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赵姓迁来,得名赵庄。

(三)西光禄镇

西光禄镇位于磁县县城北偏西8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光禄。

西与路村营乡、林坛镇交界,北与台城乡、邯山区马头镇接壤,南与磁州镇相连,东与高臾镇为邻。

1996年元月并乡扩镇,杜村乡并入西光禄镇,仍称西光禄镇。

因政府驻地得名。

总面积52.63平方公里。

全乡8772户,37510人,均汉族。

辖12个村民委员会,含10个自然村。

东、西光禄:

相传,古时朝中有大小两个光禄大夫来此查访,住在东西两个地方。

建村时即按其官衔取名为大光禄、小光禄。

“七·七事变“前以其地理位置,大光禄改称西光禄,小光禄改称东光禄。

李家岗:

明朝后期,姓李的在此岗上建村,得名李家岗。

尧丰:

相传,宋朝时一户姓尧的这里开荒种地,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很快发家致富,繁衍成村后取名尧丰。

尧王庄: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索井村王氏亲兄弟三人来此耕种尧丰地主的地,繁衍成村,得名尧王庄。

溢泉:

相传,唐朝时建村。

唐将罗成兴兵打仗来到此地,马渴求水,以蹄掘抗,坑中泉水溢出,人们在此建村时取名溢泉。

曲沟:

相传,唐朝初年建村。

曾名曲沟营。

清康熙《磁州志》记载:

“曲沟在州北十五里,水流盘曲,故名曲沟。

杜村:

相传,战国时建村。

原名红窑村,汉朝时村中杜乔在朝官居太尉,村民为此骄傲,改红窑村为杜村。

杏园:

相传,明初建村。

这里杏树很多,春天花开胜似果园,得名杏树园。

明朝燕王朱棣扫北,在杏树园内扎营,故名杏园营。

沿用中改为杏园。

黄鼠:

早年有高家庄、陈家庄、祝家庄3个小村,村边有个客店,一过路官员偶尔至此,被修好所乘之车,为表谢意,亲自到村北水泉沟给店主看了一块坟地,岗形似鼠,土质金黄,名曰“黄鼠宝地”。

故高、陈两庄改为黄鼠村。

宋朝时,祝家庄祝靖官居殿都统,系岳飞姑夫,岳家被害时恐株连,改姓为俎,村名改为俎家庄。

清末民初,废俎家庄统称黄鼠村。

1962年划为东、西、中三个黄鼠村。

(四)讲武城镇

讲武城镇位于磁县县城南偏西9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讲武城。

东与临漳县香菜营乡毗邻,西与时村营乡接壤,南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隔漳河相望,北与磁州镇为邻。

1996年元月并乡扩镇,申庄乡并入讲武城镇,仍称讲武城镇。

因政府驻地得名。

总面积56.06平方公里。

全镇11300户,48319人。

辖26个村民委员会,含26个自然村。

讲武城:

相传,战国时建村。

东汉时曹操在此筑城练兵讲武。

讲武城在战国时就有武城之称。

《汉书·地理志》记载:

邺郡有武城。

宋时改为讲武城。

现东北角和北部还有古城址存在,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小屋:

相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几户姓孙的在此定居,因在西小屋东,得名东小屋。

双庙:

相传,宋朝时建村。

村中有一条沟,沟两边住着人家。

沟东的人家修庙一座,叫庙上村,后来沟西的人家也修庙一座,得名双庙村。

孟庄:

相传,三国时建村。

起初姓孟的在此建村,叫孟家庄。

后来姓孟的绝户,有黄、贾二姓在此定居,仍叫孟家庄。

因历代不断在此驻兵,又改称孟家营,亦称北营。

后复为孟庄。

南白道、北白道:

相传,南北白道建于南北朝初期。

起初这里有一个白塔寺,建村取名白塔村。

白塔寺院内和尚很多,其中有一和尚品德不正,为非作恶,百姓把这个和尚杀死,将其余和尚赶跑。

因百姓厌恶白塔寺,把村名改为白道,道是教育子孙要讲道德。

后来发展为两个村,按其南北地理位置叫南、北白道。

王家店:

相传,清朝时建村。

原名槐荫铺。

后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此居住一夜。

为纪念此事,将村名改为王家店。

高庄:

相传,明朝时建村,明末从临漳高家楼迁来一对姓高的夫妇,先开饭铺,后发展成村,叫高庄。

南营:

相传,三国时建村。

起初有讲武城营和窑底两个居民点,后“讲武城营”又简称“讲武营”,当孟庄称北营时,这里又简称南营。

1949年,讲武营和窑底两个自然村合二为一,称南营。

朝冠:

相传,明朝时建村。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因村西有太监墓一个,太监是在朝的内官,人们以此起名朝官,后沿用中写成朝冠。

申庄:

相传,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申氏兄弟迁来时,为了后世联系,摔破铁锅一个,各拿一片为标记。

其中一兄弟迁到这里定居,起名申庄。

另一兄弟在临漳县称勾集定居。

前、后港:

相传,后港建于唐朝,前港建于清朝。

两村之间相隔一条小河沟,河沟也称“港”,按其南北相对位置起名前、后港。

刘庄:

原名三板桥。

源于里青的泉水从村边流过,用三块板搭桥,故名三板桥。

后因灾荒,一家姓刘的献粮济贫,村民为报恩德,更村名为刘庄。

清康熙《磁州志》载有刘家庄。

滏阳营:

相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建村,因该村座落在滏阳河西闸南渠的南端,后做过兵营,故名滏阳营。

东李庄:

相传,清朝初年姓李的在此建村,得名李庄。

因与时村营乡李庄重名,1982年改为东李庄。

大冢营:

相传,北齐时建村。

村西有一个大冢,是磁县境内北朝墓群最大的一个,据考为献武帝高欢之墓,看冢的人在此发展成村,起名叫大冢村、冢头村。

后因不断驻兵,又叫大冢营。

东、西、中高禄:

相传,三高禄建于汉朝。

该地有一土楼,也叫高楼,依楼建村,得名高楼村。

后地震楼倒,村民为取其吉祥,改名高禄,按其地理位置分别叫东、西、中高禄。

八里冢:

相传,南北朝时期建村。

因距城内县衙八里,村边又有三四个冢,故得名八里冢。

东曹庄:

相传,清乾隆时八里冢有几户姓曹的人家搬迁到这里,得名曹庄。

因与时村营乡西曹庄东西相对,故称东曹庄。

南十里铺:

相传,清朝时御路从此通过,十里设铺,五里设屯,因距离城区县衙十里,故得名十里铺。

又因其与城北十里铺名字重名,1982年改称南十里铺。

该村为刘、李、杨三户回民在此开车马店,发展成村,村民均为回族。

东陈、西陈:

相传,三国时姓陈的在此建村,得名陈庄。

后以其相对位置分别叫东陈、西陈。

小寨:

相传,三国时建村,因村边有土寨一个,故称小寨。

(五)岳城镇

岳城镇位于磁县县城西南部16.5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岳城。

东与时村营乡接壤,西与黄沙乡为邻,南与观台镇、河南安阳县安丰乡隔漳河相望,北与峰峰矿区南大峪镇及磁县西固义乡相连。

因驻地得名。

总面积51.78平方公里。

全镇7947户,33981人。

辖21个村民委员会,含21个自然村。

岳城:

相传,宋朝时建村。

据《磁县志》记载: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建炎初,岳武穆(即岳飞)曾驻兵于此”,故建村时得名岳城。

马水涧:

相传,唐朝窦建德在那里扎营,沟里涧水是饮马处,故村名马水涧。

原在现村北约一里岗上庄沟地,清道光年间地震后迁此。

梧桐庄:

相传,明朝时肖、平、秦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

因种植梧桐树多而得名梧桐庄。

南神岗:

在玉皇岗附近,又与北神岗相对而得名。

原南、北神岗相距很近,南神岗称前街,北神岗称后街。

因附近有一寺院,村民嫌弃它,北神岗北迁1里,南神岗向南迁现址。

明朝时,山西洪洞县阎、赵、薛三姓迁此。

漳村:

相传,很早以前,保障和漳村是一个村,后被漳河冲开,在南岸称保障,在北岸的因临漳河,得名漳村。

清康熙《磁州志》载有“漳村”。

明朝时,山西洪洞县王姓迁此落户。

水鱼岗:

曾名水峪岗。

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梁姓迁此落户。

村在岗上,村西沟里常年有水,得名水峪岗,又因水中有鱼,更名水鱼岗。

清康熙《磁州志》载有“水鱼岗”。

界段营:

相传,宋朝时建村。

岳飞抗金时,在这一带安营扎寨,是最西的兵营,村西有屯兵的圈马沟,后建村时故名界段营。

钟离:

相传,汉朝时建村。

汉朝人钟离权到此山岗上修行成道,建村时为纪念此人,取其复姓钟离为村名。

柿园:

历史上,这里有相距不远的东码、西码两个小村。

明朝时,山西洪洞县苏姓迁此,因这里柿树很多,像个柿树园,故得名柿园。

旺南:

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董氏兄弟二人迁此,该村三面环岗,土薄石厚,收粮很少,唯村南沟里有一块好地,土质肥沃,产量很高,成为丰收的希望,得名望南,沿用中改成旺南。

里青:

相传,明朝姓李的在此建村,因村后有一条小溪,四季清水而得名李清。

后李姓衰败,改成里青。

潘汪:

分上、下潘汪,下潘汪附近有个东南湾,一片汪洋,又以潘姓得名潘汪。

1958年建岳城水库时,上潘汪居民多数迁往峰峰及磁县时村营乡上七垣村,下潘汪向北迁1.5公里,仍名潘汪。

香水:

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明姓来此落户,因种桑树多,四周水沟较多,得名桑水。

后桑树减少,又因村南有一条香水河,桑水改为香水。

岳城水库兴建时村庄向北搬迁约一里。

马家坟:

相传,元朝时建村。

据石碑记载:

“元御史马天骥墓在此。

”故村名为马家坟。

东风寨:

东风寨原名黑狗寨,以村中有一土寨形似狗而得名。

1958年建岳城水库,成安县民工营驻此,以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改村名为东风寨。

张、傅、刘、王屯头,大、小庄:

这六个自然村,原为一个村,统称屯头。

相传,这里是曹操屯兵的东头,也有人说是岳飞在岳城屯兵的东头,故名屯头。

1973年后,大庄、小庄称南屯头,其他四村称北屯头。

1961年单独建村时,北屯头以姓氏取名为张屯头、傅屯头、刘屯头、王屯头,南屯头以村大小取名为大庄、小庄。

(六)观台镇

观台镇位于磁县县城西南部25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观台。

东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毗邻,西与安阳县都里乡接壤,南与安阳县铜冶镇、伦掌乡相连,北隔岳城水库与岳城镇、黄沙镇、都党乡相望。

因政府驻地得名。

总面积40.41平方公里。

全镇7482户,31993人,均汉族。

辖14个村民委员会,含12个自然村。

观台:

观台村北有一土台,相传东汉时曹操为阅兵所建,故叫观台。

另据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

“石虎所筑,以临漳水,故名曰观”。

建岳城水库时,整村向南搬迁1里。

东、西艾口:

相传宋元时此地有一艾山,山麓有瓷窑产瓷器,居民取名艾山镇,后依据村东的艾山和漳河南北渡口,改为艾口。

后分为两村,以其相对位置称东、西艾口。

前、后岭:

明末清初,汤阴东果园高岸村秦姓、涉县合漳武姓、安阳县东水杨姓,先后来此开荒种地,繁衍成村,因位于冢子岭上,故称冢子岭。

后又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叫前岭、后岭。

东、西保障:

相传,三国时建村。

因曹操曾在这里设行营,升账调兵遣将,得名宝账,沿用中写成保障。

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叫东保障、西保障。

建岳城水库库时村庄南迁1里。

岗子窑:

相传,明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