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578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docx

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

2005届高三枝江中心备课组第一次活动资料

发言稿

高三语文复习散谈

枝江一中周德富

一、语音的复习

1、考什么教什么。

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方案》不考就不教。

2、教材中的“附录”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第4册)。

3、重点是:

a多音多义字(每个义都常用,比如“强”“”)、b容易读错的字、c生字d

二、文字的复习

1、考别字,不考错字。

2、讲点造字法和构词法。

错别字可多分析词义,比如“针砭”“病入膏肓”“一筹莫展”“察言观色”,“英雄辈出”。

也可分析一下结构,比如“胸无城府”“文过饰非”。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3、巩固的方法:

a报听写、b同学之间相互出题考、c将易错成语或短语中的字空出来,写五遍以上。

形象记忆和牵强附会法,比如,戒骄戒躁,迫不及待,振聋发聩,振聋发聩。

好高务(骛)远

4、语音和文字都应框定在3500个常用和次常用字的范围。

5、教材中有两个附录——《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三、标点的复习

1、不要讲得太烦琐,只须要讲解重点、难点、易考点,最好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系统资料。

黄永光、罗易

2、国家语委颁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要重点讲解(教材中有附录),一是要学生熟记上面的例句;二是当有的资料说法不一致时,应以此为准,比如,破折号能不能表示转折

3、不要在还未规范的地方花太大经历,比如,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的问题

4、“五·四”时期的语料不足为范,避免把学生搞糊涂。

比如鲁迅、朱自清的作品。

分号应有两个条件:

a多重复句的第一重、b并列关系。

5、标点题要注意和语意的理解结合起来。

许多标点题并非仅仅在考标点,从某个角度讲是在考阅读理解。

因此我认为,事实上,标点题是一道小阅读题。

我们做这种题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比如

“那是常州的象征——天宇寺。

”外公见我答对了,点点头说,“嗯。

天宇寺始建于唐代,历来香火旺盛,有着‘东南第一丛林’的美称。

这道题的实质是要你看到这是两个的话,而不是一个人的话。

6、注意标点的修辞用法

(《标点题并非都是考标点》)

四、词语的复习

(一)近义词

1、同义词辨析的方法要讲清楚

2、仍然要加强语感训练:

a早自习给点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b把词语回填之后读几遍。

(二)熟语、成语

1、讲清常见成语错用类型(可上网查询,这方面的资料很多)

2、告诉学生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成语重点考虑色彩、对象是否正确,是不是同义成语的误用,特别要考虑适用对象,比如“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危言耸听”“骇人听闻”之类的。

“振聋发聩”是形容某一观点、某一看法的警醒作用的,“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大的。

利用望文生义增加考生的失误是命题的一个常用方法,如果命题者是要学生就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我们要提醒学生小心上当。

比如“不刊之论”并不是无法刊登的意思。

还有“别人都在捐钱捐物,他却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形容爱惜人力、物力),毫无同情心”“网络近来发展迅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都是按字面意思理解的。

3、要求学生勤查词典,偶尔安排一节专门的课,要求人人有词典。

4、编一份《常见熟语汇编》,不要搞得太烦琐,绝对是学生看到过的。

如果学生没看到过,你也不知道,你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掌握。

(三)虚词

1、分类讲析:

介词、副词、连词及关联词

关联词:

a是否成对、b与内容是否相符、c是否多用或少用、d位置

3、尽可能地介绍一些可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几招辨虚词》

附:

教你几招辨虚词

现代汉语中有几组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词,其用法十分近似,有关辨析它们使用正误的试题难度很大。

仅凭查阅工具书,或借助一些资料上所介绍的一般方法,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笔者在此教你几招,能帮你轻松辨析。

一、看介宾短语的宾语可否改作全句的宾语,以区分“对于”与“关于”。

在说到“对于”与“关于”的区别时,一般的书上都是说,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

(见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

道理固然没错,但真要去判断如下一些句子的正误时,我们许多人不一定能正确作答。

⑴、对于牛郎织女,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⑵、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

⑶、关于党内批评人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

⑷、关于教书育人的问题,在东乡中学教职工会上,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你面对这些题茫然不知所措时,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看介宾短语的宾语能否移到动词谓语的后面作整个句子的宾语,能的,用“对于”,不能的,用“关于”。

⑵⑷句可以后移,应该用“对于”,⑴⑶不能后移,应该用“关于”。

当然,第⑷句要略为变化一下,只需将“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改为“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了……”即可用上述方法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句子的主体是陈述介绍人们对某件事的态度,这种句子用“对于”“关于”均可。

如:

⑸、关于(对于)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赞成。

⑹、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非此即彼,能用“对于”就不能用“关于”,能用“关于”的就不能用“对于”。

二、看句末可否加语气词“呢”,以区分“何况”与“况且”。

“何况”与“况且”都是表示更进一层的连词,但它们表达的语气并不一样。

“何况”的“何”是表反问语气的。

即使那个句子标的是句号,它的实质仍是反问句,只是反问的语气不是很强,人们一般就打句号而不打问号或感叹号。

凡是用“何况”的句子,我们都可以把句号改为问号或感叹号,都可以在句末添加语气词“呢”。

我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尝试对下面一些句子中“何况”“况且”的使用的正误作出判断。

⑺、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⑻、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况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⑼、他的话方言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⑽、北京都下雪了,况且是哈尔滨。

⑾、这样的道理连学生都知道,况且你这个老师呢?

⑺⑽可加“呢”,应该用“何况”;⑻⑼不能加“呢”,应该用“况且”;⑾本身带了“呢”,用的是问号,自然应该用“何况”。

三、看句中与之搭配的是哪些副词,以区分“尽管”与“不管”。

关于“尽管”与“不管”的区分,一般的书上是说,“尽管”后面所带的词语是一面性的,不能用有选择性的词语,而“不管”后面所带的词语应该是有多面性的可供选择的词语。

(见胡正微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

显然,这种说法过于抽象,大多数同学仍然觉得不好把握。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句中的相关副词,因为关联词的使用,除了关联词内部的搭配外,还有一个与句中的其他词尤其是副词搭配的问题。

“尽管”常常与“很”“十分”“特别”表程度的词语搭配,“不管”常常与“多么”“怎样”“如何”等表无条件的词语搭配。

用这个方法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下面句子中的“尽管”“不管”的使用全部错误:

⑿、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⒀、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⒁、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尽管这个作用是如何渺小。

⒂、我错误地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尽管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别人。

⒃、不管任务十分艰巨,他们仍然按时完成了。

⑿、⒀、⒁、⒂句中的“尽管”都要换成“不管”,⒃句的“不管”要换成“尽管”。

四、看可否用“向”或“对待”替换,以区分“对”与“对于”

“对”与“对于”在很多场合都可以通用。

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为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

有资料上讲,“对”比“对于”的动作性强,当“对”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时,只能用“对”而不能用“对于”。

(见《湖北招生考试》2003、11、)。

我不知同学们看了上述说明文字能否解答下面一道习题——

下列句中“对于”用得恰当的是

A、我们做教师工作,就要对于学生负责。

B、对于如何进行高考复习,他早已新心中有数了。

C、他对于老师历来尊重

D、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迅速处理,而不是束之高阁。

如果仍然觉得判断不了,那就尝试用“向”或“对待”来替换,能替换的就不能用“对于”,只能用“对”。

A可用“向”替换,C可用“对待”替换,因此用“对于”错误;而BD均不能替换,因此用“对于”正确。

 

五、病句的复习

1、只讲六种类型

每一类集中数十个病例。

2、强化学生的相对意识。

选没有语病的不是选美。

可以把恢复高考以来的所有改病句题中的正确项集中起来,要学生判断正误。

纵观二十几年的病句题,没有哪一年的正确的项是你一看就知道没问题的句子,大多是我们读起来很拗口的句子,这是因为出题者要增加干扰性,他就不会按你的胃口,造一些学生腔的句子给你。

看哪几项的问题大,并且明显地属于六大病句的某一类型。

3、介绍一些基本的方法:

抽主干。

这个句子的主、谓、宾分别是哪几个词?

完不完整?

能否搭配?

把目光投向主要毛病,而不是细枝末节。

另外,高考题一般是一个句子一种病,如果你已认定a项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又觉得c项也有成分残缺的毛病,那多半是你对某一句判断不准,正确的项极有可能就在其中。

4、还可以根据不同句子的特点来确立检查的重点:

①、有反问句、否定句的句子,看看是否把意思弄反了。

②、一个句子,动词谓语后边还有很长的文字,要检查是否缺宾语;有判断词“是”的句子,应检查是否有搭配不当或缺乏宾语的毛病。

③、注意并列短语作句子成份。

当一种句子成份由并列短语充当时,常常因顾此失彼而造成搭配不当。

④、有“和”字的句子,检查是否有歧义。

⑤、有数量短语的句子,检查是否有歧义。

⑥、有两面意思(胜败、高低、是否、能否、多寡、去不去等)的句子,应检查是否患一面与两面的不搭配。

⑦、句首使用了介词(为了、由于、通过、经过、对、对于、作为、关于等),应检查是否缺少主语。

⑧、句中有“对”“对于”的句子,应检查是否有主客倒置的毛病。

⑨、有关联词语的句子,首先检查关联词语是否使用得当或者是否搭配,然后检查主语的位置是否得当。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那么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后面。

反之,则放在关联词语的前面。

六、文言文的复习

1、重视课文的复习。

选文在课外,考点在课内;选项直接来自课本(考实词和虚词的那两道题)。

复习课本有两个重点:

a重点词句的理解、b重点句的翻译(典型的词法、句法),要熟悉那些句子,要能随时回忆起这些句子。

2、多回头看看已考过、已练过的语段。

时间最好分散在每个周,一周看三段左右。

3、选材以记载本地的历史文化人物为主。

伍子胥、欧阳修、陆逊洲

4、讲解语段时除了讲清试题外,还要讲文段中的重要词语。

5、介绍一些阅读的方法:

a、收缩式阅读。

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

由宏观到微观。

先弄清楚本文叙述了几个人、几件事、人物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事发生的先后、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弄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答与这些问题直接相关的内容题,而且对我们理解字词也很有帮助。

b、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要迅速看后面一道有关内容判断的题(一般是最后一题,有的是倒数第二题)。

因为这道题,一般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四项中只有一项不正确,而不正确的那一项还不是全错,往往只有一处错误,这对我们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很有帮助。

6、分专题编一点系统的资料:

a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归类、b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类、c中学教材中的通假字表、d常见古今同形异义一览表、偏义复词一览表。

固定句式

7、介绍一点文化常识及排除相公专用名词干扰的方法。

8、译要字字落实,要告诉学生分析得分点。

我还想强调两点:

一是要有原文意识,也就是说要把那个句子放回原文,以彻底弄清它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句子的语气等,以便正确添加相公的连接词,翻出它的语气语调。

这就是说,无论理解并翻译哪种句子,都不要脱离语段的大语境,要注意作者在这个语段中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而且我们还要善于联系上下句这个小语境,从文章的脉络中去寻找答案。

二是要注意特殊语句的翻译,这里所说的特殊语句是指隐含的复句,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特别是那些古汉语所特有、富于古汉语特色的修辞手法,如借代、互文、用典、委婉等。

比如“立言践行,岂独徇名安己而已哉?

”一句中的“立言践行”就是一个隐含的复句,就应翻译为“如果立下了诺言,那就一定要履行,怎能只去炫耀名声使自己陶醉就罢了呢?

”。

9、防备新题型:

单独一段、断句、文言虚词回填。

七、科技文的阅读

1、新社科文——史论、文论,分析新社科文的特点

2、让学生熟悉阅读题的题型及思路:

科技文现在一般是四道题,第一道题考概念,第二道题考理解、第三道题考判断、最后一道题考推断。

常用的设题方法是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比如把部分使用的看作全面推广的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颠三倒四、似是而非、无中生有,比如把尚未出现的看作已经出现的,把正在研究的看作已经成功的等、因果颠倒、先后错乱等。

(深难语句的破译)

3、培养学生在试卷原文中勾划、注明对应项的习惯。

我们要将题目的每个选项与原文相关的段落和相关的句子对照起来,细细比较,要在原文上勾划、连线,并且最好在原文相关句子上注明第几题第几项,然后找出细微差异。

3、讲解时适当放慢速度。

4、可介绍一点逻辑知识:

a下定义(涉及重要概念的试题往往会在这方面设题);b推理,“某某是某校的学生”就不能倒过来说“某校的学生是某某”。

八、现代文阅读

1、分文体训练:

记人类的散文及微型小说、哲理散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等,不同的文体,命题的方式和考查的内容并不相同。

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报秋》《青菜》)就常对比、映衬,记人类的散文及微型小说常考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特色语句的分析,哲理散文重点是句子含义的理解(《门》几乎全是句子含义理解的题)。

我觉得2005年哲理散文是一个重点。

2、分题型训练,比如,简答题怎样避免答非所问,分析题怎样分析,论述题怎样不遗漏要点。

3、培养几种意识:

位置意识(开头、结尾),比如开头往往有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题等作用,最后一句话往往有卒章显志、照应前文等作用。

题目可能不直接这样问,但只要是涉及这几个地方的句子,就有可能是考这个问题的。

比如2003年春考题第15题:

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

”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此题中的句子在文章末尾,你就要考虑这个位置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是照应文章开头;从文题上看,是点题(此文的标题为《想北平》);从主题上,看深化思念北平的情感。

整体意识,告诉学生,肯定会涉及文章的主题、写作意图、主要的情感、行文的思路,只是有时不是直接考,而是间接考。

要帮学生练就一双火焰睛睛,要能看到命题的真正的意图,要看到是考哪个点的,是要考我们什么能力的。

(不光是现代文阅读题是如此,其他题也是如此。

)好的题目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题时一定要有这种清醒的意识,要看到题目背后的实质。

答题时一定要想一想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时不妨有意往这上面说。

4、给学生系统输理重要的文学术语——铺垫、对比、线索、虚实相生、以动写静等,主要技法的基本作用,比喻的作用是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九、古诗鉴赏

1、分类训练:

先按题材内容——写景的、抒情的、咏物的、咏史的等进行训练,总结规律,再按写作技法——比兴、象征、互文见义、乐景写哀、虚实相生、对写法等,进行训练。

2、给学生编印、讲解常用鉴赏术语(要给学生复印)

3、题型要重视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和训练。

2004年有8套题是这种题。

4、培养几个习惯:

读懂全诗的习惯、看注解的习惯、知人论世的习惯、闭目想象的习惯。

附:

高开放性古诗鉴赏题的主要题型及答题对策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古诗鉴赏题的开放程度是越来越高。

2002年上海卷中甚至出现了不加任何限制的高开放性的试题,它只要求考生从一个角度切入,就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2003年高考之后,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有关负责人曾说,今后的诗歌鉴赏题拟考虑不给参考答案,只给基本原则。

这一指导思想在2004年的高考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广东、湖北、浙江、辽宁、上海等省的诗歌鉴赏题均是如此。

其实,高考题的这种变化是有其必然性和特殊背景的。

大家知道,文学鉴赏特别是诗歌鉴赏是一项主观差异性很强的活动,自古就有“诗无达诂”之说。

而现代接受美学更是强调,作品的最后完成,不在作者写完最后一字之际,而是在读者读完作品之时。

近年来随着对阅读鉴赏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感到诗歌的考查要符合诗歌的文体特征,要尊重鉴赏者的鉴赏差异。

更重要的是刚刚颁布的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高考自然要适应这一要求。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这种高开放性古诗鉴赏题的研究,要熟知它的主要题型及答题对策。

一、个性解读——个性化地解读诗歌的寓意。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歌欣赏,可以是读者在诗歌所启示的范围内的重新创造,变成属于每个人体会的某种情怀的寄托。

那么,你能从本诗受到怎样的启示而重新创造,变成你体会到的某种情怀的寄托呢?

请把这种情怀表述出来。

这种题所选的诗歌往往具有多种寓意。

人生阅历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审题难度不是很大。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答题时可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分析诗歌意境的特点。

这种诗歌大多是写景抒情诗,其寓意常常蕴涵在具体描绘的情镜中,因此分析诗歌意境的特点就是第一步重要的工作。

而要分析诗歌的意境就要着眼诗歌的整体,而不能是局部的一字一词或一句。

2、由此及比,展开联想。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深思,诗歌描绘的自然情景与社会生活的哪些情境相似;进而思考诗人当初写这首诗是何立意,我们今人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可以怎样理解,怎样从中获得启示。

3、体会诗人对所写事物的态度。

诗人对所写事物的褒贬态度也是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

只有经过这样几步,你的解读才是与诗境相合的,才是既有个性,又有依据的。

比如,上述这道题就既可答“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也可答“只要不放弃努力,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任困难有几重,路有多远,终有一天目标会实现”,还可以答“不要安于平凡的现状,不要迷恋眼前的成果,而应不辞辛劳,奋力打造生活,使自己的人生终至辉煌和壮阔”,甚至可以答“是金子就会发光,埋没的人才总有显露才华的机会”或“局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是难以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的”等。

因为这些哲理启示是从诗歌的具体描绘中自然得出的。

但如答“不论权势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最终都将化做尘埃消失在茫茫历史中”,就不太恰当,因为这种消极悲观的格调与原诗昂扬向上的格调就不一致。

如果你同时想到了多个寓意,最好选择最具普遍性和启迪性而又与诗人最初的立意最接近的那个寓意作为答案。

二、自主赏析——自选角度鉴赏诗歌的内容或形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展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这种题所选诗歌要么思想深刻,认识独到,要么手法新颖,表现力强,而手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又往往较多。

解答这类题,可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回忆有哪些角度可供选择。

一般而言,诗歌鉴赏有如下一些角度:

内容(含形象)、结构(含章法、线索等)、语言(含诗眼、风格)、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

其中,表现手法又包括:

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互文见义、以小见大等等。

2、确立一个于自己有利的角度。

确立角度的主要依据应是自己对各个“鉴赏点”的理解程度。

无论题目是否作了明确要求,我们都应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烈、理解最透彻的一个角度来分析。

此外,该诗的主要特点也是我们确立角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而言,该诗明显的特点易引起人的注意,分析时也较容易做到有话可说。

3、抓住一点,谈深谈透。

角度一经确定,就不要动摇,切忌忽左忽右,一会儿甲角度,一会儿乙角度;更不能东扯西拉,把甲角度的内容作为乙角度的答案,把乙角度的内容作为甲角度的答案。

就上题而言,可从借景(物)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角度一、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

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角度二、对比烘托。

“来时”与“去时”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苦。

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角度三、通感。

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

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也可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随风飘荡的杨花,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一种感觉。

三、比较鉴赏——比较两首诗,谈更喜欢其中之一的理由。

例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上作

陆游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首诗都写早春之景。

你更喜欢哪首诗?

请简述喜欢的理由。

解答这类比较鉴赏题,可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弄清两首诗的异同。

题目所选的两首诗,一方面,肯定有共同之处,要么题材相同,要么手法近似;另一方面,又一定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的。

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相同,更要看到它们的相异。

考生喜欢,肯定是喜欢它的特点,尤其是它的主要特点。

因此相同点和次要特点就不必花费笔墨。

2、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知识储备,选定拟重点评论的诗和诗中的“鉴赏点”。

需要强调的是,仅仅依据自己的喜好还不够,还要看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富些,只有选取自己知识储备相对丰富的那个“点”,才能把它说深谈透。

3、在比较中赏析。

谈自己最喜欢的理由不能孤立地谈,而应与另一首对比着谈。

比如这两首诗。

陆诗由大景到小景,先点“平桥”、“小陌”、“翠霭”、“杨柳”,然后用“杨柳”的金黄、嫩绿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诗用小景写大景,先概括大地“春色”于一“园”,强调春色不但“满园”,而且“满”到“关不住”的程度。

考生如答更喜欢叶诗,就应答:

陆诗虽写“红杏出墙”,但似无非“出”不可的理由,而叶诗却先用“关不住”一“呼”,再用“出墙来”一“应”,显得理由十足,且含蓄蕴藉,更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如答更喜欢陆诗,就应抓住“衬托”“拟人”的手法,重点谈它如何面中取点,从大的背景写起,层层铺垫,最后推出“一枝红杏出墙头”这一特写镜头。

4、解答这种题时可联系与自己更喜欢的那首诗的那个特点(无论是内容的,还是风格的,或是其他)相同的其他诗句,这样既可帮助我们开启分析归纳的思路,也可增加论述的力度。

另外,学生如果有什么艺术主张与所考诗歌有一定联系,也可适当借题发挥,这也是提高得分的一条途径(当然,这是较高要求)。

因为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鼓励创新、鼓励研究性学习的。

四、多元评价——就历史上有不同看法的诗作谈自己的看法。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

清朝人田同之却觉得末两句多余,如果删掉而成一首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说法?

为什么?

这种题所引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