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503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docx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内容摘要:

2004年我国地区经济继续呈现普遍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地区增长依然保持了近年来“东西高、中间低”的增长格局;经济总量分布呈现出东部和中部比重提高,东北和西部比重下降的态势;各省区发展水平继续呈“金字塔”形分布格局。

东西部间绝对差继续扩大,相对差有所缩小;各省区间组合绝对差继续扩大,组合相对差有所缩小;城乡间差距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态势。

2005年我国区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地区经济,形势分析

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国经济增长率高达%,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全国经济总量达万亿元,人均GDP达10561元。

国民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进一步显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表现得也十分明显。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与变动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

一是“三带一区”经济增长速度都比上年提高,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仍然保持了近年来“东部西部高、中部和东北低”的增长格局,但东西部地带间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缩小。

全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东北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中部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西部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东部增长速度最快,并高于各省区平均;东北、中部和西部增长速度均低于各省区平均;中部速度增长幅度最大,但西部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表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继续取得成效;东部增长速度与西部增长速度之差为个百分点,比上年的个百分点有所缩小,表明我国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减弱。

表1“三带一区”宏观区域经济的增长格局的变动

注:

三带是指东部京、津、冀、鲁、沪、苏、浙、闽和粤9省区,中部晋、豫、鄂、湘、皖和赣6省区,西部12个省区;一区是指东北辽、吉和黑3省区。

资料来源:

2005年中国统计摘要。

下表同。

二是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上年较快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提高,省区间的速度差距继续扩大,增长速度的“宝塔型”分布进一步突显。

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为%-%,最大值比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最低值比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最大值与最低值之差达个百分点,高于上年的个百分点,显示出各省区经济总量的差距呈加速扩大的趋势。

增长最快的省区由内蒙继续保持,最慢的省区为海南替代了云南。

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前4个省区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

根据世界银行提出的按照总体平均、上线平均和下线平均的分组法,将2004年全国31个省区的增长情况分为以下4类。

表22004年各省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本格局

注:

表中表示位次变动:

0,表示未变;正值,表示位次提升;负值,表示位次下降。

——增长速度最高的省区,是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各省区平均,而且还高于上线平均的省区。

包括内蒙、天津、山东和江苏等4省区,比上年增加了1个省区,其中1个属西部,另外3个属东部。

内蒙和天津继续保持了第1位和第2位的位置;山东上升了1位,居第3位;江苏提升了2位,居第4位。

——增长速度较高的省区,是指增长速度高于各省区平均,但低于上线平均的省区。

包括浙江、广东、山西、河南和上海等5省区,比上年少2个省区,其中东部有3个省区,中部2个省区。

浙江由去年的上一类省区降至今年的该类省区;河南则提升了13位进入本类省区,带动了中部的发展。

——增长速度较低的省区,是指增长速度低于各省区平均、但高于下线平均的省区。

包括北京、江西、陕西、辽宁、四川、河北、安徽和青海等8省区,省区数与上年相同,除北京外,均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北京上升了10位进入本类省区;安徽上升了14位进入本类省区,成为本年度增长速度提升位次最多的省区。

——增长速度最低的省区,是指增长速度不仅各省区平均,而且还低于下线平均的省区。

包括吉林、重庆、西藏、福建、湖南、广西、黑龙江、云南、贵州、湖北、新疆、宁夏、甘肃和海南等14省区,比上年又增加2个省区,表明省区经济增长的“宝塔型”分布在继续发展。

除福建和海南外,其余均为东北、中部和西部省区。

宁夏下降了20位,是位次下降幅度最大的省区;其次是西藏和海南,它们分别下降了10位和9位。

变动因素分析

1.投资分析。

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各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速度在%-%之间。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内蒙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速度达%,继续处于全国第一位,投资对其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明显。

——安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确保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位次大幅度提升。

——宁夏和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上一年有较大的回落,严重影响了其经济增长速度。

——天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变化不大,但经济增长速度较高,表明其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出口和消费带动。

表明投资效率比较高。

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较大的回落,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比较快,说明其投资效益较高。

表32004年各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分布格局

2.出口分析。

2004年全国出口名义增长率为%,各省区按货源地出口名义增长率幅度为-%-%。

从表4可看出:

——青海出口名义增长率最高,达%,但其出口总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投资下降幅度太大,因此经济增长速度的位次依然降低了。

——上海、天津和江苏等省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继续表现出强烈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内蒙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最高,但其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低,未来通过增加出口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

表42004年各省区按货源地出口名义增长率分布格局

二、地区经济总量与结构分析

地区经济总量分布格局

2004年我国地区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基本特点

一是“三带一区”经济总量的分布呈现出东部和中部比重提高,而东北和西部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

2004年东部经济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中部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东北和西部则继续分别比上年下降和个百分点。

表52004年“三带一区”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

二是各省区经济总量排序总体格局未变,若干省区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省区,除上年的广东、山东和江苏3省区外,新增加了浙江,共计4个省区。

这一组位次发生变化的情况是,山东经济总量超过了江苏,前者升至第2位,后者降至第3位。

——1万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省区,除上年的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湖北和福建等7省外,新增加了湖南和黑龙江2省,共计9个省。

这一组位次发生变化的情况是,浙江进入前一类省区;河南超过了河北,前者上升到第5位,后者下降到第6位;湖南和黑龙江由后一类省区进入本类省区。

表62004年各省区生产总值的排序

——50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的省区,共计13个,比上年减少2个,仍然占全国近一半的省区。

这一组位次发生变化的情况是,湖南和黑龙江升至前一类省区;山西超过了云南和吉林,又升了2位,进入第18位;云南超过吉林,前者继续保持第19位,后者下降到第20位;天津超过陕西升至第21位,后者降至第22位;内蒙超过重庆升至第23位,后者降至第24位。

——不到1000亿元的省区依然是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等4省区。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2004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依然为“二、三、一”的格局。

从各省区看,除北京、湖南和西藏为“三、二、一”格局,海南为“三、一、二”格局外,其余省区均为“二、三、一”格局。

各省区产业结构比重变化出现新的情况,突出的是一产出现多年来的第一次回升;而二产比重继续有所上升,三产比重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一产比重%,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比上年继续下降个百分点。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有如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比重出现多年来的首次回升。

比重上升的省区有湖北、湖南等14省区,多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大省区,显示了国家“反哺”农业的政策开始发挥作用,其中湖北和湖南升幅最大,为个百分点。

比重下降的省区有内蒙、海南等16省区,其中内蒙下降幅度最大,达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3个省区仍然是海南、广西和四川,分别为%、%和%;比重最低的3个省区依次为上海、天津和北京。

二是第二产业比重普遍上升。

除湖北和四川2省略有下降外,其余各省区均成上升趋势。

内蒙、广东和新疆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大,分别提高、和个百分点。

山西和黑龙江2省第二产业比重均为最高,达%,分别比上年提高和个百分点,继续显示煤炭需求的巨大带动作用。

三是第三产业均呈下降态势。

广西、广东和江西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省区依然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分别达%、%和%,分别比上年下降、和个百分点。

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差距的变化

2004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561元,按各省区平均则为13108元,各省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215元-55307元之间,最高与最低相差倍。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和地区差距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在“三带一区”中,东西部间的绝对差继续扩大,而相对差则出现缩小态势。

2004年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差为12837元,比上年名义扩大%,与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差为,比上年缩小%,表明国家的一系列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在起作用。

表72004年“三带一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差距情况

二是各省区发展水平继续呈现出发达省区数量少、落后省区数量多的“金字塔”形分布格局。

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按各省区平均、上线平均和下线平均,将全国31个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以下4类:

——发达省区,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既大于各省区平均、又大于上线平均的省区。

仍然是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等4省市。

——较发达省区,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各省区平均、但低于上线平均的省区。

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等6省。

与上年相比,入围的省区和数目都没有变化,但排列位次有一些变动:

一是江苏超过广东,升至第5位,后者降至第6位;二是山东超过辽宁,升至第8位,后者降至第9位。

——落后省区,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各省区平均、高于下线平均的省区。

依次为河北、内蒙、新疆、吉林、湖北、重庆、河南、海南、山西和湖南等10个省区。

与上年比,入围的省区和数目也都没有变化,排序顺序变动情况内蒙提升了3位,升至第12位;重庆提升了1位,升至第16位;河南提升了2位,升至第17位;山西提升了1位,升至第18位;新疆、吉林和湖北分别降了1位,海南和湖南分别降了2位。

——最落后省区,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各省区平均、也低于下线平均的省区。

依次为青海、江西、四川、〖〗宁夏、西藏、安徽、陕西、广西、云南、甘肃和贵州等11省区。

与上年比,归类的省区和数目同样没有变化,排序顺序变动情况:

江西提升3位,升至第22位;四川提升4位,升至第23位;西藏降了2位;安徽降了4位;陕西降了1位。

从发达到最落后4类省区的分布依然保持上一年的4-6-10-11形态。

这说明,位于塔尖的发达省区依然较少,还是4个,其发展水平已进入或接近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而位于塔底的最落后省区仍然多达11个。

三是各省区间的组合绝对差继续扩大,但组合相对差有所缩小。

2004年各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组合绝对差:

组合绝对差=2[(n+1)∑xi-2(x1+2x2+…+ixi+…+nxn)]/[n(n-1)]

(1)

为9791元,比上年扩大了%;相对组合平均差:

组合相对差=组合绝对差/x*=2[(n+1)∑xi-2(x1+2x2+…+ixi+…+nxn)]/[n(n-1)]/x*

(2))为%,比上年略缩小个百分点。

这表明在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表82004年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表92004年我国省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组合差距情况

四是城乡差距绝对差依然呈加速扩大的趋势,但相对差所有缩小,扶贫工作扭转了上一年反弹的局面,贫困状态有所改善。

2004年我国城乡绝对差距为6485元,比上年增长了%;城乡相对差为%,比上年缩小了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减少290万人,下降幅度为%;贫困线标准提高到668元/人,贫困发生率上升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表10我国城乡差距变化情况

注:

数据采用当年价;城乡绝对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差;

城乡相对差=城乡绝对差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四、2005年区域经济展望

2005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005年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趋势大体

一是更加明显的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将继续带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普遍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各省区经济增长幅度为%-%。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左右,各省区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在这个水平上下。

二是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作用将进一步明显。

煤电油运等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其它一些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作用将继续存在。

这一方面可以继续为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需求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地区都要将这些制约因素的增强看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工作力度,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降低能耗和物耗,大力提倡节约水、土地和能源等各种宝贵资源,为建立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的社会体系做出贡献。

三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整合空间资源和优化经济布局的关键举措。

我国中部是中等发达地区的代表,在今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中部地区和中等发展发达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地区。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不断促使中部地区和中等发展发达地区的范围扩大,为形成一个稳定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中部地区不仅有独特的协调和整合空间资源的优势,而且还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基础设施基础和产业基础:

如具有较为密集的人才资源和教育科技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辐射广泛的商贸流通产业;高效的粮食主生产、突出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具有一定优势的汽车与装备工业以及以“光纤”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等等。

四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进一步加快。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继续享受率先免征农业税、增值税转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试点,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在税收、银行贷款、项目核准、投资支持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又抽调和派遣了大量的中高层干部进入老工业基地,将加强振兴东北的人才基础,为老工业基地带去最为急需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理念和创业精神。

2004年第2批197个国债项目也获得了审批,与第1批一样重点是围绕建设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基地的建设。

这些措施将使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断加快。

五是西部大开发将继续取得较大成效。

国家将继续在建设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强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重要能源、矿产开采、有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

六是东部将继续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开展区域合作的先导地区。

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东盟与中国“10+1”自由贸易区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将继续促进北京和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现代化。

区域经济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些国家重点的跨区域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规划将正式开始制定,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唐等,将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重要依据。

七是地区间的差距将继续呈绝对差继续扩大,而相对差在人口合理流动继续加速的情况下呈现出有所缩小的态势。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措施得当,将国民经济总体布局和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考虑,是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地区绝对差距过快扩张的。

正如2004年实现了东西部之间、各省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相对差距的缩小,减缓了绝对差扩张的势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