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6115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30 大小:28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必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0页
中医必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0页
中医必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0页
中医必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0页
中医必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必背.docx

《中医必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必背.docx(4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必背.docx

中医必背

--------------------------------------------------------------------------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

中医必背

一、《药性赋》3

(—)寒类药性赋3

(二)热类药性赋4

(三)温性药性赋4

(四)平性药性赋5

二、《六陈歌》6

三、《妊娠禁忌歌》6

四、《十九畏歌》7

五、《十八反歌》7

六、《引经报使药歌》7

七、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7

八、治病主药诀《医学传心录》8

九、《药性串集》8

十、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10

十一、汝州杨氏百草堂杨红祥附古罨药鉴11

十二、中药方剂的药引12

十三、方剂歌决13

十四、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23

十五、方剂汇总24

十六、脉学总结39

十七、舌诊顺口溜43

十八、十问歌44

十九、五脏平脉歌:

45

二十、针灸歌诀45

一、五输穴歌45

二、十二原穴歌45

三、十五络穴歌46

四、十二募穴歌46

五、下合穴歌46

六、八会穴歌46

七、八脉交会穴歌46

八.四总穴歌46

九、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

47

十、十二经背腧穴歌47

十一、难经五腧穴主治歌47

十二、玉龙赋47

十三.标幽赋48

十四、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49

十五、经脉循行走向原文:

50

十六、经穴歌51

十七、回阳九针歌53

十八.12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53

二十一、医学三字经55

二十二、伤寒论58

附:

伤寒论主要证治归纳表88

二十三、《金匮要略》重点掌握条文103

附:

金匱表解110

二十四、中医名言集锦129

一、天人合一129

二、养生保健129

三、防病治未病129

四、医德医风129

五、医术学习130

六、阴阳五行131

七、藏象学说131

八、精神气血133

九、病因学133

十、病机学134

十一、经络针灸135

十二、四诊方法135

十三、辨证要点135

十四、治则治法136

十五、药物方剂138

十六、临床疾病139

十七.中医锦句120条139

二十五、《笔花医镜》用药论142

一、心部药队142

二、肝部药队144

三、脾部药队146

四、肺部药队148

五、肾部药队150

六、胃部药队151

七、膀胱部药队153

八、胆部药队154

九、大肠部药队155

十、小肠部药队156

十一、心包三焦部药队156

二十六、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157

二十七、沈绍功“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160

一.虚证分四类定五位1.160

三.脉诊宜粗及舍证从舌162

四.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163

二十八、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165

二十九、中医内科学总结166

一、感冒166

二、咳嗽166

三、肺痈166

四、哮证166

五、喘证166

六、肺胀166

七、肺痨166

八、痰饮166

九、自汗、盗汗166

十、血证166

十一、心悸167

十三、不寐167

十四、厥证167

十五、郁证167

十六、癫狂167

十七、痫证167

十八、胃痛167

十九、噎膈167

二十、呕吐167

二十一、呃逆167

二十二、泄泻168

二十三、痢疾168

二十四、腹痛168

二十五、便秘168

二十六、胁痛168

二十七、黄疸168

二十八、积聚168

二十九、鼓胀168

三十、头痛168

三十一、眩晕168

三十二、中风168

三十三、痉证169

三十四、疟疾169

三十五、水肿169

三十六、淋证169

三十七、癃闭169

三十八、腰痛169

三十九、消渴169

四十、痹证169

四十一、痿证169

四十二、内伤发热169

四十三、虚劳169

热169

湿170

燥170

寒170

疫疠毒疟170

痰饮食170

郁171

瘀171

气虚171

血虚172

阴虚172

阳虚173

两虚173

 

 

一、《药性赋》

(—)寒类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心肝;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泠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

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宜血更医眼疮。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热毒杀虫于贯众。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

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二)热类药性赋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

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劳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

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

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

胡芦巴治虚冷之疝气;生卷柏破癥瘕而血通。

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

丁香快脾胃而止呕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

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

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

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

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

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

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

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

消肿益血于米醋;下气散寒于紫苏。

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

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

麋茸壮阳以助肾;当归补虚而养血。

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

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

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

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

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

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

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代赭乃镇肝之剂。

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

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三)温性药性赋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湿痰。

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萝卜去膨胀,下气制面尤堪。

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

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

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更疗阴痿。

诚以紫菀治嗽,防风祛风。

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

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

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白芷止崩治肿,疗痔漏疮痈。

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

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疗折伤之症则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

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

尝闻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

抚芎走经络之痛;何首乌治疮疥之资。

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

藁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

乃日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

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病之用。

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疴;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

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寸白虫;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

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瘨。

金樱子兮涩遗精;紫苏子兮下气涎。

淡豆豉发伤寒之表;大小蓟除诸血之鲜。

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

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芪;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

菟丝子补肾以明目;马蔺花治疝而有益。

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四)平性药性赋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以硇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

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

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

观乎商陆治肿,覆盆益精。

琥珀安神而散血;朱砂镇心而有灵。

牛膝强足补精,兼疗腰痛;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

甘松理风气而痛止;蒺蔡疗风疮而目明。

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蒲黄止崩治衄,消瘀调经。

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

没食主泄泻而神效;皂角治风痰而响应。

桑螵蛸疗遗精之泄。

鸭头血医水肿之盛。

蛤蚧治劳嗽,牛蒡子疏风壅之痰;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忡之病。

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

小草、远志,俱有宁心之妙;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

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

郁李仁润肠宣水,去浮肿之疾;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疴。

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

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

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

椿根白皮主泻血;桑根白皮主喘息。

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

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

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

僵蚕治诸风之喉闭;百合敛肺劳之嗽萎。

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

连翘排疮脓与肿毒;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

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

然而鳖甲治劳疟,兼破癥瘕;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

乌梅主便血疟痢之用;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

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二、《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

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

入药方知奏效奇。

三、《妊娠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四、《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五、《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六、《引经报使药歌》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麻煎之白芍详。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七、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

凡用药须明五味。

辛者能散能横行。

苦者能降能泄。

甘者能补能缓中。

酸者能收敛。

咸者能润下能软坚。

能先知各药之性。

然后可以合于病情。

凡用药须审质之轻重。

性之有毒无毒。

气之寒热温凉平。

然后可以知用之多寡。

凡用药当明其五色五臭。

青入肝。

黄入脾。

赤入心。

白入肺。

黑入肾。

臊入肝。

焦入心。

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

能浮能升。

可以上入心肺。

质之重者。

能沉能降。

可以下行肝肾。

中空者发表。

内实者攻里。

为枝者达四肢。

为皮者达皮肤。

为心为干者。

内行脏腑。

枯燥者入气分。

润泽者入血分。

酸咸无升。

辛甘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然后可定其升降浮沉。

以类相从之用。

凡用药当知有相反相畏相恶相使相须之别。

惟相反不可合投。

其余即无从顾虑。

故特将相反之药。

列于药品之末。

然后可知药之宜忌。

凡用药须知制炒之法。

各有所宜。

如酒炒则升提。

姜炒则温散。

用盐可入肾而软坚。

用醋则注肝而收敛。

童便除劣性而降下。

米泔去燥性而和中。

乳能润枯生血。

蜜能甘缓益元。

土炒藉土气以补中州。

面煨抑酷性勿伤上膈。

黑豆甘草汤浸。

并能解毒和中。

羊酥猪脂涂烧。

使其渗骨易脆。

去穣者免胀。

去心者除烦。

明乎制炒之法。

然后可以运用治病。

凡用药有宜陈久者。

有宜新鲜者。

陈者取其烈性渐减。

火性渐脱。

新者取其气味之全。

功效之速。

学人亦宜考求。

然后立方可以灵应。

八、治病主药诀《医学传心录》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

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

小腹痛用青皮治。

心(下)痞黄连枳实从。

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

腹中窄狭苍术宜。

胀膨厚朴姜制法。

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

虚热虚汗用黄芪。

肌肤浮热黄芩宜。

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潮热柴胡宜。

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

下焦湿肿兼火邪,知母防(己)龙(胆草)并酒(黄)柏。

上焦湿热用黄芩。

中焦湿热黄连释。

渴用干葛天花粉。

半夏燥脾斯时禁(半夏性燥,口渴不宜用)。

嗽用五味喘阿胶。

枳实黄连治宿食。

胸中烦热栀子仁。

水泻芍药(茯)苓白术。

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

补气必须用人参,肺经有热不相应。

痰涎为病须半夏,热加黄芩风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

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挟热(黄)芩(黄)连凑。

眼痛黄连当归根。

惊悸恍惚用茯神。

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加之灵。

气刺痛时须枳壳。

血痛当归上下分。

痢疾当归白芍药。

疟疾柴胡为之君。

血痛桃仁与苏木。

气滞青皮与枳壳。

枳壳青皮若用多,反泻元气宜改作。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惟有中满不食甘,临症还须究端的。

九、《药性串集》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

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茯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萸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羌活麻黄,偏前额白芷葛根,偏两侧荆芥白芍蒺藜,

偏巅顶藁本牛膝,顽固性头痛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头晕天麻钩藤,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覆盆子山茱萸,耳鸣核桃枣肉金樱子,鼻塞苍耳子辛夷露蜂房。

 

口苦龙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茯苓,口渴风热芦根葛根、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热毒玄参生地,伤阴石斛玉竹天花粉。

 

牙痛肾虚骨碎补细辛露蜂房,风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连。

 

咽喉肿痛实火牛蒡子山豆根,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嘶哑声风寒麻黄杏仁甘草,风热蝉衣千张纸胖大海。

 

肺阴虚梨汁蜂蜜。

项强风寒桂枝葛根。

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僵蚕。

 

肩痛羌活姜黄独活、四肢疼痛上肢桂枝羌活桑枝、下肢独活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蚕地龙。

 

膝部肿痛牛膝独活,手指麻胀豨莶草瓜络桑寄生。

 

咳嗽风寒麻黄苏叶与杏仁。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法夏陈皮川朴、肺阴虚百合麦冬川贝,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苇茎鱼腥草桔梗,久咳嗽百部诃子。

 

喘促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外感邪在肺上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玄参,火灼山栀子黄芩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

 

燥咳嗽麦冬天冬百合。

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

 

内伤血络覆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

 

骨脊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

 

寒湿独活防风苍术,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

 

胸痛虚寒栝蒌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香川朴。

心下痞块三棱莪术青皮。

 

肋痛寒热柴胡郁金,久刺痛丹参红花延胡木香、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留饮葶苈大枣。

肝痛川楝子合欢皮白芍、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板。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川断,外伤牛膝乳没。

 

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与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 

虚痛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气痛沉香砂仁枳壳香附、 

瘀痛延胡五灵脂,食痛麦芽谷芽神曲、 

虫痛使君槟榔乌梅、少腹痛气滞青皮延胡索乌梅。

 

肠痛大黄丹皮桃仁。

脐腹痛(参照胃脘痛)。

 

小腹痛蓄血丹参桃仁赤芍、热结膀胱猪苓茯苓泽泻。

 

呃逆虚证丁香柿蒂党参,实证竹茹枇杷叶。

 

嗳气厚朴砂仁藿香,吞酸黄连配吴茱萸或煅瓦楞子煅牡蛎。

 

恶心半夏茯苓生姜、呕吐胃寒半夏干姜吴茱萸、胃热竹茹半夏山栀黄连; 

伤食麦芽陈皮神曲,痰浊半夏生姜茯苓陈皮,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饮食差湿浊半夏茯苓白术陈皮。

 

中气虚人参茯苓陈皮白术,大便溏薄中气下陷白术黄芪桔梗。

 

湿热下注香薷黄连黄芩白头翁。

 

肝火偏盛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大便水泻白术茯苓。

寒症煨姜吴茱萸补骨脂; 

热证旱莲草百部;湿证白头翁秦皮;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清脱肉豆蔻乌梅。

 

大便秘结腑实大黄川朴枳实,津枯肉苁蓉琐阳,气秘沉香槟榔枳实,

热秘麻仁郁李仁、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肉苁蓉沉香麻仁。

 

排气木香川朴莱菔子,便血槐花地榆旱莲草。

 

小便秘黄滑石赤茯苓通草、小便清长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频数肾虚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山枣肉、湿热车前子柴胡茯苓。

 

消渴上消花粉麦冬五味子,中消石斛葛根花粉。

下消熟地山枣肉五味子。

 

小便余沥肉桂配知母或杜仲配黄柏,小便刺痛热淋车前萹蓄通草山栀子。

 

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

 

石淋金钱草海金砂琥珀湿热茵陈车前通草,阴虚生地知母黄柏,高热滑石淡竹叶通草。

 

小便不利肺热黄芩芦根杏仁,脾虚黄芪茯苓猪苓,阳虚麝香附子桑螵蛸,

阴虚知母肉桂黄柏,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夜间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小便带血茅根地榆石韦。

 

怀孕浮肿白术茯苓泻,怀孕胀闷砂仁陈皮霍梗。

 

虚热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虚热无汗丹皮山栀子。

 

掌心灼热多汗鳖甲地骨皮乌梅,潮热骨蒸银柴胡白薇胡黄连。

 

十、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

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十一、汝州杨氏百草堂杨红祥附古罨药鉴

行风开表羌独活。

荆芥防风蔓薄荷。

白芷细辛与藁本。

升麻天麻麻黄合。

秦艽威灵并紫苏。

一十五味是表药。

祛风化痰天南星。

白附藜芦皂荚同。

瓜蒂蝉蜕何首乌。

全蝎僵蚕牛黄通。

清热润燥青葙子。

菊花密蒙五加皮。

木贼蒺藜白薇蒌。

郁李天竺并巴吉。

各经风药肝川芎。

脾为升麻肺防风。

心为细辛肾独活。

太阳藁本羌活同。

阳明白芷并升麻。

少阳黄芪一味通。

上焦热药首黄芩。

栀子前胡山豆根。

桔梗桑皮共百部。

沙参元参与丹参。

中焦热药胡黄连。

石斛石膏硝黄先。

葛根香薷元明粉。

滑石茵陈并黄连。

连翘犀角羚羊角。

一十四味俱为寒。

下焦热药车前子。

龙胆通草并防已。

柴胡地骨龟鳖甲。

黄柏苦参共地榆。

各经热药肝柴芩。

心血黄连气麦门。

脾血大黄气白芍。

肾血黄柏气元参。

肺血栀子气石膏。

胃血大黄气葛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